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组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创新,组织战略,组织文化
资源组织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程龙[1](2019)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创新――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合理优化,关系到组织内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组织创新、保持发展动力的客观需要,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创新间关系还缺乏系统研究,其中的影响路径更是缺乏深入探析。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得到全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367份问卷,构成组织战略与组织文化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水平能够显着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创新;第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水平与组织创新之间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第叁,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水平与组织创新之间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第四,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水平与组织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合理优化,可以较好地拓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揭示了人力资本发生变化时所依赖的多元化路径,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员工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9年09期)
岳洋[2](2018)在《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转型叁支柱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人力资源管理将迎接越来越艰难的挑战,在企业的战略制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愈加重要,不仅要负责企业员工管理,还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经营等领域进行管理活动。本文对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转型叁支柱模型进行分析,探究我国企业实施叁支柱模型的重难点。(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8年24期)
王娜[3](2018)在《泛在学习的资源组织模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环境中,如何通过多种方法从大量的网络资源中选出优质学习资源,实现不同学习者间实时共享和传播,以满足泛在学习中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需求,进而实现个性化学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应通过研究学习资源组织模式及资源共享方式和优选方法,让学习者清晰认识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泛在学习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8年18期)
崔小委,屈宝强,刘蔚[4](2018)在《面向科技资源组织管理的数据模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面向科技数据资源的模型分析架构。(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13期)
傅静[5](2018)在《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习资源从单一的纸质形式演变成现在的数字化形式。为了满足自适应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众多专家和教师开发了许多的学习资源,导致学习者对于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出现了迷航。面对学习资源高度分散、无序发展的问题,如何动态组织和过滤具有离散、异构特点的“知识片段”,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的学习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知识地图和学习资源组织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及时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等缺点,难以满足当今大数据环境下的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组织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学习资源组织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使学习资源组织模型符合教学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叁个方面:(1)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构建对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包括学习资源模块、学习资源表示模块和地图展示模块),并对学习资源链接表和学习资源表示表的映射关联关系进行了概述。将学习资源根据学习进程进行分类,并将其抽取成微单元形式后利用IMS内容包装规范形成学习资源链接表,对各种学习资源组件进行打包。然后,将微单元和知识点进行关联映射,显示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最后,形成地图展示层的视图,为学习者形成知识路径导航。(2)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将该模型应用于学习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分析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流程和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主要功能包括学习资源管理内容模块、学习资源管理设置模块和学习资源管理工具模块。具体来说,学习资源管理内容模块是对学习资源进行打包组织放入学习资源库内,学习资源管理设置模块是对知识点录入、编辑和关联并存放在知识库内,学习资源管理工具模块是对内容包的导入导出,以完成学习资源的备份。(3)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应用和分析。本文最后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资源组织质量进行研究,利用系统后台数据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孙文佳[6](2018)在《图书馆现代特藏资源组织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数字环境下,数字化书刊激增、搜索引擎迅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更为便捷,对信息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率持续走低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资源同质化现象突出,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率面临严峻的挑战。“需求决定服务,服务依靠资源”,这就要求拥有丰富馆藏资源的图书馆提供独特且具有竞争力的能够支持用户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的服务。面对上述背景,图书馆需要突破传统文本资源组织的理念与模式,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将形式复杂多样的现代特藏资源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揭示,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这对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图书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立足于揭示当前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的现状,并探求未来图书馆资源组织的走向,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方法,以构建图书馆现代特藏资源组织模型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概念内涵、功能与特点,认为虽然现代特藏资源的概念出现泛化,不同于传统特藏资源,但其核心特质突出独有或少有并未改变。