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芳(Ng Lee Huang)[1](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包括两大篇章,上篇为理论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理论研究1.《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中,首先探讨了《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的内涵。苓桂术甘汤证病机内涵为心脾两脏阳气虚弱,导致水饮内停中焦而上冲于心,具有水饮型,心脏病(水心病)的临床特征。故其证候特征表现为满(心下逆满)、冲(气上冲胸)、眩(起则头眩)、摇(身为振振摇)。治疗特色是温振心脾阳气的同时而化痰去饮,故本方用桂枝甘草汤温补心脾之阳,用茯苓配白术以健脾化饮;真武汤证主要为少阴肾脏阳气虚衰,水气内停上冲所致,而在其上冲过程中可以冲于肝、冲于心,冲于肝可见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肝风内动之象。冲于心,则可见心悸或心下悸,肢体水肿沉重,小便不利等,这也符合水饮上冲所致心脏病(水心病)之临床特点,但其治疗则是温肾以化水饮之气,用真武汤。本方实为通过调整水液代谢之脏腑功能而达到化气行水之目的。如用附子在于温补肾阳以复其主水之功,用白术在于健脾以燥湿,用生姜在于宣肺以散水气,用茯苓在于淡渗利湿以利膀胱之水,用芍药在于走三焦肌腠活血以利水。2.《伤寒论》水饮病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还总结了《伤寒论》对水饮病的辨治规律。《伤寒论》对水饮病辨治分为三大类:1)化饮剂:如解表温肺化饮治疗咳喘小青龙汤,温心阳健脾化饮治疗脾虚饮停的苓桂术甘汤,温胃散寒化饮治疗胃虚饮停的茯苓甘草汤,健脾通阳利水治疗头痛、小便不利、心下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温心通阳降逆治疗奔豚的桂枝加桂汤,以及温阳化饮利湿治疗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2)利水剂:分别为温肾化气行水的真武汤,为肾阳虚水停之代表方;养阴清热利水的猪苓汤,为肾阴虚水停之代表方;解表化气行水的五苓散,为治疗蓄水证之代表方。3)逐水剂:分别有峻泻攻逐水饮治疗悬饮的十枣汤,泻实逐水破结治疗大结胸的大陷胸汤,逐水软坚散结治疗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3.水心病的研究关于水心病的概念与内容:“水心病”总由于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临床常见胸痛、心悸、气短等心病证候。临床上可从色、舌、脉、证诸方面辨识“水心病”。望色:面色多见黎黑色。病重者在额头、脸颊、鼻柱、口唇周围、下颏等处,或皮里内外可见如同色素沉淀的“黑斑”,谓之“水斑”。察舌:水心病常见舌淡,质嫩,苔水滑。诊脉:水心病其脉常见弦、沉、或沉弦并见,病重者可见结代脉。水心病辨证要点为,1)心悸:多发作于饮食、晨起、夜卧之后,或是伴有左侧颈部的血脉胀痛感觉; 2)胸满:以夜间为甚,遇到天气冷则加重,常多伴有咽喉不利感,有如物体梗阻咽喉;3)短气:患者若动则发生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的症状,甚则出冷汗;4)水气上冲胸咽之感:患者常自觉有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4心脾阳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1)心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舌苔多为:薄白腻苔、或薄白滑苔;脉象多为:沉细而涩、或脉沉无力而结代;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水肿、气短、动则气喘汗出、小便短少。治以苓桂术甘汤为主。2)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舌苔常为:薄白腻苔为主;脉象为脉沉细而数、或脉沉无力而结代;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悸、下肢水肿、小便短少、不能平卧、气短、唇绀、形寒肢凉。治以真武汤为主。下篇:Meta分析研究目的: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上将芩桂术甘汤、真武汤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分类,共分为7组;采用Rev Man基础Meta分析研究7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最后根据统计结果,遵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设计出一套建议方案。研究对象:1)采用于1949-2014年之间发表的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期刊及文献。2)采用芩桂术甘汤、真武汤及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或文献。研究方法:1)数据库检索:运用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49-2013)、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49-2013)、VIP(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49-2013),查检所需相关文献资料。设定6个主题词分别为:芩桂术甘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复方苓桂术甘汤、复方真武汤、芩桂术甘汤加减及真武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个关键词分别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2)文献整理:全面筛选、整理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以符合本论文研究内容(即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3)文献摘入:根据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芩桂术甘汤、真武汤的应用研究,治疗疾病的病名;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输入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作7项检测,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得出3组苓桂术甘汤及4组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的方案,然后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的题目、建档及输入数据。