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论文-包道格,张涓

麦卡锡论文-包道格,张涓

导读:本文包含了麦卡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华政策,麦卡锡主义,美中关系,老布什,特朗普,两国关系,联邦调查局,智库,共和党,贸易协议

麦卡锡论文文献综述

包道格,张涓[1](2019)在《美对华政策须避免陷入“麦卡锡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副总统彭斯不久前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发表了本年度的对华政策讲话。他在批评中国的同时也呼吁两国之间进行更多的接触。一个积极的信号和彭斯去年在哈德逊研究所做的讲话相比,我认为这次的区别在于,他需要通过提及接触的必要性,指出美国政府不寻求冲突(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1-25)

王春香[2](2019)在《麦卡锡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血色子午线》和边境叁部曲是科马克·麦卡锡创作的西部小说,奠定了他的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地位。在麦卡锡的西部小说中,他无时无刻不营造和建构起一座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美国西部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归纳麦卡锡笔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小说中的空间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涂元季,李明[3](2019)在《近七十年前,钱学森在美四次受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在国内则掀起了一场歇斯底里的反共浪潮,迫害美国进步人士,也迫害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其中最着名的是钱学森,这就是美国轰动一时的“钱学森事件”。审讯陷阱重重由于钱学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允许参加美国国(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8-13)

李世存[4](2019)在《荒野之殇与科学人文主义曙光——论麦卡锡《边境叁部曲》的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麦卡锡的写作受美国文学中荒野传统影响。其叁部曲中的主人公们是他塑造的当代牛仔形象。他们的形象根植于美国文学中的荒野传统,体现了一种在荒野中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在现代化大潮背景下,这种理想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他们在荒野之行中见证了荒野的消亡,经历了诗意栖居理想的幻灭。在工业文明侵蚀下,荒野逐渐沦丧,生态环境亦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和人性的沦丧。面对文明与荒野冲突及其带来的种种问题,麦卡锡以自然文学作家及科学家的双重视野,努力探索解决之道。他倡导一种生物中心主义立场,认为在自然界中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一律平等,都有其内在价值并应受到伦理道德关怀。叁部曲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互融共生的"生物中心主义地图",体现了麦卡锡文明与荒野共生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9年07期)

杜怡然[5](2019)在《圣经镜像》一文中研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被誉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四大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关注美国南方和西部边疆等,风格冷峻而暴力,血腥而恐怖。其中,最新力作《路》则探讨了废墟般末日世界里的温情,蕴含救赎意义。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世界毁灭后,一对生死相依的父子在绝望的世界中苦苦挣扎,走上了不断向南的求生之旅。在路上,父子目睹了噩梦般的屠杀、令人震颤的暴力和人类的脆弱,经历了刺骨的寒冷和饥饿。父子俩仍坚持“好人”道德,表现了人类在绝境之中的勇气和尊严,信念与希冀。《路》中蕴含了大量的圣经元素。本文将《路》置于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进行解读,阐释了小说中的圣经原型。《圣经》是西方文学原型的渊源,是后世文学的综合体,提出“末世论”,强调伦理道德的准则,将人类的境遇放置到《圣经》中研究,对于人类呼唤心灵救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圣杯、出行、爱与救赎叁个方面探讨主题原型,父子俩陷入荒原之中,开始追寻圣杯。在出行中,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空间的不断自我成长。坚持基督教的博爱与救赎精神,重塑道德感,最终实现救赎。这叁个主题体现了由死到生的过程,为“后启示录”的世界提供了良方与希望。第二章分析了小说的结构原型,其中包括U型结构和出埃及记叙事。整部小说是一个U型结构,和圣经中“乐园—罪恶—惩罚—受难—忏悔—救赎”叙事结构相同。而出埃及记则是以“流浪—救赎”为结构。结构原型整合了小说的零碎情节,对故事的发展有暗示性。第叁章分析了父亲、儿子和伊莱的人物原型。通过分析性格、行为以及经历,发现正是摩西、弥赛亚和伊莱亚的原型。圣经中的人物经历给予人类启迪,对于当代人类生存困境具有借鉴意义。第四章揭示了意象原型,其中包括兽、火、鱼叁个典型意象。这些神启意象和魔怪意象给整部小说增添了天堂与地狱的元素。《路》是麦卡锡对末日的预言,对人类社会和未来的投射,对于当代世界人类的生存焦虑和困境具有重要启示。麦卡锡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热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的美好希冀。本文认为,通过圣经原型分析,揭示了世界毁灭后道德和文明的缺失,展示了人性善恶的终极较量,从而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以唤起救赎之心,即在破碎的废墟世界中,仍要坚守“好人”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不断探索救赎之路。(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6)

