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论方法在水文模拟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林康强[2](2020)在《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越趋复杂化,建筑师无论是用力学原理进行优化形态还是运用力学知识塑造造型设计,都常会陷入建筑与结构两个层面的沟通和合作问题。把这些问题放在设计层面上分析,会回归到问题的核心:形式与力学的关系能否找到合适平衡点。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数字设计一体化与传统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加剧了“形”与“力”的矛盾。面对矛盾,本文站在系统科学的角度并且回归数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揭示“形”与“力”特征规律并建构起“形”与“力”数字化协同关系,这是当前数字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国际上对数字化建筑与结构设计整合的理论进行运用、吸收和再创造,并且结合国内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运用参数化设计等主要研究方法,建构起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从而指导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和实践。本研究围绕数字建筑设计范畴,站在建筑师视角对进行“形”与“力”的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分别对“形”与“力”进行了新的认识,并且归纳总结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形”与“力”的缺失问题和协同的现实意义,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本研究从协同的理论基础、协同的根本、协同的实质、协同的理想目标、技术路径、实现途径、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认识论层面的理论建构,并提出参数化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新方法。文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课题的提出:数字建筑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存在着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以及设计一体化与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同时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研究主题和对象,并且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形”与“力”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深入剖析“形”与“力”的内涵和拓展数字建筑层面的意义,指出影响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析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和两者的联系性,为下一部分的理论建构提供依据和指导。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建构: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发现“形”与“力”协同的缺失问题以及协调的现实意义,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念”,并从协同理念的理想目标(高效性、适应性、动态性的统一)和内涵进行全面的理念诠释,包括协同的基础(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物质规则统一)、协同技术路线(“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实现途径(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设计框架。该部分将理论的分析视角转向指导应用实践的理论建构。第四部分主要是方法应用部分:在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三个方面,以“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作为技术路径,研究并提出较为具体的“形”与“力”协同设计方法,该部分也成为了本文的重要内容。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对未来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协同设计进行了展望。
黄曦涛[3](2020)在《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内涝是指在遇到大到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时,城市区域形成径流,地势低洼、排水不及时出现的内部积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和硬化地表面积增长显着,城市不透水面急剧增加,遇大雨发生内涝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西安市每逢强降雨也会出现积水内涝,给城市正常运转、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城市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也是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从国内外研究城市内涝的成果来看,一方面是依据水文学产汇流原理,按照区域的气候、水文特点,选用已有的城市内涝模型计算,一方面是开展某一次灾害的监测与评估,还有利用GIS手段和统计资料等估算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程度。本论文针对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精度低、城市内涝水文学模型的方法参数复杂以及GIS模型算法考虑现实情况不足、城市内涝整体脆弱度评价体系不健全、城市内涝影响缺乏系统性、定量化研究等问题,结合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和国家级重要地理国情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和应用课题,开展了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的定量研究,实现了联合法提取地表不透水面、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城市内涝脆弱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人口与经济离散建模、城市内涝影响因子关联度和关系建模、城市内涝间接损失建模、城市内涝影响程度定量划分等方法与应用,能够为城市内涝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为:一、提出了联合提取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的方法传统遥感法地表分类仅考虑光谱信息,且阴影亮度低混淆分类问题突出,总体分类精度不高,本文针对此问题,融合资源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考虑阴影提取和归属问题,联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灰度共生矩阵法、监督分类、灰度数学形态学等方法,完成了地表分类和城市不透水面综合提取。该方法提高了地表分类精度,构建了地表不透水面提取的方法体系。在西安市应用的结果是总体精度比仅基于光谱、不考虑阴影共提高了1 9.9%,Kappa系数提高了 0.23,能够用于开展地表不透水面提取。