4)数据处理:采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应用研究的相关数据;使用Rev Man基础Meta-analysis处理3组苓桂术甘汤及4组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研究,包括OR、RR、RD等。研究内容:1)从期刊、文献逐篇筛选治疗疾病病名的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然后整理出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的运用研究;2)采用RevMan基础Meta分析研究以下7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分别为: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真武汤vs西医疗法;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研究结果:遵循循证医学与运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芩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统计研究成果为:1)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西医三联疗法;2)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西医四联疗法;3)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疗法>西医六联疗法;4)真武汤>西医疗法;5)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西医三联疗法;6)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西医四联疗法;7)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西医六联疗法。从上述统计结果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治疗方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成果及建议治疗方案:根据统计结果,遵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笔者与导师对心脾阳虚及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如下:1)心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治法:温补心脾,化饮利湿。处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兼证加减:兼水肿重者加葶苈子、大腹皮、五加皮、泽泻以利水渗湿;兼气虚重者加熟附子、人参、黄芪,以益气温阳;兼瘀血重者加丹参以活血补血。西医疗法:休息、吸氧、低钠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2)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治法:温阳利水。处方:真武汤(附子、茯芩、白术、白芍、生姜)。兼证加减:兼气虚重者加黄芪以益气;兼水肿重者加葶苈子以利水消肿;兼瘀血重者加丹参、泽兰、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兼心阳虚重者加桂枝、甘草,以温振心阳;兼脾肾阳虚重者加人参、干姜、肉桂,以温补脾肾;兼心神失养重者加五味子,以补心宁神。西医疗法:休息、吸氧、低钠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
曾子芸[2](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沈会[3](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4](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梁启军[5](2010)在《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实验设计和检测指标选择的指导理论:三维宏观态势理论1三维宏观态势理论任何生命体只有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生命维度;生命过程就是生命的自利、自洁和自稳的维持过程。以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体现的人体生命首先是一个物质、能量摄入、贮存、利用和排出的动态过程。对于不利于自体的物质,包括多量的人体正常需要物质、有害的理化物质、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过多积聚的自体生理产物等,人体在长期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稳免疫机制,在宏观上表现为祛其外出、自洁人体的宏观免疫态势。宏观上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路径选择或者最小化邪气的损害有以下五个基本态势:一是从哪里进来就从哪里出去,因为进处即是易出处。二是从最近或最便利的人体大型外通腔道祛出。三是通过到达体表最近路径祛出,比如形成瘘道。四是通过微观路径趋出。五是就地限制包裹,但祛邪外出总是人体宏观免疫的最终导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人体的宏观免疫态势就会表现出来;同时人体正气和邪气各自情况也就通过物质维(以正气虚实和邪气盛衰为表现)、能量维(以体温和热性为表现)、空间维(以病位为表现)人体生命三维参量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正邪斗争总的态势就呈现出来。中医是从人体固有的生命三维、用宏观态势描述法客观地表述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运用二分法描述人体正气与邪气,把人体所有自利己体的物质功能作为一个整体,称作正气,而所有致病因素作为另一个整体,称作邪气,正气顺应上述宏观免疫态势对邪气形成祛之离体的总斗争态势,然后根据此态势确定总的治疗原则——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因此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与中医理论相对映,传统中药学描述的是三维一势:1)药性——能量维,2)五味——物质维(成分),3)归经(特定组织、器官即空间选择性作用)——空间维,4)升、降、沉、浮(四气)——运动方向的宏观态势。中药复方的总配伍原则也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2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实验指标选择思路2.1体现生命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即体现中医八纲辨证的虚实、寒热、表里之纲:物质维指标——一切关于宏观和微观具体生命物质的指标,都属于物质维。