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脱芳构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嘌呤,D-A环丙烷,不对称脱芳构化
脱芳构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超,谢明胜,郝二军,王海霞,马冠军[1](2018)在《嘌呤杂环的不对称脱芳构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们课题组在嘌呤核苷的设计、合成及选择性结构修饰方面的持续性研究工作,1我们发现:嘌呤环中的N7=C8双键可与D-A环丙烷发生[3+2]环加成反应,生成嘌呤并吡咯环类产物,产物结构经单晶衍射得以确认,这是通过环加成反应实现嘌呤环脱芳构化的首次报道。随后,我们尝试其他含有C=N双键的芳杂环,其中苯并噻唑能与芳基环丙烷发生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这是苯并噻唑的首次不对称脱芳构化报道;2同时,当苯并噻唑、苯并恶唑及苯并咪唑的C2位上连有烷基取代基时,其与氨基环丙烷反应,能够以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得到含有1个季碳手性中心的脱芳构化产物,这些产物可经衍生得到扩环、重排等光学活性产物。(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28)
张梦成[2](2018)在《氨基环丙烷与苯并唑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脱芳构化[3+2]环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通常作为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的核心结构而存在,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疟疾,抗寄生虫和抗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此外,它们通常是有机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而非芳香族吡咯基本骨架普遍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中。因此,运用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构建含有复杂手性的非芳族吡咯结构骨架的多元杂环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利用D-A氨基环丙烷,对一系列2-取代苯并唑类化合物进行不对称脱芳构化[3+2]环加成反应,获得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脱芳构化产物。在最优条件下,我们对底物普适性进行考擦,能以最高99%收率,最高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一系列四氢吡咯并唑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单晶衍射确定。在反应中,我们通过动力学拆分的方法,得到对映选择性高达98%的氨基环丙烷原料,通过进一步手性诱导实验,能实现只用一种手性配体就能得到两种不同构型的脱芳构化产物。通过对产物进行进一步衍生,分别得到苯并噻嗪和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我们对文章中新合成的没有文献报道过的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数据表征,结果完全正确。部分化合物通过培养单晶进行单晶衍射实验确定化合物结构和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谷松林[3](2015)在《通过Pd(Ⅱ)催化活化C-H键实现脱芳构化反应构筑新型螺环骨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过渡金属钯催化2-萘酚类化合物与两分子的炔类化合物的反应,实现了在一个反应合成中,在活化C-H键的同时又进行了酚类化合物的脱芳构化,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合成酮类螺环衍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本章概述了不对称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对于不对称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主要综合归纳为以下五类:(1)通过氧化反应实现脱芳构化反应;(2)Diels-Alder相关反应的脱芳构化;(3)烷基化脱芳构化反应;(4)过渡金属催化实现脱芳构化反应;(5)缺电子芳环的亲核脱芳构化反应。第二章:本章主要概述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形成碳碳键,碳杂键。主要总结了当今叁类重要的金属催化的例子:(1)Pd催化C-H键活化:(2)Rh催化C-H键活化;(3)Ru催化C-H键活化。第叁章:在不对称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活化C-H键取得重大发展同时,有效的在钯催化C-H活化的同时实现氧化脱芳构化的一步反应来合成相应的酮类螺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作为一种同时具有两种思维的合成方法,该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对该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曹玮[4](2015)在《钯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机理的DF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族六元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体。钯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能够有效制备脂肪族六元环化合物,该反应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和无副产物等优点,因而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借助高斯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对两种钯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一个体系是钯催化的氯甲基萘和吗啉的脱芳构化反应。