西安市四期城区平均不透水面比率均大于65%,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持续增长趋势。二、构建了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模型基于产、汇流原理的STORM、UCURM、SWMM等城市内涝模型需要大量实时数据和模型参数做支撑,而现有的GIS模拟模型是单流向法且不考虑地表分类、排水与下渗,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本文针对此问题,基于DEM、水文学基本原理、地表不透水面比率和排水情况模拟水流沿格网单元从高到低流动,按照坡度比例向八个方向分配水流的方法,概化下渗与排水参数,利用ARCGIS二次开发技术模拟了不同历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城市积水情况。该方法实现了大场景的城市内涝情景模拟,简化了模型的计算量,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西安市不同降雨强度的情景模拟结果与西安市降雨量观测点观测数据相对比,积水风险区符合程度高,能够用于城市内涝宏观模拟监测。三、构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和评价体系目前关于城市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较多,关于城市内涝的评价研究多见于外力、恢复力的某一方面,脆弱度研究与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此,将PSR模型与灾害系统论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相匹配,结合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选取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UVI,能够有效分析和综合评价城市内涝脆弱程度和变化情况。基于四期西安市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城市内涝脆弱度定量计算与分析评价,得到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总体较低且趋势稳定的结论。四、构建了人口、经济数据离散化模型人口和经济数据是重要的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多为统计数据形式,难以科学空间化。目前的等距、等频离散化模型不适用于随机且连续的数据。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基于人口固定分布于建筑物内以及人口数量与归一化水体指数存在负相关,对居民地类型的影像像素进行人口赋值以及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其归一化水体指数值越小的特征创建模型,利用ARCGIS二次开发技术,以区为单位将人口数据分配至每个像素实现人口离散,克服了平均离散的问题。对西安市各区人口数据应用此模型,结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居民地进行拟合,符合度为90.50%。创建的模拟声波衰减的经济数据离散模型,利用经济辐射衰减与声波衰减的相似性,以西安市十大商圈为中心点,基于声波传播理论模拟经济辐射的衰减过程进行离散化,并考虑经济强度引入基尼基数进行衰减度的调节,利用ArcGIS10二次开发实现以像素为单位的经济离散,克服了平均离散的问题。对西安市各区经济数据应用此模型,结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中的路网数据拟合,符合度为92.15%。五、构建了城市内涝影响模型和定量化影响程度城市内涝发生后,其影响程度的定量化评估与评价一直是难点。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结合灰色关联度、GM(0,N)、最小二乘法、模糊数学、灰色聚类等理论方法,从城市内涝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度、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关系、城市内涝等级划分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实现了系统化、定量化,为城市内涝影响研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框架。定量计算了降雨量与影响因子关联度,构建了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横向关系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构建了城市内涝间接影响模型,精度达到一级,对间接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是直接损失的一倍,间接系数为1;对比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和端点白化权函数灰色定权聚类的效果发现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更优,定量划分了不同降雨强度下城市内涝影响程度。该方法模型应用于西安市,降雨影响最大的是人口因子;短历时降雨量在80mm-100mm时,西安市综合影响为轻度;短历时降雨量在120mm以上时,西安市综合影响属于重大或特大。
黄一昕,王钦钊,梁忠民,邓晓栋[4](2021)在《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回顾国内外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产生背景,评述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将实时校正方法归纳为终端误差校正和过程误差校正两类,并梳理出各自的典型校正方法以及联合校正方法,概述不同方法的研究成果及进展。重点介绍其中的反馈模拟技术、误差自回归算法(AR)、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卡尔曼滤波技术(KF)和动态系统响应曲线算法(DSRC)等5种代表性的实时校正技术,阐述其计算过程,并分析其特点与适用性。对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黄毅[5](2020)在《地理场景数据模型构建与本体表达》文中提出传统GIS基于还原论思想认知地理环境,对地理要素进行分层描述与分类表达,发展出以地图模型为核心的逐要素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和数据组织方式。这类数据模型侧重于表达单个地理要素的几何、位置与属性特征,对地理要素关系的刻画更多局限于时空拓扑关系,难以表达地理场景的层级结构及场景中不同要素间的其它复杂关系。随着时空数据模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的探究,有助于理解地理场景的演化机制,对场景动态模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对于过程的描述往往强调要素自身的变化,忽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质,无法描述不同要素演化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此,对地理环境进行再认知,构建更接近于真实世界客观规律的GIS数据模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地理认知和地理学视角出发,对地理场景及其组成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以描述地理场景特征的表达框架,该特征框架丰富了地理要素间关系特征的表达。为了突出地理场景的动态演化特征,本文构建了以过程表达为核心,关注要素间联系的地理场景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有效提升了GIS数据模型对于地理关系数据以及要素演化过程的查询能力,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够用于探究地理场景及其要素的变化机制,为后续支持复杂地理分析、计算和模拟打下基础。