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加相(云南省保山市腾冲一中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两翼。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上,都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理想的极大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执着追求。毫无疑问,在生物新教材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生物学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17-01
前言: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生物学科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为此,高中生物课程身为当代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在发挥生物课程学科性、科学性的同时,更应该善于发挥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物人文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构建生物学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1、提高高中生珍惜与关爱生命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中生离家出走、群殴以及自杀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反映了高中生对生命的意识是淡漠的,同时还折射了相关教师对生命意识教育的不重视。众所周知,生物科目就是发现生命现象以及研究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在高中的生物科目教学当中,教师要全面科学的运用生物学科知识,然后再联系教师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与体验,引导高中生更好地研究、探索生命的奥秘,使高中生能够建立起科学、全面的生命意识,以最终达到生命意义教育的目的。比如:高中生物教师可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章知识,向高中生传授相关的生命起源论。
2、引导高中生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高中生在智力、经历、爱好以及气质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一定会在对待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不一样的看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全面尊重高中生的个别差异,同时更应该引导高中生正确看待自身的存在价值。并且教师也要根据生物的学科内容让高中生知道个性差异存在的本质因素。例如,在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教学的时侯,应该让高中生了解人类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何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不一样的。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构建生物学人文精神培养模式
具备良好的审美观有益于生物学的学习与认知。生物学所研究的各种对象为自然界中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在生物学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中自然美、创造美、艺术美。为此,笔者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画卷。这些画卷中的生命体个个千姿百态,如诗如画,让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其中。比如,在传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个教学单元时,笔者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生命体,并运用计算机模拟生命体的声音,让学生感受这些生命体的多种美感。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构建生物学人文价值培养模式
在高中生物这门课程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运用辩证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比如,教材中“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等这些内容均体现了世界物质观。“生物细胞之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基本规律均体现世界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自然界生物在机体内会进行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存在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之遗传与变异的规律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遗传定律之发现与完善,就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体现认识起源于具体实践之科学观。
四、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构建生物学专业文化培养模式
生态意识是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它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来探究生物跟生物间以及生物跟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规范我们人类的日常行为,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便利之时,却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让人们生活在气候逐渐变暖、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土地流失、生态严重失衡的恶劣环境中。为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在传授生态学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忧患意识与保护意识,从而激发出学生爱自然、爱环境、爱家园的责任感以及生态伦理方面的意识。
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构建生物学科学精神培养模式
生命科学活动其实是一个探索生物未知世界、探究生物知识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利用世界的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幸福指数与力量。可以说,生物学探究活动也属于一种崇高的人文事业。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生物科学活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生物学的探索与研究离不开生物实验。生物实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物规律、实践生物规律。生物实验的开设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可大力培养学生这种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科学精神。比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探究性的生物实验内容,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发挥自己潜能的良好平台以及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规律的精神与勇气。值得一提的是,探究性实验比较灵活,采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结语:总之,生物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是课程编制本身的要求,也是对生命人性化关怀的要求。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开发有关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引导学生处理好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关系,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
[2]邓过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人文价值取向[J].基础教育研究,2010(1):30.
[3]王红珍.生物教学中应重视人文教育[J].中学生物学,2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