江明瑶[6](2019)在《论麦卡锡《天下骏马》中的和谐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小说家,因其小说中丰富的主题和独具特色的语言,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其西部小说作品《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1992)是《边境叁部曲》中的开创篇,它融合了英雄传奇经历和自然壮观景致,描写了一个不断追寻和谐关系的西部英雄形象。目前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虽然已经起步并呈增长之势,但总体研究不多。国外学者注意到了小说中的历史和身份等主题,但对其和谐主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和谐是一个传统又永恒的主题,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崭新的内涵。文学伦理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伦理形态定义为“文化伦理”,其核心思想就是内外和谐。通过挖掘文本中伦理关系的冲突与和谐,来研究隐藏在其后的社会变迁。而《天下骏马》中描述了主人公约翰·格雷迪与自我之间的内部关系,以及与他人和自然的外部关系,从冲突与对抗最后经历一番成长后变为和谐统一。本文将分析《天下骏马》中主人公约翰·格雷迪与自我、他人和自然这叁层伦理关系由冲突到和谐的过程。第一章论述格雷迪与自我的和谐。在科技理性精神的冲击下,以自由和谐为主的西部牛仔精神已被侵蚀。一心想成为牛仔的主人公格雷迪面临着自我实现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坚持本善与以恶制恶之间的冲突,在一系列挣扎和打击后,他最终在现代精神荒原中找回了内心的平衡。第二章论述格雷迪与他人的和谐。美国西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离,缺乏家庭温暖的格雷迪选择离开西部。而在墨西哥,他仍不能逃脱人际关系的逐趋利益化和现实化,但最后归乡途中的经历又重燃了他对和谐人际关系的信仰。第叁章论述格雷迪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揭示主人公格雷迪田园理想的虚假来揭露人类对荒野的掠夺和驯化,通过唤醒格雷迪的生态责任意识和荒野内在价值对人类的互补性来重构格雷迪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说明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通过探析《天下骏马》中主人公约翰·格雷迪对和谐伦理关系的追寻,看出人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是变动不居的,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谐的变化。麦卡锡用这叁种伦理关系反观现代工业侵袭下传统西部的伦理状况,展示了西部牛仔的生存困境,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冲突和精神危机。格雷迪对和谐的追寻不仅体现了已经边缘化的西部牛仔这一群体对现代化的抵抗,也展现了麦卡锡的和谐观和人文主义关怀。(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5)

