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态度论文-李芮,杨如姣,夏凌翔

暴力态度论文-李芮,杨如姣,夏凌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暴力态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暴力态度,敌意归因偏向,身体攻击,纵向研究

暴力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芮,杨如姣,夏凌翔[1](2019)在《大学生暴力态度、敌意归因偏向与身体攻击的纵向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攻击是一种容易导致较严重后果的攻击形式,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暴力态度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但是暴力态度对身体攻击的纵向预测作用及其背后的中介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使用犯罪态度和同伴量表(Measures of Criminal Attitudes and Associates, MCAA)的暴力态度分量表、敌意的字词句子联想范式量表(Word Sentence Association Paradigm for Hostility, WSAP)的敌意归因偏向分量表和Buss–Perry攻击问卷(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BPAQ)的身体攻击分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所大学的942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1.42±1.10岁,男生363人)进行了两次间隔为6个月的追踪调查,以考察暴力态度对身体攻击的纵向效应以及敌意归因偏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调查结果发现:(1)男大学生的暴力态度(t (939)=8.988, p<.001)和身体攻击水平(t(939)=7.300, p <.001)显着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的敌意归因偏向(t (939)=1.801,p>.05)没有性别差异;(2)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暴力态度显着正向预测6个月后的敌意归因偏向(β=.142,p<.01),敌意归因偏向显着正向预测6个月后的身体攻击(β=.127, p<.001);(3)在控制时间点1的身体攻击与敌意归因偏向后,暴力态度会通过时间点2的敌意归因偏向的中介作用来纵向预测身体攻击(β=.027, p<.001, 95%CI=[.015,.042])。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并发展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相关理论观点,提示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道德辩护和认可会促进敌意归因偏向的发展,并进而导致身体攻击。研究的结果对于身体攻击的预防和干预的实践工具具有指导意义,提示应该帮助大学生形成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朱丽洁,顾于蓝,邹芫芷,陈子恒,潘仁[2](2019)在《女性农民工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婚姻态度和夫妻互动的多重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婚姻态度与夫妻互动在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对895位已婚女性农民工进行冲突策略量表、婚姻态度量表、婚姻质量量表和夫妻互动量表的测评并分析结果。结果:①相关分析发现,家庭暴力、夫妻互动、婚姻态度和婚姻质量两两之间均呈显着相关;②夫妻互动与婚姻态度在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之间既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女性农民工家庭暴力一方面直接对婚姻质量起消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夫妻互动与婚姻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婚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高华,彭新波,黄俊萍,彭泰,陈熹[3](2019)在《男性暴力犯内隐道德态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比分析了男性暴力犯和普通男性的内隐道德态度,试图探究内隐道德态度与暴力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对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均显着低于不相容任务,存在IAT效应,但暴力犯的D值显着低于普通男性,说明普通男性和暴力犯对道德图片比非道德图片都有更积极的内隐态度偏向,但普通男性的这种态度偏向显着地强于暴力犯,也表明较弱的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内隐道德态度偏向是导致暴力犯犯罪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程美琦,冯小桐,金丽花[4](2019)在《某高校实习护生对医院暴力态度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是各领域医护专家、患者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场所,各种人际交往频繁发生,护理人员容易体验到多样化的冲突压力。护士因其工作性质,是医院中人际关系最复杂的群体,是冲突事件的主要受害者。其中,实习护生面临着环境改变、角色转换、操作不熟练、人际沟通能力欠佳、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等原因,在医疗环境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国内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达66.2%[1]。临床实习期间为职业过渡阶段,医院暴力事件对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8期)

