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统计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硬度,流体微探,跨尺度,统计映射表征
统计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冯光[1](2019)在《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硬度是材料抵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硬度测试方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不可或缺的测试手段。现有硬度测试是利用硬质压头以准静态的方式压入材料表面测量卸载后的形变。传统宏观硬度测量及纳米压痕技术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连续和高通量测量。本文研究并分析了等静压下材料微观组织经流体传压介质作用的形貌差异探测数据并探讨了与硬度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材料组织在流体微探下的应变量的差异响应与硬度的定性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流体微探应变技术测量表征材料不同组织间硬度性能的新方法,实现了微米尺度的连续塑性形变与组织、硬度映射的高通量表征,实现了宏观区域内微观组织、硬度和成分的连续映射统计分析,最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宏观-介观-微观的高通量、跨尺度、精细的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硬度表征技术。利用高铬铸铁、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梯度材料中不同组织硬度的差异,完成了材料组织的流体微探应变硬度的连续高通量测量及微观结构的精细表征。论文中的大量数据均表明流体微探应变硬度与宏观维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纳米压痕硬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最终达到了材料中成分、组织及硬度性能的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分布表征,为材料基因组中高通量硬度性能的连续测试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期刊2019-05-01)
杨钧兰,钟哲强,翁小凤,张彬[2](2019)在《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靶面光场特性的统计表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常采用多种束匀滑手段对焦斑的时空特性进行调控.光传输链路中涉及的光学元件众多、传输变换复杂,往往导致光传输模型复杂,且在运用衍射光学方法分析焦斑形态和特征时面临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致使出现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亟需寻求快速而简便的新方法来描述焦斑的统计特征.本文利用光场特性的统计表征方法对靶面光场进行表征,采用圆型复数高斯随机变量直接描述靶面光场的统计特征,并基于典型焦斑评价参数对衍射光学方法和统计表征方法得到的远场焦斑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衍射光学方法和统计表征方法获得的焦斑的瞬时特征基本一致,其时间积分的远场焦斑有所不同,但仍可进一步采用相关系数来表征其远场焦斑的时间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怡珺[3](2018)在《多组客体统计表征的时空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表征是视觉系统突破认知资源有限性,实现对现实世界高效表征的手段之一。视觉系统可以快速抽取成组客体的统计特征并据此形成总体表征,忽略总体内部繁杂的个体信息。已有的统计表征研究大多关注于单一总体,然而现实世界中,视觉场景往往由具有层级结构的多组客体组成,而且不同组客体可能在时空上相互分离。因此探讨视觉系统对于同时和继时呈现多组客体统计表征的整合机制,对于深入了解视觉系统对复杂视觉场景的加工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多组客体统计表征的时空整合机制:实验一a和实验一 b探讨了统计表征的空间整合特性及其具体算法。实验根据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刺激进行分组,要求被试完成统计知觉任务,报告各组刺激平均大小。通过检测被试对总体和局部总体的知觉表征,可以验证被试是否抽取了总体统计表征和次级统计表征,并探究它们之间数学关系,从而探明被试在统计表征空间整合中究竟采用了何种整合方式。实验二a和实验二b采用同样的实验材料考察了统计表征的时间整合特性。实验刺激通过时间序列呈现给被试,考察被试对总体和局部总体的统计知觉并比较其整合方式是否与空间整合一致。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无论空间分离还是时间分离呈现的多组客体,各组客体的表征都会受所有组客体构成的总体表征影响,说明视觉系统为总体构建了层级表征;(2)空间整合是通过独立计算各层级统计值实现的;(3)时间整合中,高层次的统计值是基于低级统计值计算得来的。具体地说,高层均值是通过对其下各组均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权重由各组个体数量决定。基于上述结果,可以认为,多组客体统计表征的时空整合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即两者都通过构建层级表征的方式为成组客体提供结构化的总体统计描述,但整合的具体机制存在不同,即抽取统计特征形成层级表征的过程中,时间整合和空间整合遵循不同的计算规则。(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霞,张延庆,李丰,钱丽萍,汪关妹[4](2018)在《方位统计法各向异性表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玫瑰图和各向异性强度属性是用来表征裂缝方位和密度的常规方法。多年来,椭圆拟合法是一直被用来绘制玫瑰图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低覆盖次数、信噪比低的数据具有抗噪的作用,但是它存在着不能描述多组裂缝的缺陷.本文以"两宽一高"采集、保方位角处理的高覆盖次数共成像点道集为数据基础,从椭圆拟合基本公式出发,通过公式推到和改写,形成了方位离散统计各向异性计算方法和玫瑰图绘制方法,提高了各向异性预测的精度,实现了描述多组裂缝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技术对泥灰岩储层裂缝进行了表征,与已钻井结果吻合,储层预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电子论文集》期刊2018-04-24)