步晓雯[7](2019)在《创伤·治愈·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语言简练却思想深刻,他被誉为海明威与福克纳的唯一后继者。自196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果园看守者》出版至今,麦卡锡已经创作了十部小说,并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赞誉。麦卡锡通过书写充满暴力和残忍的边疆、灰暗混沌的末日来探讨善与恶、生与死等深刻问题,深入探索人性的奥秘,揭露人性的阴暗,寄寓了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和关怀。小说《路》(2006)于2007年获普利策奖并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兴趣,他们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部关于末日题材的后启示录小说延续了作者以黑暗、荒凉、暴力为主题的创作风格,但又着重突出在绝望的末日世界里寻找善良与希望的主题思想。小说描述了在人类几乎退回弱肉强食的原始状态的世界末日境遇下,一对幸存父子前往南方海岸艰难求生的抗争之旅。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他们面对着未知的生计与人性的邪恶,在彼此的陪伴之下持续前进以寻求生存的希望。本文运用创伤理论探究麦卡锡小说《路》中所体现的成长主题。同时经受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创伤的父子二人在末日世界中艰难求生,创伤所带来的痛苦使他们彼此之间产生冲突并对世界产生恐惧。父子间的关爱和交流逐渐填补二人之间的隔阂,彼此的相互扶持使他们在向南行进的过程中治愈创伤并共同成长。父亲受儿子的影响重新获得精神寄托,道德和良知得以升华。儿子在父亲的指导下获得生存技能并逐步适应环境,心怀希望,敢于直面创伤。同时,小说的“9.11”事件创作背景使这一末日场景更具现实意义,小说中父子经受创伤、治愈创伤并在创伤中成长的过程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共分为叁章,对创伤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反思:第一章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分析末日灾难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创伤。灾难摧毁了所有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世界一片破败不堪,这正是对“9.11”事件较为夸大的影射。在路途中创伤事件的闪回,父子接连不断的噩梦以及面对母亲自杀时儿子的麻木和父亲的自责,这都表现出父子二人面对创伤时的逃避态度。第二章分析了在旅途过程中父子二人创伤的不断治愈。父子通过二人之间的陪伴和倾诉相互依靠,同时父子与路途中的其他人相接触,并形成内心的冲突与挣扎。父子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治愈,开始对生命产生困惑并进行探索。第叁章解读了父子在创伤治愈之后的进一步成长。儿子承担起了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坚定地继续上路传递火种。灾难过后人们要做的是正视惨痛经历,并逐渐成长,更加坚定信念,勇担重建文明社会的责任。综上所述,本文指出麦卡锡通过对末日景象的描写,表现出灾难对人类文明的毁灭性影响。在对父子二人的创伤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探讨了麦卡锡对于暴力和创伤的理解。结合“9.11”事件的剖析更能引发读者对现代危机的反思,深化了启示录小说《路》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3)