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本文对认知学相关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针对当前仅以还原论思想认知地理环境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整体论为主导的地理场景综合认知方法。本文首先结合一般系统论,分析地理场景的层次结构与内涵,将地理场景视作多尺度嵌套、动静耦合、多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借鉴土地利用区划、景观分类学和土地利用分类,制定地理场景的分类原则和构建方法。基于地理场景六要素,重新梳理场景的组成要素,并剖析场景与不同类型要素间的关系。(2)针对地理场景及其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提出从时间、空间、语义、属性、演化过程和关联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解析、抽象和统一描述。对于传统GIS表达较为成熟的时间、空间、语义和属性等特征,对其内容及具体表达方式进行定义。对于以往忽略的要素间关系特征,提出空间关系、时间关系、语义关系和属性关系等四大类,其中后两类关系中包含了作用关系、因果关系和层级关系等多种地理场景数据模型特有的关系信息。对于过程特征的表达,借鉴生物学DNA分子双螺旋链状结构特征,提出适用于地理场景的,以“过程-状态”为核心的多螺旋链状结构概念模型,该模型能够将不同的地理特征统一到每一个过程对象中。(3)传统逻辑模型难以表达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相比之下,本体具有强大的关系表达和语义推理能力,与地理场景的结构特征较为吻合。基于此,本文采用本体的形式,对已构建的地理场景概念模型进行逻辑建模。其具体实现方法为通过OWL描述语言,对地理场景、场景组成要素及其中包含的各类关系进行规范化表达。为了避免人工构建地理场景本体数据的低效性,本文设计了相应的本体自动扩充方法。对于构建好的地理场景本体,需要选取合适的数据库进行存储。针对传统地理本体数据存储方式的不足,提出以图数据库的方式存储本体数据,实现地理场景数据模型的物理建模。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图数据库的特征,然后选取Neo4j数据库进行场景数据的存储。在分析完该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后,提出相应的数据存储方法,最终将地理场景本体数据存入数据库中。(4)为验证地理场景数据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构建了包含诸多要素的多层级人文场景实例。通过丰富的数据查询结果,验证了地理场景数据模型在层次结构表达、作用关系刻画及演化过程描述等方面的可行性。该数据模型的提出能够更好地表达地理环境,具有更好的运行效率,为后续实现深度知识挖掘提供可能性,也为探究复杂地理现象的分析、计算和模拟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针对原有GIS空间认知以地图为中心,缺乏地理环境总体认识的缺陷,引入格式塔认知理论和一般系统论,以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理场景的再认知。(2)基于地理场景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要素为纽带构建地理场景数据模型。其中要素的演化过程受DNA分子结构启发,在传统过程模型基础上,提出顾及多要素过程的多螺旋链状结构概念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对场景复杂结构和多要素变化过程的表达。(3)针对地理场景本体数据生成与存储问题,提出相应的本体自动扩充方法和基于Neo4j数据库的存储规则,使得地理场景数据模型能够表达场景结构、要素关系及多要素演化过程。
崔学刚,方创琳,刘海猛,刘晓菲,李咏红[6](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是当前研究热点,而其动态模拟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基于系统科学与跨尺度耦合理论揭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本质,即一个非线性的、具有高低阶多重反馈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通过综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可知:①动态模拟成为趋势,相关理论与机理解析不断完善;②动态模拟技术趋向多元化、精细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③应用研究基于多类型案例区、多要素以及近远程与跨区域3个方面。当前研究不足包括:①理论发展与整合不足;②方法集成与数据共享力度滞后;③耦合关系链条和主控要素的动态特征未被完整揭示,远程耦合模拟缺乏定量表达、系统性整合以及与区域联动层面的应用衔接。今后,应以理论为根基,推动多科学交叉融合;以方法为支撑,推动动态模拟技术整合与数据共享;以应用为导向,揭示城市群等重点地区的近远程关系链条与主控要素的动态演化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城镇化提供决策支持。
王龙[7](2019)在《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复杂景观系统分解为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单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叠图法是其载体之一,以要素分层和叠加重组为技术特征,起源于19世纪末,经由几代景观设计师们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如今已成为专业领域中的成熟工具。然而,由于叠图法偏重于对设计过程的解决而缺少对结果的有效验证,其也遭受到了业内的尖锐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背后实则为对叠图法技术边界探索的缺失,而对该问题的回应,必须对叠图法的适用范围、制约因素以及使用结果进行精确的解答。换而言之,本文意在通过技术机制与技术有效性的解读与评价,探索叠图法这一工具对解决风景园林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程度,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一些关于技术本身的思考。本文研究基于一个客观命题:任何技术或工具都有其局限所在,而这并不代表技术无效。据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构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绪论、第三章)。以综述研究为基础,纵向梳理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可使用叠图法解决的实践问题类型,并以叠加分析与叠加设计两个基本版块与之对应。其次,提炼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第四章)。从系统论、学科和技术3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叠图法的技术系统、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技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叠图法的技术局限。最后,提出一套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量化评价体系(第五章)。以信度和效度分析作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而后从技术的理性化、目的理性、抗解问题3个层面对叠图法进行了技术哲学反思,并据此提出基于多维综合思想的叠图法优化框架与应用步骤。本文主要结论:(1)现阶段叠图法主要可用于解决8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问题,包括叠加分析的适宜性评价类、规划场地选址、景观道路选线、要素专项分析,以及叠加设计的地理设计实践、区域景观规划、场地景观设计、要素专项设计;(2)叠图法的本质为一个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技术系统,核心为对景观信息的处理,其内部结构的组织与响应取决于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征;(3)近阶段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表明,当下技术条件可支持叠图法实现极高的信度,而效度的高低则多由使用者决定。本文的基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条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工具的一般途径。科技哲学层面的技术机制研究,有助于探索工具的本质性特征;而实践层面的技术有效性研究,则可以客观地评估工具的实际效能。
