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孙雪松

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孙雪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地缘政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松[1](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超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共同体思想合力共振的结晶,也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国内外形势相互作用的产物。进入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相互依赖不断提升,国家间生存与发展日益紧密,风险与挑战相互依存性提升,不同议题相互交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兴起提供了外在动力。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变革与调整的正负效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提供了规则基础。中国崛起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兴起的内在驱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解决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问题、指引中国和平发展、消解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猜疑为目标定位,建设持久和平的政治观、普遍安全的安全观、共同繁荣的经济观、开放包容的文化观、清洁美丽的生态观为思想内涵。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对国际关系影响深远,但已经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潮流,这根源于传统理论思维模式的局限性,西方中心主义催生了传统理论的霸权主义、赢者通吃观念;空间对抗性思维导致传统理论过度关注陆权与海权对抗;控制扩张思维则令传统理论谋求控制力作为国家权力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整体性思维致力于构建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坚持文明交流互鉴,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中地缘空间等级观,霸权护持观念,国家中心主义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融合性新思维,是融合性政治哲学观,主张海权与陆权共生共存,强调自我安全与共同安全融合,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协调推进,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中对抗性的政治哲学观,陆权与海权对抗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多维的地缘理念,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控制扩张思维中追求军事控制,以权力为中心的分析视角。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在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对整体性思维的严重冲击、权力政治逻辑对融合性思维的压制、扩张排他性思维对多维地缘理念的阻碍叁个维度面临现实难题。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冲击来自于西方国家权势独霸思维根深蒂固,文明冲突和歧视观念屡见不鲜。大国之间的矛盾,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发展中国家之间纷争深深打上了权力政治的烙印。西方国家长期固守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在制度性权力分配、构建军事排他性同盟观念、地缘安全空间封闭性等方面阻碍超越。对于中国来说,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超越这一宏大的思想建构,要多方思考、审慎推进。一方面,理论创新与超越来自于实践,“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实践,从中总结经验,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的传统地缘政治学,进而构建起全球网络化互动的地缘学。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要从新型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中总结理论经验,超越冲突对抗的地缘政治学,从而构建起合作型地缘学。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打破地缘空间互动的制度化藩篱、整合与构建新型地缘制度,从而超越排他性思维,构建起多维地缘理念。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认同对实现超越至关重要,通过扩大交流、对外传播等途径,提升认同进而实现理论上的超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娟娟[2](2019)在《叙利亚危机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基于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叙利亚危机起于2011年初,是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经过8年多的持续发酵,成为重大的地区性冲突。它的爆发有着复杂的系统因素,体现的不仅是中东地区的教派之争,也是美俄"冷战"后"新冷战"思维的对抗。因此,叙利亚必须认清影响其政治系统平衡的各方面因素,保证其政府系统的良性运转。目前,虽然叙利亚危机久拖未决,但政治解决已成定局。(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高德步,刘文革,邵宇佳[3](2018)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第四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解决国际合作关系而推行的现实举措。但在当今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政治步入激变期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的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新时代,需要在传统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融入中国特色,实现以中国特色为主要内涵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助力中国协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杨亚雄[4](2017)在《中西地缘政治理论视角下的边疆安全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两种地缘政治理论思想对边疆安全含义的认知、行为理念、战略重点、价值目标等方面的解读不尽相同。通过比较研究,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中的边疆安全是一种内控型的柔性安全,更加强调边疆本身的稳定。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中的边疆安全则是一种外扩型的刚性安全,注重边疆的不可侵犯性之硬安全。在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信息边疆、战略边疆、利益边疆等多种非传统边疆模式。这就要求人们须突破以冲突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藩篱,建立"和合"理念和模式基础之上的边疆安全观。(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红梅[5](2017)在《地缘政治理论演变的新特点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对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以制定合适的地缘战略,对中国而言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主要从权力视角、空间结构主义视角、冲突视角和绝对主义视角来解读国际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又衍生出地缘经济学、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文明冲突论、网权论、天权论等,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权力内涵的多元化,非地理空间重要性的凸显,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地缘政治理论本身具有西方话语色彩,理论发展的目的均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特别是与国家地缘战略的制定紧密相关。因此,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国家利益,我们需要合理吸收有关地缘政治理论的内涵,在发展中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中国的地缘战略,明确地缘战略目标,动态评估战略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实现中国地缘战略的系统性提升。(本文来源于《国际展望》期刊2017年06期)