整个催化循环包括了氧化加成、吗啉配位、氯化氢(HCl)消除和还原消除四个步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加成步骤的能垒为15.69 kcal/mol,还原消除步骤的能垒为8.79 kcal/mol。因此,氧化加成是反应的速率决速步。在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过程中,对过渡态进行了结构和电子性质分析,从而证明其结构的稳定性。我们还研究了可能发生的Stille反应,该反应能垒为24.47 kcal/mol,比脱芳构化反应的能垒高8.78 kcal/mol.因此,反应更容易获得脱芳构化产物。此外,我们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进行了溶剂化计算,结果表明THF溶液使氧化加成能垒降低,使还原消除能垒升高,但氧化加成仍是反应速率决速步。因此,溶剂影响了过渡态和中间体的稳定性,但是不能改变反应能量势能面的总趋势。第二个体系是钯催化的丙烯基萘氯和烯丙基锡烷的脱芳构化反应。本论文研究了两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并且从(η3-烯丙基)(η3-烯丙基)复合物开始,将反应分为顺式结构路径和反式结构路径。一种机理的主要中间体是(η3-烯丙基)(η3-烯丙基)复合物,顺式结构路径能垒为44.28 kcal/mol,反式结构路径能垒为53.73 kcal/mol;另一种机理的主要中间体是(η1-烯丙基)(η3-烯丙基)复合物,顺式结构路径能垒为18.68 kcal/mol,反式结构路径能垒为24.21 kcal/mol.因此,研究结果在动力学上更加支持第二种反应机理,且顺式结构路径比反式结构路径更可行。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两种可能生成的Stille偶联产物的路径,反应能垒分别为42.43和22.44 kcal/mol,分别比脱芳构化反应能垒高23.75和3.76 kcal/mol.因此,反应更容易获得脱芳构化产物。(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9)
周晓玉[5](2012)在《布朗斯特酸促进的不对称氢化和氧化脱芳构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含氮或氧等杂原子化合物是合成药物、天然产物及功能材料等的重要中间体。还原或氧化反应是用于合成醇、胺或手性醇、胺及含氮、氧杂环化合物的两种重要的单元反应。过渡金属催化酮或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是目前合成手性醇和胺的最直接高效的合成方法之一;过渡金属催化的芳香化合物或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氧化脱芳构化反应已经成为实现芳香化合物活化转化的一条可行途径。本论文中,通过添加布朗斯特酸的方式,分别实现了钯催化未活化酮和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及钉催化N-Boc吲哚的氧化脱芳构化反应。论文在Pd(OCOCF3)2/(R)-C4-TunePhos(L9)/水杨酸组成的催化体系下,实现了钯催化未活化酮1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以高达88%的ee值获得了手性仲醇2。利用水杨酸作为底物活化剂的方法,在常压氢气压力下,成功地实现了钯催化未活化酮类底物的不对称氢化还原。此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体系的发展,为手性醇的制备、尤其是大位阻手性醇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扩展了钯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论文以Pd(OCOCF3)2/(R)-C4-TunePhos(L9)/D-DTTA(D-二(对甲基苯甲酰)洒石酸)组成催化体系,实现了钯催化未活化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取得了高达95%的ee值。利用手性酒石酸衍生物D-DTTA活化底物的方式,可实现未活化亚胺3a-s的高效、高对映体选择性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尤其对亚胺3j-s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为光学纯1,2,3,4-四氢-1-萘胺和3,4-二氢-2-氢氧杂-4-萘胺骨架化合物4j-s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论文以叁氯化钌作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为氧化剂,实现了N-Boc吲哚衍生物5的羟基化-氧化脱芳构化和烷氧基化-氧化脱芳构化反应,从而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2-取代-3-氧代吲哚啉化合物6和7。此反应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是实现吲哚氧化脱芳构化的一种绿色催化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12-01)
牛文玉[6](2011)在《钯催化Stille反应和脱芳构化反应的DFT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泛函,研究了过渡金属钯催化条件下,苄基氯和烯丙基锡烷的Stille反应和脱芳构化反应机理。首先,计算了气相条件下可能发生的Stille反应和脱芳构化反应机理路径。对比两种反应机理,发现脱芳构化反应机理路径的总能垒较低(18.91 Kcal/mol),反应容易进行;Stille反应机理路径的总能垒非常高(环式机理为34.82 Kcal/mol,开放式机理高于100 Kcal/mol),能垒难以跨越,反应不易发生。其次,研究了溶剂化效应对反应能垒的影响,分别选取丙酮、四氢呋喃、水和四氯化碳作为溶剂对各个反应机理进行了溶剂化计算,发现在溶剂的存在下脱芳构化反应和Stille反应环式机理的计算能垒变化不大。但是对于Stille反应开放式机理而言,溶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总能垒,尤其是在该反应机理的第一步形成阳离子体系的过程中溶剂作用尤为明显,从气相条件下的高于109.54 Kcal/mol降低为溶剂中的1.84 Kcal/mol。第叁,研究配体效应对反应机理的影响,改变钯催化剂配体,例如将磷化氢配体替换为丁二酰亚胺配体,可以显着降低Stille反应机理的能垒,由34.82 Kcal/mol降低到能量适中的22.51 Kcal/mol,从而实现调控反应机理的目的。另外,我们还进行了NBO计算,对过渡金属钯和烯丙基共轭结构的电子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芳构化反应路径的过渡态结构中,烯丙基共轭基团和钯有着更强烈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05-19)
