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性负荷论文-魏伟,汪旭祥,李帆,唐登平,丁黎

冲击性负荷论文-魏伟,汪旭祥,李帆,唐登平,丁黎

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击性负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冲击性负荷,电能计量,间谐波,计量算法

冲击性负荷论文文献综述

魏伟,汪旭祥,李帆,唐登平,丁黎[1](2019)在《冲击性负荷条件下的电能计量方法及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性负荷因快速、随机的功率波功带来了严重的波形畸变,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在冲击性负荷条件下难以准确计量,为了准确计量冲击性负荷,通过对冲击性负荷下谐波特性的分析,从不同计量算法角度对计量误差展开测试研究,针对传统谐波电能计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冲击负荷条件下电能计量误差补偿方案,设计了电能计量软硬件方案,为冲击性负荷条件下的计量准确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云飞,张鹏,程鹏飞,范传忠,程硕[2](2019)在《大数据挖掘下冲击性负荷特性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抚顺地区冲击性负荷占地区总负荷比重较大,而地区总负荷冲击特性明显时,有可能引起系统频率的连续振荡以及电压摆动的情况,就如何提高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精确度进行探索和相关的实践,改善冲击性负荷预测和预处理的准确程度,以期望能够合理经济调度、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电网安全,该文提出了大数据挖掘下冲击性负荷特性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经测试在抚顺电网取得很好的效果,改善了冲击性负荷特性下本地区电网负荷曲线波动大且规律性不强导致短期负荷预测准确率下降的问题,可以为当前公司负荷预测工作提供方向思路和指导建议,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葫芦岛市等其他具有冲击负荷特性的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改善当地负荷短期预测水平。(本文来源于《电力大数据》期刊2019年04期)

张哲[3](2018)在《钢铁厂群冲击性负荷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远的钢铁企业是用电大户,具有规模较大、连续生产设备较多、负荷较集中、易产生冲击负荷等特点。钢铁企业产生的冲击负荷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况的变化,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短期内呈现出无规律的冲击变化趋势,这不仅会对附近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且会对整个电网,尤其对网架结构较为薄弱的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当众多冲击负荷在区域电网集中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电网的影响无法用简单的线性迭加来描述,冲击影响的范围更是难以直观估计。有效分析钢铁厂群多个冲击负荷接入时对区域电网的影响程度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针对清远市钢铁厂群分布比较集中、负荷较重、接入电压等级多样等特点,研究钢铁厂以电弧炉为主的冲击性负荷导致的有功、无功冲击对清远市配电网的影响;以现有稳态潮流计算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冲击性负荷的特点,借助BPA暂态稳定程序中投、切负荷的功能,提出冲击性负荷的动态潮流仿真计算方法;利用BPA暂态仿真软件对负荷波动性和冲击性导致电压波动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验证了钢铁厂群对配电网电压波动性的影响,为解决面向钢铁厂群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抑制措施提供仿真平台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0-28)

