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19)在《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保持艰苦奋斗的积极姿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辛、攻坚克难、共同奋斗,才绘就了美好中国,让我们离中国梦想越来越近。习近平特别重视且倡导“奋斗”精神,认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并引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古人智慧阐发唯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的道理。新时代,习近平赋予了艰苦奋斗新内涵,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奋斗的论述,取经于党的历代领导人艰苦奋斗思想,感悟于七年知青岁月,发展于地方履政经历的长期积累,形成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是在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刻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具有新的理论特质。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实干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创精神;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坚韧精神;刹住四风、三严三实的务实精神;急民之急,解民之困的为民精神;和衷共济、互利共赢的共建共享精神。同时,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的指导性和独特的创造性的理论特质。全面系统的探究其基本内涵和特征为人们理解和践行艰苦奋斗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新时代,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是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思想武器,是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持续动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因此,必须在把握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认清国情、树立意识、完善制度、力行实践等方面深化艰苦奋斗实践的发展路径,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国梦作出贡献。
唐晓敏[2](2018)在《《中国青年》研究(1978-1982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青年》杂志(以下简称《中国青年》)于1923年由恽代英在上海组织创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以关注青年生存生活、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是党进行思想文化宣传的理论阵地,也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论文以1978-1982年间的《中国青年》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它展开系统研究,对刊物“如何看待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开展培养青年的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和解答。结合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和建设的历史背景,从宏观上把握《中国青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中国青年》对各青年群体的改革和建设思想文化宣传。从微观剖析《中国青年》的办刊宗旨、重点栏目、稿件来源、文章本身等,从中探究刊物与青年之间的互动性,分析《中国青年》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澄清思想困惑、帮助青年提升修养、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青年的思想状况以及《中国青年》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论文以1978-1982年间公开出版的64期《中国青年》为研究素材,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深入解读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进而总结出《中国青年》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以期为类似的党政机关刊物和青年杂志的办刊实践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严娟[3](2017)在《《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青年》是团中央的机关报,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朱德、董必武、任弼时等众多领导人都曾为杂志写文章或题写寄语,尤其是毛泽东先后三次为它题写刊名。它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舆论阵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入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洪流中。杂志1923年创刊于上海,由早期革命先驱恽代英主持,1927年被迫停刊,在大革命时期影响甚广,成为当时一代青年重要的思想启蒙刊物,也是大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久的报刊。1939年在延安复刊,冯文彬为杂志撰写了发刊词,提出“我们今天的《中国青年》要能够推动,组织更广大的青年到抗日战争中来”,①虽然当时延安条件艰苦,但仍坚持出版29期,最终在1941年3月因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根据地而停刊。1948年底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夹峪村复刊,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鼓与呼,动员广大青年投入建设新中国的浪潮中,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于1966年8月16日再次停刊。时隔12年,1978年9月10日《中国青年》又吹响了复刊的号角,勇于向“禁区”挺进,冲破“两个凡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伴随共青团一起进入经济领域,为改革开放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坚持出版至今。本文以《中国青年》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创刊至20世纪间的舆论引导主题进行全面考察,具体将杂志按其自身的发展分为:革命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其中因延安时期出版时间较短,同时所留资料甚少,将其与大革命时期一起划为革命时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被迫走向殖民的现代化进程,在经历了一系列激荡的社会变革之后,中国始终无法摆脱列强的蹂躏和压迫,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民族解放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中国青年》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始终与中国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回顾《中国青年》的发展脉络,无论是救亡图存的革命时代,还是迷途初探的建国初期以及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时期都在舆论引导方面成效显着,在各个时期刊登了反映党以及团中央宗旨的文章,对青年成长的各个方面进行耐心引导,成为青年群体的人生导师。因此,以《中国青年》为考察对象,研究其舆论引导主题的变迁,不仅是对包括《中国青年》在内的杂志行业舆论引导的思考与探索,也是对媒介舆论引导如何与中国社会发展互动的深刻感悟。本文将以史论结合法、文献研究法为主,并辅以定性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归纳研究与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青年》1923年以来的舆论引导主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研读。第一章绪论对研究意义、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到第四章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三个时期杂志的舆论引导主题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探讨了《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的技术路线问题,主要从它的主题设置模式、主题说服模式以及主题引导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从媒介理性的角度探讨《中国青年》的舆论引导主题中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问题;第七章则是在前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在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一些资鉴。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带给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些许思考,使它们不但成为党的有力喉舌,也应成为读者的人生指路者和答疑解惑者。
唐立平[4](2016)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整体性视角,着眼于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理论和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形成发展、逻辑构成及其价值意义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掌握和运用方法论的基本规律及经验,为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基本趋势及特征;第四章是价值性研究,主要围绕成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思考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可能路径。引言主要阐释和说明问题的缘起,对研究的背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与评述,对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作必要的说明,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概念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理论成果的方法论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形成的方法理论体系”(2)。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第二章侧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阶段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方法演进及其特色等。第三章着重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总体结构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本体向度分别具有向前发展、向上提升、向内探寻的基本趋势;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具有哲学意义的一般方法、各实践领域的特殊方法及完成实际任务的具体方法基本维度构成;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发展趋势、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第四章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意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的成就进行归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经验进行总结,即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和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第五章主要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从主体、客体和综合因素三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从理论路径、实践路径与制度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
