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面包络论文-席晨如

锥面包络论文-席晨如

导读:本文包含了锥面包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包络锥蜗杆传动,齿形角,曲率干涉界线,瞬时接触线

锥面包络论文文献综述

席晨如[1](2016)在《锥面包络锥蜗杆传啮合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锥面包络锥蜗杆的螺旋面是由锥面砂轮磨削而成的,经过磨削的锥蜗杆齿面精度和齿面光洁度高,有利于锥蜗杆传动,并且本文所述的包络锥蜗杆传动还具有以下优点:瞬时接触线分布均匀,承载能力大,润滑条件好,齿侧间隙便于调节等。本文主要研究了锥面包络锥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包括砂轮磨削锥蜗杆的啮合分析和包络锥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求得了砂轮产形面的方程及其曲率参数,然后建立了砂轮磨削锥蜗杆“i”面和“e”面的坐标系,计算了包络锥蜗杆切齿的啮合函数和包络锥蜗杆的曲率干涉界线函数,同时还计算了包络锥蜗杆的啮合函数和啮合界线函数,包络锥蜗杆螺旋面和锥蜗轮的齿面方程及锥蜗杆副的曲率参数。(2)通过基于参考点的理论,分别计算了包络锥蜗杆和锥蜗轮分度锥面的参数,由于齿顶面为双曲面的锥蜗轮难于制造,可用圆锥面代替齿顶双曲面,并计算了锥蜗轮的轮坯尺寸,包络锥蜗杆各参考锥面的方程和锥蜗轮各参考锥面的方程。(3)详细计算了锥面包络锥蜗杆的齿廓和齿形角,研究发现砂轮偏转角对包络锥蜗杆的齿廓和齿形角影响最大。然后分别研究了砂轮磨削锥蜗杆“i”面和“e”面过程中包络锥蜗杆的曲率干涉界线。(4)分析了在包络锥蜗杆传动过程中,包络锥蜗杆和锥蜗轮齿面上瞬时接触线的分布,并且计算了瞬时接触线上点的诱导法曲率值和滑动角值,然后本文研究了包络锥蜗杆传动中,包络锥蜗杆齿面上啮合界线的分布。(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12-01)

舒勤业[2](2015)在《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及其关键制造装备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比普通蜗杆副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更高的传动效率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并可以适用于普通蜗杆副能应用的各类场合,是普通蜗杆传动副的一种升级替换产品。然而,目前并未见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替代普通蜗杆副,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发展,论文选择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以叁个对环面蜗杆副数学模型有直接影响的可变参数为优化变量;在考虑双线接触性能的基础上,以最小油膜厚度最厚及接触线分布范围最合理为优化目标;以避免环面蜗杆根切和边齿顶变尖为约束条件。通过一个实例的优化设计及计算对比分析,以及优化前后产品的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该成果可以应用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产品的设计,为产品批量制造前的系列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研制了适用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批量生产的关键制造装备。一台是应用于蜗杆齿面精磨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还有一台是应用于环面蜗轮滚刀铲磨加工的环面蜗轮数控铲磨机床。使用上述装备进行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产品的制造,验证了装备的实用性。同时申请并获得了相关的发明专利的授权。该成果为为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制造装备上的保障。3.对比普通圆柱蜗杆副蜗轮滚刀,分析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铲磨的难点,推导了用于计算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后角的公式。进行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的设计,并建立了滚刀的叁维模型。建立了环面蜗轮滚刀基本蜗杆的轴截面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滚刀基本蜗杆加工误差检测及补偿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环面蜗轮滚刀数控铲磨机床,提出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的后角铲磨方法,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及精度,并通过检测验证了加工方法的有效性。该成果解决了限制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批量生产的瓶颈问题——滚刀制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23)

李绍香,林菁[3](2013)在《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虚拟加工建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目前还未见高效、通用建模方法的考虑.基于空间啮合理论,建立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参数化数学模型,简化出基于蜗杆副6个基本参数的数字化建模的方法,通过solidworks开发平台实现了虚拟加工建模插件的编程.实例结果表明,此建模方法能够快速的建立环面蜗杆实体模型,使得建模更加简便、精确、快速.(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邱清盈,舒勤业,冯培恩,朱肖虎,曹磊[4](2012)在《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面蜗杆副优化设计不能兼顾传动性能与承载能力这2个性能指标的问题,建立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通用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双线接触传动性能,以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为优化目标,以避免在加工时产生根切和齿顶变尖为约束条件,利用仿生物进化法对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结合自主研发的加工和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接触线分布更广,传动效率更高,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模型具有实际的效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朱肖虎[5](2011)在《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优化设计及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作为一种新型传动方式,相较于普通圆柱蜗杆副,由于啮合齿数多、接触质量高、润滑条件好等特性,从而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开展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研究,对促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侧重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参数优化设计及其加工制造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空间几何原理和齿面啮合理论为基础,根据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理论,建立了蜗杆副齿面模型,对蜗杆齿宽、干涉界线和油膜厚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以油膜厚度最大和接触线分布最优为目标,考虑避免蜗杆齿顶变尖和根切的约束条件,选择蜗杆喉部分度圆直径系数、主基圆直径系数和成型面倾角为优化参数,建立了满足实际加工要求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以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啮合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机床研发技术,设计制造了蜗杆副加工设备,包括专用车床和磨床,以研制的专用加工机床为基础,对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进行了加工工艺和流程的设计,并进行了实际试样加工。搭建了蜗杆减速器实验平台,对优化前后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在传动效率、噪声、油池温升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验证了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10)