孙杰娜[8](2019)在《从叙事视角的切换看麦卡锡《上帝之子》中的道德取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麦卡锡《上帝之子》的解读,学界主要争议的焦点在于该作品中对暴力的过度呈现是否体现了一种道德价值取向的缺失,而这个问题归根到底便是巴勒德这个人物形象到底值不值得同情,或者值得几分同情的问题。以故事中叙事视角的不断转换为切入点,本文认为麦卡锡并不希望读者对巴勒德以及他的社群进行居高临下式的批判,同时也不希望读者站在某个高度去同情巴勒德这个社会弃儿。麦卡锡引领读者去见证并经历事件过程,通过移情作用的同感共鸣去填补人物内心的空白,并从巴勒德身上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或者不愿意去看的人性的种种可能性,从而主动去建构与巴勒德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魏新俊[9](2019)在《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创作的“贝克特特征”——《萨特里》和《莫菲》的互文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的艺术成长轨迹和创作实践过程明显带有萨缪尔·贝克特的影子。然而,"贝克特特征"绝不是麦卡锡小说创作的一个新动向,早在他的第四部小说《萨特里》中就已呈现出与贝克特的第一部小说《莫菲》微妙复杂的互文性关系,萨特里被认为是"另一个莫菲"。沿着互文性这条线索对两部小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主题关联和互文指涉,力图寻觅艺术大师们在文学生涯中所留下的碰撞、交错和链接的痕迹。尤其是,通过解读萨特里的"神秘"经历与莫菲脑子"叁个区域"的相互映照和互文性结构关系,尝试解开萨特里所关注的一些哲学问题之谜,深刻认识死亡的人类意识、超越自我的可能性和非理性或超理性知识的可信性等主题意蕴。(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婷婷[10](2019)在《嗜血的征服者和无名的叛逆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其代表作《血色子午线》获评“20世纪最出色的百部英文小说之一”。《血色子午线》是麦卡锡根据萨缪尔·张伯伦的自传体小说《自我忏悔:关于一群十恶不赦分子的记忆》所作的一部作品,描写了 1846至1848年美墨战争后,一群名为格兰顿帮的歹徒在美墨边境不加区分地屠杀印第安人并猎取受害者头皮求赏的残暴历史,展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战争洗劫一空的落魄景象以及处在杀戮中的人类所遭受的痛苦和绝望。本文从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出发,通过“面具”、“阴影”和“自我”叁个主要原型概念,阐释了原着中两个主要人物在“面具”和“阴影”的作用下,如何改变“自我”的过程,以及麦卡锡在作品中折射出的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人格各方面存在尖锐冲突和对立的法官走向人格分裂并最终迷失自我;孩子摆脱头皮猎人“面具”,实现自性完善和精神升华。两者强烈的对比充分说明了“面具”、“阴影”和“自我”作为人格的叁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论文首先介绍了麦卡锡及其主要作品、国内外对麦卡锡和《血色子午线》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理论框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部分阐释了集体无意识的“面具”、“阴影”和“自我”叁大原型以及叁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面具”和“阴影”冲突时,人们会迷失“自我”;“面具”和“阴影”平衡时,人们会重拾“自我”。论文主体部分将法官和孩子作为并置分析,分别揭示了法官在不可调和的“面具”和“阴影”的撕扯下走向人格分裂的过程,以及孩子如何利用“阴影”对抗“面具”,最终恢复人格平衡的心路历程。戴着万物主宰者的“面具”,法官试图通过战争捍卫其绝对统治。然而,受集体无意识影响,人类潜意识中敬畏自然的“阴影”又使得其陷入极度恐惧。内心剧烈撕扯的法官走向极端自我主义、嗜血如性,并最终走向癫狂、迷失了自我。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起初戴着无知杀手的“面具”,陷入一场场血腥杀戮,却在集体无意识的感召下,唤起了内心深处敬畏生命的“阴影”。在“阴影”的抗争下,孩子走上了自我认同之路,最终撕下头皮猎人“面具”,成为一个颠覆者,实现了自我救赎。通过对法官和孩子在“面具”、“阴影”和“自我”叁个方面的剖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面具”和“阴影”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妥协;“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面具”和“阴影”的作用下做动态调整;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面具”、“阴影”和“自我”的动态平衡发展。此外,麦卡锡也通过小说阐释了自己对战争的鞭笞、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光辉的信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麦卡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色子午线》和边境叁部曲是科马克·麦卡锡创作的西部小说,奠定了他的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地位。在麦卡锡的西部小说中,他无时无刻不营造和建构起一座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美国西部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归纳麦卡锡笔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小说中的空间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麦卡锡论文参考文献

[1].包道格,张涓.美对华政策须避免陷入“麦卡锡主义”[N].环球时报.2019

[2].王春香.麦卡锡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3].涂元季,李明.近七十年前,钱学森在美四次受审[N].环球时报.2019

[4].李世存.荒野之殇与科学人文主义曙光——论麦卡锡《边境叁部曲》的主题[J].学术交流.2019

[5].杜怡然.圣经镜像[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江明瑶.论麦卡锡《天下骏马》中的和谐主题[D].湘潭大学.2019

[7].步晓雯.创伤·治愈·成长[D].山东师范大学.2019

[8].孙杰娜.从叙事视角的切换看麦卡锡《上帝之子》中的道德取向问题[J].外国文学.2019

[9].魏新俊.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创作的“贝克特特征”——《萨特里》和《莫菲》的互文性关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何婷婷.嗜血的征服者和无名的叛逆者[D].北京交通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麦卡锡论文-包道格,张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