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翻译批评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译批评,翻译批评主体,基本素质,理论修养
翻译批评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孙一迪,宁双[1](2019)在《翻译批评主体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理论修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纽带。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批评应运而生。翻译批评的几个因素共同构成了翻译批评这一活动,就此,文章从"翻译批评主体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理论修养"这一角度对翻译批评主体进行剖析。(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2期)
高查清,蔡满园[2](2018)在《翻译批评主体的多元性特点分析——从阿诺德与纽曼的论战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批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译者和从事翻译批评的专家分别是翻译批评的隐性主体和显性主体,在多语能力、理论修养、逻辑思维水平以及文字驾驭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让他们所作的翻译批评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让他们毋庸置疑地成为翻译批评的中坚力量。囿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普通读者虽然也属翻译批评的显性主体,却存在着天然不足。但这个批评主体具有泛在性特点,庞大的群体、全面的视角、"亲民"的质询等,使得他们成为翻译批评的"第叁只眼"。鼓励更多普通读者参与翻译批评,当更能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金树[3](2018)在《批评主体的身份对翻译批评观的效应——以1949—1966的翻译批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批评是批评主体对以翻译或翻译活动为中心的描写、分析、评估和研究活动。批评如何进行,与主体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十七年"(1949—1966)特殊的时代语境形塑了文化身份各异的翻译批评主体,其话语特征也风格迥异。本文对"十七年"翻译批评主体的文化身份和话语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有助于我们认识特殊语境下文化身份与翻译批评的关系,以期揭示翻译批评的本质。(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8年04期)
任玲[4](2015)在《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网络翻译批评主体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翻译批评已逐渐进入更多学者的视野,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在翻译研究经历了从语文学范式到结构主义范式再到解构主义范式的转变之后,一些学者的研究视角也开始由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翻译批评主体间性问题同样值得引起关注。翻译批评不能只是批评者自说自话,而是应当在参与翻译批评活动的各主体之间形成平等对话关系。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网络翻译批评主体间性进行详细阐述。研究简要梳理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分析网络翻译批评的特点以及各批评主体的优势与不足,并以哈贝马斯提出的“生活世界”中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叁种有效性原则为视角,以《哈利?波特》网络翻译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哈利?波特》网络翻译批评对叁种有效性原则的体现以及在网络翻译批评活动中各主体的互动交往关系,最后在哈贝马斯“共识性真理”观指导下,反思当前网络翻译批评活动,对未来网络翻译批评规范化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论表明,网络的即时性、便捷性增强了翻译批评主体间的互动,这对翻译批评主体间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促进了翻译批评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研究建议,在交往行为理论的观照下,翻译批评应以叁种有效性为标准;主体间交往活动要以叁种有效性为准则;各主体通过相互理解达成共识性真理,并依据“共识性真理”对译作的价值、译者的翻译策略等问题进行判断,以促进网络翻译批评客观公正地发展,构建和谐的网络翻译批评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殷丽[5](2014)在《翻译批评主体的视角差异性研究——以王国维、林语堂对辜氏《中庸》译本的批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批评主体的视角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翻译批评,王国维和林语堂都对辜鸿铭翻译的《中庸》进行了翻译批评,王国维尖锐刻薄的批评与林语堂温和批评之外的倍加欣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分析了作为翻译批评主体的王国维和林语堂所处的不同位置以及他们如何分别从哲学视角和文化视角对辜氏《中庸》英译进行翻译批评的。通过对王、林二人的批评视角的差异性研究,揭示了批评主体的视角差异在整个翻译批评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批评主体对译者翻译活动的理解差异。(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陆秀英[6](2014)在《新时期社会心理对文学翻译批评主体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翻译社会学,文学翻译批评亦可视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翻译批评实践活动中翻译批评主体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社会心理是重要受动因素之一。新时期国内几大社会心理,如务实化、多元化、消费主义与利益主义考虑等对整个文学翻译批评主体活动影响深刻,批评主体在批评对象的选择上更关注实际市场利益的影响,在批评的视角和话语选择上更加突出多元学科理性思考,主体间关系中主体地位各有不同,在整体上社会心理对文学翻译批评主体的主体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赵冬梅[7](2013)在《“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主体研究——兼论文化翻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相当活跃,它不仅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也规约着当时的译介方向。然而,先前的研究很少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更鲜有人论及翻译批评主体。本文在反观这一时期具体翻译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当时翻译批评主体所具有的共同身份认同特征,及其对"五四"翻译批评的影响,同时指出文化翻译批评与语言批评本质上是文本内批评和文本外批评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13年02期)
刘云虹[8](2012)在《选择、适应、影响——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工作,而是受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活动。因此,翻译批评的对象也不能局限于静态的翻译结果,而应涉及从翻译选择到翻译接受的整个翻译动态过程,涵盖文本内部与外部的诸多要素。传统的文本比较批评虽然能够就语言层面对译作的得失做出详尽、细致的分析和评判,却难免流于片面,无法彰显翻译批评应具有的评介翻译作品、解析翻译现象、引导翻译实践等多重功能。本文指出,作为沟通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经验和认知的桥梁,翻译批评应深入到翻译过程中,对影响翻译产生与接受的诸多文本外因素,尤其是翻译的主体因素,给予必要的关注,从而展现翻译批评应具有的历史性、整体性与实践性。(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2年04期)