刘熠林[8](2019)在《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三五”时期的到来,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是跨越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系统。由于系统自身的跨区域特性、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从而引发一系列风险,且内外部风险交互作用导致存在耦合效应。并且在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很多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多因素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的。基于此背景,探索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间的耦合作用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全面识别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案例分析法为辅,从脆弱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共识别了28个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其次,定性分析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在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进行分类、耦合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脆弱性风险子系统和威胁性风险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因素的耦合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其相互作用的特征和规律。然后,构建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脆弱性风险-威胁性风险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仿真。利用耦合度模型度量因素间耦合作用的程度,为系统方程式构建提供了所需的计算数据;通过系统仿真运行,动态预测了风险耦合作用下一定时期内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呈现不可逆增长的变化趋势,且风险水平总值增长速率受威胁性风险子系统中的社会稳定风险和自然生态风险影响最大;通过调整关键风险因素耦合度系数,仿真观察耦合系统风险水平总值的变化情况,找出了生态环境破坏与社会稳定风险耦合、政府间利益冲突与生态环境破坏风险耦合等关键风险耦合形式。最后,提出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引入解耦合的思想,在提出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风险因素间耦合作用的特征及规律,以及风险耦合系统仿真运行结果,提出了耦合前针对关键风险因素的防范策略、耦合中针对关键耦合风险的管控策略,以及耦合后风险应对的策略。论文引入系统性思维,全面认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本质,探究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为其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王丽娟[9](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大数据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是在原有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改进和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水文学方法中繁琐的数据处理和基础参数率定的问题,能通过各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找到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使得运算速度更快,获得的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大有裨益。我国洪灾多发,为减少或者降低损失,有效、准确的预报洪水是尤其重要的。洪水预报是在现有的水文气象条件下,对流域的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后,综合已经发生过的要素,对洪水过程(包括洪水历时和洪峰流量灯)做出预报。洪水预报通常根据降雨-径流关系或上下站水位-流量对应关系进行预报,其预见期一般不长,但精度相对较高。因此,洪水预报主要是结合降雨对径流的预报。汉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在年内分布很不平均,夏秋两季为汛期,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尤以6-9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在汛期,径流呈现双峰型。汉江流域由暴雨形成的洪水,主要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每年的5-9月都有洪水现象发生,尤其在7、8月份可以形成较大洪水。安康属于汉江上游的峡谷地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暴雨中心往往会集中在安康段,具有“十年九汛”的特点,目前,洪水灾害已经成为安康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工程措施是防洪的基础,非工程措施是安全渡汛的保证,因此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洪水预报进行深入研究,精准的预报洪水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安康段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了该区域的水文基础数据,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把计算周期划分三个时间段,即:1991-2005年、2006-2012年、2013-2017年。日雨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整理,通过出库径流资料还原计算天然入库径流。对于时间序列趋势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方法检验,基于R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年降雨量进行突变检验,计算出安康段年平均入库流量的M-K突变分析统计值。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安康水库降雨径流呈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安康水库的径流来自于降雨,且年降雨量大,年径流系数就大,即安康水库的洪水过程与该区域的降水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了大数据分析方法中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日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安康水库入库径流和降雨都属于非平稳时间序列,都属于随机事件,但是在连续的时间序列上,通过相关分析,也会找出其规律性。