为了探索合适的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模型,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几种资源组织方法,认为元数据方法与知识本体方法不能解决当前现代特藏资源组织的困境,建议图书馆引入关联数据技术以实现特藏资源的知识组织。此外,本研究还对66所国内外图书馆现代特藏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特藏资源不仅名称多样化,而且特藏分类标准也不统一,特藏资源间关联组织非常薄弱,特藏资源获取方式单一,导致用户对特藏资源检索利用效率较低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借助关联技术构建了独特的特藏资源关联组织模型,以满足用户深层次知识服务的需求。该模型采用“资源层”—“中间层”—“知识层”叁层架构,并采用RDF资源描述框架和URI标识符对特藏资源进行细粒度的描述与组织,深度揭示与表达特藏资源、知识单元各自及其之间各种复杂的语义关系。为了验证特藏资源关联组织模型的合理性与可实现性,本研究以东南大学图书馆国鼎图书室特藏资源为研究样本,系统采集、梳理了该图书室特藏资源数据,包括国鼎图书室期刊(台版期刊、内地研究台湾经济政治期刊)、李国鼎论着集(讲稿、手稿、报道和论文等)、图书类(李国鼎着作书籍、他人着李国鼎书籍),以及图片与视听资源(与李国鼎相关照片、光盘、磁带)的相关数据,元数据总量为24524条,利用Drupal关联数据发布平台,成功发布了包含165000多条RDF叁元组数据的国鼎图书室特藏资源关联数据集,其中期刊论文类RDF叁元组数据为14300多条。目前,有关特藏资源的研究多集中在特藏资源收集方式、保护、建设、利用与服务方面,鲜有对特藏资源组织模式进入深入探讨与研究。本研究在全面调研图书馆特藏资源功能与特点,以及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组织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模式,并借助关联数据技术搭建了独特的特藏资源组织框架,以满足用户深层次服务的需求。本研究选择对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复杂的国鼎图书室特藏资源建立数据关联模型,实现了对国鼎图书室特藏资源多角度、多层次的揭示与利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与示范意义,而且有助于深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1-01)
李建伟[7](2018)在《特色文化资源信息组织方法与数据共享模型研究——以“世界客都”古民居数字记忆工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科学精细为特色,以开放共享为目标,在参照国际有影响力元数据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世界客都古民居数字信息资源语义组织模型,阐述实现思想、模块设计、功能创新、检索机制等方面,探讨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如何实现国际化数据交换与互享。(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楚京予[8](2016)在《MOOC平台课程资源组织模型与体系架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大规模开放教育课程,并在国内外得到快速的发展,它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并对传统教育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革新。但是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它的劣势与不足也逐渐凸显并且不容忽略,例如:中途退课率高、不支持个性化学习等;同时MOOC平台中课程资源数量巨大,并且处于散落的状态分布,难以被用户发现和利用。这些缺点与不足给MOOC平台中课程资源的组织模式与MOOC平台的体系架构的组织与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即:MOOC平台对学习资源动态关联、个性化学习等智能学习功能的支持。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进行了以下研究:(1)提出了MOOC平台中课程资源的组织模型,即单个课程内采用学习对象包装模式;课程外部根据本体库以及生成性信息构建课程资源的特征描述,不仅描述了课程的基本信息以及课程的特征,而且建立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为以后个性化和智能化学习等提供基础。(2)设计了MOOC平台的体系架构,课程资源组织模型的实现需要整个MOOC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本文在课程资源组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MOOC平台的功能需求与技术需求,设计了由数据层、语义层、逻辑层和表示层组成的MOOC平台分层体系架构,(3)基于体系架构的MOOC平台下用户个性化推荐流程设计,无论是课程资源组织模型的设计还是MOOC平台体系架构的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动态关联、学习资源语义检索以及个性化推荐等智能化操作。因此本文以个性化推荐为例展示了平台如何实现学习资源的智能操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潘向辉,吴学毅[9](2016)在《一种元资源组织和并行传输模型在P2P流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2P流媒体系统的服务质量参数主要有响应时延,平滑播放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元的资源组织形式及在此基础上的多通道并行传输模型,把该模型植入P2P流媒体系统的传输层,即可以解决客户端的服务质量要求。另外,因为在系统资源层启动多个服务节点并行传输,也降低了单服务节点负载,对于P2P流媒体系统的带宽、流媒体服务器起到了负载平衡的作用。这一点取决于在客户节点划出多个缓冲块,各服务节点以并行的方式向各缓冲块读入数据的思想,即基于元的多通道并行传输模型。(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晗,孙翌,郑巧英[10](2016)在《图书馆服务性资源组织与管理的本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及相关研究,对图书馆服务性资源进行定义与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本体技术设计图书馆服务性资源一体化组织与管理模型:以服务为主线整合并关联馆藏服务资源、人力资源、场所资源等服务性资源,对图书馆服务本体进行建模,给出其类、属性和关系的定义。(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6年04期)
资源组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人力资源管理将迎接越来越艰难的挑战,在企业的战略制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愈加重要,不仅要负责企业员工管理,还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经营等领域进行管理活动。本文对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转型叁支柱模型进行分析,探究我国企业实施叁支柱模型的重难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组织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程龙.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创新――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劳动.2019
[2].岳洋.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转型叁支柱模型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
[3].王娜.泛在学习的资源组织模型分析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
[4].崔小委,屈宝强,刘蔚.面向科技资源组织管理的数据模型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
[5].傅静.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资源组织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孙文佳.图书馆现代特藏资源组织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8
[7].李建伟.特色文化资源信息组织方法与数据共享模型研究——以“世界客都”古民居数字记忆工程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
[8].楚京予.MOOC平台课程资源组织模型与体系架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9].潘向辉,吴学毅.一种元资源组织和并行传输模型在P2P流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10].张晗,孙翌,郑巧英.图书馆服务性资源组织与管理的本体模型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