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质周期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孔介质,周期结构,声传播
介质周期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乔厚,何锃,张恒堃,彭伟才,江雯[1](2019)在《二维含多孔介质周期复合结构声传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取得理想的隔声性能,本文结合多孔介质和周期结构两类声振调控方案,讨论了一种新型含多孔介质周期复合结构;采用等效模型描述振子系统,利用薄板理论和Biot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声振耦合理论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与文献中数据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振子系统或组合振子系统都可以在其特征频率决定的频域提升复合结构的声传递损失(STL);然而,在越过相应频域后,STL会急剧下降,选取合适的振子参数,可以拓展隔声带宽而又保持其STL水平.对比振子系统结果发现,相对简单振子系统,组合振子系统能在获得更宽STL提升频域同时减弱特征频率域后的STL下降趋势.这些结果可以为宽频减振降噪提供思路,为中低频域隔声应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翟福宁[2](2017)在《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古建筑博大精深,创造了很多先进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对古建筑基础进行研究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碎砖黏土层状基础,这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基础。现代固体物理学研究发现,周期结构具有频率衰减域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周期结构理论研究古建筑地基基础动力特性的工作还极其有限,特别是同时还能计及土体的两相介质特性,相关工作更是少见。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工程中的土体更接近于饱和土,因此,有必要采用周期结构理论和两相介质模型,研究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本文将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和两相介质的Biot模型来分析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而对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给出新的解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首先介绍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基本理论,其中包含饱和介质的Biot波动理论和周期性理论。2.建立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首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利用该模型求得了结构的衰减域,同时对比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和单相弹性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频散曲线。3.分析了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衰减域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隔振基础。4.基于建立的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完成了频域响应分析,验证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隔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席锋,刘启能[3](2013)在《一维固液介质准周期结构声子晶体的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维固液介质的Fibonacci序列准周期声子晶体,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弹性纵波在准周期结构中的透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准周期结构具有比周期结构更宽的禁带,并伴随带边谐振;序列越高,带边谐振越强,并在较低序列的禁带中心出现谐振模;弹性波以0.1rad斜入射时,透射谱向高频方向移动;当固液介质波阻抗接近时,出现等间距的谐振模,同时禁带消失。(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曹苗苗,刘文鑫,王勇,李科[4](2013)在《介质填充开放式金属光栅周期结构的色散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周期结构—介质填充金属光栅,该结构可以作为Smith-Purcell自由电子激光的慢波结构。基于场匹配的本征模法,分别写出各区域电场和磁场方程,利用边界面上场的连续性条件,获得了开放式介质填充金属光栅周期结构的"热"色散方程,求出注-波互作用线性增长率,并讨论了系统结构参数和电子注参数变化对系统色散特性和线性增长率的影响。利用软件MAGIC对结构的色散特性进行了二维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3-08-22)
郭亮[5](2013)在《少周期脉冲在微介质结构传输中波形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超短激光脉冲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能够产生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光学周期的脉冲。对于只包含几个光学周期的脉冲,在处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时候,缓变包络近似(SVEA)和旋波近似(RWA)已不再适用,因此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被发现,例如少周期和单周期能隙孤子的产生,自诱导透明以及载波拉比振荡等。随着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可知,当少周期脉冲在由稠密的共振二能级原子所组成的亚波长介质内传播时,入射脉冲会被整形为只包含单个光学周期甚至是亚周期的超短脉冲,该过程可以通过非缓变包络近似和旋波近似的全波Maxwell-Bloch方程来描述,这使得通过脉冲整形获取更短的脉冲成为可能。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来求解不同结构介质以及条件下的全波Maxwell-Bloch方程,研究了亚波长介质以及激光脉冲的参数,例如介质的长度,周期,脉冲的啁啾系数,共振介质的密度等对脉冲在亚波长介质中传输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讨论了介质的周期性结构对超短脉冲在连续介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周期介质可对脉冲整形进而形成单周期或者亚周期的脉冲。2.研究了共振介质的密度对脉冲传输的影响,发现增加共振介质的密度后,介质入射面上的反射会随之迅速的增强,透射脉冲会迅速的衰减,在介质内通过一小段距离之后消失。这说明选取适当的密度对于脉冲整形是非常重要的。3.我们讨论了脉冲的啁啾系数对脉冲在共振介质内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射脉冲的群速度方面。对于结构紧凑的周期性介质,啁啾系数的影响会受到抑制。4.我们还研究了增加脉冲的面积对少周期脉冲传输的影响以及介质的长度对脉冲整形的影响。通过我们的论文研究,我们发现具有紧凑的周期性结构的亚波长介质可以用于脉冲的整形,这种结构的介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压缩超短激光场成为单周期甚至亚周期脉冲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尹庆标,秦卫平,张旭祥[6](2013)在《二维周期介质块结构电磁吸波材料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基于最优保存策略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和团队进步算法对二维周期性介质块结构的吸波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团队进步算法比基于最优保存策略的小生境遗传算法有较快地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5-21)
