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灾害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洲水塔,自然灾害,灾害特征,灾害风险
灾害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崔鹏,郭晓军,姜天海,张国涛,靳文[1](2019)在《“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其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差异显着,地貌类型多样,冰川发育,地壳隆升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导致滑坡、泥石流、洪水、冰崩雪崩、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发育。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破坏严重、链式效应明显等特点,且沿构造断裂带、高山深切峡谷集中分布,受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气候条件和局地水热条件控制,不同海拔区的灾害类型、诱发因素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所差异。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雨增多对灾害发生的水源、物源、能量和条件组合都有所影响,导致灾害的孕灾环境变得易于成灾。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灾害的危险性,而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和经济体量的增加而升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对"亚洲水塔"变化下灾害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从而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风险,应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灾害考察,利用高新技术系统获取第一手灾害数据,建立灾害数据库,深化对孕灾环境、形成机理和灾变机制的认识,研究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灾害的发展趋势,研发针对特大灾害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立多国协调的灾害防控信息共享和减灾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胡倩,岳大鹏,赵景波,马爱华[2](2019)在《甘肃省近50年暴雨变化特征及其灾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甘肃省近50 a来暴雨的时空变化及灾害特征,为该区的暴雨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29个气象站1968—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陇东地区为甘肃省暴雨高值高频中心区,陇南地区次之,河西走廊和陇西地区最低。②近50 a甘肃省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7月最为显着,但5月呈下降趋势。③近50 a甘肃省暴雨量经历了少—少—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过程,除80—90年代是秋季暴雨量贡献较大以外,其余年代均是夏季暴雨量贡献较大。④甘肃省暴雨日数与暴雨量的振荡周期一致,存在8和3 a两个短周期,暴雨日数的8 a周期比3 a周期明显,暴雨量反之。研究期内甘肃省暴雨日数没有明显突变,暴雨量在1977年发生了突变。⑤近50 a暴雨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全球变暖和东亚季风增强的影响。[结论]甘肃省近50 a暴雨的增加造成了洪灾、旱灾的增加,应对甘肃地区加强暴雨气候监测以及防灾救灾工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志寰,李成兵,周宁[3](2019)在《大型LNG接收站泄漏事故灾害效应分析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LNG接收站的储运介质主要是液化天然气,由于其具有易泄漏、易挥发扩散等特性,泄漏形成的可燃蒸气云团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分析并预测接收站LNG泄漏事故产生的灾害效应,可以为LNG接收站选址、布局设计和事故灾害预防提供参考。为此,利用FLACS软件,根据国内某大型LNG接收站的现场布局建立LNG泄漏扩散叁维预测模型,采用相对偏差率对不同风速、风向和围堰高度条件下的LNG泄漏扩散行为进行分析与评价,预测了接收站LNG泄漏事故产生的灾害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300 s的扩散时间内,LNG泄漏扩散呈现重力沉降特点;②定量分析了泄漏点位置对国内某拥有5个储罐的大型接收站LNG泄漏与扩散效应的影响,确定3号储罐泄漏造成的灾害效应影响最大;③围堰高度对LNG气云爆炸灾害效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风速和风向,而风向对LNG气云窒息灾害效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围堰高度和风速;④发生泄漏事故意外点火爆炸,热辐射死亡最大半径为170.1 m,叁度烧伤最大半径为213.7 m,二度烧伤最大半径为261.7 m,一度烧伤最大半径为370.1 m,其气云团覆盖的范围基本是死亡区,人员重伤死亡。(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陈宗良,叶振南,王志宏,王高峰,高幼龙[4](2019)在《白龙江流域中上游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特征及其灾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龙江流域是我国四大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也是全国1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第四纪沉积物的广泛分布为地质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影像特征和野外实际调查,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成因类型(5大类11亚类)的解译标志;运用所建立的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了精细解译,新增第四纪残积物、坡积物、泥石流堆积和人工堆积等8个沉积亚类,补充和完善了滑坡堆积体和崩积物的面域数据,共解译第四纪沉积物面积444.7 km~2,较前人研究资料扩展了380.4 km~2;研究区上游段主要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第四纪沉积物沿白龙江主河道及其支流分布,中游段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第四纪沉积物沿活动断层呈条带状分布,下游段主要受地层岩性影响,第四纪沉积物呈片状分布;第四纪沉积物灾害效应主要表现为崩滑效应和对泥石流的补给效应。