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写作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雪花秘扇》,邝丽莎,中国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传统
女性写作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盛[1](2018)在《《雪花秘扇》与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雪花秘扇》是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畅销小说,叙述了两名清朝妇女间不同寻常的老同关系。本文从该作品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元素入手,分析其对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传统的继承及和美国流行文化间的互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18期)
李萱[2](2016)在《梦幻书写传统与女性写作的现代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以整理出较为清晰的梦幻书写传统:思念与体悟、栖息与越界、确认与想象、困惑与探索,从中可窥见深刻的传统性别文化烙印。新时期部分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创造性地将与女性思维模式更为接近的梦幻和对外在世界的反思与审视进行了对接,将女性善于体验与感受的特质和女性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索进行了对接,是女性梦幻书写传统的现代突破。(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吴雪丽[3](2016)在《寻找新的文学写作可能——论女性的“非虚构”书写与文学传统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栏目迄今已有5个年头,其中女作家关于乡土、乡村生存境况的书写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女性的"非虚构"乡土书写从讲述"我"的故事到"我们"的故事,从个人经验到公共经验,拓展了新的性别写作空间。她们面对乡土的写作姿态、叙事伦理也与现代以来的乡土写作传统构成了丰富的对话,而且,对当下的乡土书写、底层写作等也有新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杨莉馨[4](2013)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之梦——论《奥兰多》与文学传统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虽被弗吉尼亚·伍尔夫本人称为"戏作",小说《奥兰多》却因与文学传统的对话,可以被视为一部经过激进改写的英国文学编年史。作为伍尔夫唯一一部拥有乌托邦结局的长篇小说,它对男性中心的文学史叙述的质疑、对"时代精神"束缚女性创造力的反思乃至双性互补写作理想的提出,为读者领会伍尔夫的自由写作梦想提供了重要参照。(本文来源于《妇女研究论丛》期刊2013年04期)
马玉琴,龚金彦[5](2013)在《传统男性写作中妻性话语的缺席——以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遥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作家,其创作无不体现着传统男性写作的特点,当然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以路遥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选择了妻性这一女性一生中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将所有的女性放在妻性这同一出发点去看男权世界里这些女性独特的内心世界。路遥对作品中的女性着墨不算太多但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3年12期)
张凯默[6](2013)在《中国女性写作自叙传传统概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两千年间的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自叙传写作传统,一位女作家提笔之初就在记录自我的生命史,描述自我的心灵史。这种创作传统沿袭既是自觉的文学话语实践,又是千古父权压制下的被迫选择,女作家们倾向于从自我主体出发阐释宏大概念,以私人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本文讨论了古代、现代和当代女作家对于自叙传写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不同时代创作中蕴含的题材、体裁、审美特征。(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王侃[7](2011)在《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历史意识与史述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是两千年历史的盲点,这使得"历史"成为一个相对于女性的巨大的政治概念。由此,"历史"或"历史叙事"成为女性获得写作权力后必须面对的一个写作主题。这个主题的写作对于进入现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写作意义非凡。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史述传统经历了由认同历史的"女性国民化写作"到审视历史的革命化写作的演进,并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旨在强调主体性构建的断裂式、批判性的历史叙事。(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黄晓丹[8](2011)在《“花间”与“诗教”之间:清前期女性写作传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以来,女性写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果。思考女性写作的历史、构建女性写作传统成为清前期闺秀面临的最重要的文化课题。女性"婉媚"之特征使得清人首先从女性与词的关系上认识女性文学,试图攀附"花间"传统来奖掖女性写作,但这条道路却因过于强调歌舞侑觞,而将女性写作置于严肃的文学史传统之外。在康熙朝中期之后,随着重视外在伦理对私人情感的平衡成为了女性写作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女作家渐渐脱离对《花间》的攀附,转从儒家"诗教"传统中寻找女性写作的源头。盛清女性写作向"诗教"的归返,并非倒退,而是女性写作新质素的增加,新意识的构建。清代女性也正由此渐渐开辟出一条更富于现实性与审美性,也更富于瞻望与创造的文学道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雷榕,吴琼贤[9](2011)在《从贝恩到艾略特:17-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传统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了17至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的历史,女性作家的写作环境与写作继承,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及其对同时期女性运动的影响意义。(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1年03期)
白菲菲[10](2010)在《从传统日常生活批判反思女性写作在中国的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写作产生于西方的女权运动,是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深入和扩大。而中国并没有独立的女权运动,企图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日常生活模式而只依靠一种文学思潮来唤醒人们区别于几千年文化的性别意识,由此建构中国的女性写作,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中国女性写作没有估计到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内部的超稳定结构带来的巨大阻力,对中国女性的启蒙还停留在表层启蒙之上,导致脱离社会实际,最终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达到启蒙的目的而滑入文学的边缘。(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0年08期)
女性写作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以整理出较为清晰的梦幻书写传统:思念与体悟、栖息与越界、确认与想象、困惑与探索,从中可窥见深刻的传统性别文化烙印。新时期部分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创造性地将与女性思维模式更为接近的梦幻和对外在世界的反思与审视进行了对接,将女性善于体验与感受的特质和女性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索进行了对接,是女性梦幻书写传统的现代突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写作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黄盛.《雪花秘扇》与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传统[J].文教资料.2018
[2].李萱.梦幻书写传统与女性写作的现代突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吴雪丽.寻找新的文学写作可能——论女性的“非虚构”书写与文学传统的对话[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4].杨莉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之梦——论《奥兰多》与文学传统的对话[J].妇女研究论丛.2013
[5].马玉琴,龚金彦.传统男性写作中妻性话语的缺席——以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山花.2013
[6].张凯默.中国女性写作自叙传传统概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王侃.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历史意识与史述传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黄晓丹.“花间”与“诗教”之间:清前期女性写作传统的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9].雷榕,吴琼贤.从贝恩到艾略特:17-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传统概述[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
[10].白菲菲.从传统日常生活批判反思女性写作在中国的命运[J].文学界(理论版).2010
标签:《雪花秘扇》; 邝丽莎; 中国文化; 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