杨迪迪,朱凤霞,李和兴,张昉[7](2012)在《周期有序双连续介孔结构Pd(Ⅱ)有机金属催化剂用于水介质Sonogashira反应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双(叁乙氧基硅基)苯和苯基膦钯有机金属硅烷为混合硅源,在表面活性剂导向组装下共缩聚制得Pd(Ⅱ)-PMO-KIT-6非均相催化剂,并利用NMR、XPS、XRD、TEM和氮气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水介质Sonogashira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Ⅱ)-PMO-KIT-6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主要归因于催化剂的高比表面积、双连续介孔结构有利于提高Pd(Ⅱ)活性位分散度,减少传质阻力;同时苯基桥联PMO构建形成的微环境增强表面疏水性,有利于反应底物的吸附和扩散.此外,催化剂还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濮荣强,余红英,沈林放[8](2012)在《二维介质柱正方复合周期结构光子晶体的禁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和研究了一种介质柱在空气中复合周期排列的二维光子晶体新结构,该结构是二套不同尺寸介质柱的正方周期排列的迭加所构成。针对这种光子晶体,对Maxwell方程做出了严格的Fourier变换,从而建立了快速的平面波展开算法。应用所建立的快速理论算法,详细地数值分析了这种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及相关禁带,结果表明,与介质柱的简单正方周期结构相比,复合周期结构由于降低了结构的对称性,它的绝对禁带得到了显着的增大。(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羊羊,朱方明,沈林放,高振[9](2012)在《介质填充浅槽周期结构表面上的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金属表面刻成浅的垂直凹槽,并在槽内填充不同的介质,对金属表面浅槽周期结构上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特性与填充介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在周期凹槽内填充介质可以有效降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渐近频率,并增强金属表面对电磁场的约束.分析了太赫兹波段金属的吸收损耗对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于填充介质的浅槽周期表面结构可以获得长距离传输以及场的亚波长约束.通过对波传输的数值仿真,验证了该表面结构在太赫兹波段良好的导波能力.这种表面结构对太赫兹波段新型集成导波器件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金理[10](2012)在《一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光传播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传统光学集成回路减小到纳米尺寸时候,运用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Plasmon, SP)可以克服空间约束光能量所受到的衍射效应限制。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作为SP一种重要的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它已经被应用于包括传感、医疗、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成熟,金属-介质组成的纳米周期结构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其中,作为基础的一维金属-介质组成的纳米周期结构也日益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结合金属-介质表面激发的SP以及结构的周期性,研究一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中光的传播特性。此结构可以实现纳米尺度上光能量的限制以及操控。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综述了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给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模拟和计算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的常用数值方法。详细介绍了传输矩阵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并且对每一种方法分别从以下叁种情况进行讨论,即:考虑普通材料、考虑材料损耗和色散及考虑材料非线性。第叁章,分析了基于金属包覆介质波导的纳米周期结构光传播特性。当入射光方向平行于金属-介质界面时,分别讨论了金属包覆介质波导在纵向和横向形成一维周期性结构这两种情况下,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的光传播特性。当形成纵向周期性时,详细研究了含周期垂直狭槽的金属包覆介质波导的透射增强特性;当形成横向周期性时,详细研究了金属-介质波导阵列的输出相位可调特性。第四章,分析了由金属和介质组成的纳米周期光子多层结构的光传播特性。当入射光方向垂直于金属-介质界面时,首先,研究了由金属-介质波导阵列模型转变成的金属-介质周期光子多层模型其多通道滤波特性;其次,因为金属具有损耗和吸收,为获得完美透射特性,设计了介质周期光子多层结构,得出介质周期光子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完美透射;再者,当利用金属损耗和吸收时,分析了非对称金属包覆介质周期光子多层结构,并获得可调多通道单向完美吸收和反射特性。第五章,概括了本论文前面所述的工作,并对一些潜在的应用做了展望。总之,本论文提出的一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及对其的理论分析为一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光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研究和探索二维、叁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光传播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2-04-24)
介质周期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古建筑博大精深,创造了很多先进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对古建筑基础进行研究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碎砖黏土层状基础,这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基础。现代固体物理学研究发现,周期结构具有频率衰减域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周期结构理论研究古建筑地基基础动力特性的工作还极其有限,特别是同时还能计及土体的两相介质特性,相关工作更是少见。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工程中的土体更接近于饱和土,因此,有必要采用周期结构理论和两相介质模型,研究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本文将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和两相介质的Biot模型来分析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而对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给出新的解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首先介绍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基本理论,其中包含饱和介质的Biot波动理论和周期性理论。2.建立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首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利用该模型求得了结构的衰减域,同时对比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和单相弹性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频散曲线。3.分析了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衰减域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隔振基础。4.基于建立的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完成了频域响应分析,验证了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隔振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质周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乔厚,何锃,张恒堃,彭伟才,江雯.二维含多孔介质周期复合结构声传播分析[J].物理学报.2019
[2].翟福宁.两相饱和介质层状周期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工程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席锋,刘启能.一维固液介质准周期结构声子晶体的传输特性[J].应用力学学报.2013
[4].曹苗苗,刘文鑫,王勇,李科.介质填充开放式金属光栅周期结构的色散特性分析[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3
[5].郭亮.少周期脉冲在微介质结构传输中波形控制[D].西北大学.2013
[6].尹庆标,秦卫平,张旭祥.二维周期介质块结构电磁吸波材料优化设计[C].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3
[7].杨迪迪,朱凤霞,李和兴,张昉.周期有序双连续介孔结构Pd(Ⅱ)有机金属催化剂用于水介质Sonogashira反应的研究(英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濮荣强,余红英,沈林放.二维介质柱正方复合周期结构光子晶体的禁带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2
[9].张羊羊,朱方明,沈林放,高振.介质填充浅槽周期结构表面上的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J].光子学报.2012
[10].金理.一维金属—介质纳米周期结构光传播特性分析[D].宁波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