能量维指标——体温、ATP、ATP酶、主观的冷热感觉等指标。时空维指标——与时间、季节、空间、环境、体积、大小、部位等相关指标。2.2体现生命整体或局部运动态势:趋向多动、多语,或趋向沉静等体现整体运动态势的指标。趋向多饮多食、血凝气滞等体现局部运动态势的指标。2.3体现扶正祛邪的中医基本治疗思维:扶正指标——体现组织修复、功能趋向完整或提高的指标。祛邪指标——体现内、外邪气变化的指标。体现正邪斗争态势和祛邪离体路径的指标——前者含在扶正、祛邪指标之内,后者如汗出、陈痰咳出、瘀血排除、积便排出等。二、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目的:在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选择检测指标,通过对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初步揭示其治疗机理,为益肺活血汤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也为研究中医、中药、复方提供一个理论思路。方法:购进北京沙河通利试验养殖场普级家兔大耳白40只,许可证批号:scxk北京2005-0003,雌雄不拘,每只2k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心病模型组、益肺活血汤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肺心病模型组、益肺活血汤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一并造模。参考浙江医科大学俞秋棠家兔肺心病模型建立方法,从兔耳缘静脉注射0.7%三氯化铁溶液,隔日1次,复制肺心病模型;从行为学、二维超声心动图判断肺心病模型已造成,停止造模。造模结束后,每只家兔从耳缘静脉取血、观察血液宏观形态,然后按需留取血浆或血清,检测指标AngⅡ、ET、TXA2/PGI2、NO、TNF-α取血后,正常对照组和肺心病模型组依前法喂养,以备用的益肺活血汤膏粘剂喂药益肺活血汤治疗组,以卡托普利喂药卡托普利治疗组,每天均喂药,喂药20天。因实验中途每组家兔均死亡两只,给药结束时每组均余兔8只,共32只。首先观察各组家兔行为学特征,随后耳缘静脉取血,观察血液宏观形态、提取血浆、血清,做造模结束时相同指标检测,然后杀死家兔观察心、肺宏观形态学特征,并取材家兔肺组织,做心、肺切片、检测肺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现象及ATPase活性变化。结果:第一部分:从各组的心、肺宏观形态、心、肺颜色和色泽、赘生物有无、心肌与浆膜关系改变等方面的差异,显示益肺活血汤疗效良好。心、肺切片从心肌变化、肺小动脉变化、血栓改变、炎性细胞行为等微观形态学方面也证明益肺活血汤的疗效。第二部分:血管活性因子AngⅡ、ET、TXA2/PGI2、NO及TNF-α检测结果,用方差分析、q检验分析如下:益肺活血汤可以显着提高血清NO含量(p<0.01);有降低血液中AngⅡ、ET含量及TXA2/PGI2的比例的趋势(p>0.05);对TNF-α无影响(p>0.05),且治疗后各组间TNF-α无差异(p>0.05)第三部分:益肺活血汤有明显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作用(p<0.05),各组均未观察到凋亡现象。第四部分:益肺活血汤有明显提高肺组织Na+-K+-ATPase活性作用(p<0.01),对Ca2+-Mg2+-ATPase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分析:肺心病虽有诸多证型,但肺气(阳)虚兼血瘀是主要证型;益气(阳)活血是肺心病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普遍思维之一。益肺活血汤是中医大家董建华院士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验方,是在补中益气汤和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益脾肺之气,柴胡、枳壳、桔梗、陈皮理气,川芎、牛膝、当归、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生地黄养阴生津。全方单从药性上看,黄芪微温,白术、枳壳、陈皮、川芎、当归、红花温,党参、桔梗、甘草、桃仁、牛膝平,赤芍、柴胡微寒,生地黄寒;微温、温、平、微寒、寒药量的比例是10:42:40:11:9,全方温性突出,实是温阳为主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方。在形态学方面,心、肺宏观形态学特征、心、肺切片、血液宏观形态的差异就直观证明益肺活血汤有疗效。益肺活血汤治疗组肺组织细胞增殖现象明显强于其它组,既是补益作用的体现,又是补益作用的佐证。Na+-K-+ATPase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提高Na+-K-+ATPase活性是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法立方的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的机制之一。实验证明益肺活血汤能明确提高血液中NO的含量,仅有降低血液中AngⅡ、ET含量及TXA2/PGI2的比例的趋势,所以对血管活性物质影响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益肺活血汤对TNF-α无影响,表明抗炎或祛邪不是其主要作用,治疗后各组间TNF-α无差异表明益肺活血汤是安全的,无致瘤作用。结论:此次实验从组织细胞修复角度(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能量代谢角度(增强肺组织Na+-K+-ATPase活性)、血管活性物质角度(增加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含量等)、抗炎及副作用角度(治疗前后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TNF-α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初步揭示了益肺活血汤,即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对肺心病的治疗机理,并初步否定了最不希望出现的副作用——致瘤作用。