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论文-刘帅宾,杨山,王钊

人口流论文-刘帅宾,杨山,王钊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省域城镇化,省际人口流动,城镇化空间关联,空间关联强度

人口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宾,杨山,王钊[1](2019)在《基于人口流的中国省域城镇化空间关联特征及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关联是区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纽带,以人口流动为载体的城镇化空间关联影响并不断调整着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根据省际人口流动数据,构建城镇化空间关联模型,通过分析1990-2015年中国省域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与关联网络结构变化,揭示城镇化空间关联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发现:①中国省域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演变过程可以解析出7种类型,其中主导类型与全国的吻合程度最高,并决定着全国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演变过程;非主导类型的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演变特征以2005年为界,之前增长缓慢甚至为负,之后与主导类型共同推动全国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持续增长。②对城镇化空间关联进行不同尺度的结构分析,全国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关联路径由集中转向分散,不同属性的地域子群间关联密度差异开始缩小,高等级节点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③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检验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与关联网络中心度的互动机制,并解释了居民收入水平和区域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空间关联特征的影响方式。城镇化空间关联不仅深化了城镇化的研究,也为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空间转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晓军[2](2019)在《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迁的影响——基于中国2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全国、行政等级和规模层面考察了城市环境质量及其类型对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一般地级市或中小城市的环境质量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从环境质量类型来看,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大城市环境治理对人口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人口迁移具有限制作用,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对人口迁移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绿化对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3期)

梁林,赵玉帛,武晓洁[3](2019)在《人口流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网络时空特征研究——基于雄安新区成立前后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口流视角,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IS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城市网络测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比分析雄安新区成立前后京津冀城市网络的复杂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网络中城市地位变化呈现上升、下降、持平叁种趋势,网络整体在雄安新区成立前后呈现无标度和层级化特点,表明城市网络联系呈现非均衡性和异质性。从城市网络结构来看,平均联系强度和网络密度正向指标均呈现高水平状态下的下降趋势,而平均聚类系数持续降低;从网络空间分布来看,城市网络呈现"北疏南密"分布态势和"一大叁小"多中心空间格局,网络重心有南移趋势。总体来看,雄安新区成立后,京津冀城市网络日趋成熟,向多中心均衡化演进。(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艾婧[4](2018)在《党建协同组织互嵌开展人口流治理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泱泱华夏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同时也是一个拥有14亿人民的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人口问题带来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国家和党面对的重大难题。一、中国人口问题现状当前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已从人口数量转向人口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8年09期)

李红,张珺,欧晓静[5](2018)在《中国高速铁路区际人口流的异质性初探——基于南广与贵广高铁的调研问卷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广和贵广高速铁路客流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我国高铁区际人口流异质性特征,初步发现:区际人口流互动失衡,高等级城市极化效应显着,呈"核心吸引-边缘离散"特征;区内带动效应强于区际联通效应,省际高铁承担的区外联系功能有待加强;高铁强化了省际商务联系和短途游需求,而以探亲访友流为代表的城际社会联系在省内不同层级城市间流动活跃。鉴于此,掌握高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的异质性客流的空间流动特征,对于推进区际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协调异质性人口与经济空间布局,缩小区域差距都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嵇杨[6](2018)在《内陆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流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在相继进入发展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后,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都需要面临需求替代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口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人口流迁是与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动与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人口流迁的表现形式,人口流迁会带动人口结构的变动,人口结构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故而本文也主要针对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迁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间的相互关系上进行探讨。因此本文立足金昌市建市35年来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学与人口社会学原理,结合相关经验,详细分析了金昌市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变动的现状及历史变化趋势,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金昌市的人口流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结论: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长期不被重视的第一产业却是金昌市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显着的,尤其是第叁产业劳动力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但当第叁产业劳动力数量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其对经济的贡献则具有负效应。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四章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为研究的背景和前提,为文章的绪论和第一章内容。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文章的框架等。第一章内容概括并梳理了人口流迁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对人口流迁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梳理。第二部分为现状分析。包括了第二章,包括对金昌市的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状况进行了汇总,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叁部分第叁章内容。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方法,分别从人口流迁和经济增长的不同指标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结论、展望与研究不足。(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韩有栋[7](2016)在《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人口流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时期,新疆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从专制王朝中走出来,经过北洋政府和国民革命、抗日战争,最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社会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口变化,人口流迁是对社会变化最直接、最具体、最显而易见的反映。本文以人口流迁为研究对象,以天山北坡东路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各县市人口流迁,区域外人口迁入的状况进行研究,总结该区域人口流迁的动因、类型、流向及影响,进而从人口流迁的视角,了解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社会变迁状况。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人口流迁概念和天山北坡东路的区域进行界定,概括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二部分,分清以前的人口流迁和清代的人口流迁两部分,对民国以前该区域人口流迁作一简单交代。第叁部分,主要论述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人口的阶段流动,分为两节,第一节区域内各县市人口流迁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各县市人口流迁特点和区域发展;第二节其它区域对天山北坡东路的人口迁入,以国内和沙俄人口迁入该区域为主,对人口流迁的动因、路线、特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别从人口的性别、职业和民族结构总结、分析和归纳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人口结构。第五部分,主要对人口流迁与该区域文化、政治、土地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探析民国天山北坡东路人口流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语部分是对民国时期区域人口流迁和社会发展的反思和总结,肯定了人口流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人口流迁的研究,可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5-28)

