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张明,王泽俊,史二栓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张明,王泽俊,史二栓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中神经,标本,臂丛,脊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王泽俊,史二栓[1](2015)在《左侧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变异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中神经是由臂丛外侧束的内侧根和内侧束的外侧根汇合而成,与肱动脉交叉伴行,尺神经由臂丛内侧束发出。本文在35具尸体解剖中,发现1具中年女性标本的左侧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发生变异,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现将其相关各神经长度(L)和起点处外径(D)观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尸体,无外伤史和手术史,常规方法解剖,显露左侧臂前区和手掌前区,发现该标本(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杜亚婷,鲍刚,余彦,孙宝飞[2](2012)在《双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肌皮神经由颈5、6神经纤维组成,是外侧束外侧头的终末支,走行途中分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肌,终末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出现率约21.43%[1],2011年10月在解剖1具约40岁女(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潘伟波,陈海啸,梁军波,叶招明[3](2011)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支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肘关节水平的尺神经损伤,常导致患者手内在肌的功能障碍。笔者遇到1例肘部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完全断裂的患者,手内在肌无明显功能障碍,后经肌电图检查证实此患者存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的交通支,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1年09期)

潘伟波,陈海啸,邱彦群,梁军波[4](2009)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支一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肘关节水平的尺神经损伤,常导致患者手内在肌的功能障碍。我们遇到一位肘部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完全断裂的患者,手内在肌无明显功能障碍,后经肌电图检查证实此患者存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的(本文来源于《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0-15)

吴晓天[5](2009)在《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电生理学研究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依据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电生理检测原理明确实际操作步骤及具体参数设置;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相关性;完善并统一交通支的电生理诊断标准;了解正常国人交通支出现的概率;进一步分析交通支在上肢神经损伤后代偿手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随机选取50例正常上肢采用2种不同方法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1.常规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对冲阻滞技术。在操作中要特别注意排除因兴奋向邻近神经扩散而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干扰。测量与观察指标:(A)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潜伏期及刺激强度(B)动作电位的波形及起始偏斜相位。对比近端、远端刺激时CMAP的波幅、波形、潜伏期变化,并探讨其内在联系,归纳出交通支的电生理诊断标准。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交通支阳性结果的差异,考察对冲阻滞技术检验效能的优劣性。结果:1.常规运动神经传导法检测Martin-Gruber交通支(MGA)的阳性率为24%,而对冲阻滞技术检测MGA的阳性率为8%。2.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存在反Martin-Gruber交通支(RMGA)。3.男女性别和左右肢体的差异对于交通支的存在无统计学意义。4.刺激强度过大,对冲刺激间隔时间过长,均可导致假阳性的产生。病例报道:随访前臂神经损伤且伴有交通支的病例,考察其特殊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特点,说明交通支在神经损伤后对代偿手功能起重要作用。结论:在前臂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中,MGA较为常见,而RMGA很罕见。在应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交通支时,要特别注意排除兴奋扩散到邻近神经的容积传导效应而产生的假阳性的干扰。对冲阻滞技术检测交通支电位具有分离放大效应。了解交通支对前臂神经损伤的正确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5)

罗鹏波,王涛[6](2006)在《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解剖、电生理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尺神经损伤是成人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者,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不佳。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是正中神经、尺神经之间的连接神经。解剖、电生理研究表明神经纤维可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叉支配。大部分研究证实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存在使临床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在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相关时。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发生有遗传性和种系相关性。电生理与解剖研究结果尚未完全一致,但从理论上都认为,明确该交通支在人群中的分布,对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其并发症,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骨科学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朱家恺[7](2005)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异常交通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臂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常常有异常交通支,也是很常见的周围神经先天性异常分支。这交通支是瑞典解剖学家Martin(1763)首先报道。以后Gruber(1870)亦报道,后人称之为Martin-Gruber交通支[1]。再经临床解剖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05年12期)

张宝林,李定一,云玉珍[8](2002)在《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分支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的发生率国内文献为14.29%,9.25%,10.2%,交通支粗细介于0.5~2.0mm,长1.7~13.5cm,多为外内侧交通支,也见有正中神经连于肌皮神经的交通支。国外文献其发生率为13.9%,甚至有高达36%。交通支的性质有文献认为是纯感觉性的,有人于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2年03期)

张宝林,李定一[9](1992)在《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分布与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检查50例尸体上肢发现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5例;占10%。均为单一交通支。追踪交通支发现:至拇指掌侧固有神经,食指掌侧固有神经,中指掌侧固有神经桡侧半;至旋前圆肌深浅两个头,拇长层肌,旋前方肌,第一蚓状肌和鱼际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1992年01期)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肌皮神经由颈5、6神经纤维组成,是外侧束外侧头的终末支,走行途中分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肌,终末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出现率约21.43%[1],2011年10月在解剖1具约40岁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王泽俊,史二栓.左侧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变异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

[2].杜亚婷,鲍刚,余彦,孙宝飞.双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1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

[3].潘伟波,陈海啸,梁军波,叶招明.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支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J].中国骨伤.2011

[4].潘伟波,陈海啸,邱彦群,梁军波.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交通支一例报道[C].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5].吴晓天.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电生理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复旦大学.2009

[6].罗鹏波,王涛.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解剖、电生理及临床意义[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

[7].朱家恺.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异常交通支[J].广东医学.2005

[8].张宝林,李定一,云玉珍.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分支分布[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

[9].张宝林,李定一.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分布与追踪[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2

标签:;  ;  ;  ;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论文-张明,王泽俊,史二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