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等效论文-祝效华,孙汉文,赵金洲,张烈辉,张爽

损伤等效论文-祝效华,孙汉文,赵金洲,张烈辉,张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损伤等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本构模型,统计损伤,屈服强度

损伤等效论文文献综述

祝效华,孙汉文,赵金洲,张烈辉,张爽[1](2019)在《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变弹性模量损伤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描述水合物沉积物的变形规律和力学性质是经济安全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受到有效围压和水合物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两种力学特性。为精确描述其变形特性,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混合率理论和岩石孔隙损伤理论,考虑岩石统计损伤,考虑水合物含量、围压和沉积物内部孔隙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合水合物沉积物的微元强度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变弹性模量损伤本构模型,并建立了全部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已有实验研究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很好描述水合物沉积物的变形规律和力学特性,且具有模型参数易于确定、便于使用的优点。所建模型可用于水合物沉积物破碎工艺选择中的破碎模拟和破碎成孔中的孔稳定性分析评估,对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的经济安全开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邓育林,汤轲,谭金华,郭庆康[2](2019)在《考虑结构损伤的深水桥墩动水效应等效附加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种墩高的圆截面深水墩为对象,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墩-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考虑桥墩局部和整体损伤,同时考虑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墩顶质量情况下的动水附加质量随水位的变化,并通过动水压力和动力特性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墩高的桥墩,无论是局部损伤还是整体损伤,同一水位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动水附加质量几乎不变;考虑墩顶质量对动水附加质量的影响也不大;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墩顶质量下动水压力沿墩身的分布规律没有改变;等效前后的数值模型自振周期拟合较好,损伤前的动水附加质量可适用于损伤后的结构动力分析中.(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长风,张君媛,那景新,苏亮,蓝平辉[3](2019)在《基于客车乘员损伤的尖顶等效方波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基于等效方波原理,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某12 m客车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参数与乘员损伤的关系。首先以座椅滑车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3种常用尖顶等效方波(TESW)(上升型、水平型和下降型)的乘员损伤情况。然后,研究下降型TESW回弹时刻参数t_m对乘员综合损伤WI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12 m客车,下降型TESW优于其他两种等效方波。而在下降波形中,随t_m值增大,WIC呈勺形变化趋势,可拟合成叁次回归方程。结合TESW模型简化推导过程可得到WIC最小时刻整车碰撞变形量C与t_m的关系式,为客车结构设计与乘员损伤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林胜[4](2019)在《橡胶空气导管基于多轴变形模式的损伤等效疲劳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橡胶空气导管在垂向、横向和纵向叁个方向承受疲劳变形,建立了求解橡胶空气导管疲劳损伤的计算方法,详细计算了空气导管分别在垂向,横向和纵向3个方向下的疲劳损伤值,通过对比各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提出了基于多轴变形模式的一种损伤等效的疲劳试验。(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9年04期)

于新,荀明珠,郭旗,何承发,李豫东[5](2019)在《CCD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质子位移损伤等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移损伤敏感器件CCD及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了3,10,23 MeV质子辐照试验,获得了电荷转移效率及暗电流退化程度分别随非电离能量损失(NIEL)变化的线性关系,验证了基于NIEL的位移损伤等效方法的可行性。为准确预测抗辐射加固工程中,器件屏蔽结构带来的能量崎离、次级粒子等非理想因素对器件参数退化的影响,利用Geant4计算了不同质子能量下的NIEL值。结果表明,随着质子能量降低,计算得到的NIEL值与解析法给出的理想NIEL值的差异增大。因此,对于结构复杂的器件,有必要建立器件结构模型,以便准确计算NIEL。(本文来源于《现代应用物理》期刊2019年02期)

