陈佳(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云南昆明65005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366-02
【摘要】疼痛是一种令人苦恼和痛苦的感觉,引起人的不舒适反应,不愉快的情绪,是人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的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避免疼痛,消除疼痛或缓解疼痛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学的宗旨和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
【关键词】疼痛评估对策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把疼痛定义为:与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患者发生率较高,我国每年新发疼痛患者在逐年递增,并且很多患者有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在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疼痛病人的评估
1.1评估内容
1.1.1健康史询问病史,主动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了解有无过去疼痛经验,本次疼痛的时间、规律、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1.1.2身体运动情况、声音通过病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可以观察到病人对疼痛的感受程度、部位等。还可观察病人发出的各种声音,评估其音调的大小、快慢、时间。从这些变化中可反应出疼痛病人的痛觉行为。
1.1.3影响疼痛的因素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受年龄、疼痛、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经验、文化教养、情绪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对疼痛的评估均会产生影响,护士掌握疼痛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影响对疼痛的正确判断与处理。
1.2评估方法
1.2.1数字评分法在一条直线上分段,按0—10分的次序评估疼痛程度,0分时表示无痛,10分时表示剧痛,中间次序表示疼痛的程度,请病人自己评分。
1.2.2文字描述评分法把一直线等分成五份,每个点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无痛;1:微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剧痛不能忍受。请病人按照自身疼痛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
1.2.3视觉模拟评分法用一直线,不作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请病人根据评估时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觉在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
2对策
2.1非药物止痛首先了解引起病人疼痛的病因,然后根据病人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疏导患者使其轻松,分散注意力。针灸、按摩、热敷、冷敷等皮肤刺激能有效解除紧张和疼痛。适当的活动、改变姿势,变换体位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对难以治愈的疼痛病人可进行心理治疗。
2.2止痛泵或病人自痛镇痛泵(PCA)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安置静脉镇痛泵或PCA持续给药,效果较好。
2.3药物止痛护理人员应掌握药理知识,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和有关疼痛的治疗的情况,正确应用镇痛药物。当病人疼痛缓解或消失时应立即停药,防止副作用及耐药性。某些药物长期应用可致成瘾性,应慎用。遵从用药个体化原则,按符合药代学的固定时间间隔给药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及避免用药间隙疼痛,注意临床效果的观察。
2.4心理护理要与病人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尽量陪伴病人,允许并鼓励病人表达内心的感受,并对其感受表示理解。帮助病人学习有关疼痛的知识,有助于减轻病人对疼痛的焦虑和其他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病人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在护理工作中应趋利避害根据心理特点认真做好观察、治疗及护理。
2.5病人的支持系统疼痛病人常依靠家属的支持、帮助或保护。因此医护人员一方面积极为患者治疗疾病减少家属的担心,另一方面与家属积极沟通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告知家属不良的心理刺激对患者的疾病与心理起到的负面影响,以取得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减少病人的孤独和恐惧感,从而减轻疼痛感。
2.6促进舒适帮助病人采取正确的姿势、卧位。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眠,都是促进舒适的必要条件。
3讨论
疼痛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个体的防御反应,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疼痛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征象与症状。痛觉与其他普通感觉如视觉、听觉不同,它看不见、摸不着,仅仅是身体的主观感受,而严重疼痛对机体会产生各种不良影响。避免疼痛,消除疼痛或缓解疼痛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疼痛也是人的一种主观经历和感受,每个人对疼痛的描述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患者很难准确地形容疼痛的感受,护士也常不容易理解疼痛者的体验,从而影响为病人提供疼痛的护理方法。因此对疼痛的评估需采取客观、科学的方法。但是疼痛产生的机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完全彻底的解决;然而无庸质疑,对疼痛的研究与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理人员应为病人提供优质的生活及心理护理,以减少导致疼痛加重的因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病人达到身心的舒适。
参考文献
[1]段磊主编.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
[2]曹继兰.癌症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心理护理.中华临床荟萃杂志,2006,12: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