实验指标选择也充分体现益肺活血汤扶正(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增强肺组织Na-+K+-ATPase活性)、纠正病理态势(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物质的、消散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等方面疗效,证明益肺活血汤的疗效是客观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尹金珠[6](2009)在《(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和阳虚水泛证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采用中成药物配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组相对比,对入选的慢性心衰气阴两虚夹瘀证及阳虚水泛证病例进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病人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出治疗气阴两虚夹瘀证及阳虚水泛证慢性心衰的安全有效、简便、实用、利于推广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7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成药物;其中气阴两虚夹瘀证给予生脉饮加血府逐瘀胶囊,阳虚水泛证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口服,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通过心脏超声及心胸比率变化评估心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BNP含量的变化,采用明尼苏达量表估病人生活质量变化;随访3个月,观察病人再住院率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死亡及急性心梗心衰发生率)。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1组(气阴两虚夹瘀组)总有效率为91.4%,治疗2组(阳虚水泛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1%。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各组病人的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BNP表达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经过治疗心衰症状好转后,病人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其中治疗1组、治疗2组血清BNP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3、通过明尼苏达量表分析,治疗1组及治疗2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及随访期间治疗2组再住院率共1人次,对照组再住院率4人次,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1、采用中药辩证治疗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血清BNP作为心衰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对判定病情、判定疗效及预后的评价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3、中医药辩证治疗治疗配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及阳虚水泛证方案行之有效,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李莉[7](2006)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多种病因导致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最终失代偿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为内科常见危重病症。在祖国医学,本病属于“心悸”、“怔忡”、“喘证”、“肺胀”、“心痹”、“支饮”、“心水”、“水肿”、“痰饮”、“积聚”等范畴,尽管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不断进步,CH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对心衰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中西医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和防治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查阅了大量的中西医关于心衰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了中医历代对心衰的认识和近几年中医药在心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现代医学在心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导师张晓云教授多年来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独参汤结合西医治疗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通过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心衰方面的优势。
常佩芬[8](2005)在《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属心脏疾病进展的严重阶段。近年,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寿命的不断延长,心衰的发生率不仅没有下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仅美国,成人(大于 25 岁)心衰患病率可达 1.5%~2.0%,患者约 500 万,且每年新增 50~70 万人,每年死于心衰的人数超过 40 万,每年用于心衰防治的医疗费用高达 100 亿美元(国家心、肺、血液研究中心)。心衰的预后较差,Framingham 研究结果显示:心衰 5 年死亡率达 70%,严重心衰病人一般存活不到 1 年。我国 50 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0%,但死亡率却占 40%。心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且医疗费用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中医药防治心衰重视整体观念、辩证施治,防、治结合。近年,抗心衰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如何提高临床疗效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能够广泛适用临床的、疗效很好的却几乎是个空白。所以研究和开发专门治疗心衰的中药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对于现代医学防重于治的策略以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的趋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医认为心衰的病理机制为心阳气虚,以至心阳的温煦、鼓动作用减弱,血脉运行不畅,脏腑经脉失养,引发一系列功能失调。心衰康口服液由黄芪、附子、川芎、葶苈子和玄参组成,主要作用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切合心衰的病机。