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刘金宇

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刘金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功能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更名为现用名,英文名仍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是原国家计划委员会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作为我国最西端的有机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至今,一直聚焦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新物质的精准创制"为核心,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有机分子的高效创制及应用基础研究。(本文来源于《高等理科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张思奇[2](2019)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自组装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光电功能分子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光电转换功能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在多种有机光电器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器件的性能不仅与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更与器件的有机半导体活性层中光电功能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有关,包括分子的取向、排布、是否有结构缺陷等因素。光电功能分子在微纳米尺度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排列后将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器件的光学、电学等性能都能得到显着的提高。由有机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力驱动的超分子自组装是一种获取有机分子的大规模有序排列结构的有效途径,实现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可控自组装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利于各种新型光电材料的开发和有机光电功能器件性能的优化。本论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选取了一些特殊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研究了它们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基底表面上的二维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在基底表面上构筑出了多种结构复杂的有序自组装结构,探究了溶液浓度、温度、主客体等因素对自组装结构的调控作用。一方面对有机光电功能分子自组装过程的相关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另一方面也对开发自组装的实际应用功能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调控客体分子的溶液浓度,研究了一组主客体分子在基底表面上的共组装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首先,H3TTCA(triphenylene-2,6,10-tricarboxylic acid)主体分子可在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力的驱动下自组装形成带有序纳米空腔的蜂窝状主体模版。在加入叁种不同溶液浓度的COR(coronene)客体分子后,主体模版的结构适应性地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叁种不同的H3TTCA/COR主客体共组装结构。这项研究工作为在固体表面上构筑光电功能分子的复杂共组装超分子纳米结构并对结构进行简易调控提供了方法。(2)选用了一对具有刚性直线形骨架的分子(H1和H2分子),观察了它们在基底表面上形成由纯氢键连接的特殊超分子共组装结构的行为,并利用温度因素对组装结构进行了调控。H1和H2分子的两端都连接着氨基官能化的叁嗪基团,在自组装过程中可以提供丰富的氢键给体和受体并且结合位点较多。将这对骨架长度不同的分子共混,成功得到了由纯氢键连接形成的带四边形空腔的共组装网格,同时该共组装网格结构能在加热退火处理后发生不可逆转的结构转变。这项研究工作扩展了纯氢键自组装中组装基本结构单元的选择范围,得到了一种新的组装拓扑结构,为构建更复杂多样化的纯氢键共组装纳米结构提供了思路。另外,H1和H2这一类分子由温度诱导的组装结构转变行为可以在诸如传感器和分子开关器件中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3)研究了一系列磷光发光材料分子在基底表面上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包括具有不同骨架和侧链长度的低聚芳撑乙炔分子(L1、L2-6、L2-12)及以它们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分子(C1、C2-6、C2-12)。这项研究工作实现了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在基底表面上的长程有序二维超分子自组装,这对于基于这类分子的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组装结构形成的机制、自组装结构的稳定性、分子结构的差异带来的自组装结构的差异,总结出了低聚芳撑乙炔分子和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分子自组装行为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于进一步设计出具有更优异的自组装性能的光电功能分子具有借鉴意义。实现对分子结构单元的充分控制,可使光电功能分子按照人们所需的方式自发地组装成超分子纳米结构,这将有利于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进一步开发。(4)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光电转化活性层的刚性供体-受体(D-A)型大环分子与富勒烯的复合体模型。选用了叁苯胺(TPA)基团作为给电子基团,苯并噻二唑基团(BTTh2)作为吸电子基团,通过乙炔键或丁二炔键将两种基团相连,通过调整基团的排列得到了两种形状和空腔大小不同的D-A型刚性共轭大环分子,分别是3B2A和4B2A分子。发现这两种D-A型大环分子都能在HOPG表面自组装形成受溶液浓度控制的纳米多孔单分子层结构,并且两种大环分子的空腔都可以有效地捕获富勒烯客体分子(C70或PC71BM)。通过理论模拟对大环分子-富勒烯复合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3B2A-C70和4B2A-2C70复合体均具备产生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电子能级条件。该项工作可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中的D-A型有机小分子电子供体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图43幅,表8个,参考文献196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9-01)