云祥,李小平[5](2019)在《同情对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个人权力感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的方法,以1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个人权力感在同情影响大学生内隐暴力态度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启动的同情状态会显着增加大学生对暴力的消极态度;(2)同情状态对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受到个人权力感高低的影响,低个人权力感水平的大学生,启动同情状态后其对暴力的内隐消极态度显着增加,而高个人权力感水平的大学生,启动同情状态后其内隐暴力态度无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柯芳,杨剑,刘强[6](2019)在《中文版病人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态度量表在我国急诊科应用的信效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翻译并修订病人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态度量表(Management of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Attitude Scale,MAVAS),在急诊护士中对该量表的中文版进行信效度的初步评价。[方法]基于量表引进原则,翻译和回译MAVAS,并进行跨文化调适和修订,用中文版MAVAS对187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MAVAS共包含24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5,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65,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3,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23~0.86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4.669%;已知族群检测发现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的急诊科护士MAV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MAV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急诊护士对病人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的态度。(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祝春亚,林晨,包正红,缪娟[7](2019)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疏离感和其对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疏离感现状,分析其对医院暴力管理态度的影响。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7-9月间选取7所浙江省叁级甲等医院的252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量表(MAVAS)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MAVAS得分为(90.35±16.48)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底依次为内部原因维度、医护与患者相互作用维度、外部原因维度和管理维度。工作疏离感得分为(45.12±7.2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曾遭遇医院暴力、急诊科工作年限、工作疏离感和暴力相关培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的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可解释总变异的51.1%。结论 :急诊科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的暴力防控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的防范和应对意识,采取个性化措施降低工作疏离感,保证暴力管理方法的有效执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护理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尹明[8](2019)在《青年家庭价值观测量及其对暴力态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作用,爱家,顾家,护家已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价值观(Familism Values)描述的是个体对家庭的强烈认同和依恋,结合前人文献和实践研究,本文将家庭价值观定义为个体与家庭、家庭成员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以为家庭成员着想,服务团结家人,对家庭忠诚为特征的价值体系。国外的研究表明,家庭对青年的健康发展具有保护性的作用,与抑郁、内外化问题、物质滥用等消极行为呈负相关,与高幸福感、学业成就和亲社会等积极行为正相关。相比于国外,目前国内却少有对家庭价值观进行探讨的研究。大量研究指出家庭和移情对于个体暴力相关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价值观可能通过移情对个体暴力态度产生影响。在测量方面,国外先后建构了西班牙裔家庭价值观量表(the Hispanic Familism Scale),态度家庭价值观量表(the Attitudinal Familism Scale)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文化价值观量表(the Mexican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Scale)等作为衡量家庭价值观的工具。国内杨国枢的家族主义量表主要测量的则是古代家族主义,国内对家庭价值观的测量主要依靠翻译国外工具,但文化的差异不容忽视。本研究从构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家庭价值观问卷出发,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考察青年家庭价值观、移情和暴力态度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根据已有文献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家庭价值观问卷,包括家庭义务自觉、家庭支持感知、家庭中心参照叁个维度。严格按照问卷编制程序,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出正式问卷,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中国青年家庭价值观的测量工具。研究二探讨了当代青年家庭价值观的现状和水平(N=1052)。研究发现,我国青年家庭价值观水平总体较高。在差异方面,探讨了在民族、性别、年级、居住地、家庭结构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青年家庭价值观总分与各分维度的差异。为证明青年家庭价值观通过移情对暴力态度产生影响,即移情在青年家庭价值观对暴力态度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叁a借助自编青年家庭价值观量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FMMU变态人格危险性评估问卷中的冲动倾向(VIO)分量表,从外显的角度探讨了青年家庭价值观、移情和暴力态度叁者之间的关系。暴力态度的测量既可以用外显问卷测量,也可以用内隐实验进行测量,研究叁b进一步运用内隐暴力态度IAT测量程序测量被试的内隐暴力态度,从内隐的角度探讨青年家庭价值观、移情和暴力态度叁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自编青年家庭价值观,包括家庭义务自觉、家庭支持感知、家庭中心参照叁个维度,该问卷的信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指标良好。中国青年的家庭价值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分维度来看,家庭义务自觉维度大于家庭支持感知维度大于家庭中心参照。来自完整家庭的青年家庭价值观水平显着高于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年的家庭价值观。女生在家庭支持感知维度得分显着大于男生,家庭中心参照得分显着小于男生,独生子女青年家庭支持感知得分显着大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义务自觉得分则显着小于非独生子,家庭价值观总分和家义务自觉维度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没有发现显着差异。民族、年级和城乡方面,家庭价值观总分和各分维度都没有发现显着差异。本文的数据表明,家庭结构会影响个体的家庭价值观水平。青年家庭价值观、移情与内、外显暴力态度两两相关,青年家庭价值观与移情显着正相关,与内、外显暴力态度显着负相关,移情与内、外显暴力态度显着负相关。青年家庭价值观对暴力态度的影响符合中介效应模型,移情在家庭价值观与暴力态度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家庭价值观对暴力态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通过移情间接影响暴力态度。(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5)

