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化论文-李珍,郭芳

大国化论文-李珍,郭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期债务,大慧,内阁会议,增长状态,万亿,环球时报,财政赤字,国际关系学院,战机,政府开支

大国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珍,郭芳[1](2018)在《日本大增防卫预算应对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政府21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2019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及防卫预算案。两项预算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且都连续7年处于增长状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2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防卫预算不断增加,已远超出“专守防卫”的需要,发出很危险的信(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12-22)

刘军国,雁初[2](2018)在《日本新防卫大纲加速“军事大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日本共同社等媒体6日报道,在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安倍政府明确规定将“出云”级护卫舰改造为事实上的航母,但为了回避外界批评,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正协调试图用“多用途运用护卫舰”来定位“出云”号。有分析认为,改造之后的“出云”号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攻击型航(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12-07)

孟晓旭[3](2018)在《国际格局与日本大国化谋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格局对战后非"正常国家"日本的战略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日本又积极运用国际格局为其大国化服务。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较快地重新获得主权国家身份,后又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大国目标。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变,日本将之视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机运",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努力发挥更大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在军事转型上进行摸索性突破,为全面大国化助力。伴随着多极化格局的深化,特别是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日本更多的是感到压力和"威胁",追求大国化进程明显加速,在军事"大国化"的转型上尤为突出。但是,日本在谋求大国化的道路上存在着障碍,前景并不乐观。(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高桥庆吉,袁典[4](2015)在《美国外交中国大国化构想的失败——以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序言在日军和美军在冲绳展开殊死搏斗的1945年5月1日,美国正在召开由国务院、陆军和海军叁部参加的调整委员会(以下简称"叁部调整委员会")。席间,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James V.Forrestal)提出了如下问题。面对俄国在远东的影响力,我们的政策是怎样的?我们是否希望有一个与之对抗的力量?如果我们希望如此,那么这个力量是中国,还是日本?~①(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牛立忠,程文明[5](2015)在《论日本军事大国化过程中的叁种角色——从相关事例看日本政府、民众与最高法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旨在通过对日本普通民众以宪法第9条等规定为武器,自主发起的"维权诉讼"与"和平诉讼"——即"九条诉讼"的几个典型事例的介绍分析,来评述日本普通民众对日本政府发展军备实力的反对及抵制,并在此基础上,从"九条诉讼"的视角对日本当局、普通市民,尤其是最高法院在战争之后日本发展军事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述。(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5年03期)

蒋旭栋[6](2013)在《东亚地缘政治变迁对战后日本政治大国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地缘政治变迁与日本政治大国化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解决日本在追求政治大国化的进程中,地缘政治因素起到了何种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通过何种机制起到了作用?笔者认为东亚的地缘政治变迁主要通过海陆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海陆对抗,顾名思义就是海权与陆权的对抗。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势”。“势”是一个中国所特有的概念,运用广泛。在本文中笔者将“势”定义为:一股不可见的且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力量。正是这股“势”为作为一种机制的力量,对日本战后的政治大国化起到了重要的外部性的影响。基本的逻辑在于:东亚地缘政治变迁产生了有利于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的“势”。受东亚地缘政治变迁的影响,海陆对抗程度越激烈,则日本越“得势”,日本“得势”则日本政治大国化进程加速。反之,海陆对抗缓和或消失,则日本“失势”,其政治大国化进程受挫。(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3-12-01)

五十岚仁,田泓[7](2013)在《日本搞“军事大国化”是历史倒退》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自民党在去年底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从民主党手中夺回政权。这是选民对民主党执政失误的惩罚,也拜小选举区制度的缺陷所赐。 复出的安倍晋叁标榜建立“危机突破内阁”,迅速推出一系列经济政策,却没有阐明国家的长期目标。这和他第一次当选首相时明确(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3-06-18)

程文明,张冰[8](2012)在《美国对日本军事大国化的抑制思想及其事例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美国一直以西方世界领袖自居,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更是欲以唯一超级大国身份独霸世界,是不会允许日本在军事上肆意发展的。美国对日抑制思想及其事例说明,只要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不绝对衰弱,现今日本在军事上的大国化努力便会受到美国的制约。这种制约思想体现在日美安保关系内含的"瓶盖效应"之中。(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黄升民,刘珊[9](2012)在《数字化与大国化双重背景下的中国广告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到2340.5亿元,广告经营单位24.3万户,广告从业人员148万人,中国已进人世界广告大国前四位;央视市场研究有限公司(CTR)公布的中国2010年广告市场(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期刊2012年07期)

黄升民,刘珊[10](2012)在《大国化和数字化双重压力催生“大营销”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国化和数字化成为考察传媒、广告与营销发展的两个重要视角。而大国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媒体、消费者、企业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此相应的,也给营销体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要求其能够适应各个环境、背景要素的变化。于是,在媒体机构、传输网络、受众需求以及广告市场都在大国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产生变化之时,营销业界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营销"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大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日本共同社等媒体6日报道,在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安倍政府明确规定将“出云”级护卫舰改造为事实上的航母,但为了回避外界批评,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正协调试图用“多用途运用护卫舰”来定位“出云”号。有分析认为,改造之后的“出云”号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攻击型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国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珍,郭芳.日本大增防卫预算应对中国[N].环球时报.2018

[2].刘军国,雁初.日本新防卫大纲加速“军事大国化”[N].环球时报.2018

[3].孟晓旭.国际格局与日本大国化谋求[J].日本问题研究.2018

[4].高桥庆吉,袁典.美国外交中国大国化构想的失败——以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为中心[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5

[5].牛立忠,程文明.论日本军事大国化过程中的叁种角色——从相关事例看日本政府、民众与最高法院[J].社会科学战线.2015

[6].蒋旭栋.东亚地缘政治变迁对战后日本政治大国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7].五十岚仁,田泓.日本搞“军事大国化”是历史倒退[N].人民日报.2013

[8].程文明,张冰.美国对日本军事大国化的抑制思想及其事例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9].黄升民,刘珊.数字化与大国化双重背景下的中国广告市场[J].中国广播.2012

[10].黄升民,刘珊.大国化和数字化双重压力催生“大营销”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  ;  ;  ;  ;  ;  

大国化论文-李珍,郭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