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芬(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韶关512028)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方法90例老年冠心病伴随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以及适量的抗抑郁症药物来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分析。结果干预六个月后,治疗组的SDS评分(43.75±5.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2±6.13);而治疗组的SAQ评分(64.04±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23±7.38);且治疗组的复发率(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随的抑郁症,社会、家属应给与老年人足够的关怀。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080-02
焦虑、抑郁等情绪往往伴随着老年冠心病而发生,不仅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其与躯体症状的相互作用能引起患者体内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进而使冠心病的程度加重、发作次数增加,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和预后[1]。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随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并做出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伴随抑郁症患者,男50例,女40例;年龄60~91岁,平均78.42±8.49岁;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3.2±4.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以及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向治疗组患者介绍有关冠心病知识和预防措施,并且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不同患者的精神及心理状态,不同的性格、抑郁程度等因素,直接的或间接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
1.2.2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特配三餐饮食,主要以低脂、低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为原则,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并给予腹部按摩。对照组自主饮食。
1.2.3家庭教育:主治医生定期为治疗组患者家属举行冠心病及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药物指导和家属应对技能的讲座,出院后每月随访两次,及时给予指导。对照组不进行家庭指导。
1.2.4康复训练:根据治疗组患者年龄、病情不同,早、晚餐2小时后各运动1小时,可以选择慢走、慢跑、太极拳等。对照组则由专门的护理人员组织在室内娱乐,如看电视、打麻将、看书等。
1.3评定方法:由专职人员对患者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后多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心理状态观察采用标准Zung抑郁量表(SDS),共20项,每项1~4分,代表相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20个问题的得分相加为基本分值,将其乘以1.25为标准分,标准分≥53分为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的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的评定则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包括5个因子19个项目,分别为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疗效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越好[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六个月后,治疗组的SDS评分(43.75±5.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2±6.13);而治疗组的SAQ评分(64.04±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23±7.38);且治疗组的复发率(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复发率的比较
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8%;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22%。两组的复发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伴随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社会心理因素。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为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有一种濒死感,并且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并不意味着疾病的痊愈,所以患者有着很重的精神负担。除此之外,配偶亡故、疾病缠身、社会地位改变、子女分居等因素都会诱发或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寂寞感和无助感,进而诱发抑郁症[3]。(2)病前人格特征。患者固有的人格特征,如内向、固执、孤僻、神经过敏等都容易诱发或加重患者的抑郁症。(3)生物学异常。神经递质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的不平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异常,生物节律紊乱等[2]。(4)生理学退化。老年人的大脑发生退行性变,学习及思考能力减退,使得主动性不够,性情固执,以致对社会逐渐不适应。故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成为诱发老年人抑郁症的主要因素[5]。
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老年人冠心病伴随的抑郁症。综合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处理好其与家庭的关系,并认识到抑郁症对冠心病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增加积极的心理因素,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3]。本文护理干预六个月后,治疗组SD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SAQ的各项评分均增高并且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总之,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使老年人得到肯定和关心,是降低甚至防止老年人冠心病伴随抑郁症发生的最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E,WhelanDJ,Connor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echanismsofineraction[J].BiolPsychiatry,2003,54(3):234-238.
[2]陈远岭,徐俊冕.抑郁性精神病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华精神神经杂志,2008,27(8):224-229.
[3]常吐艳.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38(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