江浩侠,曹琪娜,李桂昌,张勇军[4](2018)在《针对冲击性负荷接入配电网的无功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性负荷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会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接入配电网后往往对电压质量及线损产生不利的影响,以叁相交流电弧炉为例分析了冲击性负荷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机理,并综合考虑电压质量、线损以及投资的约束,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冲击性负荷接入配电网的动静态混合无功优化配置方法。经算例验证表明,采用所提配置方法效果良好,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李和丰[5](2018)在《微电网冲击性负荷下飞轮储能与电源的运行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偏远山区海岛与移动载具往往孤立于大电网,这类孤岛区域的电气化不能得益于大电网的发展,幸而迅速发展的微电网为其提供了实现条件。然而,微电网的发电与负荷均存在较大的波动与不确定性,特别在重型工业与军用领域,负荷波动更加剧烈。其中冲击性负荷以时间短幅度大的特点对电网有着诸多危害,但同时也是一些微电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系统的容量较小时,这些非线性、不平衡冲击性负荷在生产过程中有功和无功功率随机地或周期性地大幅度变动,危害其它馈电线路上用户的电气设备,严重时会使其它用户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在微电网下处理冲击性负荷的技术显得尤为关键。近些年储能技术得到了持续高速发展,在这其中飞轮储能系统,由于其突出优点所以在应对冲击性负荷上以飞轮储能运用最为广泛。尽管孤岛微电网运行冲击性负荷已经有所研究与应用,但是在以往微电网利用飞轮储能运行冲击性负荷时,存在一些问题:飞轮储能放电深度未得到最大化利用,频繁地投切会给微电网带来扰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微电网冲击性负荷下飞轮储能与电源的运行优化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新型控制方式提高飞轮储能可放电深度。这种新型控制方式通过引入飞轮转速来长时间大幅度地改变控制信号来达到提高放电深度的目的。通过仿真验证飞轮的转速跟踪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飞轮储能的放电深度,从而增加了飞轮储能的容量利用率,以此为基础的储能容量配置更为经济,同时可以在微电网中节约储能设备的占地面积与装置重量。转速跟踪与PI的联合控制可以既保证飞轮储能的深度放电,又能保证飞轮储能的快速响应与电压稳定。2.提出了一种微电网中冲击性负荷的并网供电运行方式,通过并网方法的精心设计以及微电网电源与飞轮的协调运行,实现既防止冲击,又维持电网稳定运行的冲击性负荷并网运行方式。由于避免了频繁切换操作,微电网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间接供电方式。并且由于柴油发电机连续平稳发电没有空载时间所以效率更高,在经济上得到了优化。3.在本文中的并网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对微电网电源制定了经济调度方案,使得对冲击性负荷的供电经济运行。(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02)

宫晓珊[6](2018)在《冲击性负荷引发强迫功率振荡的分析与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互联能够大幅提升能源配置能力和电网安全供电水平,然而随着负荷的增长、送电距离的增加以及大量高压直流输电的投运,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越来越复杂化,实际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用负阻尼机理难以解释的低频振荡事件,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强迫功率振荡。现有的关于强迫振荡机理分析与振荡源定位的研究多集中于电源侧,鲜有专门针对负荷侧引发电网强迫振荡的研究,研究负荷侧强迫振荡的产生机理以及如何对负荷侧强迫振荡进行稳定监控与振荡源定位变得尤为重要,为电力系统安稳与长久运行提供了保证。在非正弦持续周期性冲击负荷扰动的引发下,本文将其进行傅里叶分解为若干正弦波的迭加,完善了电网强迫功率振荡机理的理论推导,对比了冲击性方波负荷扰动与正弦波负荷扰动引发系统强迫振荡的区别,并分析了影响强迫振荡下发电机功角幅值的主要因素,对于非正弦周期性负荷侧扰动引发强迫振荡的相关研究具有更多的工程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负荷侧引发的强迫振荡的传播与抑制奠定了基础。针对电力系统周期性负荷扰动引发的强迫振荡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由负荷侧扰动引发电力系统强迫振荡监测问题的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分析冲击性负荷典型特征得出PMU监测策略,缩小监测范围以保证PMU配置的经济性;建立二分类逻辑树来进行PMU优化配置分析,并利用网络连通算法和网络拓扑辨识来获取网络中各节点连接情况等数字化信息。该方法保证了 PMU配置的经济性与负荷侧强迫振荡的监控。最后通过PMU的量测数据与判断线路有功功率波动相位先后的方法达到定位振荡源的目的,并通过IEEE9节点模型、两区四机模型与广东电网实际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3-01)