彭勃[7](2010)在《经由η~3-苄基钯中间体的脱芳构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碳环是药物、天然产物及功能分子中常见的骨架结构。通过使用廉价易得的芳香族化合物进行脱芳构化反应,能够一步构建脂肪碳环,且所构建的碳环通常含有双键,为碳环的进一步官能团化提供了条件。因此,脱芳构化反应一直是有机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但是芳香化合物结构稳定,这使得脱芳构化研究富有挑战性。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已报道氧化、还原、加成、σ电子重排、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等类型脱芳构化反应。本论文研究经由η3-苄基氯化钯中间体的脱芳构化反应。论文实现了一种新颖的脱芳构化反应策略,即经由η3-苄基氯化钯中间体的亲核取代-脱芳构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钯催化亲核取代-脱芳构化反应,可以是分子间进行的反应,也可以是分子内进行的反应。适用于分子间脱芳构化反应的底物为苯基萘基氯甲烷衍生物5d-f和5h-k,亲核试剂可以是β-二酸酯,也可以是β-酮酸酯。例如,以丙二酸二乙酯为亲核试剂时,反应得到71-93%收率的邻位烷基化脱芳构化产物6d-f和6h-k;而以甲基或苯基取代的丙二酸二乙酯为亲核试剂时,反应得到对位烷基化的脱芳构化产物10和11,收率分别为92%和67%;β-酮酸酯表现出较低的亲核活性,需在40℃下进行反应,其中,乙酰乙酸乙酯为亲核试剂,反应得到42%收率的邻位烷基化脱芳构化产物13;而以环戊酮-2-甲酸乙酯为亲核试剂,反应却得到71%收率的对位烷基化脱芳构化产物14。萘环γ位引入β-二羰基官能团的底物15a,15b,15d不仅可以发生分子内脱芳构化反应,同时还构建了新的五元、六元及八元脂肪碳环,其中底物15b的反应效果最佳,得到了95%收率的邻位烷基化脱芳构化产物16b。论文研究了钯催化的苄基氯、氯甲基萘以及萘基烯丙基氯衍生物的联烯基化或炔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其中,苄基氯衍生物的联烯基化或炔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在添加剂四丁基氟化铵(TBAF)的存在下,给出以炔丙基化为主的脱芳构化产物,最高收率达到92%;氯甲基萘和萘基烯丙基氯在联烯基化或炔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二者的脱芳构化反应均不需额外添加剂;氯甲基萘的联烯基化或炔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以联烯基化产物为主产物,收率为65-96%;萘基烯丙基氯的联烯基化或炔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以炔丙基化产物为主产物,收率为62-93%。论文还研究了二芳基氯甲烷与叁丁基烯丙基锡的反应,通过不同催化剂的选择,实现了反应区域选择性的控制。在Pd2(dba)3/PPh3催化体系下,二芳基氯甲烷化合物发生烯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且脱芳构化反应发生在富电子、位阻和芳香性较小的芳香环上,反应速率和产率与反应底物结构有关。而以Cy3P·HBF4为催化剂时,二芳基氯甲烷与叁丁基烯丙基锡发生正常的Stille-型偶联反应,反应速度快,可在3小时内完成,产物收率与反应底物结构无关,均在89%以上。(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12-01)
韩冬雪[8](2010)在《丙烯基萘氯脱芳构化反应机理的DF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钯为催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本论文对丙烯基萘与叁甲基锡烷的脱芳构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对比性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理论计算的求证,结果证明:η1,η3-双烯丙基钯是芳香化合物进行脱芳构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体,通过该中间体的异构化,反应逐步朝向脱芳构化的方向进行;另外我们发现如果与芳香环共轭的反应中间体为主要结构,得到的是对位脱芳构化产物,如果与芳香化合物支链共轭的反应中间体为主要结构,那么反应得到的主要是邻位脱芳构化产物。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影响芳香化合物脱芳构化反应的几种因素,如配体PH3、原子净电荷、键长、原子轨道占据数等,证明了由于配体PH3的存在,电荷从烯丙基单独传递到钯变为从烯丙基和配体同时转移到钯,这种传递使过渡态的能垒变小,钯催化剂更易于转化为0价钯。我们还发现芳香环共轭体系的破坏对脱芳构化反应影响很小,键长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反应。(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杨帆[9](2008)在《钯催化的Glaser反应与脱芳构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是当今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天然产物的合成、药物合成以及光电材料开发等诸多领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了钯催化的Glaser反应和脱芳构化反应,主要内容如下:1.开发了一种由氧化银协助的钯催化的Glaser反应。以往钯催化的端炔烃自偶联反应往往需要加入过量的有机胺为碱,以及氧化剂来保证钯的催化循环。有机胺通常具有刺激性气味,而氧化剂如碘单质、溴代乙酸乙脂、烯丙基溴、氯代丙酮等都是一些有毒、有腐蚀性的环境不友好物质,其使用已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我们发现了氧化银对钯催化的Glaser反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以苯乙炔为底物对钯催化剂类型和氧化银的添加量进行了考察。在THF溶剂中,以1mol%的Pd(PPh_3)_4和等当量的Ag_2O为催化体系,60℃条件下,可以高产率的合成1,3-二炔类化合物。在此,氧化银起到了活化剂和氧化剂的双重作用。该体系操作简单、产率高、产物易分离。