马菁雯[9](2012)在《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思考和评价。长期以来,翻译批评往往局限在“文本批评”的范围内,以传统的“忠实”标准为唯一尺度对具体译作或译法作裁判性的正误是非判别。但是在对以往的翻译批评理论和翻译批评实践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翻译批评理论指导下,以不同的翻译标准和价值尺度去衡量同一翻译现象或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价。比如中国近代社会的某些译作,如果以传统的翻译标准,如“忠实”“信达雅”或者“信达切”去衡量,显然是不合格、不忠实的,但这些翻译确实在历史上起了重大影响,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由此我们发现,传统的以“忠实”为唯一标准、限于语言和文本的批评方法遇到了挑战,似乎难以真正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研究者不再局限在以往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或是文学文本的风格、翻译的标准等问题上,而是将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重新审视,同时,发现和开始重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篇论文正是在此背景中展开。笔者认为,翻译批评不应囿于翻译的语言层面和翻译作品本身,企图设定一个僵硬的标准去对比原文和译作,而应将关注的视野从文本向更广阔、更开放的领域拓展,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身上。基于此,本文的主体部分将以译者及其翻译活动为重点考察对象,对翻译批评的维度和视野进行反思与重新审视。在甄选考察对象的时候,将时间范围确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间,选取几位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并且争议最多的翻译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叁章。引言部分提出了翻译批评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矛盾现象,翻译标准无法恰当评价某些翻译现象和翻译作品,由此提出要构建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关注译者主体。并就本论文的理论背景、研究思路、考察对象、研究价值和整体结构进行陈述。第一章从介绍翻译批评的现状入手,说明长期以来,翻译批评往往局限在“语言和文本批评”的范围内,以“忠实”为唯一评价标准。这样的标准和方法却使翻译批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矛盾。因此,翻译批评不应再囿于翻译的语言层面和翻译作品本身,而应“走向译者”,从译者主体的角度探讨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基于第一章的认识,第二章将从译者主体出发,选取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并且争议最多的几位翻译家为例,以他们的翻译为考察对象,着重从叁方面进行探讨:一,翻译目的和拟议文本的选择;该时期内译者的翻译目的统一在“救亡图存”的宏伟目标之中,为此,他们的拟议文本经历了从西方社会科学着作到文学作品的过程,预设读者群体也从最初的士大夫阶层转变到普通大众。二,翻译观、文化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一时期的译者往往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综合运用增添、删减、改写等多种具体方法,这样的选择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他们的翻译观和翻译价值观、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叁,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对近代翻译的客观制约和影响。作为翻译批评的实践尝试,本章的论述采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分析角度选取一定的理论,以借助理论更好地分析现象、探究原因。根据第二章的具体分析和考察,本文第叁章将通过实践反观理论,从理论的角度对翻译批评的维度和视野进行反思和审视。提出要构建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不能拘泥于语言和文本比较的层面,把“忠实”视为唯一评价尺度,而应发现和重视译者的主体作用,关注其对翻译的认识和定位,同时,在翻译批评中要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关注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素,坚持历史观和文化观。结论部分总结了前叁章的论证过程,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尝试,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期待后续研究的跟进。(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22)
肖强[10](2012)在《翻译批评主体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批评主体的2-5-N分法指由双语批评主体和非双语批评主体而划分的译者、双语专家、媒体、读者和发起者五种批评主体和N种人群。而批评者的批评动机又可分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探讨、抒发感情、译文介绍推荐叁种。在翻译批评中,批评者应坚持科学辩证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描述原则进行评论。(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翻译批评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翻译批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译者和从事翻译批评的专家分别是翻译批评的隐性主体和显性主体,在多语能力、理论修养、逻辑思维水平以及文字驾驭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让他们所作的翻译批评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让他们毋庸置疑地成为翻译批评的中坚力量。囿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普通读者虽然也属翻译批评的显性主体,却存在着天然不足。但这个批评主体具有泛在性特点,庞大的群体、全面的视角、"亲民"的质询等,使得他们成为翻译批评的"第叁只眼"。鼓励更多普通读者参与翻译批评,当更能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翻译批评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一迪,宁双.翻译批评主体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理论修养[J].广东蚕业.2019
[2].高查清,蔡满园.翻译批评主体的多元性特点分析——从阿诺德与纽曼的论战谈起[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李金树.批评主体的身份对翻译批评观的效应——以1949—1966的翻译批评为例[J].外国语文.2018
[4].任玲.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网络翻译批评主体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5].殷丽.翻译批评主体的视角差异性研究——以王国维、林语堂对辜氏《中庸》译本的批评为例[J].外语研究.2014
[6].陆秀英.新时期社会心理对文学翻译批评主体性的影响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
[7].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主体研究——兼论文化翻译批评[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
[8].刘云虹.选择、适应、影响——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
[9].马菁雯.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D].南京大学.2012
[10].肖强.翻译批评主体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