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氮磷论文-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

外源性氮磷论文-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源性氮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占相思,凋落叶,分解速率,外源性N和P

外源性氮磷论文文献综述

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1](2018)在《模拟外源性氮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分解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分解过程中N、P、K含量和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便为森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云勇林场马占相思林下凋落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设置对照(CK)、施N(10 g·m~(-2))、施P(5 g·m~(-2))、施N+P(N 10 g·m~(-2)+P 5 g·m~(-2))4种处理,每隔3个月取样1次,并测定凋落叶残留量和N、P、K含量。[结果]表明:施N、P和N+P处理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均为促进作用。各处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大致保持稳定,施P和N+P处理的凋落叶P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而各处理的凋落叶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施N、P和N+P处理提高了马占相思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N含量,促进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论]施N、P和N+P处理促进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有利于马占相思林的养分循环。(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2](2017)在《模拟外源性氮磷对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混合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省云勇林场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的混合凋落叶为材料,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设置对照(CK)、施N(N 10g·m~(-2))、施P(P 5g·m~(-2))、施N+P(N 10g·m~(-2)+P 5g·m~(-2))4种处理,研究了外源性氮、磷对凋落叶分解和凋落叶分解残留物中N、P、K含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处理对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下混合凋落叶分解多为抑制作用,施P和N+P处理能起到加快凋落叶分解的作用。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下各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N含量、施P和N+P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P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各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建议该地区适当施用P肥,促进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以达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林分生长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陈宇顺[3](2006)在《涨渡湖湿地池塘鱼类养殖模式优化与外源性氮、磷污染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池塘养殖是最重要的水产品供应方式。大多数池塘养殖一直以化肥养鱼为主,化肥养殖过程中氮、磷的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了大量的氮、磷沉积在池塘底泥中和流失到周边的湖泊和江河中。同时,这种以化肥为主的养殖方式主要的饲养对象是鲢、鳙和草鱼,与非传统渔业相比,其单位面积经济产出较低。本文从湿地环境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从2004年3月到2005年12月在湖北省涨渡湖湿地选择实验池塘进行野外采样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从池塘鱼类养殖的整个生长周期分析和比较了叁个处理叁个平行的以青鱼和团头鲂为主的A模式、以草鱼为主的B模式和以鲢、鳙为主的C模式的鱼类放养、生长、收获、水质变化及经济效益。采用物质平衡法,在池塘鱼类养殖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分析和比较了A、B、C叁种鱼类养殖模式的进排水、鱼种放养、饲料投入、肥料投入、饲草投入、成鱼收获等氮、磷的输入与输出量,计算出各种模式氮、磷的利用和流失量。根据收支平衡计算了叁个平行实验莲池氮、磷的转移量,根据投入产出计算了实验池的经济收入,逐月分析了实验莲池中水质理化指标和底泥中总氮, 0~5cm, 5~10cm, 10~50cm和总磷, 0~5cm, 5~10cm, 10~50cm的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涨渡湖湿地池塘鱼类养殖A模式的青鱼、团头鲂等鱼类产量为7941±165(平均数±标准差)公斤/公顷, B模式的为1011±23公斤/公顷,C模式的为717±10公斤/公顷,A模式与B、C模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模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产量为5211±97公斤/公顷, B模式的为6094±273公斤/公顷,C模式的为8110±185公斤/公顷,A模式与B、C模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B模式的草鱼产量为3378±177公斤/公顷, C模式的为2351±24公斤/公顷,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模式的经济效益为31268±1100元/公顷, B模式的为15213±2257元/公顷,C模式的为12042±462元/公顷,A模式与B、C模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模式的产出投入比为1.38±0.01, B模式的为1.30±0.04,C模式的为1.23±0.01,A模式与B、C模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叁种池塘鱼类养殖模式中A模式氮的流失量平均为1064.19千克/公顷, B(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期刊2006-06-01)

严朝晖,史为良[4](1995)在《大伙房水库主要外源性氮磷来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伙房水库每年要接纳的氮、磷量分别为1878.75t和61.23t,其中无机氮1423.07t、溶解总磷45.27t。水库输出的氮、磷量分别为898.08t和26.44t。全年滞留于水库的氮为980.67t,磷为34.79t。河流输入氮、磷量约占总输入量的94.2%和95.2%,是大伙房水库氮、磷最主要的来源。此外,河流还向水库输入外源性浮游物约15111.34t可提供鱼产量约635t。外源性浮游物对水库渔业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外源性氮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广东省云勇林场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的混合凋落叶为材料,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设置对照(CK)、施N(N 10g·m~(-2))、施P(P 5g·m~(-2))、施N+P(N 10g·m~(-2)+P 5g·m~(-2))4种处理,研究了外源性氮、磷对凋落叶分解和凋落叶分解残留物中N、P、K含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处理对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下混合凋落叶分解多为抑制作用,施P和N+P处理能起到加快凋落叶分解的作用。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下各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N含量、施P和N+P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P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各处理的凋落叶分解残留物的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建议该地区适当施用P肥,促进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以达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林分生长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源性氮磷论文参考文献

[1].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模拟外源性氮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分解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

[2].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模拟外源性氮磷对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混合凋落叶分解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

[3].陈宇顺.涨渡湖湿地池塘鱼类养殖模式优化与外源性氮、磷污染控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4].严朝晖,史为良.大伙房水库主要外源性氮磷来源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5

标签:;  ;  ;  ;  

外源性氮磷论文-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