黄叶君[6](2017)在《基于地缘政治理论视角分析乌克兰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克兰的独立为欧俄中间地带带去了平衡,在欧俄可能的地缘冲突中增加了缓冲,它的地缘意义比以往更为突出,除了对欧洲地缘空间的稳定作用,更在欧俄地缘战略中有着重要位置。地理位置决定了乌克兰将在欧亚大陆扮演重要的地缘支轴的角色,因此乌克兰危机除了是内部矛盾引发的冲突以外,更是地缘政治的博弈,当事件发生之后,乌克兰东西方的俄罗斯与欧洲深受波及,双方在经济、政治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关系都受到了影响。更深远的影响是动摇了冷战后逐渐形成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这一格局的稳定建立在欧俄和平相处的基础之上,但从欧俄在危机爆发前后的行动来看,双方表现出了他们对于权力、利益、势力范围的绝对追求,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中的冲突性依然影响着双方关系。当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后,欧俄间的地缘平衡被打破,双方在处理相互关系时要基于全新的地缘战略,这标志着欧洲格局正在悄然变化着,而这将是更危险、更值得警惕的。乌克兰危机为欧俄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争夺画下了暂时的句点,但地缘战略空间的变化也为日后欧洲地缘政治关系的处理带来了不确定性。本文意在通过建立地缘政治理论框架以剖析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以及双方在乌克兰的地缘战略行为,逐层得出距离、权力与外部力量是欧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中受到影响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原因。地缘因素是令欧俄对乌克兰产生兴趣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被大国争夺的命运。而能够使乌克兰危机上升至地缘政治冲突层面的则是欧俄在这一地区的权力争夺,也就是地缘政治关系的本质,欧俄在传统地缘政治观念影响下将争夺乌克兰视为扩大权力的首要且关键目标,各自带着重拾强大权力与复兴的愿望,制定了相应的地缘战略,试图通过将乌克兰纳入势力范围来逐步实现,这成为了推动欧俄关系与乌克兰危机互动的动力。美国则根据其全球战略从外部对欧洲地缘空间施加着影响力。在大国包围之下而,乌克兰所受到来自于强国的压力会更为明显,也更难以保持中立,势必会在东西方势力中有所倾斜,当乌克兰决定倾向于哪一方时,这种压力也会相应转移回欧俄身上。乌克兰危机中欧俄双方行为的后果为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了不确定性,欧俄关系朝着何种方向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欧洲格局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而欧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既存在固有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又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受新地缘政治观念影响,从而将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新地缘政治观念进行结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能够全面地分析欧俄关系能否从冲突转向合作。欧洲与俄罗斯关系代表着欧洲的和平稳定,欧洲格局在乌克兰完全倒向西方后将出现新的调整,因此欧俄关系的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7-06-01)

熊琛然,武友德,彭邦文[7](2017)在《威胁:地缘政治理论构建的前提与原始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缘政治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其命运就与国家的兴衰更替紧密相联。纵观西方部分地缘政治理论之构建过程,其构建的前提和原始动力都是理论构建者源于"他者"对于"自我""威胁"的认知并经由理论构建者通过对"威胁"的历史和地理的分析而形成的政治结果。论文以"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和"大棋局论"4个地缘政治理论为研究样本,首先分析了威胁及其内涵和地缘政治中隐含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威胁与4个地缘政治理论构建关系,即:对美国海外扩张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英国海上霸权,使马汉意识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进而构建了"海权论";英国霸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使麦金德意识到陆上强国对心脏地带控制对英国霸权的威胁而构建了"陆权论";斯皮克曼认为控制边缘地带的国家会对美国实力地位构成巨大威胁,进而形成了"边缘地带论";布热津斯基为冷战后巅峰上的美国在未来可能的霸权衰落而面临来自欧亚大陆某一超级大国的威胁,为维护美国霸权而作以理论上的未雨绸缪构建了"大棋局论"。最后尝试探讨了当前中国崛起面临的外界威胁以及对构建基于外界威胁的中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韦文英[8](2017)在《人心安全:新的国家安全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地缘政治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使命,先后出现的“国家有机体论”、“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空权论”、“多极世界模型”、“大棋局论”等理论学说,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代各国的国际(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7-03-27)

崔日明,杨攻研[9](2017)在《中国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第二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去数年之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乌克兰危机及俄美政治僵局、欧洲难民危机及民粹主义的兴起、美国大选及未来政策的调整、新兴经济体崛起及其对现有秩序变革的诉求等一系列事件正在重塑全球地缘空间,各国的对外政治经济关系与国家利益均面临着重新的界定。同时,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打造全球命运共同(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孙绍勇,王文余[10](2017)在《“一带一路”战略: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中国逻辑——基于“世界岛”和“边缘地带”理论的比较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是崛起的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惠及世界的国际战略。这一战略着眼于地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立足于各个国家之间的长远发展和现实关照,绝非落入大国地缘政治权力争夺的窠臼。与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相比,"一带一路"战略超越了传统的"霸权"思维和"权力决定利益"的地缘政治思维,具有普惠性、包容性和平等性。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剖析比较"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构建合乎中国逻辑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而且对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叙利亚危机起于2011年初,是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经过8年多的持续发酵,成为重大的地区性冲突。它的爆发有着复杂的系统因素,体现的不仅是中东地区的教派之争,也是美俄"冷战"后"新冷战"思维的对抗。因此,叙利亚必须认清影响其政治系统平衡的各方面因素,保证其政府系统的良性运转。目前,虽然叙利亚危机久拖未决,但政治解决已成定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雪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超越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赵娟娟.叙利亚危机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基于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9

[3].高德步,刘文革,邵宇佳.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第四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8

[4].杨亚雄.中西地缘政治理论视角下的边疆安全比较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5].李红梅.地缘政治理论演变的新特点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思考[J].国际展望.2017

[6].黄叶君.基于地缘政治理论视角分析乌克兰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7].熊琛然,武友德,彭邦文.威胁:地缘政治理论构建的前提与原始动力[J].世界地理研究.2017

[8].韦文英.人心安全:新的国家安全观[N].北京日报.2017

[9].崔日明,杨攻研.中国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第二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7

[10].孙绍勇,王文余.“一带一路”战略: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中国逻辑——基于“世界岛”和“边缘地带”理论的比较视野[J].青海社会科学.2017

标签:;  ;  ;  ;  

地缘政治理论论文-孙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