本课题按照药物临床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993)》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的临床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结合临床实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的方法,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心宝丸作为对照药物,对心衰康口服液和心宝丸治疗冠心病心衰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合格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患者 72 例,随机分成实验组 48 例和对照组 24 例,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经过 4 周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NYHA 分级标准)、心衰疗效(Lee 评分)、中医证侯总疗效、地高辛停减率分别为 79.2%、72.9%、85.4%、77.8% ,均优于对照组的:75.0%、70.8%、79.2%、71.4%,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 分钟步行试验实验组为 72.9%,对照组为 75.0%,亦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积分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单项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两组治疗后在气短而喘和自汗方面相比 p〈0.05,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余症状两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地高辛停减率为 77.8%,高于对照组的 71.4%,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EF、E、A、E/A)比较治疗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心率比较,实验组治疗
张功已[9](2004)在《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
二、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略词LIST OF ABBREVIATIONS |
前言 |
上篇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探讨苓桂术甘汤证的理论 |
1 成因 |
2 病位 |
3 主证特点 |
4 方药 |
5 小结 |
第二节 探讨真武汤证的理论 |
1 第82条真武汤证特点(水饮上冲心肝) |
2 第316条真武汤证特点(水饮浸渍肺脾肾) |
3 第316条或然症探讨 |
4 阳虚为何水停的探讨 |
5 真武汤方组方特点 |
6 真武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的区别 |
7 苓桂术甘汤证及真武汤证异同点 |
8 苓桂术甘汤证及真武汤证总结 |
第二章 《伤寒论》水饮剂运用分析 |
第一节 《伤寒论》水饮病辨治 |
1 化饮剂 |
1.1 解表温肺化饮 |
1.2 温阳健脾化饮 |
1.3 温胃散寒化饮 |
1.4 健脾通阳化饮 |
1.5 温阳降逆化饮 |
1.6 温心补肾化饮 |
2 利水剂 |
2.1 温肾祛寒利水 |
2.2 养阴清热利水 |
2.3 解表化气行水 |
3 逐水剂 |
3.1 峻泻攻逐水饮 |
3.2 泻实逐水破结 |
3.3 逐水软坚散结 |
第二节 水心病的概念与内容 |
1 中医对水心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3 水心病与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的关联性 |
4 水心病的病因病机 |
5 现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心病的进展 |
5.1 辨证分型的论治 |
5.2 专方专药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
5.3 汤剂 |
5.4 注射剂 |
5.5 口服制剂 |
5.6 实验 |
5.7 中西医结合冶疗 |
5.8 问题与展望 |
6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治疗水心病的概况 |
6.1 苓桂术甘汤治疗水心病 |
6.2 真武汤治疗水心病 |
7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治疗水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 |
7.1 苓桂术甘汤的药理作用 |
7.2 真武汤的药理作用 |
8 苓桂术甘汤方现代临床概况 |
8.1 心血管系统疾病 |
8.2 循环系统疾病 |
8.3 呼吸系统疾病 |
8.4 五官科疾病 |
8.5 消化系统疾病 |
8.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9 真武汤方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概况 |
9.1 心血管系统疾病 |
9.2 呼吸系统疾病 |
9.3 循环系统 |
9.4 消化系统疾病 |
9.5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三章 心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心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
1 原发病 |
2 舌象统计结果 |
2.1 舌质 |
2.2 舌苔 |
3 脉象统计与分析 |
4 临床症状 |
5 典型病例 |
5.1 王现图,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验案三例 |
5.2 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
5.3 文旺秀等,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衰33例分析 |
第二节 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
1 原发病 |
2 舌象统计结果 |
2.1 舌质 |
2.2 舌苔 |
3 脉象统计与分析 |
4 临床症状 |
5 典型病例 |
下篇 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第一章 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研究前言 |
2 研究之目的 |
3 研究之方法 |
3.1 题目之确立 |
3.2 文献资料之检索方法 |
3.3文献资料之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
