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群风险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委托-代理模型,冰雪旅游信息平台
集群风险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陆丰刚,陈寅平[1](2018)在《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与治理——基于刻画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网络关系的作用,产业集群内任一网络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迅速且严重危及整个产业发展。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由于存在多重委托-代理问题,极易发生网络性风险。本文从协调冰雪旅游参与主体利益关系与解决信息不对称两个问题入手,从利益机制与监督体系两方面研究设计克服多重委托-代理的影响,减少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发生的治理对策;通过建立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为委托人,以冰雪旅游经营主体为代理人的理论分析模型来刻画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分析问题生成机理。(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万国超,曹邦英[2](2018)在《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基于小世界网络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理解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并构建有效的治理框架,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动能,对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集群治理理论和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复杂性特征、集群治理风险传导的叁阶段特性、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与复杂网络的耦合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对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进行参量设计和数值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最后,将研究结论运用到中小企业集群治理中,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并在宏观、系统层面讨论了中小企业集群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建设。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能够管控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并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忠学[3](2018)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风险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旅游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然而,在新兴网络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存在一些问题,风险性较高。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本身带有一般产业集群的特性,还存在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群集风险更是频发。为此,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必要对其集群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措施。(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8年07期)
杜宇[4](2017)在《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历近叁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在要素红利和政策红利基础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突出。伴随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分权体制下国内区际关系的不断演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成本优势日趋枯竭,发展集聚经济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区域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区际间产业转移,打破原有区域竞争格局,推进经济双向开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协调发展、现代分工体系区域协作共建以及整体价值链攀升。自上世纪末,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到现在,产业集群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产业集群建设包括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两个阶段,前者通过实现集聚经济推动区域发展;而后者通过延伸产业链高端环节驱动生产环节有序转移,推动区域间核心环节的纵向集成,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分工关系和价值层级,各地围绕核心环节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改变了原有地方政府主导分工下的"局部有效、整体无效"局面。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远没有完成,区域经济鸿沟也依然存在,产业集群作为主要的政策实施载体,在新时期承担着连接区域发展的任务,需不断挖掘区际分工协作潜力实现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和高效化发展,形成东部地区高端产业集聚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规模化集聚的错位分工格局。随着推进区域间产品内分工以及区际关系的改善,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存在风险和治理对策具有新内涵,需要学者进一步讨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划分为传统建设路径和区域分工路径。传统建设路径描述了区域竞争下政府主导要素集聚和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企业群聚的过程;而区域分工路径侧重于通过区际分工合作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本文认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的传统建设路径能够实现要素规模化集聚,推动经济短期快速增长,但长期需要依靠区域经济开放合作实现区际间的产业链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形成本地核心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建设路径。无论是传统建设路径还是区域分工路径都涉及对内部网络和外部价值链两个维度的研究,而风险分析的宏微观层面也契合上述两个维度。区域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导致了风险会沿传统建设路径向区域分工路径传递。本文基于宏微观层面对上述路径的风险进行分析。微观层面阐述了内部网络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职能风险;而宏观层面探讨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外部风险,即国家价值链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建设的低端化、同质化和泡沫化风险。围绕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从国家到区域涉及叁个层面的风险治理策略,包括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强化区域分工合作以及推进国家价值链建设,从而汇聚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合力,形成攀升全球价值链与重构全球分工网络双重动力。研究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风险及治理对策有助于对新时期国内产业高端发展和区域结构转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新时期区域治理提供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4-01)
王筱萍,王文利[5](2015)在《农村中小企业集群供应链融资:内生风险治理机制与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预防和控制链条内部非系统性风险是农村中小企业集群顺利实现供应链融资的关键。将防止非正式社会资本关系断裂作为内部治理的突破点,构建中小企业集群供应链融资的内部风险治理机制及效应模型,本文以浙江、江苏、广东和山西4省农村中小企业集群调查采集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事前甄别机制对内部风险治理效应具有显着的直接和间接正向关系,间接效果分析显示过程控制机制是连接事前甄别机制和内部治理效应的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15年10期)
钱万权[6](2013)在《我国黄金产业集群发展风险防控与治理(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集群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黄金产业集中度,变松散型集群为紧密型集群,抱团发展,避免集群内部企业过度拥挤,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集体防御风险能力。 加大黄金产业集中度已经是大势所趋。有关部门应该动员激发各方积极性,创新黄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黄金报》期刊2013-10-11)
钱万权[7](2013)在《我国黄金产业集群发展风险防控与治理(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黄金产业集群而言,不管是内生性风险还是外生性风险,都有规律可循,风险可测、可防、可治。有针对性地积极预防和治理各种风险,对我国黄金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意义重大。 加大地质勘探勘查力度,创新找矿模式,提高深部找矿技术,增强黄金矿山和黄金产业(本文来源于《中国黄金报》期刊2013-10-08)
景敏婷[8](2012)在《网络集群风险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现实社会的某个突发事件一经网络“点燃”,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变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集群事件”。特别是2009年以来,网络集群现象不断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使得网络舆论力量继续成为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政府管理领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以治理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集群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网络集群事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旦应对不当可能引发政府公信力风险、管理和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稳定风险,甚至可能演变为公共危机。而现实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是网络集群风险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政府对网络集群的回应不力则是网络集群风险效应形成的直接原因。针对我国在网络集群风险治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治理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手段单一且不当等问题,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从叁个层面提出完善我国网络集群风险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网络集群风险治理的叁项基本原则:(1)以“疏”为主,防控适度原则;(2)迅速反应,信息公开原则;(3)平等对话,真诚合作原则。二是完善网络集群风险治理机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集群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网络集群风险沟通机制;叁是构建PDCA整合性网络集群风险治理模型,推动网络集群风险治理的持续改善。这也是实现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宋敏[9](2011)在《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脆性理论的视角本文对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含义给以界定,分析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形成机理以及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的表现形式:产业关联的"脆性风险"、生态环境的"脆性风险"和集群网络创新的"脆性风险",并就其风险治理提出建议:延伸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促进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以征收生态税为契机,实现陕北生态环境合理补偿;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体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9-21)
赵志豪[10](2011)在《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对一国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影响了产业集群功能的发挥。本文从网络视角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结合现有产业集群治理研究成果,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1年24期)
集群风险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入理解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并构建有效的治理框架,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动能,对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集群治理理论和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复杂性特征、集群治理风险传导的叁阶段特性、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与复杂网络的耦合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对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进行参量设计和数值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最后,将研究结论运用到中小企业集群治理中,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并在宏观、系统层面讨论了中小企业集群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建设。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能够管控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并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群风险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陆丰刚,陈寅平.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与治理——基于刻画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8
[2].万国超,曹邦英.中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基于小世界网络的视角[J].财经理论研究.2018
[3].李忠学.山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风险治理[J].今日财富.2018
[4].杜宇.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7
[5].王筱萍,王文利.农村中小企业集群供应链融资:内生风险治理机制与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15
[6].钱万权.我国黄金产业集群发展风险防控与治理(下)[N].中国黄金报.2013
[7].钱万权.我国黄金产业集群发展风险防控与治理(上)[N].中国黄金报.2013
[8].景敏婷.网络集群风险治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9].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C].第十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赵志豪.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