刘金宇[3](2019)在《不对称有机双功能催化在构筑复杂分子骨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有机双功能催化不对称合成吡唑啉酮螺环衍生物做了相关研究,同时也开发了吲哚碳环不对称C-H官能团化的策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手性化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不对称催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过渡金属催化的兴起得以迅速发展。有机小分子催化存在已久,但直到2000年,才真正引起化学家们的关注,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成为不对称催化的重要支柱。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手性化学与不对称催化的发展;之后通过分析比较各类有机催化模式,介绍了有机催化的诞生与兴起;最后重点介绍了有机双功能催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与催化模式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合成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巨大的开发潜力,因而引起了合成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本章的一开始,我们介绍了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有机双功能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3+3]-环化反应,以优异的产率与立体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手性季碳中心的吡唑啉酮螺环己烯衍生物;对于吡唑啉酮螺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插烯吡唑啉酮作为双亲核试剂,展现出不俗的能力。第叁章:吲哚类化合物由于其在药物化学与合成化学中的应用价值,被合成化学家们广泛关注,但其合成与修饰多集中于吡唑环。我们发展了一种实用而高效的方法,用于有机催化下吲哚碳环的不对称C-H官能团化;利用这一策略,以较高的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手性四氢吡喃并吲哚衍生物。放大量实验也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控制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常规的C-3位反应需要克服更高的吉布斯自由能,因此反应发生在吲哚碳环上。结合以往C-3位官能团化的策略,我们可以实现区域选择性的发散合成。第四章:轴手性广泛存在于有机催化剂、手性金属配体、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因而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章我们首先介绍了不对称催化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的几种策略,其中重点介绍了有机催化。接着,我们发展了一种通过氢键催化在吲哚碳环上构筑轴手性的方法,一些新颖的含有吲哚骨架的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其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均差强人意。此外,这类新轴手性化合物可作为不对称催化剂并应用于不对称合成,其催化效果优异。这一方法的发展不仅为轴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策略,还扩展了轴手性催化剂的骨架结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公艳[4](2019)在《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环境污染以及饮食不合理等问题引发的疾病逐渐增多,其中,癌症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型纳米材料的引入为抗癌药物的递送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对于致癌物质的检测也成为了当代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症诊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细胞成像以及细胞凋亡过程的监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实验设计的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纳米复合探针(CS-AuNPs-DOX)实现了药物的靶向递送及其在肿瘤细胞内的荧光成像。对于抗癌药物的具体递送方式,本文中是通过阿霉素(DOX)与CS-AuNPs纳米颗粒相连接形成二硫键,当纳米复合物进入癌细胞后,癌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可以特异性的裂解二硫键从而释放出红色的荧光信号。另外,由于DOX的红色发射光谱与CS-AuNPs的吸收光谱有部分重迭,它们之间会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导致DOX的红色荧光信号猝灭,进而通过视觉荧光信号便可以监测到药物的释放过程。而且,释放的药物(DOX-SH)可以作为癌细胞内的荧光信号指示剂,从而实现药物的刺激响应性治疗。在进行GSH的检测、癌细胞的促凋亡以及活体内抗肿瘤实验的全面研究后,CS-AuNPs-DOX纳米探针显示出了优异的传感性能。该方案为细胞成像以及药物递送提供了优异的生物传感策略,或可为当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2.本实验提出了一种基于miRNA引发的光热疗法和化学疗法相结合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探针。首先,合成了一种具有光热性质的金纳米棒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然后对金纳米棒的表面进行DNA的修饰以实现抗癌药物DOX的加载。最后,通过引入叶酸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对MCF-7细胞的靶向诊疗。当纳米探针进入癌细胞后,miRNA会与双链DNA发生竞争反应,导致药物(DOX)从双链DNA中释放出来,荧光信号得到有效的恢复。该纳米生物传感器不仅能够检测肿瘤细胞内的miRNA,还能够实现对癌细胞的双功能诊疗,并且在细胞成像、治疗以及监测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潜在的优势,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候选者。3.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作为探针的疏水腔与分析物通过原位缩合反应产生的绿色发色团作为信号指示剂,开发了一种检测肼的零背景生物传感分析方法。这种超灵敏的检测方案具有相对较低的检测限(LOD=0.42nM)。另外,由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稳定的生物成像性能和优良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有望将其应用于环境或生物体内痕量肼的检测与成像。(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0)

王雪松,陈银珠,夏立全,李运,陈丽萍[5](2018)在《不同功能基团的有机盐作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因子对原油的成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作为治理原油泄漏的材料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但其在水油相中的成胶规律仍不明确,本文以有机酸及有机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盐。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倒挂实验等技术手段表征了有机盐的结构和成胶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盐A3C3(A3:肉桂酸; C3:月桂胺)在室温下能使原油形成稳定凝胶,成胶溶度为质量分数6%,该分子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树枝状叁维网状结构。凝胶的形成需要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氢键、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有利于凝胶的形成,含有多个苯环的凝胶因子更易在芳香族溶剂中形成凝胶。这些成胶规律对处理原油泄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因子的设计合成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12期)