本文研究对象为1991年-2017年这27年的水文数据。由于入库径流由水位反推而来,在采集的数据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值,比如有缺漏、数值明显偏大或者偏小等。为准确预测,要先利用Pandas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剔除异常数据,补全空白数据等。引入LSTM模型到洪水预报中,通过编制Python语言编制并多次调整参数,成功构建计算模型后,利用安康段27年的水文数据进行了入库径流的模拟计算,选取了7个代表年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计算以及10次场次洪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用日径流资料对代表年进行径流模拟,选取时段资料用于场次洪水过程的模拟计算,把得到的结果分别与实测径流对比,两次模拟得出的结果精度都较高。为了对采用LSTM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作为对照,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模拟计算,新安江模检验型是我国着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水文模型,在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应用效果较好,从应用条件来看,本文的研究区域是适用的。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应用整理后的资料,编制C语言程序,1991年1995年的水文资料用于参数率定,1996年-2017年资料用于研究区域的洪水过程的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径流拟合得并不令人满意。可见,将LSTM模型方法应用于研究区域是有明显优势的,提高了水文预报的精度、缩短了预报时间,模拟计算研究深入到场次洪水阶段。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水文资料的获取是非常困难的,在场次洪水的计算中因满足要求的资料极少,导致在模拟计算中可训练学习的资料偏少,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定会促进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也会极大地提高水文预报结果的精度。
徐嵩[10](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系统论方法在水文模拟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论方法在水文模拟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建筑的设计困境 |
1.1.2 数字化时代下结构形态设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课题的提出 |
1.2.2 相关概念诠释 |
1.2.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数字建筑相关研究 |
1.4.2 结构形态相关研究 |
1.4.3 协同学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剖析 |
2.1 结构形态学中“形”与“力”的认识 |
2.1.1 结构形态学的“形”与“力”关系 |
2.1.2 “形”的认识 |
2.1.3 “力”的认识 |
2.2 影响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 |
2.2.1 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 |
2.2.2 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 |
2.2.3 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 |
2.3 “形”与“力”的特点剖析 |
2.3.1 复杂化 |
2.3.2 生态化 |
2.3.3 数字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建构 |
3.1 协同理论提出 |
3.1.1 “形”与“力”协同的缺失 |
3.1.2 “形”与“力”协同的现实意义 |
3.1.3 数字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语境 |
3.2 协同的理论基础 |
3.2.1 复杂系统——整体性视角下的整合 |
3.2.2 协同学——协同效应的涌现 |
3.2.3 复杂性科学——设计的复杂性思维 |
3.2.4 结构形态学——建筑与结构结合的基本立场 |
3.2.5 建筑美学——理性认知的感性评价 |
3.2.6 参数化设计——数字协同的技术手段 |
3.3 协同的根本——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 |
3.4 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数学规则统一 |
3.5 协同的理想目标 |
3.5.1 高效性 |
3.5.2 适应性 |
3.5.3 动态性 |
3.6 协同的技术路径 |
3.6.1 “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
3.6.2 “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
3.6.3 “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
3.7 协同的实现途径 |
3.7.1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
3.7.2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
3.7.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
3.8 协同的内容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
4.1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
4.1.1 参数化的结构原型 |
4.1.2 力学机制分析:应力分布与力流方向 |
4.2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
4.2.1 回应应力分布 |
4.2.2 回应力流方向 |
4.3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
4.3.1 结构敏感参数 |
4.3.2 模式调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
5.1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
5.1.1 自然的涌现现象 |
5.1.2 结构形态的层次性逻辑 |
5.1.3 层次中的仿生建构 |
5.2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
5.2.1 构建几何性图解的仿生思维 |
5.2.2 构建几何镶嵌的参数化关联系统 |
5.2.3 构建仿生的镶嵌结构网格 |
5.3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
5.3.1 涌现中对构成单元的调度 |
5.3.2 涌现中对仿生尺度的调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
6.1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
6.1.1 拓扑优化生形的数学模型 |
6.1.2 拓扑优化生形方法及流程 |
6.1.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的多样性探讨 |
6.2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
6.2.1 面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
6.2.2 体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
6.3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
