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抖振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桁架桥,列车,横风,抖振力
抖振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存明,段青松,廖海黎,易辉,李明水[1](2018)在《横向紊流风作用下桁架梁上高速列车抖振力空间相关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横风作用下钢桁梁上高速列车受到抖振力的空间相关性,在XNJD-3风洞实验室建立了两种大气紊流场,基于1∶29.7的车桥节段模型,采用同步测压法得到了静止列车上的抖振力分布,尝试从时域、频域两个方面分析攻角、紊流场、列车位置等参数对列车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并对试验现象及影响因素总结,提出了列车抖振力跨向相干函数的拟合公式,证实了列车侧向抖振力的相关性与顺风向脉动风的相关性较接近,升力和力矩的相关性略小于竖向脉动风的相关性,也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对类似桥梁上列车运行的舒适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亮亮,李少鹏,李明水[2](2016)在《流线型箱梁抖振力双指数广义相干函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由传统简单指数相干函数模型所引起的抖振力计算误差,基于薄翼叁维抖振力分析理论,提出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并通过引入几个额外参数将该模型扩展至复杂钝体断面。针对大跨度桥梁中常用的流线型箱梁,进一步通过大尺度紊流场中不同缩尺比的刚性节段模型测压试验,深入研究了紊流积分尺度和箱梁特征尺寸对于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对上述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进行修正,以反映紊流叁维效应对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并通过与推荐相干函数模型结果进行对比来分析传统简单指数函数相干函数模型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反映紊流空间分布特性和气动导纳对抖振力相关性的影响机理;而且与传统模型相比,其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能够精确描述抖振力相关性在低频的变化规律;通过引入与紊流积分尺度和箱梁特征尺寸有关的约化间距,可进一步得到能精确描述实际主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双指数广义相干函数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李少鹏,李明水,马存明[3](2016)在《矩形断面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紊流作用下钝体的非定常气动力(抖振力),以矩形断面为例,通过测压试验研究不同紊流积分尺度下的非定常气动力的分布特性,并结合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现有导纳识别方法的缺陷,进而提出基于叁维统计理论的两波数叁维导纳初步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对于矩形这类钝体断面,其在紊流下的抖振力特性与流线型箱梁(桥梁主梁)接近,即抖振力的相关性高于脉动风速的相关性,且与紊流积分尺度成正比。另外,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传统的二维导纳函数无法反映真实的非定常气动力展向分布情况,而两波数的叁维导纳则可揭示展向不同尺度漩涡都对抖振力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6年01期)
韩艳,陈浩,刘跃飞,蔡春声,张建仁[4](2015)在《桥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对风-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提出的抖振力模型和建立的风-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发展了一种可以考虑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江顺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测试了桥梁抖振力的空间相关性和考虑车桥耦合作用的车桥气动参数,分析研究了桥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对侧风作用下桥梁和车辆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对桥梁动力响应有显着影响,对车辆的动力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9期)
李少鹏[5](2015)在《矩形和流线型箱梁断面抖振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鉴经典紊流张量理论,通过叁维抖振力模型,建立了两波数抖振力和气动导纳函数的风洞试验直接识别方法。针对矩形断面及大跨桥梁中常用的流线型箱梁断面,通过大量风洞试验深入研究了抖振力形成机理及能量传递模式,并提出了抖振力相干函数数学模型。并据此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叁维实用抖振力模型,为精确分析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介绍了各向同性紊流张量分析理论以及薄机翼抖振力和叁维传递函数(气动导纳函数)的分析方法,总结了桥梁风工程中常用的抖振力和气动导纳模型,并探讨了目前抖振分方法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利用经典的翼型抖振力叁维分析方法,通过对抖振力互谱进行二维Fourier变换,提出了两波数抖振力谱及气动导纳的通用识别方法。而且该方法可以通过现有风洞试验技术直接识别。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薄机翼叁维实用抖振力模型,提出了具有严格物理意义的抖振力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抖振力的相关性必定会高于脉动风速的相关性,并将该模型扩展以使其能够应用于具有任意断面的线状细长结构。3.通过一系列节段模型测压试验,详细研究了矩形断面抖振力叁维分布特性,流固相互作用机理以及能量传递模式。通过综合考虑矩形断面特征尺寸和紊流积分尺度对于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提出了矩形断面抖振力相干函数数学模型。4.针对大跨桥梁中常用的流线型箱梁,通过不同几何缩尺比的节段模型测压试验,提出了流线型箱梁抖振力相干函数数学模型。并完善了线状细长钝体结构叁维实用抖振力模型。最后,以一大跨度斜拉桥为例说明了该模型在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9-01)