张太萍,胡铁红[6](2010)在《大锥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参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锥面包络环面蜗杆啮合特性和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相当,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掉头所带来的效率低及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推导了大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线方程、边齿齿顶厚计算式及根切判别函数,讨论了影响该传动啮合性能和几何特性的参数,研究了砂轮半径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若要保证蜗杆的几何性能和啮合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必须进行参数优化.(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赵先锋,牛鸣岐,史红艳[7](2009)在《锥面包络蜗杆的接触线和过渡曲线及实体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啮合原理,准确描述锥面包络蜗杆的轴向截面曲线以及齿根的过渡曲线;以SolidWorks为平台,以VBA为开发语言,调用SolidWorks的API函数,建立锥面包络蜗杆的叁维实体,为理论分析和工程分析提供准确的叁维实体造型。(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09年07期)

王志刚,王文合[8](2008)在《双锥面包络环面蜗杆截面齿形的一种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说明了双锥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方程的建立思路,详细介绍了该型蜗杆的轴截面齿形的计算方法,引入了齿厚系数和轴向目标齿形两个概念,设计了"田字格优选法",用于通过对几个自变量的扫描计算快速求解两个因变量。(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8年01期)

王永成[9](2007)在《锥面包络圆柱蜗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锥面包络圆柱蜗杆(ZK)加工容易,可采用磨削精确成型,阿基米德蜗杆不便于磨削加工,渐开线蜗杆需要专用的渐开线蜗杆磨床。锥面包络圆柱蜗杆,采用轴向剖面为梯形的砂轮或片状锥形砂轮,磨削精度较高,应用日益广泛,国家标准推荐使用。本文主要从锥面包络圆柱蜗杆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对锥面包络圆柱蜗杆的啮合原理、螺旋面方程式、蜗杆与蜗轮啮合时的瞬时接触线、蜗杆与蜗轮啮合时的诱导法曲率、两类界限曲线、瞬时接触线方向与相对速度方向的夹角等的推导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以上理论基础总结出了锥面包络圆柱包络面成形原理及工艺方法包括锥面包络圆柱包络面成形原理分析、锥面包络圆柱蜗杆的磨削和测量、磨削的工艺安排和工装设计、蜗杆的测量、蜗轮滚刀设计等方法。为了使锥面包络圆柱蜗杆能够在我厂得到推广应用达到本课题的目的,学习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失配啮合传动包括ZK蜗杆失配传动副的制造、加工方法及原理、修正蜗杆实现失配啮合传动、ZK蜗杆和ZI蜗杆与ZA蜗轮失配啮合的比较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11-01)

彭晓南,王自兴[10](2007)在《指状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传动接触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分几何与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推导指状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传动两次包络过程中的啮合方程和主要啮合性能指标方程,通过实例绘出蜗杆副啮合过程中根切界限线和接触线的分布区域,分析总结了润滑角和诱导法曲率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7年04期)

锥面包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比普通蜗杆副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更高的传动效率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并可以适用于普通蜗杆副能应用的各类场合,是普通蜗杆传动副的一种升级替换产品。然而,目前并未见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替代普通蜗杆副,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发展,论文选择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以叁个对环面蜗杆副数学模型有直接影响的可变参数为优化变量;在考虑双线接触性能的基础上,以最小油膜厚度最厚及接触线分布范围最合理为优化目标;以避免环面蜗杆根切和边齿顶变尖为约束条件。通过一个实例的优化设计及计算对比分析,以及优化前后产品的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该成果可以应用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产品的设计,为产品批量制造前的系列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研制了适用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批量生产的关键制造装备。一台是应用于蜗杆齿面精磨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还有一台是应用于环面蜗轮滚刀铲磨加工的环面蜗轮数控铲磨机床。使用上述装备进行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产品的制造,验证了装备的实用性。同时申请并获得了相关的发明专利的授权。该成果为为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制造装备上的保障。3.对比普通圆柱蜗杆副蜗轮滚刀,分析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铲磨的难点,推导了用于计算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后角的公式。进行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的设计,并建立了滚刀的叁维模型。建立了环面蜗轮滚刀基本蜗杆的轴截面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滚刀基本蜗杆加工误差检测及补偿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环面蜗轮滚刀数控铲磨机床,提出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的后角铲磨方法,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及精度,并通过检测验证了加工方法的有效性。该成果解决了限制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批量生产的瓶颈问题——滚刀制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锥面包络论文参考文献

[1].席晨如.锥面包络锥蜗杆传啮合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16

[2].舒勤业.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及其关键制造装备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5

[3].李绍香,林菁.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虚拟加工建模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邱清盈,舒勤业,冯培恩,朱肖虎,曹磊.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

[5].朱肖虎.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优化设计及制造[D].浙江大学.2011

[6].张太萍,胡铁红.大锥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参数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

[7].赵先锋,牛鸣岐,史红艳.锥面包络蜗杆的接触线和过渡曲线及实体的实现[J].煤矿机械.2009

[8].王志刚,王文合.双锥面包络环面蜗杆截面齿形的一种计算方法[J].机械传动.2008

[9].王永成.锥面包络圆柱蜗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

[10].彭晓南,王自兴.指状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传动接触线分析[J].机械传动.2007

标签:;  ;  ;  ;  

锥面包络论文-席晨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