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唐夏莹,张新颖

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唐夏莹,张新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米里·,巴拉卡,神话原型批评,意象,种族身份

阿米里巴拉卡论文文献综述

唐夏莹,张新颖[1](2018)在《黑与白的拒与和——阿米里·巴拉卡的《荷兰人》的意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米里·巴拉卡的《荷兰人》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荷兰人》中的苹果、地铁和白面具这叁个意象进行了解读,展现了巴拉卡在20世纪60年代对种族问题的困惑和最终对种族融合幻想的破灭。(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1期)

姚俊俊[2](2017)在《阿米里·巴拉卡《荷兰人》中的超现实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米里·巴拉卡是当代着名非裔美国诗人,剧作家,与社会活动家。激进的政治观点让他一直活跃在文艺界与政界,《荷兰人》则是他成名的起点。《荷兰人》1964年出版至今,由于其激烈的种族观点和极高的戏剧价值,而其政治意义受到了过多关注,而其政治意义所依托的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忽略。故本文回归文本,论证《荷兰人》中的超现实元素:荒谬的外壳与对精神真实性的执着。引言部分介绍了巴拉卡的政治主张和创作特色,国内外相关《荷兰人》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动机。第一章,从超现实主义对客观真实的鄙夷,梦、潜意识以及欲望体现的精神真实性,精神真实性构成超现实这叁个角度分析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第二章,从两个角度论证《荷兰人》具有超现实主义荒谬:女主人公的矛盾行为和无法确定的动机;与艾德华·艾尔比《动物园故事》对照,论证《荷兰人》的对话违背了陌生人互动的常规。第叁章,论述《荷兰人》荒谬表象下隐藏着的超现实。露拉是克雷自我怀疑潜意识的化身,而二人的对话体现了克雷的身份认知困境。克雷的暴怒象征黑人民族主义。通过超现实地刻画白人女性与黑人男青年从调情到争执再到一方被杀害,表现了黑人在接受白人社会的同化与坚持黑人文化之间徘徊的心理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7-05-01)

胡亚敏[3](2011)在《论阿米里·巴拉卡及其短剧《荷兰人》》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米里·巴拉卡是当代美国着名的非裔作家。20世纪60年代,他深受黑人权力运动的影响,强调要建立独特的黑人美学,突出文学的革命性。他促进了黑人艺术运动的发展,被誉为黑人艺术运动之父。他的代表短剧《荷兰人》生动地表现了黑人艺术运动的思想,成为当代美国戏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1年05期)

张娜[4](2011)在《扭曲的幽灵船与伊甸园——解读阿米里·巴拉卡《荷兰人》中原型的颠覆与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米里·巴拉卡的着名戏剧《荷兰人》由于涉及敏感的黑人政治题材,无缘在百老汇上映,但却同样获得了1964年度美国非百老汇戏剧界最佳戏剧奖。剧作家巧妙地用各种西方经典原型—幽灵船、伊甸园、替罪羊等等—编制了一场构思缜密、富有政治意味的暴力仪式。这部戏剧虽然构建于种种原型基础之上,却与每个原型都相距甚远,剧作家以黑人暴力革命者的视角颠覆了种种原型的变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1年07期)

李淑春[5](2010)在《阿米里·巴拉卡诗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期刊2010年03期)

李淑春[6](2010)在《阿米里·巴拉卡:襟怀社会理想的诗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美国诗人阿米里·巴拉卡(AmiriBaraka,1934-)原名埃弗莱特·勒罗伊·琼斯(Everett LeRoiJones,基督教姓名),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霍华德大学。他思想激进,关心时政,以犀利的笔触,直言不讳地针砭时弊;他着述等身,多才多艺,在诗歌、戏剧、小说和随笔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期刊2010年03期)

李淑春[7](2009)在《诗与思:论阿米里·巴拉卡的社会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黑人艺术运动之父"的阿米里·巴拉卡在其诗歌中始终贯穿着自己的社会思想:从对黑人生存境况的关注到幻想建立一个以黑人当家做主的理想社会;从为全世界所有受压迫民族和人民生存权利的呼吁到梦想建立和平、和谐的大同世界;从对白人文化传统的颠覆到重构黑人文化身份。巴拉卡身体力行,为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来源于《在全球语境下美国非裔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12-19)