凃梦洁[7](2017)在《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型企业低压配电网中引入的冲击性负荷日益增长,导致系统无功功率严重匮乏且波动频繁,功率因数低。因此,本文在2014年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A011)的资助下,研究一种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由无功分级调节子系统和无功连续调节子系统组成。无功分级调节子系统进行基准无功补偿,无功连续调节子系统进行精准的微调无功补偿,在满足无功补偿容量需求的同时实现无功快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完成了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机理分析。首先根据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功能需求,研究构建了其拓扑结构,然后重点分析了无功分级调节机理与无功连续调节机理,最后给出了补偿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为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完成了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仿真研究。首先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然后设计了系统主要仿真模块,并提出了仿真方案,最后分别对冲击性负荷、无功分级调节子系统、无功连续调节子系统以及补偿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参数配置和仿真效果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补偿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补偿后系统无功大幅降低且保持平稳变化,功率因数达到并稳定在目标值,该仿真研究为补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3)完成了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主电路及操作回路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方案与软件方案设计,其中,硬件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硬件配置,以及PLC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电能检测模块和驱动电路设计;软件方案设计主要包括PLC控制方案和人机界面设计,完成了主要模块程序设计,并利用MCGS组态软件工具完成了人机界面设计,为样机的实现及其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应用于含有冲击性负荷的中小型企业低压配电网,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将企业现有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接口电路的配置与所设计的系统配合使用,以满足企业不同生产状态下的需求,降低企业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望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赵强松,崔丹丹,彭喜英,韩亚丽[8](2015)在《一种用于冲击性负荷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冲击性负荷造成的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电压跌落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改进瞬时无功理论的无功电流检测算法和新型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对冲击性负荷进行快速无功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而且可以稳定变压器输出端电压,增强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5年07期)

黄伟杰[9](2015)在《冲击性负荷对汽轮发电机运行的影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发电机持续稳定工作对整个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探讨了冲击性负荷对汽轮发电机运行的几点影响。(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5年06期)

梁天生,苏引平,孙寰勇[10](2014)在《大功率可控硅对冲击性负荷的平衡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平衡冲击性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采用大功率可控硅构成的调节阀组,在测控装置的测控下,检测电网系统母线角速度、电功率等电网矢量变化,根据指令电流运算电路,控制调节阀门通断实现电流补偿,以ABLS系统电极盾实现有功功率平衡,以滤波装置、大容量电抗实现谐波、无功平衡。ABLS系统对电网系统的有功冲击、无功冲击、高次谐波等不利因素能有效抑制,系统运行结果显示电网电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说明大功率可控硅在冲击性负荷调节方面可以起到有效作用。ABLS系统的成功投运,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带有冲击性负荷的孤立电网的不安全运行状态。(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技术》期刊2014年12期)

冲击性负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抚顺地区冲击性负荷占地区总负荷比重较大,而地区总负荷冲击特性明显时,有可能引起系统频率的连续振荡以及电压摆动的情况,就如何提高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精确度进行探索和相关的实践,改善冲击性负荷预测和预处理的准确程度,以期望能够合理经济调度、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电网安全,该文提出了大数据挖掘下冲击性负荷特性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经测试在抚顺电网取得很好的效果,改善了冲击性负荷特性下本地区电网负荷曲线波动大且规律性不强导致短期负荷预测准确率下降的问题,可以为当前公司负荷预测工作提供方向思路和指导建议,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葫芦岛市等其他具有冲击负荷特性的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改善当地负荷短期预测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击性负荷论文参考文献

[1].魏伟,汪旭祥,李帆,唐登平,丁黎.冲击性负荷条件下的电能计量方法及技术[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云飞,张鹏,程鹏飞,范传忠,程硕.大数据挖掘下冲击性负荷特性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大数据.2019

[3].张哲.钢铁厂群冲击性负荷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江浩侠,曹琪娜,李桂昌,张勇军.针对冲击性负荷接入配电网的无功配置方法[J].机电工程技术.2018

[5].李和丰.微电网冲击性负荷下飞轮储能与电源的运行优化[D].山东大学.2018

[6].宫晓珊.冲击性负荷引发强迫功率振荡的分析与定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7].凃梦洁.冲击性负荷无功快速补偿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8].赵强松,崔丹丹,彭喜英,韩亚丽.一种用于冲击性负荷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方法[J].工矿自动化.2015

[9].黄伟杰.冲击性负荷对汽轮发电机运行的影响探讨[J].机电信息.2015

[10].梁天生,苏引平,孙寰勇.大功率可控硅对冲击性负荷的平衡作用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4

标签:;  ;  ;  ;  

冲击性负荷论文-魏伟,汪旭祥,李帆,唐登平,丁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