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温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同温度,血常规参数,检测
时间温度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1](2018)在《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温度和时间均不同的情况下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20份血液按照温度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放置在室内,乙组放置在冰箱中,温度为-4℃。比较两组血液样本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两组血标本在24 h后血常规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48小时后乙组Hb和PLT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比较显着,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血液标本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会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中需要保管好血液样本,合理安排检验时间,提升检验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7期)
罗云,侯正瑜,田雨杭,许安涛,陈忠[2](2018)在《南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测定的温度和时间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密度和孔隙度等物理参数是沉积物声学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指标。由于南海沉积物类型多样、成分复杂,特别是深海沉积物样品珍贵,需精确测定沉积物声学及物理参数并无损害地保持沉积物化学性质。文章以黏土、粉砂和砂叁种典型海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和烘干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60℃、80℃、100℃和120℃)测定和分析了这叁种沉积物的含水率、密度、孔隙度随烘干时间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同类型沉积物,温度越高,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越短,且失水过程具有阶段性;2)同一温度下,叁种典型沉积物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为t_砂<t_(粉砂)<t_(黏土),且不同时间段,失去孔隙水的速率差异较大,这主要与沉积物的颗粒大小、颗粒间的间隙大小以及烘干后期沉积物中所含的水分均已大部分流失有关;3)建议声学沉积物样品的烘干温度以80℃左右为宜,并给出叁种沉积物完全烘干的参考时长和临界时间;4)在温度为80℃时,将临界时间处的物理参数带入经验方程进行声速预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俊杰[3](2018)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2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按储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常温保存组(n=120)与低温保存组(n=240),比较两组在保存24 h、48 h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指标变化,同时和正常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常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24 h、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低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温度和时间均会对血常规参数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相对而言,低温保存效果更好,但也需尽快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09期)
傅少君,韩燕华[4](2017)在《热学参数的时间演变对混凝土温度场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掌握混凝土温度场的发展规律,进而正确指导实际施工,本文首先开展了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布置了多测点温度传感器测量混凝土一定龄期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发展情况.然后引入等效龄期概念,根据试验数值拟合出混凝土水化度与等效龄期的关系,并考虑热学参数随混凝土水化而不断变化的特征,给出了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模型.最后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热学参数为常数和热学参数随水化度变化2种工况时混凝土温度分布规律,得出考虑热学参数随时间演变工况的计算结果更贴合于实测数值,因此,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时考虑导热系数、比热随时间的演变是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7年S1期)
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5](2016)在《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的320份血液样本进行研究,根据保存温度的差异分成两组,各160份,A组置于室温保存,B组冷藏保存,对比两组血液样本不同时间段的MCH、WBC、Hb、RBC、PLT及HCT水平。结果 24 h后两组血液标本的MCH、WBC、Hb、RBC、PLT、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LT与HCT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48 h后B组血液标本的Hb、PLT水平高于A组血液标本的Hb、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置于不同的温度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下血常规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提示临床上需要妥善保存血液标本,选择最佳的检验时间,从而保证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6年08期)
胡占杰[6](2015)在《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25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的血液检验样本,将其按照保存的温度不同分为室温保存组和冷藏保存组,每组样本数量为125例。观察两组样本保存24、48 h后WBC(白细胞)、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正常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室温保存组在保存24 h之后血常规参数WBC、RBC、Hb、MCH与正常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常规参数HCT、PLT与正常数值发生了显着性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保存组在保存48 h之后HCT、PLT指标才会发生变化,数值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Hb、MCH指标仍然处于稳定的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温度、时间的条件下,血常规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在最佳的时间内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5年17期)