6.3.1 留“空”的调度 |
6.3.2 以球壳结构形态创作为例的调度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影响与措施 |
1.3 城市内涝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情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2.1.2 行政区划及人口 |
2.1.3 社会历史人文 |
2.1.4 城市发展状况 |
2.1.5 经济发展态势 |
2.2 研究区数据与资料情况 |
2.2.1 研究区域 |
2.2.2 主要资料 |
2.2.3 其他资料情况 |
2.2.4 数据与资料使用情况 |
3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本原理与方法 |
3.2.1 主成分分析法 |
3.2.2 灰度共生矩阵法 |
3.2.3 最大似然判别法 |
3.2.4 灰度数学形态学 |
3.2.5 精度评价方法 |
3.3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体系 |
3.3.1 总体思路 |
3.3.2 数据准备 |
3.3.3 主成分法提取光谱信息 |
3.3.4 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影像纹理 |
3.3.5 基于光谱与纹理的监督分类 |
3.3.6 阴影提取与归类 |
3.3.7 精度比较 |
3.3.8 地表不透水面提取 |
3.4 西安市地表不透水面时空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 |
4.1 引言 |
4.2 基本原理与方法 |
4.2.1 水文学方法与原理 |
4.2.2 GIS模拟方法与原理 |
4.3 改进的城市内涝淹没GIS模拟方法 |
4.3.1 地表产流 |
4.3.2 DEM填洼 |
4.3.3 下渗概化 |
4.3.4 流向分析 |
4.3.5 地表汇流 |
4.3.6 排水概化 |
4.3.7 总汇集量 |
4.4 西安市城市内涝淹没模拟实现与结果验证 |
4.5 西安市城市内涝空间分析 |
4.5.1 西安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分析 |
4.5.2 西安市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涝脆弱度定量评价研究 |
5.1 引言 |
5.2 当前研究不足 |
5.3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框架 |
5.3.1 基本理论与原理 |
5.3.2 评价体系建立 |
5.3.2.1 指标选取 |
5.3.2.2 指标分类 |
5.3.3 评价流程 |
5.4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构建 |
5.4.1 指标归一化方法 |
5.4.2 指标等级划分 |
5.4.3 AHP确定指标权重 |
5.4.4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 |
5.5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 |
5.5.1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的提出 |
5.5.2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等级划分 |
5.6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 |
5.6.1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 |
5.6.2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等级 |
5.6.3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及变化 |
5.6.4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人口与经济离散化 |
6.2.1 离散化基本原理与不足 |
6.2.2 人口离散模型构建 |
6.2.3 人口离散化实现与结果验证 |
6.2.4 经济离散模型构建 |
6.2.5 经济离散化实现与结果验证 |
6.3 城市内涝影响横向关系研究 |
6.3.1 城市内涝影响因子关联度 |
6.3.2 基于GM(0,N)的城市内涝横向关系模型 |
6.4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构建 |
6.4.1 当前研究不足 |
6.4.2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构建 |
6.4.3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应用 |
6.4.4 间接影响系数估算与验证 |
6.5 城市内涝影响灰色聚类评价 |
6.5.1 灰色定权聚类方法 |
6.5.2 城市内涝影响聚类 |
6.5.3 中点和端点白化权函数应用对比 |
6.5.4 西安市城市内涝灾害影响分析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发展历程回顾 |
1.1 国内外前期研究成果 |
1.2 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 |
2 代表性实时校正技术及其特点 |
2.1 反馈模拟技术 |
2.2 AR算法 |
2.3 RLS算法 |
2.4 KF技术 |
2.5 DSRC算法 |
3总结与展望 |
1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real-time correction for flood forecasting |
1.1 Research results in an early stage |
1.2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
2 Representative real-time correc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features |
2.1 Feedback simulation |
2.2 AR algorithm |
2.3 RLS algorithm |
2.4 KF technique |
2.5 DSRC algorithm |
3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
(5)地理场景数据模型构建与本体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理认知与抽象研究现状 |
1.2.2 地理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理场景的认知及其结构解析 |
2.1 地理场景认知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1 还原论 |
2.1.2 整体论 |
2.2 一般系统论与地理场景的联系 |
2.3 地理场景的结构与特征 |
2.4 地理场景的分类 |
2.4.1 地理场景的分类视角 |
2.4.2 地理场景的分类原则 |
2.4.3 地理场景分类示例 |
2.5 地理场景的时空框架 |
2.6 地理场景的组成要素 |
2.6.1 要素的定义和特征 |
2.6.2 场景及其组成要素关系梳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理场景表达框架构建及概念建模 |
3.1 地理场景表达框架概述 |
3.2 状态特征的内容及其表征 |
3.2.1 时间特征 |
3.2.2 空间特征 |
3.2.3 属性特征 |
3.2.4 语义特征 |
3.3 关系特征的内容及其表征 |
3.3.1 空间关系表达 |
3.3.2 时间关系表达 |
3.3.3 属性关系表达 |
3.3.4 语义关系表达 |
3.4 地理过程及其信息表征 |
3.5 地理场景概念模型构建 |
3.5.1 场景结构概念建模 |
3.5.2 演化过程概念建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理场景逻辑模型的本体表达 |
4.1 本体概述 |
4.1.1 本体的概念 |
4.1.2 本体描述语言 |
4.1.3 基于OWL的地理场景逻辑建模适宜性分析 |
4.2 地理场景本体形式化表达 |
4.3 地理场景本体自动扩充方法 |
4.4 本体表达的地理场景组织与存储 |
4.4.1 图数据库与Neo4j |
4.4.2 场景结构及其要素存储规则 |
