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李耀

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李耀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专业性杂志,可读性,趣味性,阅读视角

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1](2017)在《专业性杂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性杂志内容风格稳定,涉及的内容范围鲜明专一,由于专业性强,往往容易失去可读性与趣味性。文章基于高中生的阅读视角,对专业性杂志进行探究分析,试论提高专业性杂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33期)

苏微[2](2014)在《增强趣味性与可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传媒业的竞争力度越来越大,我建议贵刊能否集前瞻性、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将理论性文章通俗化,让每个质量工作者,包括没有质量知识背景的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类文章。(江苏苏微)(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期刊2014年12期)

郭郛[3](2011)在《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完美融合的典范——读安藤更生吉川弘文馆本《鉴真和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吉川弘文馆本《鉴真和上》,是日本现代鉴真研究权威安藤更生博士生前撰写的最后一部鉴真传记。虽然写得比较通俗,但由于作者是在多年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如此,该传记在写法上还非常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完美融合,堪称名人传记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一部研究鉴真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必读参考书。(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1年03期)

任静芳[4](2008)在《浅谈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如何使科技新闻更加鲜活,综合新闻工作的实际,重点从与科技人员交朋友、做好"翻译"工作出发和具有精品意识3方面,阐述增强科技新闻可读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期刊2008年08期)

刘煜[5](2008)在《中国财经新闻报道文体特点及可读性和趣味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于新闻语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语篇,体裁,文体等角度进行,也获得了很多成果。而在大众传媒学领域也有很多关于新闻研究重要成果。本文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新闻语体。本文主要基于文体学理论对《中国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关于中国财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中的关于新闻可读性和趣味性研究理论对两者的内容进行可读性和趣味性比较分析。本文语料来源于《中国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亚洲版》2006年6,7,8叁个月关于中国财经新闻报道。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比两者关于中国的财经新闻在选材,来源,体裁及语篇结构方面的异同。同时从中选出34篇同一主题新闻进行案例分析新闻标题,导语,正文(数字、图标、引语等的使用)并从内容方面对他们进行可读性和趣味性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中国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在文体方面存在以下差别:新闻稿件来源方面,中国日报采编能力较弱且稿件来源比较单一;华尔街日报具有较强的采编能力,且稿件来源上多元化;在财经新闻选择方面,中国日报以政经新闻为主,而华尔街日报则以公司新闻以及金融、投资为主。在新闻报道平衡性方面,中国日报由于受国内媒体报道“报喜不报忧”影响,多选择正面新闻和好的方面报道,对负面新闻和新闻否定方面采取回避。而华尔街日报多采用二元报道,保持报道的平衡性给人一种权威性,客观性。在使用数字,图表方面,中国日报比较单一的使用图片而缺少分析型图表,地图等其它一些较直观的图形,这在财经新闻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财经新闻可读性和趣味性方面,两者既存在一些财经新闻共性又略微有些差异。相同的是,较一些娱乐、休闲新闻来说,两者的阅读难度都要求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趣味性也没有其它娱乐、休闲有趣,对不懂经济的人来说有点难懂、晦涩。差异主要是体现在程度上,中国日报缺少象华尔街日报那样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人性化报道报道财经新闻,缺乏对财经新闻经济分析,预测能力。通过对《中国日报》和《华尔街日报》文体及可读性和趣味性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一些优化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行性建议:淡化媒体的政府“宣传”功能,实现对外经济报道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增强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8-06-17)

周莉[6](2007)在《杂志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没有零售报亭,书店里供人们选择的书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装帧设计的美观和印刷精美的插图杂志。客观地说,十几年前杂志、书注重的是知识文化,给予读者的是精神粮食,很少修饰包装封面及版面,让人感觉读着看着累。那个时代生活水平低下人们刚刚解决温饱,谈不上花钱去买消费,更谈不上有针对消费的消费类杂志,只能是用有限的资金去订阅所需的精神粮食。(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07年03期)

何伟森,崔秀福[7](2006)在《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新闻的报道量,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都占有重大比例,系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写好经济新闻,既是增强报纸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然而,当今新闻界中经济新闻的写作,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枯燥单调,成了(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06年05期)

陈鼎中[8](2001)在《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新世纪科学童话》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少儿科普读物的创作与出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和科普读物。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少儿科普读物的创作与出版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我们还没有产生像法国着名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苏联着名(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01年12期)

彭玉杰,池龙,付煜[9](2000)在《新闻照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讲究宣传艺术,”如果“由于强调了新闻工作的党性,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正确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式,是好新闻也是好新闻照片的构成条件。这(本文来源于《大庆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1期)

朱泳燚[10](1992)在《讲究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教可读性——我怎样编写说明文教材《看云识天气》》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明文教材《看云识天气》,1965年编入江苏省农业初级中学试用课本《语文》第二册;自1978年起,先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各地多套初中语文课本选用。从一些教师、学生的反映和语文专家的评价来看。这篇课文似乎还比较受欢迎。近年来,经常有同志督促我谈谈这篇课文的编写经过,《课程·教材·教法》的编者又热情约稿,说是让中学语文教师自己来谈谈怎样编写中学语文教材,是挺有意义的。这(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1992年04期)

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传媒业的竞争力度越来越大,我建议贵刊能否集前瞻性、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将理论性文章通俗化,让每个质量工作者,包括没有质量知识背景的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类文章。(江苏苏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耀.专业性杂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J].长江丛刊.2017

[2].苏微.增强趣味性与可读性[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

[3].郭郛.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完美融合的典范——读安藤更生吉川弘文馆本《鉴真和上》[J].唐都学刊.2011

[4].任静芳.浅谈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J].太原科技.2008

[5].刘煜.中国财经新闻报道文体特点及可读性和趣味性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6].周莉.杂志的趣味性与可读性[J].中国卫生产业.2007

[7].何伟森,崔秀福.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J].新闻传播.2006

[8].陈鼎中.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新世纪科学童话》读后[J].中国图书评论.2001

[9].彭玉杰,池龙,付煜.新闻照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J].大庆社会科学.2000

[10].朱泳燚.讲究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教可读性——我怎样编写说明文教材《看云识天气》[J].课程.教材.教法.1992

标签:;  ;  ;  ;  

可读性和趣味性论文-李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