曹梦晗[5](201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开创了执政为民发展的新局面,开辟了执政为民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发展与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是伴随进行的,执政为民思想也随着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因此,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有助于厘清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创新的历史轨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历史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精华和实质,凸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独有魅力;有助于人们理性透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执政为民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的执政为民发展提供思想指南。本文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切入,对其基本内容、价值与启示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探求。首先,述评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演进的历史过程,完整地理清了它的来龙去脉;其次,阐释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较好地把握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刻内涵;最后,公允客观地解读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价值的现实启示,较深刻地透视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规律与厚重底蕴,做到了全文的自然回归。本文构架由前言和正文的三个部分组成。前言。解读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选题的重大意义;综述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所体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这一部分部分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生成来由和发展过程出发,为透视新时期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与奠基。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是执政为民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执政经验的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其生成的现实动因。也就是说,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是历史与现实相作用的必然结果。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顺序,通过系统梳理党的领导人、党的文献等关于这一问题的重要论述,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基本形成、丰富发展和开拓创新,此部分主要从动态上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部分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其基本内容的构成,这是本文的重点之处。本部分着力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战略目标、基本要求、和重要实现路径三个方面来阐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力求将微观把握与宏观审视结合起来。文章主要归纳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总体目标、价值目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实现执政为民的重要路径,并着力从宏观审视与微观把握两个层面,揭示执政为民发展的方向问题、途径问题和原则问题,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执政为民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与启示。这一部分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是全文的精华所在,亦是本文的归宿和落脚点。本文主要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和经验启示两方面入手,着力探析这一思想的重大影响和意义。其重要价值体现在: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指导了并将继续指导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实践的发展。另外,本文详细阐述了执政为民思想的三条重要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二是完善党的执政体制,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制度保障;三是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执政为民水平。透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现实启示不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为了深化对执政为民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执政为民实践的发展。本文在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写作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运用了文献解读、比较研究、历史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等研究方法。其主要创新点是:一是通过考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不仅对执政为民思想进行了纵向的整体性把握,而且注重对各个历史阶段执政为民思想的个性分析,体现了时间上的继起与空间上的并存,做到了对执政为民思想深层次、多角度的透视,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二是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本文虽重在研究执政为民思想,但新时期党的执政为民思想是该阶段党执政为民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涉及到执政为民实践层面上的内容,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该时期执政为民理论的发展,这是本文的第二个亮点。三是本文所论述的三条重要现实启示,主要是“更加坚定党的思想路线、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执政为民启示的透视,以期探求更多完善执政为民实践的方法途径,这在此问题的研究方面并不多见,是本文的又一个创新点。
李孟一[6](2010)在《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物质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邓小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本论文拟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入手,深入分析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从而推进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心。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概括了该课题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包括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给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在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及国内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事实上从1975年的“全面整顿”已经开始了,通过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是酝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正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路线,这是萌芽阶段。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规划。在此期间,邓小平还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并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这是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三大首次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且全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新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揭示,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是深入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发展成熟。第三章着重探讨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作用。本章分别从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和党的建设道路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第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此外,邓小平还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第三,在政治发展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确定了“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第四,在文化发展方面,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并且深刻论证了其战略地位;阐明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导党中央科学地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实施方法。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主张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确保党始终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最后,邓小平主张通过从严治党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第一,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发展。首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以及对外开放的思想。其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和有益经验。同时,竭力避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创新。通过系统地分析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功绩与失误。最后,分析了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第三,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奠基作用。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执政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最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精髓。邓小平理论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构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结束语,客观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用事实来证明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世界影响。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走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并要在改革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对整个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发展并且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沈正赋[7](2008)在《新闻传播为思想解放运动预设强大的舆论场——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四大标志性新闻作品述评》文中认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始标志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978年前后,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992年前后,第三次是本世纪初的2004年至2006年。每一次思想解放