胡烨,范宇平,滕晓明,黄文强,潘家坪[7](2014)在《液化温度及精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精液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液标本液化温度及精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精液参数的影响,探索液化精液标本并不影响精液参数的合适温度及延长精液标本保存时间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8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精液检查的患者精液标本490例进行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0.73±4.67(19~45)岁。将精液标本混匀后分装3份,分别置于40℃、37℃和35℃的恒温孵箱内,并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取标本于Marker计数池滴片,行镜检精液常规检测和CASA。以37℃水浴30分钟标本为参照,比较精液标本的精液(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叁次全国实验室学组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2-28)
李玉芹,江峰锦[8](2013)在《外界温度和放置时间对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测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静脉血标本在改变外界温度和放置时间因素后对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53例门诊病人的静脉血标本,即刻测定后分别置于冰箱(4℃)、室温(24℃)条件下,在采血后2、4、6、8、10、12、24、48和72h测定血标本中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结果室温组中,在放置时间因素改变下,网织红细胞及各项参数在12h内与即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24h开始各项参数与即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中,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HFR 72h内与即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F、LFR、MFR从48h开始与即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标本离体后在室温(24℃)条件下12h内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均无明显影响,放置冰箱(4℃)24h内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均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杨平,贾娟,李桂才,张丽萍,姜兴[9](2013)在《温度及存放时间对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及实验室各参数参考值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度及存放时间对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建立科室的参考范围。方法将标本放置于不同温度下,观察不同时间网织红细胞计数各参数的变化。结果在低温(2~8)℃条件下,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高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和绝对值,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W)在72 h内无明显变化(P>0.05);在室温(18~25)℃条件下,除IRF 48 h内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参数24 h后测定结果发生明显变化(P<0.05)。统计获得的参考范围较设定参考范围略宽,但病理下限基本一致。结论网织红细胞标本应在2~8℃低温环境下保存,48 h内完成测定。(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3年11期)
龚庆辉,银广悦,张龙,史连义,王保亚[10](2013)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1份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其中31份血标本于4℃冷藏,并于0.5h、24h、48h、72h测定。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0.5h、2h、4h、8h、24h测定;另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24h、48h、72h再测定,各以0.5h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结果 20℃保存24h,WBC、RBC、Hb、MCH及WB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72h,WBC、RBC、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从24h即有明显的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冷藏72h,WBC、RBC、MCH、Hb在72h内比较稳定,HCT、PLT及WBC分类在48h内比较稳定,14种血常规参数在24h有明显变化。结论血常规标本4℃冷藏,血细胞参数结果较稳定,但仍要考虑到个别参数的变化,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可信的数据。(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3年02期)
时间温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密度和孔隙度等物理参数是沉积物声学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指标。由于南海沉积物类型多样、成分复杂,特别是深海沉积物样品珍贵,需精确测定沉积物声学及物理参数并无损害地保持沉积物化学性质。文章以黏土、粉砂和砂叁种典型海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和烘干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60℃、80℃、100℃和120℃)测定和分析了这叁种沉积物的含水率、密度、孔隙度随烘干时间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同类型沉积物,温度越高,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越短,且失水过程具有阶段性;2)同一温度下,叁种典型沉积物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为t_砂<t_(粉砂)<t_(黏土),且不同时间段,失去孔隙水的速率差异较大,这主要与沉积物的颗粒大小、颗粒间的间隙大小以及烘干后期沉积物中所含的水分均已大部分流失有关;3)建议声学沉积物样品的烘干温度以80℃左右为宜,并给出叁种沉积物完全烘干的参考时长和临界时间;4)在温度为80℃时,将临界时间处的物理参数带入经验方程进行声速预报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温度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维.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2].罗云,侯正瑜,田雨杭,许安涛,陈忠.南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测定的温度和时间优化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8
[3].刘俊杰.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
[4].傅少君,韩燕华.热学参数的时间演变对混凝土温度场影响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
[5].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
[6].胡占杰.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
[7].胡烨,范宇平,滕晓明,黄文强,潘家坪.液化温度及精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精液参数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叁次全国实验室学组会议论文汇编.2014
[8].李玉芹,江峰锦.外界温度和放置时间对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测定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
[9].杨平,贾娟,李桂才,张丽萍,姜兴.温度及存放时间对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及实验室各参数参考值的建立[J].职业与健康.2013
[10].龚庆辉,银广悦,张龙,史连义,王保亚.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