刘真真,杨燕[9](2019)在《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因素对暴力态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不同人格的大学生和社会支持与暴力态度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和预防暴力行为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简版(CBF-PI-B)、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以及VIO(FMMU变态人格危险性评估问卷中的冲动倾向分量表),对421名天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暴力态度在性别(t=2.051,P<0.05)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五人格维度中的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与暴力态度之间均显着相关(r=0.373,-0.238,-0.236;P<0.01),社会支持则与神经质人格呈显着负相关以外,其余维度都呈显着正相关(r=-0.469,0.296,0.381,0.294,0.539;P <0.01),而且社会支持与暴力态度之间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r=-0.233,P<0.01);(3)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暴力态度之间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χ~2/df=1.495,CFI=0.939,TLI=0.909,RMSEA=0.071,SRMR=0.055)。结论:大学生的人格对暴力态度有直接预测作用,人格又通过影响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暴力态度,社会支持对人格与暴力态度的关系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越,韦义平[10](2018)在《大学生对约会暴力的态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中的约会暴力一般是指亲密关系(恋人)当中的暴力行为,包括性侵犯、身体损害、精神暴力等多个方面。这种暴力不仅指男性对女性的侵犯,也包括女性对男性、甚至同性之间的暴力行为,并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聚会、网络交友中。典型的约会暴力如性侵害较容易被察觉,而隐晦的约会暴力如挑逗或情感虐待则容易被忽略或者难以寻求援助,但这种隐晦的约会暴力伤害更大。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将约会暴力分为典型的约会暴力和隐晦的约会暴力两个层次,研究了大学生对于约会暴力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目的是通过对该现象的研究,提高大学生对约会暴力的认识,避免伤害。研究发现,76.8%的大学生曾经遭受过约会暴力,25.3%的大学生遭遇过肢体暴力、言语辱骂、性侵害等典型的约会暴力,51.5%的大学生遭受过挑逗行为、跟踪、散播流言破坏声誉等隐晦的约会暴力。大学生对典型的约会暴力持消极的外显态度和消极的内隐态度,对隐晦的约会暴力持中立的外显态度和消极的内隐态度。大学生对典型的约会暴力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一致,而对隐晦的约会暴力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分离,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约会暴力本身兼具明显性和隐蔽性,以及大学生对于约会暴力了解的不全面,尤其是对隐晦的约会暴力的了解更少。避免约会暴力的伤害不仅要提高安全意识,还要加强对约会暴力的了解,防止典型的约会暴力,敢于拒绝和反抗隐晦的约会暴力,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暴力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婚姻态度与夫妻互动在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对895位已婚女性农民工进行冲突策略量表、婚姻态度量表、婚姻质量量表和夫妻互动量表的测评并分析结果。结果:①相关分析发现,家庭暴力、夫妻互动、婚姻态度和婚姻质量两两之间均呈显着相关;②夫妻互动与婚姻态度在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之间既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女性农民工家庭暴力一方面直接对婚姻质量起消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夫妻互动与婚姻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婚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暴力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芮,杨如姣,夏凌翔.大学生暴力态度、敌意归因偏向与身体攻击的纵向关系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朱丽洁,顾于蓝,邹芫芷,陈子恒,潘仁.女性农民工家庭暴力与婚姻质量:婚姻态度和夫妻互动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3].高华,彭新波,黄俊萍,彭泰,陈熹.男性暴力犯内隐道德态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4].程美琦,冯小桐,金丽花.某高校实习护生对医院暴力态度的调查研究[J].人人健康.2019

[5].云祥,李小平.同情对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个人权力感的调节效应[J].心理研究.2019

[6].柯芳,杨剑,刘强.中文版病人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态度量表在我国急诊科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护理研究.2019

[7].祝春亚,林晨,包正红,缪娟.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疏离感和其对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的现状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

[8].尹明.青年家庭价值观测量及其对暴力态度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

[9].刘真真,杨燕.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因素对暴力态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10].李越,韦义平.大学生对约会暴力的态度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标签:;  ;  ;  ;  

暴力态度论文-李芮,杨如姣,夏凌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