3.4文献资料之统计分析 |
研究一 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研究二 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研究三 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法VS西医六联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第二章 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研究前言 |
2 研究之目的 |
3 研究之方法 |
3.1 题目之确立 |
3.2 文献资料之检索方法 |
3.3 文献资料之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
3.4 文献资料之统计分析 |
研究一 真武汤VS西医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5 典型病列 |
研究二 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研究三 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研究四 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 |
1 文献资料评价 |
2 比值比OR |
研究结果 |
3 相对危险度RR |
研究结果 |
4 率差RD |
研究结果 |
第三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苓桂术甘汤心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
1.1 药物归类与总药数、总出现频次表 |
1.2 各类药出现频次与总出现频次表 |
1.3 心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
2 真武汤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
2.1 药物归类与总药数、总出现频次表 |
2.2 各类药出现频次与总出现频次表 |
2.3 脾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
3 结语 |
问超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PERSONAL BRIEF INTRODUCTION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
1.2.1 心痹 |
1.2.2 心咳 |
1.2.3 心水 |
1.2.4 心胀 |
1.2.5 心脏衰弱 |
1.2.6 心衰 |
1.2.7 心脏麻痹 |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1.2.2.1 外感六淫 |
2.1.2.2.2 七情内伤 |
2.1.2.2.3 饮食不节 |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
2.1.2.2.5 气血失常 |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
2.1.2.5 治则治法 |
2.1.2.5.1 辛温散寒法 |
2.1.2.5.2 活血化瘀法 |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
2.1.2.6 预后调理 |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1 《难经》 |
2.2.2 《神农本草经》 |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
2.2.3.4.1 补益心阳 |
2.2.3.4.2 温阳利水 |
2.2.3.4.3 活血利水 |
2.2.3.4.4 强心复脉 |
2.2.4 《华氏中藏经》 |
2.2.5 《脉经》 |
2.2.6 《小品方》 |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1 《诸病源候论》 |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
2.3.2.2.1 十水散(丸) |
2.3.2.2.2 补心汤 |
2.3.2.2.3 水肿禁盐 |
2.3.3 《外台秘要》 |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4.1 《圣济总录》 |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
2.1.1.1.2 心病及脾 |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
2.4.2 《鸡峰普济方》 |
2.4.3 《济生方》 |
2.4.4 《世医得效方》 |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
2.4.5.3 心衰水肿 |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5.1 《普济方》 |
2.5.2 《杂病证治准绳》 |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
2.5.3 《景岳全书》 |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
2.5.3.2.1 虚喘 |
2.5.3.2.2 水病之喘 |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6.1 温病心痹 |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2.6.2.1 心脏麻痹 |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
2.6.2.3.1 来复汤 |
2.6.2.3.2 既济汤 |
2.6.2.3.3 参赭镇气汤 |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6.4.1 血瘀的形成 |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1.1 急性心力衰竭 |
3.1.1.1 病因 |
3.1.1.2 临床表现 |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1.1.4 治疗 |
3.1.2 慢性心力衰竭 |
3.1.2.1 病因 |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
3.1.2.3 诊断 |
3.1.2.4 并发症 |
3.1.2.5 防治 |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3.2.2.1 感受外邪 |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
3.2.2.5 其它 |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
3.3.2.1.1 气阴两虚 |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