本文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冯文凯,杨强,杨星,谢吉尊,李长顺[5](2018)在《则木河断裂带灾害效应及致灾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则木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的突起上,为大型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因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强烈的地壳形变与断裂活动,从而具有地形复杂、构造强烈、地震活跃、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大箐断层在则木河断裂带次级断裂中活动速率最大,地处断陷河谷盆地和大箐梁子隆起区,且大箐梁子为1850年7.5级地震震中和断层枢纽运动中心,河谷保留冰川活动的遗迹,地质灾害发育,因此将大箐断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良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现场调查,依据孕育地灾的地质背景条件,斜坡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斜坡失稳的成因机制,将断裂致灾模式分为3大类,7亚类,共15种类型。大类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的类型,亚类考虑灾害动力响应过程及斜坡失稳演化模式,是斜坡失稳破坏最显着的差异;小类的划分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是灾害失稳具体形式上的差异。本文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大箐断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致灾模式。(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飞[6](2018)在《黄土沟谷系统自动化分级及地质灾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沟谷系统自动化分级对于认识黄土高原沉积侵蚀演化历史、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发生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吉县幅黄土沟谷地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黄土沟谷系统划分和特征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地表径流模型和Strahler河道分级原理建立了地表水运动模型,模拟了实际流水在1:5万DEM栅格数据表面的动态运动过程,实现了吉县幅黄土沟谷系统自动化分级,确定了沟谷提取及沟道分级最优精度的汇流累积阈值(X=10),其结果与实际调查沟谷类型相吻合。(2)结合文献调研法和野外调查法从沟谷形态、几何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对沟谷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坡面侵蚀沟、冲沟、干沟和河沟的从“沟头-沟中-沟口”和“沟缘-沟坡-沟底”等发育特征,揭示了沟谷不同发育部位多级形成阶段下的动态演化规律,并探讨了黄土地区塬梁峁不同地貌单元与沟谷发育的伴生关系。(3)基于流域侵蚀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沟谷系统演化机制,揭示了沟道流水对沟坡地和沟底地的侵蚀搬运过程及模式,提出了沟谷系统发育过程物理力学概化模型及稳定性计算简化模式,结合不同发育阶段、沟谷不同部位的侵蚀过程和稳定性,构建了完整的沟谷系统演化过程。(4)根据沟谷系统的演化机制,结合沟谷系统发育过程中的沟坡稳定性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变形破坏模式,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沟谷的致灾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级别沟谷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坡面侵蚀沟以坡面泥流、小型滑塌为主,冲沟易发生小型滑塌、崩塌,且威胁对象较小,干沟易发生中小型滑坡,灾点密度较大,而河沟处于相对稳定期,人类活动强烈且诱发地质灾害较多;且在支沟交汇位置处地质灾害(崩滑流)频发且具有群发性特点,多沿沟谷两侧呈条带状展布,发育于斜坡中下部高陡直立面。(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5-01)
黄润秋[7](2017)在《强震地质灾害效应及风险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导致大量的山体震裂、松动,形成大量隐蔽"震裂山体",为震后降雨触发大规模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还可能形成高位滑坡。地震不可控,但是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知道它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且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目前,近30万处登记在册的(本文来源于《民主与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辛鹏,张超越[8](2017)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地质环境安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所承担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灾害效应调查”项目近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组织的2016年度项目地质调查成果验收会上获评优秀。据了解,4年来,该项目组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7-01-14)
刘勇,徐兴永,李培英,池源[9](2016)在《黄河叁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环境灾害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GIS分析黄河叁角洲不同地貌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开采开采动态及其成因,进而分析了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环境地质效应,发现黄河叁角洲南部山前冲洪积平原(广饶县)尤其井灌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含水层超采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遍布井灌区并致使北部咸水向南入侵而改变了地下水流场,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咸水入侵带具有明显的区域组合规律,且二者的面积都呈逐年扩展的趋势,浅层地下水具有咸化特征。黄河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咸水入侵耦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对二者的表现形式与交互作用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叁角洲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6-10-14)