刘畅,王康康,赵洁[6](2019)在《含分层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剩余强度等效评估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小范围分层损伤,对含不同形状、位置、大小的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压缩渐进失效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分层损伤特征参数对剩余强度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预置分层试验件进行设计,与模拟结果相互修正,同时探讨了分层损伤特征参数对剩余强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层面积是影响结构剩余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对于损伤尺寸占比较小的分层缺陷,分层的形状、位置、方向及分层位置上下铺层角度对剩余强度影响不大。最后提出了含分层损伤层合板损伤等效评估原则。(本文来源于《飞机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王新伟,周德泉,李开标,李航,陈禹[7](2019)在《基于损伤等效的汽车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汽车悬架系统耐久的基本原理及重要性作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的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并从试验准确性、试验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其次,基于轴耦合试验系统及疲劳耐久损伤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道路载荷谱损伤等效正弦波的汽车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最后,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黄伦路[8](2019)在《基于耐久路等效损伤的某电动SUV载荷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款新开发SUV电动汽车,根据道路试验规范规划耐久试验道路和里程分配,测量悬架轴头和减振器等位置的加速度及位移信号。研究道路测试数据的平稳性和等效缩减,建立了该车的刚柔多体模型,结合虚拟迭代技术进行载荷识别,计算出该车在试验场耐久道路上的轮心六分力。(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阎礁,梅英豪[9](2018)在《基于等效损伤的动力总成悬置单轴实验载荷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动力总成悬置从路谱载荷到单轴实验载荷开发,提出将路谱载荷分为极限载荷和一般载荷,分别采取CAE损伤和虚拟损伤计算,即分段损伤计算方法,并基于各个分段等效损伤开发悬置单轴载荷,零件最终的实验载荷为各段单轴载荷的汇总。在某新项目动力总成悬置开发中应用该方法制定实验载荷,并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定的单轴载荷和多轴实时载荷有较好的一致性,达到验证实验的目的,同时节约了实验时间和成本。(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8年10期)

郑曙光,章雪峰,罗伟,毛锦达,薛思韬[10](2018)在《CA砂浆等效单轴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采用"南水"非线性模型研究了CRTS I型板式无碴轨道用CA砂浆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模型基础上,基于应变等效原理,推导得到等效单轴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疲劳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南水"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I型CA砂浆在标准养护下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状态。在选用的模型中引入损伤变量,建立的I型CA砂浆等效单轴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其模型参数与振动频率(等效为疲劳加载次数)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08期)

损伤等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叁种墩高的圆截面深水墩为对象,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墩-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考虑桥墩局部和整体损伤,同时考虑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墩顶质量情况下的动水附加质量随水位的变化,并通过动水压力和动力特性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墩高的桥墩,无论是局部损伤还是整体损伤,同一水位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动水附加质量几乎不变;考虑墩顶质量对动水附加质量的影响也不大;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墩顶质量下动水压力沿墩身的分布规律没有改变;等效前后的数值模型自振周期拟合较好,损伤前的动水附加质量可适用于损伤后的结构动力分析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伤等效论文参考文献

[1].祝效华,孙汉文,赵金洲,张烈辉,张爽.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变弹性模量损伤本构模型[J].石油学报.2019

[2].邓育林,汤轲,谭金华,郭庆康.考虑结构损伤的深水桥墩动水效应等效附加质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3].吴长风,张君媛,那景新,苏亮,蓝平辉.基于客车乘员损伤的尖顶等效方波参数研究[J].汽车工程.2019

[4].林胜.橡胶空气导管基于多轴变形模式的损伤等效疲劳试验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

[5].于新,荀明珠,郭旗,何承发,李豫东.CCD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质子位移损伤等效分析[J].现代应用物理.2019

[6].刘畅,王康康,赵洁.含分层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剩余强度等效评估原则[J].飞机设计.2019

[7].王新伟,周德泉,李开标,李航,陈禹.基于损伤等效的汽车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探讨[J].汽车实用技术.2019

[8].黄伦路.基于耐久路等效损伤的某电动SUV载荷识别[J].汽车实用技术.2019

[9].阎礁,梅英豪.基于等效损伤的动力总成悬置单轴实验载荷开发[J].上海汽车.2018

[10].郑曙光,章雪峰,罗伟,毛锦达,薛思韬.CA砂浆等效单轴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科技通报.2018

标签:;  ;  ;  ;  

损伤等效论文-祝效华,孙汉文,赵金洲,张烈辉,张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