刘丽,胡槿,杜华[8](2005)在《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指出
刘丽,胡槿,杜华[9](2001)在《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杨春贵[10](2000)在《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文中研究说明
二、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 关于形成依据的研究 |
2. 关于主要内涵的研究 |
3. 关于时代价值的研究 |
4. 关于实践要求的研究 |
5. 关于与其他革命精神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3. 创新之处 |
一、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一)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1. 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 |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奋斗思想 |
3. 中共历代领导人的艰苦奋斗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1. 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磨砺 |
2. 地方履政经历的长期积累 |
3. 治国理政实践的经验总结 |
二、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一)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
1. 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实干苦干态度 |
2.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进取精神 |
3.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坚忍不拔意志 |
4. 刹住四风,三严三实的廉洁务实品格 |
5. 急民之急,解民之困的为国为民情怀 |
6. 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共建共享意识 |
(二)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特征 |
1. 以美好生活为人民目标,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
2. 以治国理政为实践基础,具有科学的指导性 |
3. 以民族复兴为时代背景,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
三、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 |
(一)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1.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与引领 |
3. 面对波谲云诡国际国内环境的思想武器 |
4.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持续动力 |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 |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 |
(二) 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的现实启示 |
1. 认清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是前提 |
2. 树立保持艰苦奋斗意识是关键 |
3. 完善艰苦奋斗相关制度是保障 |
4. 身体力行艰苦奋斗思想是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青年》研究(1978-198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1978年《中国青年》的复刊 |
(一)复刊缘由 |
1.开展拨乱反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
2.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群体教育宣传工作的客观需要 |
3.青年群体冲破思想束缚实现个人发展的内在诉求 |
(二)复刊过程及定位 |
1.复刊的过程 |
2.宗旨和目的 |
3.稿源和作者 |
4.栏目和内容 |
二、1978-1982年《中国青年》的内容探析 |
(一)重树思想权威: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1.再次普及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2.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理论 |
(二)开展思想教育:服务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在拨乱反正中凝聚和教育青年 |
2.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引领青年思想发展方向 |
3.在探索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中激励和动员青年参与 |
(三)提升对共青团认识:肩负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工作 |
1.普及共青团组织的基本理论知识 |
2.发布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决议 |
3.推广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经验 |
三、1978-1982年《中国青年》与青年的成长 |
(一)引导青年自我认知 |
1.引导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
2.引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
3.倡导建立自主的婚恋观 |
(二)帮助青年澄清思想困惑 |
1.树立榜样: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 |
2.探求真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3.破解迷雾:为什么先进分子遭孤立受打击? |
(三)促进青年基本素养提升 |
1.提高青年身心修养 |
2.提升青年知识素养 |
3.培养青年学习能力 |
4.增强青年就业能力 |
(四)积极主动回应青年诉求 |
1.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以掌握青年动态 |
2.积极回复青年意见以回应呼声 |
3.主动创新交流渠道以满足青年需求 |
四、1978-1982年《中国青年》的办刊特色和经验 |
(一)1978-1982年《中国青年》的办刊特色 |
1.着重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再认识 |
2.着重于青年政治思想引导与教育 |
3.着重于青年价值重构与成长成才 |
(二)1978-1982年《中国青年》的办刊经验 |
1.注重思想引领,帮助青年解决思想困惑 |
2.坚持与时俱进,紧跟青年思想发展潮流 |
3.契合青年实际,切实解决青年实际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中国青年》杂志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史论结合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革命时代舆论引导主题的基本面向 |
2.1 革命动员与战斗精神的鼓噪 |
2.1.1 以革命动员与战斗精神作为重点报道内容 |
2.1.2 以集中式和连续式作为重大事件的报道方式 |
2.1.3 以革命理论的系统宣传作为报道基石 |
2.2 青年运动与青年问题的关照 |
2.2.1 国内国际的青年运动 |
2.2.2 青年问题 |
第3章 建国初期舆论引导主题的主要表征 |
3.1 抗美援朝宣传 |
3.2 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 |
3.2.1 引导青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
3.2.2 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集中宣传 |
3.2.3 树立新中国建设典型人物 |
3.3 关注青年成长 |
3.3.1 发起青年人生观大讨论 |
3.3.2 传播先进知识,开拓青年思维 |
3.3.3 新型婚恋观的宣传教育 |
第4章 改革开放时期舆论引导主题的重要聚焦 |
4.1 “文革”后的走向思想“禁区” |
4.2 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化建设 |
4.2.1 为共青团进入经济领域正名 |
4.2.2 对青年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 |
4.3 渐行渐近的青年“一主多辅”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
4.3.1 引导青年坚定主导价值观 |
4.3.2 鼓励青年多元的个性追求 |
第5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的技术路线 |
5.1 主题设置模式:从舆论之敌——到舆论之母——到舆论之仆 |
5.2 主题说服模式:从一面之词——到问题讨论 |
5.3 主题引导方式:从观念灌输——到事理呈现 |
第6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的媒介理性 |
6.1 价值理性:作为对象性杂志的《中国青年》对青年群体人生观形塑一以贯之的引领 |
6.2 工具理性:作为时代先锋的《中国青年》舆论“议程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 |
6.3 价值与工具理性:作为社会公器的《中国青年》在社会重大舆情胶着中的“敢于亮剑” |
第7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经验的当代资鉴 |
7.1 引发青年忧国忧民意识与自强不息精神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
7.2 抑恶扬善、监督社会发展环境是媒介公共精神的具体体现 |
7.3 弘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媒体的责无旁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基本概念释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 |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2.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 |
1.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
2.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
3.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总结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
3.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 |
1.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思想 |