杜建军[10](2016)在《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渭河盆地是中国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新生代断陷盆地,也足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属于汾渭地震带的一部分。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交就位于其上。渭河盆地活动断裂非常发育、地震活动频繁,而且有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发生的背景。华县大地震是发生在高角度正断层上为数不多的强震之一,并且其发震构造目前还存在争议。华山山前断裂为正断型活动断裂,是研究正断型活动断裂与其灾害效应的典型实例。本论文通过对正断型断层活动与大地震及其灾害关系的研究,为评价西安等重要城市群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以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将剂面测量、人比例尺填图、露头观测、光释光(OSL)测年、同位素14C测年、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室内编图等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深部资料和地表调查相结合,探讨渭河盆地成因机制,分析构成渭河盆地东南缘构造格局的NE走向的临漳-长安断裂、NW走向的沪河断裂和近EW走向的华山山前断裂、渭南塬前断裂、秦岭北缘断裂以及铁炉子断裂的切割关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而探讨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活动断裂与相关地质灾害的关系。经过详细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1)根据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渭河盆地活动断裂主要表现为EW走向断裂系、NE走向断裂系、NNE走向断裂系、NW走向断裂系;根据野外调查和擦痕测量,除铁炉子断裂为明显的左旋走滑性质外,其余断层均主要表现为正断层性质。(2)根据DEM地貌分析、断层露头调查,结合地壳形变资料,认为临潼-长安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在北东段活动性最强,中段的活动强度其次,西南部一带活动性较弱。预测临漳-长安断裂带未来在北东段与渭河断裂结合部位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较大。(3)根据野外露头调查和年龄测定,识别出华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的多次古地震事件,即(8590~7570)a BP两次、(7570 to 6180)aBP一次、5610a BP、2715a BP (2500~3000a BP)以及AD 1556a等6次古地震事件。华山山前断裂可以分为叁段,其东段和西段在更新世有过强烈活动,在全新世活动不明显。华山山前断裂中段不但在更新世有过强烈活动,而且在全新世继续活动,是1556年华县Mw8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其中长期倾滑运动速率约为0.64±0.05mm/yr,全新世倾滑运动速率约为1.67~2.71mm/yr。渭南塬前断裂中长期倾滑运动速率约为0.32~0.42mm/yr,全新世倾滑运动速率约为0.58mm/yr,渭南塬前断裂并不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发震断层。(4)为了查明陕西华县莲花寺混杂堆积物的成因和期次,在滑坡区进行了1:5万活动断裂填图,并结合黄土光释光年龄测定,厘定了莲花寺混杂堆积物里包含两次古滑坡和两次地震诱发的崩塌等4次灾害事件。陕西华县莲花寺黄土层之下的混杂堆积物不是1072年或1556年地震造成的,而是形成于18.7万年前的古滑坡,是目前国内报道最老的高速远程古滑坡,高速远程滑坡的诱因可能是华山山前断层的地震活动。(5)华山山前断裂带作为断距大并在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正断层,其上下盘的灾害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断裂以北的上盘,主要分布着一些平行于断裂走向的地裂缝。在华山山前断裂带的下盘为华山山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崩塌主要发生在华山北坡的45。以上的陡峭斜坡上。(6)渭河盆地不是某一应力场下一次构造作用形成的,它是在深部地幔上隆和浅部多阶段多方位拉张应力迭加作用下的产物。其深部动力学与地幔上隆和存在切穿Moho面的深断裂有关,为简单剪切模式。渭河盆地不但地幔上隆,而且存在低速高导层,主要断裂在低速高导层交汇,并存在莫霍断裂,是未来发生强震的重要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6-05-30)
灾害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甘肃省近50 a来暴雨的时空变化及灾害特征,为该区的暴雨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29个气象站1968—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陇东地区为甘肃省暴雨高值高频中心区,陇南地区次之,河西走廊和陇西地区最低。②近50 a甘肃省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7月最为显着,但5月呈下降趋势。③近50 a甘肃省暴雨量经历了少—少—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过程,除80—90年代是秋季暴雨量贡献较大以外,其余年代均是夏季暴雨量贡献较大。④甘肃省暴雨日数与暴雨量的振荡周期一致,存在8和3 a两个短周期,暴雨日数的8 a周期比3 a周期明显,暴雨量反之。研究期内甘肃省暴雨日数没有明显突变,暴雨量在1977年发生了突变。⑤近50 a暴雨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全球变暖和东亚季风增强的影响。[结论]甘肃省近50 a暴雨的增加造成了洪灾、旱灾的增加,应对甘肃地区加强暴雨气候监测以及防灾救灾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灾害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崔鹏,郭晓军,姜天海,张国涛,靳文.“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2].胡倩,岳大鹏,赵景波,马爱华.甘肃省近50年暴雨变化特征及其灾害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9
[3].王志寰,李成兵,周宁.大型LNG接收站泄漏事故灾害效应分析与预测[J].天然气工业.2019
[4].陈宗良,叶振南,王志宏,王高峰,高幼龙.白龙江流域中上游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特征及其灾害效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5].冯文凯,杨强,杨星,谢吉尊,李长顺.则木河断裂带灾害效应及致灾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
[6].李飞.黄土沟谷系统自动化分级及地质灾害效应[D].西北大学.2018
[7].黄润秋.强震地质灾害效应及风险防控[J].民主与科学.2017
[8].辛鹏,张超越.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地质环境安全评估[N].中国矿业报.2017
[9].刘勇,徐兴永,李培英,池源.黄河叁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环境灾害效应研究[C].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6
[10].杜建军.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