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季气温论文-ZHU,Tingting,MAO,Jiangyu

东北冬季气温论文-ZHU,Tingting,MAO,Jiangyu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北冬季气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位涡下侵,中国东北地区,极涡,地面气温

东北冬季气温论文文献综述

ZHU,Tingting,MAO,Jiangyu[1](2019)在《冬季中国东北地区天气尺度位涡下侵及其对地面气温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每天一定区域内有平流层位涡向下侵入到对流层现象的格点总数定义为天气尺度区域位涡下侵(RPVI)指数,由此建立了1979至2016年冬季中国东北地区RPVI指数的年际变化序列。合成分析表明,在高(低)RPVI指数年,平流层位涡正(负)异常于90°–110°E区域向下侵入至对流层300 hPa附近,因而在对流层低层强迫出异常气旋(反气旋)。近地层异常气旋(反气旋)西侧的北(南)风导致东北地区地面气温异常至少低于(高于)-0.9°C(0.9°C)。(本文来源于《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期刊2019年04期)

徐迪,黄海亮,杨雪,王一文,曹世腾[2](2017)在《1985年前后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共97个台站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东北地区冬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0.38℃/10a,而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1-1985年冬季气温维持负距平状态,表明这个时间段内东北温度持续下降,1986-2009年是冬季气温为距平阶段,即该阶段温度持续升高。突变检验的结果表明东北冬季温度在1986-1987年左右发生突变,为具体分析突变前后两个时间段气温变化的差别,分别对突变发生前(1951-1984年)和突变发生后(1987-2009年)两时间段的气温进行EOF分析,得到的主要模态都是全区一致型为主导模态,南北振荡分布型为次要模态,突变发生之前的前两个模态解释方差分别为59.64%、16.52%,而突变之后第一模态方差显着变大为74.82%,而第二模态的解释方差为11.55%,全区一致型的模态分布更起主导作用。东北冬季气温突变之前的PC1与同期秋季和冬季的印度洋海温有联系,而PC2主要与同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相关性较好,而突变发生之后,PC1与同期秋、冬海温异常没有关联区域,PC2主要与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关,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海洋关键区的遥相关作用导致了东北冬季气温的突然变化。除了海洋作用,北极涛动对东北温度突变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突变发生前、后AO指数与PC1的相关性均很好,均通过99%统计置信度,分析表明AO指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发生了明显的突变,说明东北冬季温度突变不是因为与AO关系的密切度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AO突变而带动了东北冬季温度的突然变化。(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程洁,欧阳杨,张佳琦,由珈齐,张银[3](2017)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域,1960年~2015年138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面积加权法,获得这四个省、地区冬季平均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法和克里金法插值并进行验证,获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空间分布图。将1960~2015年数据按照年际、年代际进行划分,分析随时间变化东北地区气温的趋势图计算方差。研究结果表明:56年来,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大致以0.0481℃/年的幅度呈上升趋势,东北暖指数明显增加,暖夜日平均增加趋势为1.4d/10a,北区达到1.9d/10a,南区相对较小为1.2d/10a,故北部相对南部升温快、幅度大。根据气温的时间变化折线图可知,1980~1984年为气温最低年际,2004~2008为气温最高年际,60~70年代是增温过程,70~80年代是降温过程,80年代之后为增温过程,且增温现象明显。根据增温情况,大致以1991年为界,60年代至90年代为偏冷期,90年代之后是偏暖期。(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情报》期刊2017年03期)

孟鑫,张瑜,李慧琳,白华,高松影[4](2017)在《东北冬季气温变化异常特征及其与AO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东北地区27个站逐月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提供的AO资料,通过EOF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近5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前冬和后冬气温的前2个模态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全区变化一致型和东北—西南反相变化的跷跷板型,且实际分布以跷跷板型居多;(2)前冬气温跷跷板型分布与同期位置偏北、强度较弱的类AO分布型呈正相关关系;(3)11月AO与前冬气温跷跷板分布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当11月AO为正值时,前冬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气温分布型,AO为负值时,则出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气温分布型。因此11月AO可作为东北冬季气温的一个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7年03期)

