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移动目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上移动目标,成像侦察卫星,仿真
海洋移动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邢利菊[1](2014)在《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上大型移动目标卫星成像侦察应用为需求,根据卫星特点,解析海上大型移动目标特性,探索移动目标的成像侦察方法,建立海上目标运行预测模型,并通过构建仿真系统对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张乐,刘忠,李国栋,朱成文[2](2013)在《基于COMPASS+PD/HRLR组合的侦察导弹对海洋移动目标定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行侦察手段对敌方海洋移动目标进行地理坐标的测量方法不多,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反舰巡航导弹搭载北斗卫星定位接收机(COMPASS)、合成孔径雷达(SAR)、脉冲多普勒雷达(PD)、高重频激光测距仪(HRLR)、激光测高仪(LHD)与数据传输系统(DCS),实现对敌海洋移动目标准确识别和精确定位的方法,介绍了侦察导弹的组成,说明了定位原理,给出了物理多站连续交会定位算法模型,进行了模拟测量数据解算和误差分析。通过仿真证明,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可为海上远程精确打击体系提供高精度的目标位置信息。(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徐一帆,谭跃进,贺仁杰,慈元卓[3](2012)在《海洋移动目标多模型运动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海洋移动目标的运动特征,提出了预测前插值的灰色预测方法,改进了航迹变更预测和潜在区域预测模型。通过集成匀速运动预测、航迹变更预测、基于航迹的预测和潜在区域预测,提出多模型运动预测方法及其模型参数配置依据,根据滑动时间窗口中的观测数据与预测值的统计比较,评价不同预测方法的近期预测效果,决策下阶段适宜选择的预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多模型运动预测比使用单一运动预测方法降低预测风险,提高了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2年03期)
王慧林,邱涤珊,马满好,卢盼[4](2011)在《基于先验信息的海洋移动目标卫星成像侦测任务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关先验信息,对大型海洋移动目标进行卫星成像侦察以获取其实时动态信息是卫星成像侦察面临的新课题。利用目标先验信息动态构建其潜在区域,建立其运动预测模型;针对潜在区域构造卫星候选成像观测活动集合;在此集合及目标运动预测模型基础上建立卫星成像调度规划模型,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近最优的海上大型目标成像侦察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规划模型及算法对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1年03期)
徐一帆[5](2011)在《天基海洋移动目标监视的联合调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基海洋移动目标监视具有覆盖区域广、安全性高、不受空域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在军事需求和民事应用中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和民用价值。当前如何充分利用卫星及其有效载荷,满足海洋移动目标监视的信息需求,增强海洋移动目标监视效能,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海洋移动目标的动态性、卫星及其载荷类型的多样性给卫星任务计划编制增加了难度,只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控制模式和多星联合调度的模型、算法,才能较好地安排观测任务、合理分配卫星资源。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天基海洋移动目标监视联合调度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形式化描述,建立联合调度问题的一般模型。系统分析了海洋移动目标、监视环境和卫星调度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海洋移动目标监视联合调度问题的不确定因素和业务流程,给出了联合调度问题的基本假设。对监视区域网格划分、过境观测窗口、联合调度任务、观测行动集、行动策略与优化目标等要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了形式化描述。根据优化目标的短期性和长期性收益,建立了单阶段联合调度模型、反馈延时的单阶段联合调度模型和多阶段联合调度模型。(2)提出卫星与地面目标的时空关系计算方法。提出了卫星与地面目标的时空计算方法,为调度预处理、目标与观测行动影响关系提供辅助计算支持。其中,侧摆观测算法根据已知卫星星下点位置和侧摆角,计算视场中心所观测的地面目标点位置。侧摆角及观测时刻算法用以确定卫星对目标的观测时刻及对应侧摆角。观测条带的网格覆盖检测算法用以判断卫星观测条带与监视区域中网格的覆盖关系。(3)改进和扩充海洋移动目标运动预测方法,提出多模型运动预测方法。在目标不易区分情况下,运用带随机扰动的匀速运动预测方法。在目标可明确区分情况下,通过集成匀速运动预测、航迹变更预测、基于航迹的预测和潜在区域预测,根据预测前若干阶段中目标位置与各备选方法预测值的比较,在备选方法中选择当前预测阶段适宜采用的方法,建立多模型运动预测方法。(4)提出海洋移动目标跟踪的粒子滤波算法。根据海洋移动目标特点和监视应用要求建立无数据关联的粒子滤波算法。算法根据多个移动目标的间隔距离自适应地选择目标粒子抽样方式,在无数据关联条件下目标区分的计算负担和目标状态估计精度两方面平衡算法的性能;运用Kmeans聚类方法调整粒子中对应不同目标的划分排序;引入地理约束对粒子权重的修正因子,处理位于大陆、岛屿等目标不可达区域的粒子。(5)提出基于信息度量的单阶段联合调度方法。对Kullback-Leibler(KL)散度、信息熵、目标状态概率最大化的不同行动策略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意义下论证了基于KL散度的观测行动收益最大化是较优的行动策略。给出了概率分布抽样粒子描述的单阶段期望收益表达式,以观测条带覆盖网格内期望信息收益最大化为行动策略,建立基于信息度量的单阶段联合调度算法。进一步考虑不同卫星过境观测窗口邻近或重迭时不能及时得到观测结果的影响,提出考虑反馈延时的单阶段联合调度算法。(6)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多阶段联合调度方法。以长期观测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研究多阶段联合调度方法。分析了强化学习算法在本文研究背景下的应用优势。以期望信息收益作为强化学习算法的状态描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不同卫星遥感器可能具有不同控制或观测参数而导致离散行动规模不一致的缺陷,在连续行动空间建立行动集和行动选择方法。给出状态行动对的值函数以及使用神经网络近似估计值函数的学习算法,在连续行动空间上建立基于强化学习的多阶段联合调度算法。(7)基于仿真的应用研究。通过仿真结构、流程和想定设计、调度预处理过程以及调度结果分析,给出更为贴近实际应用背景的仿真案例,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03-01)