王凯[6](2015)在《钢桁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及气动导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回顾了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发展,总结了大跨度桥梁抖振分析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桁架梁桥梁。指出了桁架梁桥的主梁气动力跨向相关性及主梁气动导纳是桁架梁桥抖振精细化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风洞试验技术,获得了两种紊流积分尺度下两种缩尺比模型的桁架梁主梁断面的节段气动力,利用节段气动力开展了对桁架梁主梁断面的气动力跨向相关性和气动导纳的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了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桁架梁桥梁抖振分析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概述了气动导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2.在风洞中模拟了两种不同紊流积分尺度的紊流场,研究了两种紊流场的紊流统计特性。3.研发了多天平桁架梁抖振力测量系统,同时采用两个高频动态天平研究了两种缩尺比模型桁架梁断面的抖振力沿跨向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抖振力的统计特性。4.基于试验获得的模型各节段的气动力时程,分析了桁架梁断面的抖振力跨向相关性,验证了桁架梁的抖振力相关性大于脉动风速的相关性,表明现行抖振分析方法中采用脉动风速相关性表达抖振力的相关性可带来不安全的结果。5.从理论层面得到了桁架梁断面气动导纳的叁维表达式。基于桁架梁断面跨向气动力相关性,计算得到了桁架梁断面两波数气动导纳。6.提出了桁架梁主梁断面等效气动导纳的概念,对两种缩尺比模型的桁架梁主梁断面在两种紊流场中的气动导纳函数进行识别,归纳出了包含有模型特征尺寸的桁架梁主梁断面等效气动导纳经验公式,讨论了桁架梁主梁断面的气动导纳函数与Sears函数的区别。7.根据桁架梁抖振力跨向相干函数和气动导纳函数,进行了桁架梁桥梁抖振频域计算,分析了气动导纳和相干函数对抖振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徐自然,周奇,朱乐东[7](2014)在《考虑模型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的气动导纳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通过考虑节段模型上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推导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作用在模型断面上的分布抖振力谱和由底支式天平测到的模型总抖振力谱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准平板断面为例,进行了格栅湍流场节段模型的测力和同步测压试验,获得了模型总抖振力谱以及模型抖振力跨向相关性函数。接着,采用等效导纳法以及抖振力自谱和抖振力脉动风速交叉谱综合残量最小二乘法分别识别了准平板节段模型等效气动导纳和六分量气动导纳,讨论了模型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对气动导纳识别结果的影响,并把识别得到的准平板断面气动导纳与平板断面气动导纳的理论结果——Sears函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忽略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即假设节段模型分布抖振力沿跨向完全相关)而直接采用平均抖振力作为断面上分布抖振力的传统方法会导致气动导纳识别结果偏小,并且,其偏小程度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相对于抖振升力和扭矩相关的气动导纳分量而言,由于抖振阻力的跨向相关性比抖振升力和扭矩的跨向相关性显得更弱,因此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对阻力相关气动导纳分量识别结果的影响更大;利用识别得到的六分量气动导纳反算的作用在模型上的分布抖振力谱与试验中实测结果非常接近,经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修正后的竖向脉动风速对应的升力和扭矩气动导纳分量的识别结果与Sears函数也比较接近,从而验证了用于六分量气动导纳识别的自谱-交叉谱综合最小二乘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4年05期)
