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彷徨论文-王植

呐喊彷徨论文-王植

导读:本文包含了呐喊彷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呐喊》,鲁迅小说,魏连殳,摩罗诗力说

呐喊彷徨论文文献综述

王植[1](2019)在《风景书写与现代主体的呈现——《呐喊》《彷徨》风景书写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促发了现代文学的诞生,也赋予了文学关注社会问题的美学旨归,传统文人趣味或者个人的悲欢,不再被认为是文学应该关注的方向。但正如普实克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观性、抒情性传统并没有因为这种社会性的要求而消隐,而是融入了新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个人体验的加工处理造就了中国新文学最完美的形式——既表现心理又反映社会的短篇小说。"~①如何理解这种新的叙事模式,以及背后现代主体的呈现方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喻佳慧[2](2019)在《以《呐喊》《彷徨》为例谈谈鲁迅作品的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刻画的生动灵活。例如《呐喊》《彷徨》就是鲁迅的代表作,主要对当时的社会和国民认知的思考,也是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彷徨》《呐喊》为例,就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0期)

王庆阳[3](2019)在《《呐喊》、《彷徨》:路的空间与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路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叙事空间。作为现实空间,它达到以空间写时间的效果,是"看与被看"的舞台,且路上所遇景致常引发叙述者的回忆、联想和想象。作为心理空间,它则达到以时间写空间的效果,反映"希望——失望——希望"的心迹,且主人公的"走"赋予"路"深长的意味。从现实到心理,路有时即转化为鲁迅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和抒情、议论的意象。(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0期)

苏雨晴[4](2019)在《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呐喊与彷徨——老舍作品创作风格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优美隽永而又极富理趣的语言,深深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赵子曰》《牛天赐传》《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篇篇经典,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更因其发人深省的思想意蕴和入木叁分的形象刻画,令老舍蜚声海内外。老舍的小说具有主题的多元化,有对新旧知识分子的反思,亦有对20世纪30年代动荡中国的深(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09期)

赵洁[5](2019)在《“现代性”视阈下鲁迅的灵魂书写——以《呐喊》《彷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的追寻,是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写作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鲁迅自然也不例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出版了《呐喊》《彷徨》,其中的"灵魂书写"可视作其现代性追求的另一种方向。"狂人之狂""阿Q灵魂的有无""祥林嫂之问"构成了鲁迅在"现代性"视域下灵魂思考的叁层向度,体现了他追寻现代性时所怀有的矛盾心态。这与他的个人性格、写作姿态以及五四时期的历史语境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7期)

倪峰[6](2019)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 为谁呐喊,为何彷徨——《呐喊》《彷徨》阅读与研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情境与任务】鲁迅是接受中文教育的人永远绕不开的存在。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阅读鲁迅的作品。那就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开始吧,毕竟,对大多数读者而言,用人物和故事说话的小说是可读性最强的一种文体。《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9年Z1期)

李壮[7](2019)在《从“时间的呐喊”到“空间的彷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应当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表现和阐释现实?换一种更加具体的说法,如果作家想要在现实主义文学之中注入强大的“理想性”或曰“精神指引力量”,此举在伦理上是否可行、在操作上如何实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想性”话题,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当然与今日中国的(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7-29)

凌珍[8](2019)在《由《呐喊》《彷徨》看鲁迅的故乡情结和生命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故乡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无法割舍掉的地方,故乡情结也便成了人之常情。在《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通过"我"在归去来兮的人生循环中寄托了复调式的故乡情结,更是借助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物形象投射出自己在希望绝望中独自彷徨反抗的生命体验。(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刘美宏[9](2019)在《《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在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本研究通过梳理鲁迅创作的思想探索,解析知识分子形象的叁种类型,总结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作品。(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商梦圆[10](2019)在《《呐喊》《彷徨》与药与酒》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常年吃药、饮酒,这对他的个人性格和写作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呐喊》《彷徨》中,药与酒是重要的意象,蕴含了鲁迅这一时期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本文将通过药与酒这两个意象来分析文本,探索《呐喊》《彷徨》中的深刻意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呐喊彷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鲁迅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刻画的生动灵活。例如《呐喊》《彷徨》就是鲁迅的代表作,主要对当时的社会和国民认知的思考,也是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彷徨》《呐喊》为例,就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呐喊彷徨论文参考文献

[1].王植.风景书写与现代主体的呈现——《呐喊》《彷徨》风景书写之比较[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

[2].喻佳慧.以《呐喊》《彷徨》为例谈谈鲁迅作品的人物[J].青年文学家.2019

[3].王庆阳.《呐喊》、《彷徨》:路的空间与意象[J].北方文学.2019

[4].苏雨晴.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呐喊与彷徨——老舍作品创作风格浅析[J].山东教育(高教).2019

[5].赵洁.“现代性”视阈下鲁迅的灵魂书写——以《呐喊》《彷徨》为例[J].名作欣赏.2019

[6].倪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为谁呐喊,为何彷徨——《呐喊》《彷徨》阅读与研讨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9

[7].李壮.从“时间的呐喊”到“空间的彷徨”[N].文艺报.2019

[8].凌珍.由《呐喊》《彷徨》看鲁迅的故乡情结和生命体验[J].北方文学.2019

[9].刘美宏.《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10].商梦圆.《呐喊》《彷徨》与药与酒[J].青年文学家.2019

标签:;  ;  ;  ;  

呐喊彷徨论文-王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