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中医院547000)
【摘要】目的: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时使用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脊麻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CSEA麻醉,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Ⅰ组等比重液,Ⅱ组注入重比重液,平卧位后,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脊麻平面、运动阻滞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间麻醉效果、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术后头痛发生率无差异。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时,选择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的脊麻效果、并发症相当。但等比重液可能更具优点。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尤其是胎儿宫内窘迫等急症剖宫产,用药单一,操作相对简单。局麻药液在脑脊液中的扩散受患者体位影响较小,无需头高足低体位,无需担心硬膜外置管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一侧腰麻效果不佳。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等比重;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45(2016)-08-092-0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2009年3月开始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或急诊剖宫产无产科及腰麻禁忌证的健康产妇100例,年龄24~39岁,体重58~102kg,平均身高159.80cm(149~170cm)。其中胎儿宫内窘迫26例,产程异常8例,头盆不称37例,臀位7例,羊水过少4例,巨大儿3例,前置胎盘、妊高征各2例,产妇自己要求剖宫产等社会因素9例。根据不同局麻药比重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
麻醉方法:产妇入室后常规监测常规监测ECG、无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幅度。建立静脉通路先期补液扩容,取左侧卧位穿刺点选择L2~3或L3~4间隙。用驼人牌腰硬联合穿刺针穿刺,使用阻力消失法判断硬膜外针进入硬膜外腔后置入脊麻针,针孔向上,取出针芯,见针尾有脑脊液缓慢流出即根据产妇身高注入腰麻药1.6—2.5ml,Ⅰ组注入等比重液(0.5%布比卡因原液),Ⅱ组注入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2ml加10%GS1ml),注药速度20~30秒,注药完毕拔出脊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退出穿刺针,迅速改平卧位。常规面罩吸氧。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从给药到手术野针刺无痛时间),两组均在1~3分钟。使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在注药后的前5分钟,每间隔1分钟测试平面1次,此后改为间隔5分钟,直至测出终止平面。Ⅰ组12例平面在T7,31例平面在T6,7例达T5。Ⅱ组15例平面在T7,29例在T6,有5例平面至T5,有一例因置入硬膜外导管不顺利未能及时转平卧位导致左侧平面至T5,右侧平面仅至T8。观察运动阻滞程度(按Bromage法:0分表示无运动阻滞,1分表示髋关节不能运动,2分表示膝关节不能运动,3分表示踝关节不能运动)。Ⅰ组48例评3分,2例评2分。Ⅱ组49例评3分,1例评2分。据术中镇痛效果、肌松程度、内脏牵拉反射评定麻醉优良率。两组镇痛优良率100%,无1例效果差。两组各项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低血压和术后头痛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维持在97%~100%,两组血压大都保持平稳,血压下降多为一过性,经加快输液,体位左倾20~30度,上抬子宫以解除对下腔静脉压迫,必要时静推麻黄碱10~15mg,血压很快即回升。
讨论
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相同部位穿刺,麻醉效果相近,麻醉平面受比重影响不明显,与注药速度、时机有关。一般讲,注药的速度愈快,麻醉范围愈广;相反,注药的速度愈慢,药物愈集中,麻醉范围愈小【1】。有明显宫缩时注药,平面可能偏高,注药时应避开宫缩,在间歇期注药【2】。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术后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但等比重液可能更具优点。因使用等比重液操作简便,减少了药液配制的麻烦【3】,更适宜剖宫产这类需争分夺秒的急诊手术。再者等比重局麻药液在脑脊液中的扩散受患者体位影响较小,无需头高足低体位,无需担心硬膜外置管不顺或其他原因致使未能及时摆正体位而导致一侧腰麻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87.
[2]刘利利,田丹,谢阿奇,0.5%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麻的研究,四川医学,2000,21(11),966-967.
[3]王立文,郭永军,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麻,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