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铁路景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规划设计
铁路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周光伟[1](2019)在《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规划设计——以周口市中心城区原漯阜铁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够合理利用现有荒置土地资源,使其重新具备使用功能,从而保护和加强了环境系统生产和更新。以《周口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为依托,对原漯阜铁路城区段进行了景观再生规划设计,并结合城市发展对绿道建设的迫切要求,充分利用废弃铁路这一独特带状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改造,营造供居民观赏、休闲、游憩为一体的绿道景观,从而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周口城市形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徐莹[2](2018)在《触媒理论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时代进程发展的必然,我国许多城市纷纷进入到以科技为主导,第叁产业兴盛的后工业社会,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与升级。然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为满足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城市规模的不断外延及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失落的废弃铁路景观,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不乏有见证社会进步与变迁,以及富涵本土语汇的铁路文化遗产。而在我国一些城市,面对这些凝练人文意蕴的废弃铁路景观不是粗放式拆毁就是闲置,甚至有的成为了城市中负面的消极空间。如今,对倡导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俨然是后工业时代下城市现代化进程需要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城市废弃铁路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旨在把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废弃铁路景观转化为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魅力、惠及城市发展的“催化剂”。文章首先对研究方法的触媒理论进行介入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的触媒要素、触媒特性、触媒作用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的触媒分析,提出触媒理论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原则与策略。最终,以杭州闸口火车站为例,基于触媒理论下分析其再生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闸口火车站成为“城市触媒”的优化建议及途径,希望未来我国城市在大量步入后工业社会中,对均衡城市经济开发与城市文化传承的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从而触媒城市更好的成为承载历史情怀、发展生活的空间。(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赵梦莹[3](2018)在《南昌废弃铁路景观改造设计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经济体系改革,工业生产的没落,直至工业废弃地的荒芜,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本文探讨南昌市废弃铁轨的景观设计改造(工业废弃地的一小部分),对南昌周边废弃铁轨的调查走访,分析废弃铁轨的现状以及废弃铁轨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文献分析,提出真正符合南昌市废弃铁轨景观设计改造的思路,解决存在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达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本篇论文或许能够给政府、设计师、公众有所启发。南昌废弃铁轨免于拆除的命运,进行改造设计或许能够成为南昌的新地标景观。(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8年03期)
王涛[4](2018)在《海南环岛铁路景观绿化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海南环岛铁路简况,从生态风景林景观、农耕景观、河流水域景观、山体景观和村寨景观方面分析了环岛铁路景观的绿化现状,指出了生态风景林景观绿化中存在的森林景观缺乏完整性、环岛铁路两侧低秆作物耕地影响森林景观的连续性和可观赏性、部分现有森林景观美学观赏价值不高、村寨环境绿化有待于加强、铁路用地范围内景观质量不高、土地权属复杂而不利于工程实施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本文来源于《华东森林经理》期刊2018年01期)
纪亚丽,张耀[5](2018)在《城市废弃铁路景观更新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随着城市交通方式多元化发展,铁路也慢慢退出了公众的视野,使得城市中有大量的废弃铁路存在,由废弃铁路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公共环境、城市风貌、社会和谐的问题。因此,将废弃铁路改造成具有生态型、美观性和文化性的景观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方向。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更新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国内外的案例,提出了我国适用的铁路景观更新模式。(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张莉[6](2017)在《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铁路系统的优化升级,越来越多因冗长或盲目建设的铁路支线被淘汰。部分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铁路在城市空间内逐渐成为废弃用地,占据着城市的重要地理区位且常年无人监管,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性、居民生活的环境舒适度以及城市的整体面貌,生态现状岌岌可危,因此对其进行场地重塑再设计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铁路废弃地相关概念的梳理,从世界范围内铁路废弃地改造的相关优秀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了其改造的应用手段、设计风格、设计理念以及可借鉴之处,并对其进行归类总结,得出铁路废弃地在生态环境的修复、景观功能的实现、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等不同视角下的改造方式。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废弃铁路的环境现状与特征,得出适用于我国城市废弃铁路的改造模式。以理论结合实际的设计原则,对秦皇岛市山深线沿线的废弃铁路在工业文化的传承、铁路文化的延续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本次实例改造是在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项目现状,得出的城市废弃铁路创新改造模式。本次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归纳法、系统整合法等研究方法,课题的研究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对废弃铁路的重塑,探索了在城市景观改造中,工业铁路遗迹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12-01)
杨维[7](2017)在《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数字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达方式,分析城市景观在数字技术时代的背景下设计观的转变和拓展,发掘其多元化价值意义。摒弃现存多媒体在城市景观中堆砌滥用的情况结合南昌市废弃铁路区进行景观设计的契机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现在城市景观有效的结合方式。(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18期)