范佳乐[6](2018)在《探索功能的分子建筑师——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彩明》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和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叁大支柱,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功能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支,其涉及面很广,包括光、电功能,磁功能,分离功能,催化功能,形状记忆功能等。它们不但能够替代一些生产生活中的传统材料,还有望提供和创造更多(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8年22期)

马骧[7](2018)在《纯有机功能超分子的发光性能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刺激-响应的功能超分子及超分子聚合物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1])。我们构建了基于环糊精(CD)包结的单一主客体超分子体系,实现了包括白光发射的可调控多色荧光发射~([2])。设计合成了通过单一有机小分子构象折迭机理实现了白光发射~([3])。通过环糊精和葫芦脲(CB)等大环包结诱导纯有机染料分子,产生了高效室温磷光(RTP)发射,构建了系列纯有机RTP发射体系:如基于CD主体聚合物和溴萘客体聚合物组装的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体系,该体系具有RTP发射和自修复功能~([4]);合成了可对pH值响应,具有肉眼可分辨RTP变化的基于CB[7]类轮烷分子梭~([5]);方便的制备了系列基于重原子染料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基于体系中的氢键作用,实现了无定型固态下纯有机聚合物材料的高效室温磷光发射~([6,7]),并研究了其湿度响应性能;将重原子磷光体染料修饰到环糊精上,基于染料单元的重原子效应及环糊精衍生物体系的氢键网络和刚性化作用,非常方便的制备了系列具有高效RTP发射功能的纯有机非晶态小分子材料体系~([8])。方便地制备了纯有机无重原子的非晶态高效室温磷光发射聚合物材料体系~([9])。以上系列研究工作中,通过分子组装策略,有效的调控了传统纯有机功能染料的荧光发射波长,实现了高效室温磷光发射,拓展了传统功能染料的新功能和应用新领域~([10])。(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吕国诚,翁建乐,廖立兵,梅乐夫,刘昊[8](2018)在《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及功能新材料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而且来源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1,2]。有机改性(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以及有机发光小分子/(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复合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3,4],但是对于有机改性分子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有待深入。本文首先研究了阳离子型表面改性剂在几种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矿(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8-07-06)

陈进发,刘茜,韩冰冰,丁金东,张有明[9](2018)在《基于碘功能化柱[5]芳烃超分子有机凝胶的制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柱芳烃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芳烃化合物,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凝胶一直深受大家关注.设计合成了一种碘功能化的柱[5]芳烃.该柱[5]芳烃在环己醇中可以形成稳定的超分子有机凝胶,相转变温度约为96℃.分别使用浓度核磁,2DNOESY氢谱,X射线衍射(XRD)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对凝胶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碘功能化的柱[5]芳烃自组装形成了一种片状结构.同时,研究了该凝胶的荧光识别性质.当在凝胶上分别加入Fe~(3+),Ag~+,Ca~(2+),Co~(2+), Ni~(2+), Cd~(2+), Pb~(2+), Zn~(2+), Cu~(2+), Mg~(2+)和Hg~(2+)等金属离子, 10 min后发现Hg~(2+)和Ag~+可以使凝胶的蓝色荧光猝灭.因此,该凝胶可以用于荧光检测Hg~(2+)与Ag~+.(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范巧玲[10](2018)在《从“无机氮盐”向“有机含氮功能分子”转化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生命体内常见的结构单元。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生理活性,在食品、医药、农业、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应用和市场需求使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密切关注。在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运用稳定、廉价、绿色的无机硫源构建各类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基础上,本论文延续这一策略,利用无机迭氮化钠作为氮源,实现了有机含氮功能化合物的构建。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咔唑、氮蒽的方法研究以迭氮化钠为氮源,以芳基高碘盐为底物,在廉价金属铜催化下,发展一类高效利用高价碘的氮-碘交换反应,同时也提供一种合成咔唑、氮蒽的新方法。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同时,通过本文发展的方法,实现消炎药Carprofen和指示剂Acridine orange前体的合成。最后,我们基于控制实验,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第二部分,构建磺胺的方法研究在第一部分工作基础上,再次以迭氮化钠为氮源,以绿色环保焦亚硫酸钠为“SO_2”源,实现无机氮源、“SO_2”源到有机磺胺的转化,为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新的途径。整个反应过程,无过渡金属参与,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实现多组分一步合成目标产物;从而避免传统构建磺胺方法中的催化剂兼容、氧化剂使用、步骤不经济性、硫醇有毒恶臭等问题。良好的底物普适性体现了本方法的实用性。而且,利用本文发展的方法,可以实现磺胺药物的合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0)