慈元卓,徐一帆,谭跃进[6](2009)在《卫星对海洋移动目标搜索的几种算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对海洋移动目标搜索是在卫星平台和遥感器能力约束下优化卫星及遥感器的侦察计划,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次数发现目标。针对海洋目标搜索问题,提出了5种算法分别为随机搜索算法(RSA)、最大概率网格算法(MDPGA)、最大发现概率和算法(MSDPA)、最大覆盖算法(MCA)和最大信息熵增量算法(MCIEA).依据高可信卫星轨道数据建立仿真场景,并在不同初始参数条件下进行仿真,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统计结果,归纳总结了不同算法的特点和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徐培德,卢盼,许语拉[7](2008)在《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是在用户需求和卫星及星载遥感器约束条件下,合理分配成像侦察卫星及星载遥感器资源。本文对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进行了分解,构建了移动目标潜在区域和构造了其候选侦察观测活动集合。(本文来源于《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8-10-18)
卢盼[8](2007)在《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的规划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规划是在战术应用背景下,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卫星及星载遥感器约束条件,合理分配成像侦察卫星及星载遥感器资源,制定卫星侦察计划,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实时或近实时的海洋目标情报需求。本文在研究成像侦察卫星工作原理和海洋移动目标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移动目标运动预测方法以及候选侦察观测活动集合构造方法,建立了规划问题的模型,给出求解算法,在应用实例中进行了验证说明。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如下:首先,对成像卫星工作原理和海洋移动目标特点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在作战应用背景下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规划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首先基于目标先验信息构建了海洋移动目标潜在区域(软件STK中),并建立目标运动的预测模型。在构造面向海洋移动目标的候选侦察观测活动集合过程中,设计了潜在区域的可见时间窗口动态计算方法、移动目标侦察任务类型判断方法。其次,在规划预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搜索论中的基本思想,把移动目标发现概率作为成像卫星对移动目标侦察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针对成像侦察时间分辨率低的情况,本文基于几何解析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为移动目标发现概率最大的规划模型,并设计贪婪算法进行求解。另外,本文还针对成像侦察时间分辨率高的情况,基于网格空间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为移动目标发现概率和侦察覆盖面积最大的规划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最后,在研究应用实例中,设计想定,通过软件STK仿真和计算工具Matlab对以上研究的规划问题进行了验证说明。(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7-11-01)
海洋移动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行侦察手段对敌方海洋移动目标进行地理坐标的测量方法不多,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反舰巡航导弹搭载北斗卫星定位接收机(COMPASS)、合成孔径雷达(SAR)、脉冲多普勒雷达(PD)、高重频激光测距仪(HRLR)、激光测高仪(LHD)与数据传输系统(DCS),实现对敌海洋移动目标准确识别和精确定位的方法,介绍了侦察导弹的组成,说明了定位原理,给出了物理多站连续交会定位算法模型,进行了模拟测量数据解算和误差分析。通过仿真证明,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可为海上远程精确打击体系提供高精度的目标位置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移动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杰,邢利菊.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
[2].张乐,刘忠,李国栋,朱成文.基于COMPASS+PD/HRLR组合的侦察导弹对海洋移动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3
[3].徐一帆,谭跃进,贺仁杰,慈元卓.海洋移动目标多模型运动预测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
[4].王慧林,邱涤珊,马满好,卢盼.基于先验信息的海洋移动目标卫星成像侦测任务规划[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
[5].徐一帆.天基海洋移动目标监视的联合调度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6].慈元卓,徐一帆,谭跃进.卫星对海洋移动目标搜索的几种算法比较研究[J].兵工学报.2009
[7].徐培德,卢盼,许语拉.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分解[C].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8].卢盼.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的规划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