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适应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榆科树种,种子发芽,水分胁迫,响应
水分适应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韦小丽,方升佐,喻理飞,朱守谦,徐锡增[1](2009)在《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青檀、朴树和榔榆3个树种种子在干旱逆境下的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3个树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发芽速率和萌发幼苗胚根、胚轴伸长以及幼苗含水量均随环境水势的降低而下降,种子从发芽到成苗阶段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个树种种子发芽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49、-0.32MPa和-0.15MPa,种子成苗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32、-0.32MPa和-0.15MPa。水分胁迫解除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恢复发芽,但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具有后续作用。3个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适应策略主要表现为耐旱发芽和避逆发芽。(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9年07期)
陈世苹,白永飞,韩兴国,安吉林,郭富存[2](2004)在《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6个水分条件不同的典型植物群落 ,测定了各群落中黄囊苔草 (Carexkorshin skyi)叶片δ13 C值、叶片含水量 (LWC)及其种群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变幅为 1.8‰ )。沿土壤水分梯度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黄囊苔草叶片δ13 C值显着增大 ,水分利用方式更加保守。 2 )虽然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含水量变化不大 ,但其叶片δ13 C值与LWC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p=0 .0 5 1)。这表明黄囊苔草水分利用效率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 3)在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种群的植株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出现频度明显不同。具有较高δ13 C值的黄囊苔草种群在群落中出现的频度和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都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 ,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黄囊苔草种群能够通过改变其水分利用效率适应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 ,使其在植物群落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水分适应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6个水分条件不同的典型植物群落 ,测定了各群落中黄囊苔草 (Carexkorshin skyi)叶片δ13 C值、叶片含水量 (LWC)及其种群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变幅为 1.8‰ )。沿土壤水分梯度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黄囊苔草叶片δ13 C值显着增大 ,水分利用方式更加保守。 2 )虽然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含水量变化不大 ,但其叶片δ13 C值与LWC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p=0 .0 5 1)。这表明黄囊苔草水分利用效率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 3)在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种群的植株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出现频度明显不同。具有较高δ13 C值的黄囊苔草种群在群落中出现的频度和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都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 ,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黄囊苔草种群能够通过改变其水分利用效率适应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 ,使其在植物群落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适应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韦小丽,方升佐,喻理飞,朱守谦,徐锡增.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J].种子.2009
[2].陈世苹,白永飞,韩兴国,安吉林,郭富存.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