徐迪,任保华,郑建秋,董祝雷,卢国阳[5](2017)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趋势及反相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共97个台站的逐月气温资料,应用trend-EOF和EOF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趋势模态和反相模态及其影响因子。trend-EOF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均为一致型的趋势变化,trend-PC1有明显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和更长期的上升趋势变化特征。去除全球变暖信号后的EOF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态仍为全区一致型的空间分布,而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反相型的分布特征,是东北冬季气温变化模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应的时间序列有明显的年际周期变化,前两个模态可以解释总方差80%以上的变化。东北地区全区一致的上升趋势是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发生的,既是对全球变暖的局地响应,同时全球变暖也使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西伯利亚高压减弱,纬向环流增强,导致了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全区的上升趋势。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海温对第二模态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预示意义,当太平洋出现典型的厄尔尼诺年海温距平场分布特征时,东北南部较常年偏暖,北部地区却较常年偏冷。(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徐迪[6](2016)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51-2009年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0.38℃/10a,并且具有明显年代际的变化特征,检验表明东北冬季气温1986-1987发生过一次突变。Trend-EOF分析表明:东北地区均为一致型的趋势变化,trend-PC 1有明显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和更长期的上升趋势变化特征。Trend-PC 1与同期印度洋区域平均海温相关,是因为二者均包含全球变暖信号,印度洋区域海温异常偏高时,各环流场的分布配置也有利于东北全区的温度偏高,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上升趋势本质上是对全球变暖的局地响应。去除了全球变暖信号的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分布主要存在两种模态:一种是全区一致的模态,而还有一种呈现南-北气温相反的模态,前两个模态一起可以解释总方差80%以上的变化,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主要是这两个模态迭加的结果,第二模态的南北反相型分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PC1的变化与北极涛动指数的变化有明显关联,AO为高指数阶段时,各环流场的分布配置也有利于东北全区的温度偏高,PC2的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海温相关联,东部型厄尔尼诺发生时,各环流场的分布有利于东北南部温度的升高和北部温度的降低,形成南北反相的分布形式。东北冬季气温突变发生前(1951-1984年)和突变发生后(1987-2009年)两个时间段的EOF分析得到的主要模态与全时段EOF分析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都是全区一致变化为主导模态,南-北反相变化为次要模态。突变之前的PC1与同期秋季和冬季的印度洋海温有联系,而PC2主要与同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相关性较好,而突变发生之后,PC1与同期秋、冬海温异常没有显着的关联区域,而PC2主要与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海温有显着相关。除了海洋的作用,北极涛动对东北温度突变也有重要的作用,AO指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发生了明显的突变,AO突变可能造成了东北冬季温度的突然变化。1951-2009年东北地区夏季、冬季温差整体呈下降趋势,东北夏季与冬季温差在1986-1987年间发生了一次突变,对1951-2009年东北夏冬温度之差进行EOF分析,第一个模态为主导模态,呈现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对应的主成分(PC1)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致呈现年代际的变化特征,说明东北全区的夏东温差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即夏、冬季风之间的强度差异有所减小。夏季、冬季风指数强度指数的差值序列,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夏、冬季风强度差异确实呈现变小的趋势,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用东北地区夏、冬季温度差异来衡量夏、冬季风相对强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1)

姚晨雨,黄乾[7](2016)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4年站点观测月平均资料,选取东北27站,利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冬季(12、1、2月)2 m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东北地区2 m气温时空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OF分解第一模态显示为全区一致的升温趋势,尤其表现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EOF分解第二模态为东北南部与东北北部的反位相关系,表现出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与海温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整体的升温趋势与赤道印度洋海温密切相关。从环流特征来看,对流层上层极涡强度偏强,并收缩在极地,东北地区为异常高压脊控制,抑制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东北地区气温的南北振荡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密切相关,前期及同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东北气温南高北低的形势,从环流形势来看,大陆冷高压偏弱,贝加尔湖到雅库茨克为显着低压槽,值得注意的是与中纬度太平洋位势高度显着正相关,与东北到北太平洋位势高度显着负相关,与对流层上层赤道东太平洋位势高度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08期)

李超,张庆云[8](2015)在《冬季1月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和前兆性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冬季极端低温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了解冬季低温事件的发生机理以及预测低温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冬季低温事件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东北地区气温常表现出和全国其他地区不一致的变化特点。本文主要讨论1月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机理以及前兆性信号。我们使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94个测站的数据资料的平均来讨论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利用1月东北地区气温距平来选取气温偏低和偏高的异常个例,在1960-2008年中,共选出了10(8)个气温偏低(偏高)年,气温偏低年低温持续时间较气温偏高年显着偏长。分析发现,在气温偏低个例中,东北亚地区上空为异常低压控制,东北地区受来自中高纬度的异常偏北风影响,有利于东北地区气温偏低。气温偏高个例情况相反,东北亚地区为异常高压控制,东北地区主要为来自中低纬度的异常偏南风影响。冬季东北地区气温不仅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88年后,1月东北地区气温呈现了显着的年代际增暖,东北亚地区上空低压异常转变为高压异常,大气环流在年代际上表现出和年际较为一致的特点。前期的海温、海冰等外强迫因子可以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后期的气温变化,因而可以作为预测气温变化的先兆信号。我们分析了1月东北气温异常的前期海温、海冰状况。统计和数值模式试验都表明,西北太平洋负(正)海温距平,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增加(减少)时,有利于东北亚上空出现负(正)高度距平,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加强(减弱),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偏高)。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极地地区海冰异常对冬季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利用交叉谱分析,发现1月东北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主要和前期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有关,东北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则和前期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的海冰关系更为密切。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冬季1月东北地区气温异常的成因机理和前兆性信号。事实上,2009、2010和2011年1月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前期12月西北太平洋海温偏高,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海冰减少,这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前期的西北太平洋海温、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海冰可以为预测冬季东北地区气温变化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 东亚气候变异成因和预测》期刊2015-10-14)

