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药对麻黄羌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药对,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气相色谱,质谱,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药对麻黄羌活论文文献综述
周涛[1](2009)在《药对甘草—麻黄、桂枝—羌活和防风—羌活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现代化得到不断推进,中药所含物质研究的现代化和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化成为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尽管中药所含物质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联用仪器及相关化学计量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药体系的分析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以中药配伍的基本单元—药对为研究目标,利用联用色谱仪器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药对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本论文选取了叁个药对进行研究,即相畏相杀的药对甘草-麻黄,相须相使的解表药对桂枝-羌活和防风-羌活。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提取单味药桂枝、羌活、防风和药对桂枝-羌活、防风-羌活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单味药桂枝、羌活、防风和药对桂枝-羌活、防风-羌活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进一步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uristicevolvimg latent projections,HELP)对二维的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并利用可变移动窗口因子分析(Alternative Moving Window FactorAnalysis,AMWFA)法分析不同体系中的共有组分。结果表明,桂枝挥发油共鉴定出5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苯亚甲基苯甲醛,占挥发油总量的63.46%;羌活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α-松油醇、4-松油醇,五者共占挥发油总量的59.44%;药对桂枝-羌活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苯亚甲基苯甲醛、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四者共占挥发油总量的64.13%。药对桂枝-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6种仅来自桂枝,10种仅来自羌活,新产生了16种化合物,叁者共有的组分有22种。从药对组成的含量来看,该药对为两味药加和的结果。防风挥发油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苯亚甲基苯甲醛、镰叶芹醇、d-柠檬烯,叁者共占挥发油总量的36.96%。药对防风-羌活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α-松油醇,四者共占挥发油总量的48.33%。药对防风-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7种仅来自防风,16种仅来自羌活,新产生了13种化合物,叁者共有的组分有17种。从药对组成的含量来看,该药对的化学成分主要来自于羌活。第二部分,利用HPLC-DAD检测,对甘草和麻黄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甘草酸和麻黄碱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甘草酸和麻黄碱含量有明显降低。分析结果为中药配伍规律及临床药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6-30)
李国辉,李晓如,邹桥,谭斌斌[2](2007)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对麻黄-羌活的挥发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迭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58,51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3.75%,88.70%和80.79%。实验结果表明:药对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40种来自羌活,13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兰正刚[3](2007)在《药对麻黄—羌活、麻黄—生姜挥发油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提取单味药麻黄、羌活、生姜和药对麻黄-羌活、麻黄-生姜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单味药麻黄、羌活、生姜和药对麻黄-羌活、麻黄-生姜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二维的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并利用可变移动窗口因子分析(AMWFA)法分析不同体系中的共有组分。麻黄共鉴定出6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3.43%,主要成分是对孟烯-8-醇(7.44%),苯亚甲基苯甲醛(4.84%),8β-H-柏木烷醇(4.05%);5-甲基-2-(1-甲基-亚乙烯基)-环己酮(2.63%);二十五烷(2.15%)。羌活共鉴定出5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25%,其主要成分是2,6,6-叁甲基-二环[3.1.1]庚-2-烯(21.65%),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9.06%),D-柠檬烯(4.46%),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3.74%),4-甲基-1-异丙基-3-环己-1-醇(3.47%)。生姜中共鉴定出61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11%,其主要成分是(R)-(+)-β-香茅醇/C_(10)H_(20)O(20.44%),樟脑萜/C_(10)H_(16)(11.39%),α-柠檬醛/C_(10)H_(16)O(8.05%),β-柠檬醛/C_(10)H_(16)O(5.02%)。药对麻黄-羌活共鉴定出65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5.69%。其主要成分是2,6,6-叁甲基-二环[3.1.1]庚-2-烯(18.18%),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5.33%),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3.28%),D-柠檬烯(3.13%),苯亚甲基苯甲醛(2.79%)。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37种来自羌活,8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叁者共有的组分有10种,该药对的化学成分主要来自羌活。药对麻黄—生姜中共鉴定出59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5.28%,其主要成分是愈创醇/C_(10)H_(18)O(15.42%),α-柠檬醛/C_8H_(16)O(13.61%),(-)-姜烯/C_(15)H_(24)(6.50%),α-法呢烯/C_(15)H_(24)O(5.42%)。药对麻黄—生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12种仅来自麻黄,20种仅来自生姜,新产生了23种化合物,叁者共有的组分有4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30)
药对麻黄羌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迭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58,51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3.75%,88.70%和80.79%。实验结果表明:药对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40种来自羌活,13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对麻黄羌活论文参考文献
[1].周涛.药对甘草—麻黄、桂枝—羌活和防风—羌活化学成分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李国辉,李晓如,邹桥,谭斌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对麻黄-羌活的挥发油[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兰正刚.药对麻黄—羌活、麻黄—生姜挥发油成分研究[D].中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