李少鹏,李明水,马存明,廖海黎[8](2013)在《大跨桥梁抖振力与脉动风速空间相关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桥梁断面,已有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抖振力的跨向相关性大于脉动风的相关性。由于风洞尺寸和模型尺度的限制,这些试验结论是在跨向间距较小和被动模拟紊流场条件下取得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较大的跨向间距内以及不同紊流场中抖振力的跨向相关性,以抖振升力为例,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风洞模拟风谱以及自然大气风谱下抖振力的跨向相关性与脉动风速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风洞模拟紊流场中,抖振力的跨向相关性大于脉动风的相关性仅在一定的跨向间距内成立;而在自然大气紊流场中,抖振力的跨向相关性则介于纵向脉动风与竖向脉动风的相关性之间。最后,利用Davenport提出的相干函数经验公式计算了自然大气紊流场中抖振力的相关性,通过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丁泉顺,陆宇[9](2013)在《桥梁主梁断面非定常抖振力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主梁断面抖振力通常通过Sears函数模型进行计算.然而,众所周知的是Sears函数仅仅适用于高度流线型的桥梁主梁断面,在时域分析中主梁断面抖振力需要合适的非定常数学模型来表示.本文利用阶跃函数提出一个完整的主梁断面非定常抖振力数学模型,进行了叁维空间脉动风速场的计算机模拟,基于准定常理论和非定常理论对南京叁桥主梁节段模型抖振力时程信号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阶跃函数非定常抖振力数学模型理论上正确,可行,并可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李明水,李少鹏[10](2012)在《钝体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抖振是由湍流中脉动成分引起的结构强迫振动。由于脉动风空间分布的随机特性,当脉动风作用于钝体结构时,会使沿展向的流动特性和表面压力分布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抖振力的空间相关性与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不一致,因此,研究抖振力的展向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Robert和Surry以及本文作者等对各向同性湍流下抖振力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Nettleton,Kimura,Larose及马存明等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在结构的特征尺寸与竖向脉动风的积分尺度接近时,抖振力的展向相关性高于脉动风的相关性。本文首先在理论上证实了上述结论仅在一定的展向长度内是成立的,且局限于风洞试验模拟的风场环境中,而在自然大气湍流中则不一定成立。其次,专门设计了钝体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风洞试验。通过钝体表面脉动压力同步测量,积分得到抖振力,进而分析其展向相关性,并与风洞模拟流场下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有效性,并进而得到钝体抖振力沿展向相关性的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12)
抖振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由传统简单指数相干函数模型所引起的抖振力计算误差,基于薄翼叁维抖振力分析理论,提出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并通过引入几个额外参数将该模型扩展至复杂钝体断面。针对大跨度桥梁中常用的流线型箱梁,进一步通过大尺度紊流场中不同缩尺比的刚性节段模型测压试验,深入研究了紊流积分尺度和箱梁特征尺寸对于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对上述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进行修正,以反映紊流叁维效应对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并通过与推荐相干函数模型结果进行对比来分析传统简单指数函数相干函数模型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双指数相干函数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反映紊流空间分布特性和气动导纳对抖振力相关性的影响机理;而且与传统模型相比,其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能够精确描述抖振力相关性在低频的变化规律;通过引入与紊流积分尺度和箱梁特征尺寸有关的约化间距,可进一步得到能精确描述实际主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的双指数广义相干函数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抖振力论文参考文献
[1].马存明,段青松,廖海黎,易辉,李明水.横向紊流风作用下桁架梁上高速列车抖振力空间相关性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2].张亮亮,李少鹏,李明水.流线型箱梁抖振力双指数广义相干函数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6
[3].李少鹏,李明水,马存明.矩形断面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6
[4].韩艳,陈浩,刘跃飞,蔡春声,张建仁.桥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对风-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李少鹏.矩形和流线型箱梁断面抖振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6].王凯.钢桁梁抖振力空间相关性及气动导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7].徐自然,周奇,朱乐东.考虑模型抖振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效应的气动导纳识别[J].实验流体力学.2014
[8].李少鹏,李明水,马存明,廖海黎.大跨桥梁抖振力与脉动风速空间相关性的对比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
[9].丁泉顺,陆宇.桥梁主梁断面非定常抖振力数学模型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李明水,李少鹏.钝体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实验研究[C].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