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湘西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湘西,苗歌,润腔
湘西苗歌论文文献综述
于国良[1](2019)在《湘西苗歌演唱中润腔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歌多用苗语进行演唱,具有十分浓厚的族群特色,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由于湘西苗族生活的地区多高山丘陵,人们习惯于以歌声进行交流,表达自身的情感。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湘西苗歌已经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在润腔处理上,湘西苗歌多用"啊""衣""晤"等虚词作为衬腔,再结合颤音、滑音以及其他的音乐技巧,从而赋予湘西苗歌鲜明的族群色彩。本文对湘西民歌润腔处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借此为湘西苗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流行色》期刊2019年07期)
张先永[2](2019)在《湘西苗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占全州总人口的33.15%。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娱乐方式比较贫乏,唱苗歌成为苗族节日和聚会时的主要娱乐方式,同时也是苗族青年恋爱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影视、网络、卡拉OK等娱乐的普及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唱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被逐渐替代和边缘化,面临传承的危机。(本文来源于《民族音乐》期刊2019年02期)
廖双双[3](2018)在《湘西苗歌历史渊源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记载着劳动和生活方式的印记。本文立足湘西苗歌与苗族历史、人文生态的关联,从历史文献、文化功能、文化认同叁个视角剖析了湘西苗歌的衰微与复兴,对梳理湘西苗歌历史渊源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9期)
石艾平[4](2017)在《试论湘西苗歌的音乐特色与演唱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歌历史悠久,有着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与魅力。本文从湘西苗歌的历史渊源出发,首先从音乐体裁、框架调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湘西苗歌的音乐特色,并进一步从演唱发声方法、音色处理特征以及声腔特点几个方面研究了湘西苗歌的演唱风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10期)
李芷汀兰[5](2017)在《湘西苗歌的歌曲特征在《山寨素描》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寨素描》是当代作曲家孟勇谱写的一首具有湘西苗族风格的声乐作品,在继承苗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配合了现代化的音乐理论和演唱技巧。本文将通过对湘西苗歌文献的研读和苗歌曲谱的案例分析,从曲式、调式、节拍节奏、旋法四个方面对湘西苗歌的歌曲特征进行梳理,深入具体的探讨《山寨素描》是如何将这些湘西苗歌特征应用到歌曲创作中的,来以此更好的展现苗族风格。而后进一步通过湘西苗歌发声上的借鉴,将苗歌特征应用到实际演唱中,达到更好的演唱目的,也为后来演唱和研究类似的声乐作品者,提供一些演唱经验借鉴及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期刊2017-06-15)
刘芳[6](2015)在《湘西苗歌与苗族自我认同——以古丈翁草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语言、历史、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素,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苗歌也成为苗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翁草村湘西苗歌的研究,力图揭示湘西苗族是如何通过苗歌来实现民族认同的。主要从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民族群体人格,民族社会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5年03期)
刘芳[7](2015)在《当代湘西苗歌从衰微到复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族民歌产生在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中,深刻地体现着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心理、情感以及审美习惯,是湘西苗族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文章以湘西苗歌的主要功能——婚嫁与娱乐,两大功能正在逐渐衰退为依据,并结合田野调查——当代湘西苗歌无青年人传承以上叁点为契机,表现出当代湘西苗歌已经开始出现衰微的趋势。在湘西苗族民歌即将面临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的环境下,笔者发现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的湘西苗歌,不但没有出现衰微现象,反而呈现出复兴趋势,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下的湘西苗歌,现在在本村能有这样的现状实在是令人欣喜。本文以苗族民歌被当代主流音乐淹没为背景,发现和分析翁草村的湘西苗歌由衰微到复兴的主要原因:个人社会化带动群体社会化为外部原因,这个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对苗族民歌文化的再次认同为内部原因,在内部原因中解释文化认同在湘西苗歌复兴中的意义。文章用真实的个案来为湘西苗歌的发展和传承做到一个有效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5-05-20)
张金莲[8](2015)在《湘西苗歌的韵和润》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歌,编词押韵,唱词要讲究押韵,深情润腔,唱法以情代声为主,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以韵和润为主要特点的湘西苗歌是湘西苗语地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5年01期)
陈洁[9](2014)在《从声乐视角看湘西苗歌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歌是特定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苗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共同造就的民间文化瑰宝。它旋律优美,具有独特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技巧,是苗族人民交流思想情感、表现生活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湘西苗歌的体裁、种类、节奏和节拍等角度入手分析,通过对其演唱形式的研究,从声部、润腔、发声等方面对其声乐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4年08期)
杨蓉[10](2014)在《湘西苗歌艺术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湘西苗歌歌词特色"、"湘西苗歌旋律特色"、"湘西苗歌发声及演唱形式"叁方面来看,湘西苗歌具有内容丰富、结构多样、旋律多变等特色。(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湘西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占全州总人口的33.15%。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娱乐方式比较贫乏,唱苗歌成为苗族节日和聚会时的主要娱乐方式,同时也是苗族青年恋爱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影视、网络、卡拉OK等娱乐的普及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唱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被逐渐替代和边缘化,面临传承的危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湘西苗歌论文参考文献
[1].于国良.湘西苗歌演唱中润腔特色探析[J].流行色.2019
[2].张先永.湘西苗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方法探究[J].民族音乐.2019
[3].廖双双.湘西苗歌历史渊源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8
[4].石艾平.试论湘西苗歌的音乐特色与演唱风格[J].中国民族博览.2017
[5].李芷汀兰.湘西苗歌的歌曲特征在《山寨素描》中的应用研究[D].泉州师范学院.2017
[6].刘芳.湘西苗歌与苗族自我认同——以古丈翁草村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5
[7].刘芳.当代湘西苗歌从衰微到复兴研究[D].吉首大学.2015
[8].张金莲.湘西苗歌的韵和润[J].艺海.2015
[9].陈洁.从声乐视角看湘西苗歌的特点[J].贵州民族研究.2014
[10].杨蓉.湘西苗歌艺术特色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