李冬玲,杨丽霞,卢毓华,朱跃进[5](2018)在《堆焊区域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的统计分布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分析仪、全自动金相和显微维氏硬度分析仪对X80管线钢堆焊融合区的成分、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统计分布表征。发现堆焊区域不同元素含量分布具有较大差别,Ti在母材与焊材的融合区上有一个环状富集带,而融合区内C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不同融合区域显微组织各异,管线钢基体组织晶粒细小,主要由条块状的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在热影响区基体的组织发生再结晶,出现较多的粒状贝氏体,在熔敷金属交界处,出现了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和贝氏体,且晶粒组织粗大。母材的维氏硬度较焊材低,在融合区内出现了一个硬度较高的环状区域,这与管线钢焊接区域的成分和组织分布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骆科蔚[6](2017)在《基于表征进阶 实现结构替换——以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征是对信息的一种呈现方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人教版(2011年)"统计与概率"第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结果的表征方式主要经历了"实物图→符号图→统计表→条形格子图"四个流程。"实物图"、"符号图"、"条形格子图"都是非正式的"条形统计图",能体现统计结果的直观性;"统计表"是一种表格式的表征方式,能清晰地显示统计结果的数据。《条形统计图》作为小学数(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设计》期刊2017年26期)
钱盈竹[7](2017)在《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它是认知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以往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中多关注单个客体的存储。然而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大量信息,除了零散的单个客体,还有大量成组客体。在视知觉领域的研究表明,面对大量相似客体的集合,视觉系统可以提取集合的统计属性,形成统计概要表征,从而节省认知资源,提高整体认知绩效。这种面对大量信息形成的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存储机制,尚未有研究进行探讨。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要求被试记忆多个圆构成的集合的平均大小,从而探讨集合刺激的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实验一测量视觉工作记忆中统计概要表征的容量;实验二探讨对统计概要表征的记忆是否依赖于对集合内个体刺激的精确记忆;实验叁探讨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是否受集合内个体数目的影响;实验四考察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保持情况。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视觉工作记忆可存储近2个统计概要表征。(2)统计概要表征的记忆并不依赖于对集合内个体的精确记忆。(3)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不受集合内个体数目的影响。(4)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保持的前1s,绩效已经有明显下降;1s~2s,有中等程度的下降;2~4s保持趋于稳定。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能够较稳定地保持,至少保持4s。以上结果表明,在面对大量同质视觉客体时,视觉工作记忆可以编码储存多组客体的统计概要表征,从而以有限的容量实现对大量视觉信息的存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8)
杨春[8](2017)在《钢中MnS夹杂物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统计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近二十年发展很快的一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烧蚀量小、易于实现在线和远距离分析等优点,在冶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总结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识别和定性表征手段,统计分析了夹杂物对元素信号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一种硫化锰夹杂物的定量评级表征方法。研究表明,夹杂物会引发其组成元素出现异常信号,异常信号的数量反映了夹杂物的多少,异常信号的强度则反映了夹杂物尺寸的大小。使用通道合成图能够快速确定夹杂物类型,使用元素二维分布图能够直观的展示夹杂物的位置和分布状态,通过各组成元素信号的相对强度变化可判断夹杂物成分是否稳定。对氧化铝夹杂物的分析中,采用酸不溶铝信号的总强度与全部铝信号的总强度之比计算酸不溶铝含量,获得了与传统湿法分析吻合的结果。统计得到,硫化锰夹杂物的面积、长度和周长与信号强度之间都存在比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其中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好,夹杂物宽度与信号强度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夹杂物面积与元素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基于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的线性相关性,参考已有金相检验标准方法,制定了一套用LIBS对钢中硫化锰夹杂物进行定量评级的分析方法,其评级结果与传统金相法能够很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3-01)