4.4.3 演化过程特征存储规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理场景实例构建与分析应用 |
5.1 南京市文旅场景示例 |
5.2 数据准备 |
5.2.1 原始数据采集 |
5.2.2 数据扩充与完善 |
5.3 场景本体构建 |
5.3.1 本体自动扩充 |
5.3.2 本体数据推理 |
5.4 本体数据查询与分析 |
5.4.1 Cypher查询语言 |
5.4.2 场景结构查询 |
5.4.3 状态特征查询 |
5.4.4 关系特征查询 |
5.4.5 过程特征查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的理论研究进展 |
2.1 地理系统观: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理论 |
2.2 城市复合系统观: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3 复杂系统观:复杂系统理论 |
2.4 多尺度耦合: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理论 |
2.5 跨区域耦合:近远程耦合框架 |
2.6 理论研究评述 |
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的方法研究进展 |
3.1 系统动力学 (SD) 动态模拟技术 |
3.2 人工智能模拟技术 |
3.3 土地系统动态模拟技术 |
3.4 综合集成模拟技术 |
3.5 人机交互决策支持技术 |
3.6 方法研究评述 |
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的应用研究进展 |
4.1 多类型案例区的动态模拟应用 |
4.2 多要素耦合与调控的动态模拟应用 |
4.3 近远程与跨区域的动态模拟应用 |
4.4 应用研究评述 |
5 评述与展望 |
(7)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对叠图法技术批判的思考与回应 |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研究的深化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 |
1.5.2 国内外叠图法研究与应用的不同学科领域比较 |
1.5.3 研究评述 |
1.5.4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叠图法及其相近概念 |
2.1.2 景观要素与因子拆分 |
2.1.3 技术机制 |
2.1.4 技术有效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研究 |
2.2.1 学科基本理论 |
2.2.2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3 技术系统构成及评价维度 |
2.2.4 相关理论及框架与本研究的关系 |
2.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构建 |
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 |
3.1.1 两大基本版块与八类实践问题 |
3.1.2 技术的基础:景观要素的划分与专题地图的绘制 |
3.1.3 技术的核心:景观要素的重组与专题地图的叠加 |
3.1.4 操作平台的选择 |
3.2 叠加分析:“千层饼”作为蓝本 |
3.2.1 基础:地理空间环境的辨识 |
3.2.2 核心:专题数据的处理 |
3.2.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3 叠加设计:“千层饼”的衍生 |
3.3.1 基础:设计要素的表达 |
3.3.2 核心:设计要素的组合 |
3.3.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4 本章小结 |
4 叠图法的技术机制研究 |
4.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解读 |
4.1.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构成 |
4.1.2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驱动模式 |
4.2 叠图法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
4.2.1 叠图法基于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思想 |
4.2.2 叠图法技术环节对学科实践问题之响应 |
4.2.3 叠图法对人地关系的理性探索途径 |
4.3 叠图法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 |
4.3.1 分层量化的景观信息记录方法 |
4.3.2 规则导向的景观信息叠加模式 |
4.4 基于机制解读的叠图法技术局限 |
4.4.1 景观系统性的弱化 |
4.4.2 实践问题的思维定势 |
4.4.3 景观信息处理方式的瓶颈 |
4.4.4 技术局限与技术有效性的辩证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研究 |
5.1 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
5.1.1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 |
5.1.2 指标量化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3 模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
5.2 叠图法的信效度分析 |
5.2.1 叠加分析的信效度分析 |
5.2.2 叠加设计的信效度分析 |
5.3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评价及其技术哲学反思 |
5.3.1 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指标量化 |
5.3.2 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 |
5.3.3 叠图法的技术哲学反思 |
5.4 基于技术哲学反思的叠图法优化途径构想 |
5.4.1 基本策略 |
5.4.2 框架构想 |
5.4.3 应用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叠图法可解决的八类实践问题及其方式 |
6.1.2 基于弱还原论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 |
6.1.3 叠图法技术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2.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8)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跨区域问题研究现状 |
1.3.2 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3 风险耦合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内涵及特征 |
2.1.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内涵 |
2.1.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特征 |
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
2.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 |
2.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
2.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内涵及特征 |
2.3.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内涵 |
2.3.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特征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系统论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3 风险耦合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3.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