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光电功能分子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光电转换功能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在多种有机光电器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器件的性能不仅与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更与器件的有机半导体活性层中光电功能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有关,包括分子的取向、排布、是否有结构缺陷等因素。光电功能分子在微纳米尺度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排列后将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器件的光学、电学等性能都能得到显着的提高。由有机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力驱动的超分子自组装是一种获取有机分子的大规模有序排列结构的有效途径,实现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可控自组装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利于各种新型光电材料的开发和有机光电功能器件性能的优化。本论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选取了一些特殊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研究了它们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基底表面上的二维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在基底表面上构筑出了多种结构复杂的有序自组装结构,探究了溶液浓度、温度、主客体等因素对自组装结构的调控作用。一方面对有机光电功能分子自组装过程的相关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另一方面也对开发自组装的实际应用功能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调控客体分子的溶液浓度,研究了一组主客体分子在基底表面上的共组装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首先,H3TTCA(triphenylene-2,6,10-tricarboxylic acid)主体分子可在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力的驱动下自组装形成带有序纳米空腔的蜂窝状主体模版。在加入叁种不同溶液浓度的COR(coronene)客体分子后,主体模版的结构适应性地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叁种不同的H3TTCA/COR主客体共组装结构。这项研究工作为在固体表面上构筑光电功能分子的复杂共组装超分子纳米结构并对结构进行简易调控提供了方法。(2)选用了一对具有刚性直线形骨架的分子(H1和H2分子),观察了它们在基底表面上形成由纯氢键连接的特殊超分子共组装结构的行为,并利用温度因素对组装结构进行了调控。H1和H2分子的两端都连接着氨基官能化的叁嗪基团,在自组装过程中可以提供丰富的氢键给体和受体并且结合位点较多。将这对骨架长度不同的分子共混,成功得到了由纯氢键连接形成的带四边形空腔的共组装网格,同时该共组装网格结构能在加热退火处理后发生不可逆转的结构转变。这项研究工作扩展了纯氢键自组装中组装基本结构单元的选择范围,得到了一种新的组装拓扑结构,为构建更复杂多样化的纯氢键共组装纳米结构提供了思路。另外,H1和H2这一类分子由温度诱导的组装结构转变行为可以在诸如传感器和分子开关器件中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3)研究了一系列磷光发光材料分子在基底表面上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包括具有不同骨架和侧链长度的低聚芳撑乙炔分子(L1、L2-6、L2-12)及以它们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分子(C1、C2-6、C2-12)。这项研究工作实现了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在基底表面上的长程有序二维超分子自组装,这对于基于这类分子的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组装结构形成的机制、自组装结构的稳定性、分子结构的差异带来的自组装结构的差异,总结出了低聚芳撑乙炔分子和有机金属铂(Ⅱ)配合物分子自组装行为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于进一步设计出具有更优异的自组装性能的光电功能分子具有借鉴意义。实现对分子结构单元的充分控制,可使光电功能分子按照人们所需的方式自发地组装成超分子纳米结构,这将有利于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进一步开发。(4)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光电转化活性层的刚性供体-受体(D-A)型大环分子与富勒烯的复合体模型。选用了叁苯胺(TPA)基团作为给电子基团,苯并噻二唑基团(BTTh2)作为吸电子基团,通过乙炔键或丁二炔键将两种基团相连,通过调整基团的排列得到了两种形状和空腔大小不同的D-A型刚性共轭大环分子,分别是3B2A和4B2A分子。发现这两种D-A型大环分子都能在HOPG表面自组装形成受溶液浓度控制的纳米多孔单分子层结构,并且两种大环分子的空腔都可以有效地捕获富勒烯客体分子(C70或PC71BM)。通过理论模拟对大环分子-富勒烯复合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3B2A-C70和4B2A-2C70复合体均具备产生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电子能级条件。该项工作可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中的D-A型有机小分子电子供体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图43幅,表8个,参考文献196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J].高等理科教育.2019

[2].张思奇.有机光电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刘金宇.不对称有机双功能催化在构筑复杂分子骨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9

[4].公艳.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

[5].王雪松,陈银珠,夏立全,李运,陈丽萍.不同功能基团的有机盐作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因子对原油的成胶性能[J].应用化学.2018

[6].范佳乐.探索功能的分子建筑师——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彩明[J].科学中国人.2018

[7].马骧.纯有机功能超分子的发光性能调控[C].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2018

[8].吕国诚,翁建乐,廖立兵,梅乐夫,刘昊.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及功能新材料构建[C].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2018

[9].陈进发,刘茜,韩冰冰,丁金东,张有明.基于碘功能化柱[5]芳烃超分子有机凝胶的制备和性能[J].有机化学.2018

[10].范巧玲.从“无机氮盐”向“有机含氮功能分子”转化的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有机功能分子论文-刘金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