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幸福原则论文-谢婉莹

最大幸福原则论文-谢婉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大幸福原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利主义,幸福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最大幸福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谢婉莹[1](2019)在《浅论功利主义幸福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功利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中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而"幸福"则是古典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功利主义幸福观是18世纪下半叶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宗旨,不仅关注行为结果和个人幸福的关系,更关注社会共同体的幸福。功利主义幸福观是功利主义学派以人类"趋乐避苦"的人性论为基础,对幸福展开的一种讨论。其中,"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其终极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8期)

邵欣[2](2017)在《论古典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功利主义又被称为最大幸福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功利主义幸福观产生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以趋乐避苦的人性论为基础,将幸福作为人类追求的唯一终极目标。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极易操作的基本道德思考模式,从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正当,凡是能够增进幸福和利益的都是好的或者善的行为,反之就是不好的或者恶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强烈的关注着人们的现实利益、实际利益,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虽然功利主义伦理学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但它在理论和逻辑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无论是在当时被新兴资产阶级所看重,还是在后来受到功利主义影响的美国实用主义的出现,都表明了它有着值得肯定的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功利主义的幸福思想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还占有一定地位,可以看出它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功利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在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的同时,提倡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利,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克服由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出现的弊端,使之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受到了西方早期思想中的感性主义和近代的利己主义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功利主义者看来,最大幸福原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原则,它是社会道德与政府立法的基础。幸福是唯一值得欲求的东西,其他东西包括道德都只是实现幸福的工具或手段。而它在注重个人利益的同时,试图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连结,在理论上也是为了克服当时在人们思想中居主导地位的利己主义人性论。最大幸福原则注重个人利益、民主和自由、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但它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作为一条实践原则,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根本无法实现。(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初翔,仲秋雁,曲毅[3](2015)在《基于最大幸福原则的多受灾点医疗队支援指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最大幸福原则,以多灾点总体死亡人数最少化为目标,提出灾后医疗队支援指派决策方法。首先,引入伤情恶化的随机演化概率,构建灾区伤员的救治函数,建立指派方案与各灾点伤员死亡人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构建一个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描述指派问题,并借助Lingo软件求解。最后,参考5.12汶川大地震相关医疗数据统计文献,设计一个4×3指派算例,并对算例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兼顾灾情与距离的医疗队支援指派模型,与灾情优先和距离优先策略相比,可确定更优的支援方案。(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梁轶[4](2010)在《最大幸福原则下的《喜福会》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发表的处女作,发表之初就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九个月之久。它的出版曾一度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也为华裔作品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从文学伦理的角度来解读《喜福会》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思想,具体地运用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对文本进行分析。最大幸福原则坚持追求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认为判断一个行为对错的方法在于它的结果是否促进了幸福,促进幸福则认为该行为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最大幸福原则以最大多数人获得幸福为目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之外,全文分为叁章。第1章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指出母女双方对追求幸福方式的不同理解是母女关系紧张的原因,母女关系最终走向和谐是追求幸福的一种必然结果。第2章从婚姻关系的角度,讨论小说中女性不幸福婚姻的根源在于没有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地位,以及女性们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所做出的努力。第3章从战争事件出发,揭示“恶”的战争、以及战争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结论部分指出,母女最终必然走向和解并获得各自的幸福;小说中的女性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和谐的婚姻生活;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行为,完全违背最大幸福原则,小说中对于战争事件的描述体现了作者谭恩美的和谐的伦理思想。(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5-01)

梁轶[5](2010)在《最大幸福原则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写的是贴近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旨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最大幸福原则分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对立与冲突的原因,以及母女关系最终走向和谐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0年09期)

陈小燕[6](2008)在《论密尔的最大幸福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伦理学中,幸福是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英国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密尔继承、发展了边沁功利主义幸福论,修正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叁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最大幸福原则。首先,通过幸福是可欲的推导出普遍幸福是可欲的,得出幸福是唯一可欲的结论。其次,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人的社会情感两方面论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实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陈小燕[7](2008)在《密尔论最大幸福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伦理学中,幸福是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英国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密尔继承、发展了边沁功利主义幸福论,修正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叁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最大幸福原则。首先,通过幸福是可欲的推导出普遍幸福是可欲的,得出幸福是唯一可欲的结论。其次,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人的社会情感两方面论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实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2008年09期)

邓颖,袁心乐[8](2007)在《从“最大幸福”原则看女性工作的自由选择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功利主义"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的原则是穆勒女权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穆勒认为喜欢自己所习惯的工作并最大程度地开发个人的才能是个人幸福不可或缺的,这不仅是在质上也是在量上对个人幸福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对穆勒关于女性工作的自由选择权的分析,进而浅析中国现状,指出女权主义要寻求新出路可以通过穆勒寻求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07年02期)

吴翰[9](2001)在《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出发研究女权问题——评约翰·穆勒的《论妇女的屈从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 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约翰·穆勒深受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出发 ,对妇女的平等权利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研究 ,特别论证了自由选择职业、参与公平竞争对女性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至关重要性。尽管其理论分析建立在一种不太现实的假设之上 ,但有些观点至今仍能发人深思。(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最大幸福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利主义又被称为最大幸福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功利主义幸福观产生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以趋乐避苦的人性论为基础,将幸福作为人类追求的唯一终极目标。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极易操作的基本道德思考模式,从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正当,凡是能够增进幸福和利益的都是好的或者善的行为,反之就是不好的或者恶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强烈的关注着人们的现实利益、实际利益,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虽然功利主义伦理学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但它在理论和逻辑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无论是在当时被新兴资产阶级所看重,还是在后来受到功利主义影响的美国实用主义的出现,都表明了它有着值得肯定的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功利主义的幸福思想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还占有一定地位,可以看出它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功利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在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的同时,提倡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利,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克服由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出现的弊端,使之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受到了西方早期思想中的感性主义和近代的利己主义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功利主义者看来,最大幸福原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原则,它是社会道德与政府立法的基础。幸福是唯一值得欲求的东西,其他东西包括道德都只是实现幸福的工具或手段。而它在注重个人利益的同时,试图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连结,在理论上也是为了克服当时在人们思想中居主导地位的利己主义人性论。最大幸福原则注重个人利益、民主和自由、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但它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作为一条实践原则,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根本无法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大幸福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1].谢婉莹.浅论功利主义幸福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J].美与时代(下).2019

[2].邵欣.论古典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则[D].郑州大学.2017

[3].初翔,仲秋雁,曲毅.基于最大幸福原则的多受灾点医疗队支援指派模型[J].系统工程.2015

[4].梁轶.最大幸福原则下的《喜福会》解读[D].中南大学.2010

[5].梁轶.最大幸福原则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教师.2010

[6].陈小燕.论密尔的最大幸福原则[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

[7].陈小燕.密尔论最大幸福原则[J].党政干部学刊.2008

[8].邓颖,袁心乐.从“最大幸福”原则看女性工作的自由选择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

[9].吴翰.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出发研究女权问题——评约翰·穆勒的《论妇女的屈从地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  ;  

最大幸福原则论文-谢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