罗岩[8](2017)在《郑州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0年以来,城市化推进与交通科技不断进步,让郑州的经济高速发展,然而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城市病。截止2016年,郑州人口数已经超过规划人口的两倍,城市用地面临巨大压力。高铁的建设不断淘汰老旧铁路,废弃地也应运而生。这些铁路废弃地不断堆积,在城市中心、郊区、边缘地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类用地的研究势在必行。由于不同城市的历史背景、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地理文化存在差异,本文从解决郑州市具体问题出发,研究郑州市废弃铁路景观的生态设计改造。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做总结,综合了景观设计、生态学、城市规划等理论,同时分析优秀案例的设计方法,总结提取不同铁路段的设计模式,为解决郑州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打下基础。笔者深入研究了郑州发展历史,从郑州铁路的发展分析铁路与城市关系,针对郑州废弃铁路地块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废弃铁路的成因。对不同特点的铁路进行分类,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使文章成果更具备可推广性。详细研究不同市区内的废弃铁路现状,提出了笔者个人的建设建议。参照郑州市古荥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郑州市区的规划用地图,针对黄河南岸站周边现状调研分析,最后,对南岸站提出更新改造的具体设计方法。从土壤、植物、场地、材料、人文等设计角度入手,分析铁路景观沿线的现状,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细节当中,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突出生态设计的主题,使废弃地焕发新生,成为京广铁路发展历史的生动载体。通过对黄河南岸站的具体设计研究,本案解决了交通不便的现状,提供了居民活动空间,提高了景观区域的生态效益。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更进一步,总结出适合当地的生态设计方法,为郑州市的废弃铁路设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文岳[9](2017)在《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环保压力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亏损严重,以及汽车运输成本低的态势,致使许多乡镇煤炭运输铁路闲置停用,甚至是煤矿的关闭。以往人们主要是关注城市中废弃铁路更新处理研究,而缺乏对乡镇废弃铁路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主要是以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结合煤炭元素,乡镇村落的民俗、建筑、农业文化元素以及煤炭运输废弃铁路遗留的工业元素,来对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生态、文化进行再生,从而营造出与周边自然田园风光相互融合的煤矿乡镇废弃铁路景观,为缺乏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乡镇村落,提供一处连接沿线村落、镇集,休闲安全的绿道。第一章提出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再生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介绍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相关概念和对煤矿乡镇废弃铁路进行再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可持续景观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绿道理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乡村景观理论。第叁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对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实践案例与存在问题。第四章主要是介绍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特征,基于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特征对废弃铁路的改造所能利用的模式和对废弃铁路景观、生态、文化再生设计对策的研究。第五章是以江西天河煤矿废弃铁路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文所介绍的废弃铁路景观再生对策,以此程述如何将煤炭元素和当地的地域特色元素与废弃铁路结合,从而进行景观再生改造。(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罗榆淇[10](2017)在《高速铁路景观廊道可持续雨洪管理LID-BMPs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国门的过程中,美国西部快线项目环境评价要求非常严格,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西部快线项目采用可持续雨洪管理措施,以减缓铁路工程对美国境内水环境的影响。目前国内外铁路排水技术还停留在以快排和防洪为重点的传统雨洪管理阶段,在可持续雨洪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相关导则与标准可供借鉴。另一方面,铁路对水环境的影响一直存在,但由于经济、安全、管理等条件的限制,铁路的可持续雨洪管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内铁路设计机构正逐渐重视可持续雨洪管理。在国内外双重研究需求背景下,本文立足高速铁路实际条件,探索通过优化景观廊道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目标的策略与途径。论文从梳理可持续雨洪管理与高铁景观廊道的相关研究开始:(1)分析了高速铁路景观廊道实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2)梳理了可持续雨洪管理基本与核心目标,分析了核心目标与高铁建设的关系,筛选并分析了影响高速铁路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目标的影响要素,包括一般自然要素与高铁景观廊道中特有的要素两个方面;(3)根据影响要素的分析结果,研究了在高铁景观廊道中实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障碍、可能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铁沿线可持续雨洪管理分段与目标构建的方法,并结合目标分析了常见可持续雨洪管理计算模拟方法的适宜性;(4)根据影响要素的分析结果,研究了常见可持续雨洪措施应用于高铁景观廊道中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铁景观廊道建设的LID-BMPs措施集;(5)结合现有高铁建设与环境评价设计流程,提出了适合高铁景观廊道建设的可持续雨洪设计流程,将目标构建、计算模拟、措施选用连成了整体;(6)通过美国西部快线项目,对本文构建的设计方法、模拟方法、LID-BMPs措施集与设计流程进行案例实践,是对整个研究的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10)
铁路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时代进程发展的必然,我国许多城市纷纷进入到以科技为主导,第叁产业兴盛的后工业社会,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与升级。然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为满足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城市规模的不断外延及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失落的废弃铁路景观,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不乏有见证社会进步与变迁,以及富涵本土语汇的铁路文化遗产。而在我国一些城市,面对这些凝练人文意蕴的废弃铁路景观不是粗放式拆毁就是闲置,甚至有的成为了城市中负面的消极空间。如今,对倡导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俨然是后工业时代下城市现代化进程需要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城市废弃铁路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旨在把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废弃铁路景观转化为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魅力、惠及城市发展的“催化剂”。文章首先对研究方法的触媒理论进行介入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的触媒要素、触媒特性、触媒作用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的触媒分析,提出触媒理论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原则与策略。最终,以杭州闸口火车站为例,基于触媒理论下分析其再生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闸口火车站成为“城市触媒”的优化建议及途径,希望未来我国城市在大量步入后工业社会中,对均衡城市经济开发与城市文化传承的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从而触媒城市更好的成为承载历史情怀、发展生活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路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1].周光伟.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规划设计——以周口市中心城区原漯阜铁路为例[J].绿色科技.2019
[2].徐莹.触媒理论下的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赵梦莹.南昌废弃铁路景观改造设计思路[J].河北农机.2018
[4].王涛.海南环岛铁路景观绿化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2018
[5].纪亚丽,张耀.城市废弃铁路景观更新设计探析[J].绿色科技.2018
[6].张莉.城市废弃铁路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7
[7].杨维.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公园为例[J].山西青年.2017
[8].罗岩.郑州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
[9].文岳.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10].罗榆淇.高速铁路景观廊道可持续雨洪管理LID-BMPs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