2.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形成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特色方法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成熟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曲折发展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原因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方法演进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影响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续推进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程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及其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向度 |
1.时间向度:始终追求向前发展的趋势 |
2.空间向度:始终致力于向上提升的趋势 |
3.本体向度:始终坚持向内探寻的趋势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方法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特殊方法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发展趋势上的特征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内容结构上的特征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功能价值上的特征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审视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取得的成就 |
1.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2.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基本经验 |
1.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
2.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及特点 |
3.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
4.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
1.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 |
2.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 |
3.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 |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前瞻与探索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 |
1.理论层面的问题 |
2.实践层面的问题 |
3.制度层面的问题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适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1.主体方面的原因 |
2.客体方面的原因 |
3.综合方面的原因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路径探索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理论路径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实践路径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制度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构架与主要观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条件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观条件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依据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形成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丰富发展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开拓创新 |
第二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战略目标 |
(一)总体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
(二)价值目标: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
(一)保障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
(二)牢筑执政为民的政治保障 |
(三)创造执政为民的社会条件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实现路径 |
(一)思想品格:“求真务实” |
(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 |
(三)根本途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三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论 |
(二)指导了新时期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创新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 |
(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制度保障 |
(三)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执政为民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速推进 |
(三)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四)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
二、国内背景 |
(一) 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
(二) 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
(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政治风波 |
第二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酝酿阶段 |
(一) 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
(二) 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
(三)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萌芽阶段 |
(一)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
(二) 提出转移党的工作重心 |
(三)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
三、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初步形成阶段 |
(一)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规划 |
(三) 首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命题 |
四、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深化发展阶段 |
(一)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二)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三) 初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
(四) 精辟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五)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
(六)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
五、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成熟阶段 |
(一) 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二) 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 |
第三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一) 初级阶段是制定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
(二)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 |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三)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 |
(四) 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
(二)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四)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两个文明一起抓" |
(一)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
(二) 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三) 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法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道路:"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一) 改善党的领导 |
(二) 加强党的建设 |
(三) 坚持从严治党 |
第四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 |
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二) 对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一)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 |
(二) 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 |
(一) 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 |
(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闻传播为思想解放运动预设强大的舆论场——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四大标志性新闻作品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 |
二、“皇甫平系列评论”吹响了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 |
三、《东方风来满眼春》生动展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睿智与思想 |
四、《改革不可动摇》为继续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呐喊助威 |
四、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中国青年》研究(1978-1982年)[D]. 唐晓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D]. 严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D]. 唐立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D]. 曹梦晗.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6]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D]. 李孟一. 武汉大学, 2010(05)
- [7]新闻传播为思想解放运动预设强大的舆论场——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四大标志性新闻作品述评[J]. 沈正赋. 今传媒, 2008(07)
- [8]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5(05)
- [9]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1(05)
- [10]杨春贵同志为本刊题词[J]. 杨春贵. 理论学习, 2000(01)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艰苦奋斗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