刘生文,廖艳彬[8](2015)在《明代江西人口流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掀起了一次大规模农业开发浪潮,在此过程中,人口流动成为开发浪潮的前提,流动人口成为开发的主体力量。这个时期的开发不仅具有显着的特点,其影响更是广泛和深远,开发浪潮的后果不仅有经济的增长,而且有社会的变迁,还有环境的演变等。~((1))江西地区也不例外。(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王天霞[9](2014)在《探析“推力-拉力”理论视角下的重庆区域人口流迁与人口再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重庆市人口流迁与人口再分布,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从微观角度审视人口流迁中存在问题,将城市的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城市系统的各部分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并且还要使人口在城市系统内部合理组合布局才能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推力—拉力"理论,为重庆区域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分布问题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研究视角,有助于解决重庆市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再分布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4年51期)

袁文中,李广瀚[10](2014)在《横河:让外流人口流回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横河镇,生态好,风景好,气候好,就是人口少,全镇常住人口仅为2000人左右。 横河镇处处是景,能成为景区供人观赏的就有析城山、小尖山、云蒙山、鳌背山、十八罗汉峰、五彩河等。 镇党委书记陈永军说,横河的旅游资源最大优势在于整体性好、分布(本文来源于《太行日报》期刊2014-07-10)

人口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全国、行政等级和规模层面考察了城市环境质量及其类型对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一般地级市或中小城市的环境质量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从环境质量类型来看,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大城市环境治理对人口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人口迁移具有限制作用,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对人口迁移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绿化对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帅宾,杨山,王钊.基于人口流的中国省域城镇化空间关联特征及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19

[2].杨晓军.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迁的影响——基于中国2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9

[3].梁林,赵玉帛,武晓洁.人口流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网络时空特征研究——基于雄安新区成立前后的对比[J].经济与管理.2019

[4].艾婧.党建协同组织互嵌开展人口流治理的分析[J].时代报告.2018

[5].李红,张珺,欧晓静.中国高速铁路区际人口流的异质性初探——基于南广与贵广高铁的调研问卷调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嵇杨.内陆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流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7].韩有栋.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人口流迁研究[D].新疆大学.2016

[8].刘生文,廖艳彬.明代江西人口流移探析[J].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5

[9].王天霞.探析“推力-拉力”理论视角下的重庆区域人口流迁与人口再分布[J].中国市场.2014

[10].袁文中,李广瀚.横河:让外流人口流回来[N].太行日报.2014

标签:;  ;  ;  ;  

人口流论文-刘帅宾,杨山,王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