刘实,隋波,李辑,涂钢[9](2015)在《东亚冬季风对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温数据集1961~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冬季风与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起,东北冬季异常冷、暖事件明显增多,冬季风异常强、弱事件也相对增多;1986年前后东北冬季气温发生增暖性气候突变,冬季风同时进入转弱阶段;冬季风在2004年进入偏强阶段,东北冬季气温在2009~2011年出现转入低温阶段迹象。冬季风通过影响200hPa东亚急流,500hPa东亚大槽、乌拉尔高压,850hPa风场,地面西伯利亚高压等的异常导致东北冬季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刘实,隋波,涂钢,冯喜媛[10](2014)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温数据集1961-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东北冬季气温序列经去除线性趋势处理后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去线性趋势后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较原始序列更为显着;两者变化的阶段性较为同步,冬季气温在2004年已转入低温阶段,这与冬季风同时转为偏强阶段关系密切;两者均存在20a左右的长周期,同样存在相近的阶段性短周期;冬季气温的增温变化趋势在1986年前后的增暖性气候突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年代际信号的相关系数达-0.86,较原始序列年代际的相关更为显着;两者的年代际变化存在21.5a左右的共同准周期。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序列存在4a左右的共同准周期。东北冬季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存在与冬季风相关联的200 hPa东亚急流,500 hPa东亚大槽、乌拉尔高压,850 hPa风场,地面西伯利亚高压等的异常背景。(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4-11-03)

东北冬季气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5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共97个台站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东北地区冬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0.38℃/10a,而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1-1985年冬季气温维持负距平状态,表明这个时间段内东北温度持续下降,1986-2009年是冬季气温为距平阶段,即该阶段温度持续升高。突变检验的结果表明东北冬季温度在1986-1987年左右发生突变,为具体分析突变前后两个时间段气温变化的差别,分别对突变发生前(1951-1984年)和突变发生后(1987-2009年)两时间段的气温进行EOF分析,得到的主要模态都是全区一致型为主导模态,南北振荡分布型为次要模态,突变发生之前的前两个模态解释方差分别为59.64%、16.52%,而突变之后第一模态方差显着变大为74.82%,而第二模态的解释方差为11.55%,全区一致型的模态分布更起主导作用。东北冬季气温突变之前的PC1与同期秋季和冬季的印度洋海温有联系,而PC2主要与同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相关性较好,而突变发生之后,PC1与同期秋、冬海温异常没有关联区域,PC2主要与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关,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海洋关键区的遥相关作用导致了东北冬季气温的突然变化。除了海洋作用,北极涛动对东北温度突变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突变发生前、后AO指数与PC1的相关性均很好,均通过99%统计置信度,分析表明AO指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发生了明显的突变,说明东北冬季温度突变不是因为与AO关系的密切度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AO突变而带动了东北冬季温度的突然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北冬季气温论文参考文献

[1].ZHU,Tingting,MAO,Jiangyu.冬季中国东北地区天气尺度位涡下侵及其对地面气温的影响(英文)[J].AtmosphericandOceanicScienceLetters.2019

[2].徐迪,黄海亮,杨雪,王一文,曹世腾.1985年前后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对比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3].程洁,欧阳杨,张佳琦,由珈齐,张银.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布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7

[4].孟鑫,张瑜,李慧琳,白华,高松影.东北冬季气温变化异常特征及其与AO的联系[J].干旱气象.2017

[5].徐迪,任保华,郑建秋,董祝雷,卢国阳.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趋势及反相模态分析[J].气象科学.2017

[6].徐迪.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7].姚晨雨,黄乾.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

[8].李超,张庆云.冬季1月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和前兆性信号[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东亚气候变异成因和预测.2015

[9].刘实,隋波,李辑,涂钢.东亚冬季风对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5

[10].刘实,隋波,涂钢,冯喜媛.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背景[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4

标签:;  ;  ;  ;  

东北冬季气温论文-ZHU,Tingting,MAO,Jiangyu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