3.3.2.1.3 心肺气虚 |
3.3.2.1.4 心肾阳虚 |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3.3.2.2.1 气虚血瘀 |
3.3.2.2.2 热痰壅肺 |
3.3.2.2.3 寒痰阻肺 |
3.3.2.2.4 肝脾不和 |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
3.3.2.2.10 热瘀水结 |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
3.3.2.3.1 阴竭阳脱 |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
3.3.4.3 心衰咯血 |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3.3.5.1 张晓星 |
3.3.5.2 陈慈煦 |
3.3.5.3 邓铁涛 |
3.3.5.4 董燕平 |
3.3.5.5 郭维琴 |
3.3.5.6 李介鸣 |
3.3.5.7 林慧娟 |
3.3.5.8 刘延忠 |
3.3.5.9 柯雪帆 |
3.3.5.10 邢月朋 |
3.3.5.11 颜德馨 |
3.3.5.12 詹文涛 |
3.3.5.13 张侃如 |
3.3.5.14 赵淳 |
3.3.5.15 周次清 |
3.3.5.16 罗克聪 |
3.3.5.17 李可 |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3.4.1 黄芪 |
3.4.1.1 重用 |
3.4.1.2 后下 |
3.4.2 威灵仙 |
3.4.3 五味子 |
3.4.4 茯苓 |
3.4.5 熟地黄 |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
3.5.1.2 苓桂术甘汤 |
3.5.1.3 大承气汤 |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3.5.1.5 大青龙汤 |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
3.5.1.7 五苓散 |
3.5.1.8 桂枝茯苓丸 |
3.5.1.9 大黄虫丸 |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
3.5.1.11 木防己汤 |
3.5.1.12 防己茯苓汤 |
3.5.1.13 薯蓣丸 |
3.5.1.14 己椒苈黄汤 |
3.5.1.15 桂枝加桂汤 |
3.5.1.16 金匮肾气丸 |
3.5.1.17 真武汤 |
3.5.1.18 小青龙汤 |
3.5.1.19 黄连阿胶汤 |
3.5.1.20 小陷胸汤 |
3.5.1.21 苓桂味甘汤 |
3.5.1.22 生脉散 |
3.5.1.23 逍遥散 |
3.5.1.24 鲤鱼汤 |
3.5.1.25 升陷汤 |
3.5.1.26 补阳还五汤 |
3.5.1.27 参附汤 |
3.5.1.28 血府逐瘀汤 |
3.5.1.29 甘露消毒丹 |
3.5.1.30 温胆汤 |
3.5.1.31 归脾汤 |
3.5.1.32 八珍汤 |
3.5.1.33 桃红四物汤 |
3.5.1.34 鸡鸣散 |
3.5.1.35 独参汤 |
3.5.1.36 苏子降气汤 |
3.5.1.37 实脾饮 |
3.5.1.38 茯苓导水汤 |
3.5.1.39 当归补血汤 |
3.5.1.40 回阳救急汤 |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3.6.1.1 参附注射液 |
3.6.1.2 生脉注射液 |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
3.6.1.6 丹参注射液 |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
3.6.1.8 黄芪注射液 |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
3.6.4.1 毫针治疗 |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
3.6.4.2 火针治疗 |
3.6.4.3 水针治疗 |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
3.7.1 护理 |
3.7.1.1 一般护理 |
3.7.1.2 心理护理 |
3.7.1.3 医疗体育 |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
3.7.2.1 辨证施食 |
3.7.2.1.1 气血不足 |
3.7.2.1.2 气阴两虚 |
3.7.2.1.3 肾阳虚衰 |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3.7.2.1.5 心肾阳虚 |
3.7.2.2 饮食禁忌 |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3.8.3.1 强心作用 |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实验设计和检测指标选择的指导理论:三维宏观态势理论简述 |
1 中医学的三维宏观态势医学本质 |
1.1 生命的维度 |
1.2 人体宏观免疫态势 |
1.3 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 |
1.3.1 传统中医维度是三维 |
1.3.2 传统中医的宏观态势思维特性及治疗大原则 |
2 中药维度和中药复方配伍原则 |
2.1 中药维度 |
2.2 中药复方配伍原则 |
3 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实验指标选择思路 |
实验研究 |
引言 |
1 肺心病中医治疗的主要思路及与此次实验设计的内在关系 |
2 实验路径 |
3 此次实验具体指标选择前述 |
实验第一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行为学、心肺宏、微观形态及血液宏观形态的影响 |
实验第二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血管活性物质Ang Ⅱ、ET、TXA_2/PGI_2、NO及抗炎因子TNF-α的影响 |
实验第三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肺组织细胞增值和凋亡的影响 |
实验第四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肺组织ATPase的影响 |
全文总结性讨论与结语 |
肺心病中医药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西药治疗进展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理论(包括经络实质)研究进展 |
附录:病理切片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另有一篇待发) |
致谢 |
(6)(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和阳虚水泛证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心衰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则治法 |
1.5 中成药 |