杨春[9](2017)在《钢中MnS夹杂物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统计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近二十年发展很快的一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烧蚀量小、易于实现在线和远距离分析等优点,在冶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总结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识别和定性表征手段,统计分析了夹杂物对元素信号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一种硫化锰夹杂物的定量评级表征方法。研究表明,夹杂物会引发其组成元素出现异常信号,异常信号的数量反映了夹杂物的多少,异常信号的强度则反映了夹杂物尺寸的大小。使用通道合成图能够快速确定夹杂物类型,使用元素二维分布图能够直观的展示夹杂物的位置和分布状态,通过各组成元素信号的相对强度变化可判断夹杂物成分是否稳定。对氧化铝夹杂物的分析中,采用酸不溶铝信号的总强度与全部铝信号的总强度之比计算酸不溶铝含量,获得了与传统湿法分析吻合的结果。统计得到,硫化锰夹杂物的面积、长度和周长与信号强度之间都存在比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其中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好,夹杂物宽度与信号强度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夹杂物面积与元素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基于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的线性相关性,参考已有金相检验标准方法,制定了一套用LIBS对钢中硫化锰夹杂物进行定量评级的分析方法,其评级结果与传统金相法能够很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期刊2017-03-01)
周吉帆,张怡珺,张军伟[10](2016)在《层级统计表征的贝叶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视觉系统可以自动抽取并加工视觉场景中的统计信息,形成关于大量视觉客体的统计表征,从而帮助人们在有限认知资源的条件下高效应对复杂环境,并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丰富主观体验。以往统计知觉的研究往往只关注一组同质客体的统计属性加工,然而,现实生活场景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组客体,且不同组客体间存在层级结构关系。因此,本研究考察在上述情况下,视觉系统编码集群信息形成层级统计表征的特征及其内部机制。实验向被试呈现两组空间上相互分离的圆,采用恒定刺激法,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量被试对两组圆以及总体(即两组圆的集合)的平均大小知觉。结果发现,被试可以较为准确地知觉各组圆以及总体的平均大小。该结果表明,统计知觉过程中,视觉系统可以利用空间邻近性对客体进行组织,形成针对不同组、以及从整体到局部的层级统计表征。实验还对两组圆的大小和数量做了特殊操纵,探索层级统计表征的数学特征。结果发现,小圆组(该组圆的平均大小小于另一组)的平均知觉偏大,而大圆组的平均知觉偏小;总体的平均知觉则介于所有圆的均值和两组圆均值的算术平均之间。针对上述特性,本研究构建了贝叶斯知觉模型对统计知觉过程进行模拟。该模型将统计知觉看作基于层级表征的贝叶斯推理过程,假设统计知觉并非直接对当前观测到的样本进行描述,而是基于样本对样本所代表的不同层次总体统计特征进行推断的过程。该模型的表现较好地符合了行为数据的特征,表明视觉系统可能针对多组客体的场景构建了多层次的内部表征,并依照该层级结构进行统计推论以产生统计知觉。(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统计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常采用多种束匀滑手段对焦斑的时空特性进行调控.光传输链路中涉及的光学元件众多、传输变换复杂,往往导致光传输模型复杂,且在运用衍射光学方法分析焦斑形态和特征时面临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致使出现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亟需寻求快速而简便的新方法来描述焦斑的统计特征.本文利用光场特性的统计表征方法对靶面光场进行表征,采用圆型复数高斯随机变量直接描述靶面光场的统计特征,并基于典型焦斑评价参数对衍射光学方法和统计表征方法得到的远场焦斑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衍射光学方法和统计表征方法获得的焦斑的瞬时特征基本一致,其时间积分的远场焦斑有所不同,但仍可进一步采用相关系数来表征其远场焦斑的时间变化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统计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光.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9
[2].杨钧兰,钟哲强,翁小凤,张彬.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靶面光场特性的统计表征方法[J].物理学报.2019
[3].张怡珺.多组客体统计表征的时空整合[D].浙江大学.2018
[4].王霞,张延庆,李丰,钱丽萍,汪关妹.方位统计法各向异性表征技术研究[C].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电子论文集.2018
[5].李冬玲,杨丽霞,卢毓华,朱跃进.堆焊区域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的统计分布表征[J].钢铁研究学报.2018
[6].骆科蔚.基于表征进阶实现结构替换——以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7
[7].钱盈竹.统计概要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D].浙江大学.2017
[8].杨春.钢中MnS夹杂物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统计表征[D].清华大学.2017
[9].杨春.钢中MnS夹杂物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统计表征[D].钢铁研究总院.2017
[10].周吉帆,张怡珺,张军伟.层级统计表征的贝叶斯模型[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