3.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3.2.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
3.2.2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
3.2.3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
3.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清单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析 |
4.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类及耦合过程 |
4.1.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类 |
4.1.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过程 |
4.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
4.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子系统内部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
4.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子系统之间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模型构建与仿真 |
5.1 常用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5.2 系统动力学介绍 |
5.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模型构建与仿真准备 |
5.3.1 系统建模及仿真目的 |
5.3.2 系统边界确定 |
5.3.3 因果关系图建立 |
5.3.4 流图建立 |
5.3.5 系统动力学方程确定 |
5.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仿真研究 |
5.4.1 项目概况 |
5.4.2 系统方程式构建 |
5.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 |
6.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原理 |
6.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 |
6.2.1 耦合前风险防范策略 |
6.2.2 耦合中风险管控策略 |
6.2.3 耦合后风险应对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指标调查表 |
B.郑万高铁项目风险值评估表 |
C.脆弱性风险-威胁性风险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程 |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区域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各章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文预报模型及应用 |
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2.2 水文模型的应用 |
2.3 水文模型评估 |
2.3.1 模型选择 |
2.3.2 模型率定 |
2.3.3 模型验证 |
2.3.4 模型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洪水预报模型 |
3.1 新安江模型原理 |
3.1.1 流域蒸散发计算 |
3.1.2 产流计算 |
3.1.3 三水源划分 |
3.1.4 流域汇流计算 |
3.2 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法 |
3.2.1 基本原理 |
3.2.2 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程 |
3.2.3 马斯京根连续演算法 |
3.3 大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2 大数据分析方法涉及的技术 |
3.3.3 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技术 |
3.3.4 大数据分析的难点 |
3.3.5 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 |
3.3.6 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计算 |
4.1 研究工程概况 |
4.2 资料收集整理与统计计算 |
4.2.1 汉江上游梯级简介 |
4.2.2 原始数据来源 |
4.2.3 计算周期划分与流域分块 |
4.2.4 资料整理与统计计算 |
4.3 水文历史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STM模型的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5.1 日径流过程模拟计算 |
5.1.1 LSTM模型网络训练 |
5.1.2 LSTM模型模型构建 |
5.1.3 计算结果验证 |
5.1.4 计算结果分析 |
5.2 代表年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5.2.1 代表年的选取 |
5.2.2 代表年全年径流过程模拟结果 |
5.2.3 代表年汛期洪水模拟结果 |
5.3 场次洪水模拟计算 |
5.3.1 场次洪水资料的选取 |
5.3.2 场次洪水资料分析 |
5.3.3 场次洪水模拟计算结果 |
5.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5 误差分析 |
5.3.6 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6.1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计算 |
6.1.1 蓄满产流模型 |
6.1.2 流域透水面积上蓄水容量曲线方程 |
6.1.3 流域径流深计算 |
6.1.4 流域蒸散发模型 |
6.1.5 流域土壤蓄水量计算 |
6.1.6 流域透水面积上总径流R(净雨)划分 |
6.1.7 流域汇流模型 |
6.2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 |
6.2.1 参数率定 |
6.2.2 产流模型参数率定 |
6.2.3 分水源参数率定 |
6.2.4 计算结果验证 |
6.2.5 计算结果分析 |
6.3 新安江模型法与LSTM模型汛期模拟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系统论方法在水文模拟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D]. 林康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D]. 黄曦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技术研究进展[J]. 黄一昕,王钦钊,梁忠民,邓晓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1(01)
- [5]地理场景数据模型构建与本体表达[D]. 黄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 崔学刚,方创琳,刘海猛,刘晓菲,李咏红. 地理学报, 2019(06)
- [7]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 王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D]. 刘熠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D]. 王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