2.拓展了钯催化的苄基氯代物和有机锡的脱芳构化反应。以往的钯催化脱芳构化反应都是烯丙基化-脱芳构化,即在脱芳构化结构中引入了烯丙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扩展有机锡的类型来拓展钯催化脱芳构化反应。研究发现当使用苯基烯丙基锡或萘基烯丙基锡和1-氯甲基萘反应时,得到了苯基烯丙基和萘基烯丙基上到对位的脱芳构化产物。当使2,4-戊二烯基锡和1-氯甲基萘反应时,得到对位和邻位分别引入2,4-戊二烯基的两种脱芳构化产物。同时,我们还研究了2,4-戊二烯基锡和其他芳香族氯代物的脱芳构化反应,发现不能与烯丙基锡发生脱芳构化反应的2-氯甲基萘和9-氯甲基菲却可以和2,4-戊二烯基锡发生脱芳构化反应。这部分工作拓宽了钯催化脱芳构化反应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陆仕荣[10](2008)在《钯催化萘基、菲基烯丙基氯的脱芳构化反应:合成脂肪碳环的有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芳香化合物广泛易得,价格低廉。通过脱芳构化反应将芳香化合物转化为药物、天然产物及功能分子是一条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但是芳香化合物结构稳定,这使得脱芳构化研究具有挑战性。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人们实现了多种破坏共轭π体系的方法,包括氧化、还原、加成、σ电子重排、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等等,但是反应条件苛刻。在2001年,包明教授报到了钯催化的苄基氯及其衍生物烯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与其他脱芳构化反应相比,钯催化的烯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可在室温进行,反应产率高,反应产物稳定。本文研究了钯催化的萘基烯丙基氯及菲基烯丙基氯的烯丙基化脱芳构化反应,发现该反应以一种新的模式进行,反应收率高(74—89%)、烯丙基化的区域选择性好。芳香环取代基效应明显:吸电子基促进脱芳构化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快,产率偏高;空间位阻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慢,产率偏低。脱芳构化产物稳定,可用作中间体应用于有机合成,其结构经NMR谱、IR谱及HRMS表征。(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5-30)
脱芳构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通常作为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的核心结构而存在,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疟疾,抗寄生虫和抗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此外,它们通常是有机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而非芳香族吡咯基本骨架普遍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中。因此,运用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构建含有复杂手性的非芳族吡咯结构骨架的多元杂环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利用D-A氨基环丙烷,对一系列2-取代苯并唑类化合物进行不对称脱芳构化[3+2]环加成反应,获得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脱芳构化产物。在最优条件下,我们对底物普适性进行考擦,能以最高99%收率,最高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一系列四氢吡咯并唑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单晶衍射确定。在反应中,我们通过动力学拆分的方法,得到对映选择性高达98%的氨基环丙烷原料,通过进一步手性诱导实验,能实现只用一种手性配体就能得到两种不同构型的脱芳构化产物。通过对产物进行进一步衍生,分别得到苯并噻嗪和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我们对文章中新合成的没有文献报道过的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数据表征,结果完全正确。部分化合物通过培养单晶进行单晶衍射实验确定化合物结构和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芳构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东超,谢明胜,郝二军,王海霞,马冠军.嘌呤杂环的不对称脱芳构化[C].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
[2].张梦成.氨基环丙烷与苯并唑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脱芳构化[3+2]环加成反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3].谷松林.通过Pd(Ⅱ)催化活化C-H键实现脱芳构化反应构筑新型螺环骨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
[4].曹玮.钯催化的脱芳构化反应机理的DFT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5].周晓玉.布朗斯特酸促进的不对称氢化和氧化脱芳构化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6].牛文玉.钯催化Stille反应和脱芳构化反应的DFT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7].彭勃.经由η~3-苄基钯中间体的脱芳构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8].韩冬雪.丙烯基萘氯脱芳构化反应机理的DFT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9].杨帆.钯催化的Glaser反应与脱芳构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0].陆仕荣.钯催化萘基、菲基烯丙基氯的脱芳构化反应:合成脂肪碳环的有效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