1.6 展望 |
2 西医对心衰的研究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3.1 β受体与心衰 |
2.3.2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与心衰 |
2.3.3 利钠肽(BNP)与心衰 |
2.3.4 肌钙蛋白与心衰 |
2.3.5 钙循环与心衰 |
2.4 治疗 |
2.4.1 历史回顾 |
2.4.2 洋地黄类强心药 |
2.4.3 利尿剂 |
2.4.4 β-受体阻滞剂 |
2.4.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2.4.6 醛固酮拮抗剂 |
2.4.7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
2.4.8 纳洛酮 |
2.5 药物的副反应 |
2.5.1 洋地黄类 |
2.5.2 利尿剂 |
2.5.3 钙拮抗剂 |
2.5.4 β受体阻滞剂 |
2.5.5 ACEI |
2.6 非药物治疗 |
2.6.1 饮食 |
2.6.2 氧气疗法 |
2.6.3 温热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结语 |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各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情况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冠心病诊断标准 |
2.4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病例标准 |
5 心功能分级标准 |
6 评分标准 |
6.1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
6.2 心衰症状体征计分法评分标准 |
7 治疗方法 |
7.1 分组 |
7.2 给药方法 |
7.2.1 基础治疗的主要药物的种类与主治 |
7.2.2 中成药物的主要成份与功能主治 |
7.3 随访 |
7.4 观察指标 |
7.5 症候积分计算 |
8 疗效性观察 |
8.1 中医证候疗效判断标准 |
8.2 心衰疗效判定标准按评分标准(Lee 氏计分系统) |
8.3 6 分钟步行试验 |
8.4 生活质量评价 |
8.5 理化指标改善评定标准 |
8.6 不良反应观察 |
8.7 终点事件观察 |
9 临床研究结果 |
9.1 两组病人心衰疗效分析 |
9.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9.3 两组治疗前后Lee 评分比较 |
9.4 两组心衰病人治疗前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慢性心衰病人血清 BNP 含量的操作步骤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不同NYHA 分级心衰患者血浆BNP 水平比较 |
4.2 治疗前后各组血浆 BNP 表达水平比较 |
讨论 |
1 立法思想 |
2 疗效分析 |
3 关于血浆 BNP 与 CHF |
4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研究进展 |
1.古代对心衰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辨证施治的认识 |
1.4 对预后的认识 |
2.心衰的病因病机 |
3.心衰的辨证分型 |
4.心衰的治法方药 |
4.1 治则治法研究 |
4.2 辨证施治 |
4.3 专方治疗 |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5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
5.小结 |
心力衰竭的现代研究进展 |
1.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2.CHF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3.心功能不全程度的评估 |
4.治疗 |
4.1 基本药物治疗 |
4.2 CHF的治疗措施新进展 |
独参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脱落、终止、剔除标准 |
6.心功能分级 |
7.评分标准 |
8.治疗方法 |
9.观察指标 |
10.疗效判定标准 |
11.不良反应观察 |
12.统计学方法 |
13.临床资料分析 |
14.治疗结果 |
讨论 |
1.药物机理研究 |
2.导师经验 |
3.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声明 |
(8)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中医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实验研究 |
4 临床研究 |
5 治疗 |
6 述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2 诊断 |
3 分期及各期处理 |
4 治疗 |
5 未来的治疗发展方向 |
6 舒张性心力衰竭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资料分析 |
5 治疗结果 |
6 疗效分析 |
讨论 |
1 病名研究 |
2 病机认识 |
3 证候分析 |
4 现代中医的辨证分析 |
5 导师观点 |
6 心衰康药物的基本组方及方解 |
7 本方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
8 对照药物的选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D]. 黄丽芳(Ng Lee Hua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4]《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5]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D]. 梁启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12)
- [6](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夹瘀证和阳虚水泛证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研究[D]. 尹金珠.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9(02)
- [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D]. 李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常佩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9]复方丹参等三联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观察[J]. 张功已. 实用临床医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