李鸿雁[8](2009)在《解读阿米里·巴拉卡戏剧《荷兰人》中的神话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荷兰人》是美国当代着名黑人作家阿米里.巴拉卡的代表作。在这部戏剧里,巴拉卡运用了传统的非洲神话和伊甸园神话,充分表现了黑人在寻求种族身份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对黑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示了黑人白人之间存在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暗示种族融合的时机尚未成熟。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对《荷兰人》加以解读,可以了解60年代初期巴拉卡对种族和解思想的醒悟与摈弃,从而深入领悟巴拉卡的文学创作主旨。(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汪霞[9](2009)在《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米里·巴拉卡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艺术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在亲身投入革命运动的同时发表了大量的诗集、剧本、小说、随笔等,大力倡导黑人美学和黑人民族主义。他的作品,尤其是诗歌,攻击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努力构建反映黑人价值观的艺术大厦。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巴拉卡的黑人民族意识在其诗歌主题和创作手法中的体现,考察巴拉卡诗歌在历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重估巴拉卡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全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诗歌的主题,黑人民族意识是巴拉卡诗歌创作的基石。首先,他真实地描写了黑人人民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其次,巴拉卡对美好的未来提出了设想,渴望拥有与白人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宗教上,他告诫黑人不要受白人的愚弄;为实现理想,巴拉卡呼吁黑人同胞们以暴力推翻白人统治,创造自己的世界。最后,巴拉卡倡导文化寻根,企图建立一种摆脱了白人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的黑人文化体系。第二章主要研究诗歌的形式,反传统的艺术形式革新是巴拉卡实现其文学使命的重要手段。他在诗歌中引入了大量具有黑人特质的符号,其意义和风格反映了美国黑人民族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模式特征。在语言上,巴拉卡除直接使用黑人英语外,还通过同音异义字、双关语、开放式的插入语等方式来突显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张力。在诗歌形式上,巴拉卡吸收借鉴了许多黑人音乐特有的形式与技巧,如使用断奏音、爵士音乐中的敲打声、爵士萨克斯中的雁叫声等,更有许多不受任何语义和语法约束的自由体,语言可以分裂成字母和音节。在修辞手法上,巴拉卡借用隐喻、反讽、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来暗示那些隐藏于经验深处的言外之意。第叁章主要研究在黑人民族意识支配下,巴拉卡诗歌创作采用的美学主张。巴拉卡是一个政治态度鲜明的诗人,他直接担负着改造世界的责任,并积极地在自己的诗歌中反映出来。他不仅在主题上描写了黑人的真实生存困境、黑人备受屈辱和苦难的历史、黑人不懈的反种族主义斗争,而且将黑人口头艺术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诗歌创作中,使诗歌朗诵起来就像可以随之起舞的音乐,在思想和艺术性上均体现出一个非裔美国诗人的黑人民族意识。(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汪霞[10](2008)在《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马穆·阿米里·巴拉卡(Imamu Amiri Baraka)是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他带着黑人艺术家的政治理想,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一位非裔美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了许多极富斗争性的作品。由于其诗歌的晦涩难懂,作为诗人的阿米里·巴拉卡在普通的黑人群众中并没有大量的读者。但是,阿米里·巴拉卡为黑人民众争取本民族生存、交往、发展的权利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阿米里·巴拉卡的民族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重估巴拉卡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阿米里·巴拉卡是当代着名非裔美国诗人,剧作家,与社会活动家。激进的政治观点让他一直活跃在文艺界与政界,《荷兰人》则是他成名的起点。《荷兰人》1964年出版至今,由于其激烈的种族观点和极高的戏剧价值,而其政治意义受到了过多关注,而其政治意义所依托的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忽略。故本文回归文本,论证《荷兰人》中的超现实元素:荒谬的外壳与对精神真实性的执着。引言部分介绍了巴拉卡的政治主张和创作特色,国内外相关《荷兰人》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动机。第一章,从超现实主义对客观真实的鄙夷,梦、潜意识以及欲望体现的精神真实性,精神真实性构成超现实这叁个角度分析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第二章,从两个角度论证《荷兰人》具有超现实主义荒谬:女主人公的矛盾行为和无法确定的动机;与艾德华·艾尔比《动物园故事》对照,论证《荷兰人》的对话违背了陌生人互动的常规。第叁章,论述《荷兰人》荒谬表象下隐藏着的超现实。露拉是克雷自我怀疑潜意识的化身,而二人的对话体现了克雷的身份认知困境。克雷的暴怒象征黑人民族主义。通过超现实地刻画白人女性与黑人男青年从调情到争执再到一方被杀害,表现了黑人在接受白人社会的同化与坚持黑人文化之间徘徊的心理困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参考文献

[1].唐夏莹,张新颖.黑与白的拒与和——阿米里·巴拉卡的《荷兰人》的意象解读[J].戏剧之家.2018

[2].姚俊俊.阿米里·巴拉卡《荷兰人》中的超现实主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7

[3].胡亚敏.论阿米里·巴拉卡及其短剧《荷兰人》[J].外国文学.2011

[4].张娜.扭曲的幽灵船与伊甸园——解读阿米里·巴拉卡《荷兰人》中原型的颠覆与塑造[J].文学界(理论版).2011

[5].李淑春.阿米里·巴拉卡诗选[J].中国诗歌.2010

[6].李淑春.阿米里·巴拉卡:襟怀社会理想的诗人[J].中国诗歌.2010

[7].李淑春.诗与思:论阿米里·巴拉卡的社会理想[C].在全球语境下美国非裔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

[8].李鸿雁.解读阿米里·巴拉卡戏剧《荷兰人》中的神话原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9].汪霞.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汪霞.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

标签:;  ;  ;  ;  ;  

阿米里巴拉卡论文-唐夏莹,张新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