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张学祥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张学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黑人文学,人类,黑人作家,非洲黑人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祥[1](2010)在《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非洲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黑人文学中的"祖先在场"美国黑人文学中有一种明显的话语特点,那就是作品人物祖先的"在场"与"缺席"。[1]托尼·莫里森认为,祖先的功能不是要树立父母的形象,而是建构一种可以为非裔艺术提供某种连续性的"永恒"实体。她注意到:"拉尔夫·埃利森和托尼·凯德·班巴拉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祖先的情节,而理查德·(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04期)

张学祥[2](2008)在《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鸟瞰》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人文学传统的发展是一副黑人历史的全景图。黑人文学伴随着黑人的苦难征程跌宕起伏,饱经沧桑,其主题大致经历了反抗、自我解剖、融合与超越的变化过程,最终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日渐成熟和理性化。多元化的嬗变把黑人文学推上了主流文学的舞台。(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08年14期)

刘志芳[3](2007)在《挑战“他们的”和“我们的”权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差异性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欧美女性主义者凭借她们在种族和阶级等方面的特权,自认为每个女性的经验都可以归入"我们的"范畴加以泛势化;白人男性和黑人男性则以"他们的"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思想把黑人女性从边缘推入了"低谷"。在模糊的概念中,白人妇女代表所有的妇女,黑人男子代表所有的黑(本文来源于《山东文学》期刊2007年11期)

金美兰[4](2007)在《《宠儿》中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与欧美文学传统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着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主题深刻,风格独特,又极富黑人文化气息。莫里森非常注重运用美国黑人自己的文学特色,同时也采用了很多欧美文学中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并将它们融为一体。这种创造性的结合是她能获得如此重要的文学地位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的黑人的文化元素和欧美写作技巧来展现她在结合两种不同文学传统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本文在引言中首先介绍了莫里森的生平和她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宠儿》这部小说,接着概括了美国黑人文学和欧美文学的历史和特点,然后简要陈述了莫里森用欧美写作模式来表现黑人文学主题所做的努力。《宠儿》深深地根植于美国黑人文化。书中有相当多的成分都与黑人艺术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首先,美国黑人一直都保留着他们的口头文学传统,《宠儿》的文本中所蕴涵的音乐性,所采用的讲故事的形式和所使用的诗化的语言都呼应了黑人文学的口头传统。其次,莫里森非常重视黑人的民俗特色,在《宠儿》中她融合了很多民俗观念,如黑人的宇宙观,命名传统,社区的重要性等等。通过对口头文学传统和民俗观念的处理,莫里森成功地使《宠儿》成为一部优秀的黑人小说。莫里森作为一名现代作家,也继承和发扬了欧美主流文学传统。和很多现代作家一样,她在《宠儿》中大胆地采用了很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如灵活变换的聚焦,多种声音讲述同一故事,破碎的叙述时间,意识流,内心独白和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手法等。这种写法能更深刻地揭露奴隶制对奴隶身心的重创,把传统的奴隶叙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其展现出新的魅力。正是这种美国黑人文学传统和欧美主流文学传统的完美结合给了《宠儿》无尽的魅力。通过分析《宠儿》中的美国黑人文学传统和欧美主流写作方法以及它们的完美结合,本论文作者意在展示莫里森不凡的写作技巧,阐明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写法让她在美国文学圈乃至世界文学圈名声斐然。(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刘英[5](2002)在《赫斯顿与沃克: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对“母”与“女”——兼谈美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佐拉·尼尔·赫斯顿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先驱。她是第一位以黑人妇女为主人公 ,并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争取解放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 ,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框架。艾丽斯·沃克积极地继承并发展了赫斯顿留下的黑人女性文学遗产。对佐拉·尼尔·赫斯顿与艾丽斯·沃克———这对横跨半个世纪的“母”与“女”———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旨在展示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继承与发展的轨迹(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曾梅[6](2000)在《黑人文学的民族性和黑人民族文学的世界性——美国黑人民间文学传统与莫里森作品中的世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人民间文学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基础。历代黑人作家的作品都承袭了民间文学的传统 ,表现了黑人们真实的生活。托尼·莫里森继承发展了黑人民间文学传统 ,融合了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 ,创造了“文学民间传说”。该形式扩展了黑人民间文学的外延和内涵 ,深刻地表现了美国黑人追求自我和身份的心路历程 ,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莫里森斐然的创作成就使美国黑人文学走向了世界 ,并赢得了世界的广泛承认(本文来源于《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刘捷[7](1997)在《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传统是指从过去继承的风俗、习惯、信仰和制度,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对现在产生定向性和规范的影响,在历史沉淀扬弃的淘涤中,形成文化的连续性.对美国黑人来说,过去是历史的同义词,它意味着欲达难尽的内涵,黑人美学家和社会学家杜波依斯在其里程碑式的文集《黑人的灵魂》中深刻地写道:“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这样一种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的双重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在这种融合之中,他希望不要失去原来的自我.他不会漂白他的黑人魂,因为他知道,黑人的血对世界有启示意义.他单单希望使之成为可能的是:一个人既是一黑人,又是一个美国人,不被他的同胞诅咒和唾弃,不让机会之门当着他的面粗暴地关上.”要理(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的发展是一副黑人历史的全景图。黑人文学伴随着黑人的苦难征程跌宕起伏,饱经沧桑,其主题大致经历了反抗、自我解剖、融合与超越的变化过程,最终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日渐成熟和理性化。多元化的嬗变把黑人文学推上了主流文学的舞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祥.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非洲渊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

[2].张学祥.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鸟瞰[J].电影文学.2008

[3].刘志芳.挑战“他们的”和“我们的”权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差异性表述[J].山东文学.2007

[4].金美兰.《宠儿》中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与欧美文学传统的整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7

[5].刘英.赫斯顿与沃克: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对“母”与“女”——兼谈美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继承与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6].曾梅.黑人文学的民族性和黑人民族文学的世界性——美国黑人民间文学传统与莫里森作品中的世界性[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7].刘捷.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述评[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

标签:;  ;  ;  ;  

美国黑人文学传统论文-张学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