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组分论文-肖童觉,彭庆庆,潘海婷,张琴,李蔚

污染组分论文-肖童觉,彭庆庆,潘海婷,张琴,李蔚

导读:本文包含了污染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除夕,春节,空气质量,烟花爆竹

污染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肖童觉,彭庆庆,潘海婷,张琴,李蔚[1](2019)在《大气污染特征与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湖南省14个市州的78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PM2.5、SO2、NO2、CO、O3)浓度以及力合科技组分站数据、省气象台气象资料,对2019年除夕至初一期间(2月4日—5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夕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短时间内有非常大的贡献,集中燃放烟花对PM10和PM2.5的小时值增长倍数贡献明显。对全省14个城市PM10和PM2.5的小时值最大增长倍数分别为2.4倍和1.0倍。长沙组分站数据分析中,氯离子浓度上升了约15倍,硫酸根离子浓度上升了约5倍,钾离子浓度上升了约14倍,镁离子浓度上升了约6倍。其中对娄底市的影响程度最高。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风速小,逆温强、湿度大和无降水等不利气象条件使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形成持续性污染过程。2019年除夕(2月4日)上午,全省14个市州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由于受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影响,大部分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在除夕当天下午5时后迅速转差,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气重污染过程。(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国纪良,姬亚芹,马妍,王士宝,张蕾[2](2019)在《盘锦市夏冬季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采集盘锦市3个点位的PM_(2.5)样品,研究盘锦市夏冬季节PM_(2.5)中碳组分的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盘锦市夏季PM_(2.5)、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日均浓度分别为(46.14±12.70),(8.58±2.82)和(2.89±1.54)μg/m~3;冬季分别为(91.01±43.51),(24.50±15.51)和(7.31±5.00)μg/m~3.夏季开发区和第二中学2个采样点的OC与EC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性;冬季3个采样点OC、EC高度相关.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估算SOC浓度,得到夏季SOC的浓度为4.65μg/m~3,占OC总量的54.19%;冬季SOC浓度为8.42μg/m~3,占OC总量的34.36%.通过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盘锦市夏季PM_(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汽油车尾气和燃煤排放;冬季PM_(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敬巧,罗达通,王涵,张萌,凌德印[3](2019)在《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廊坊市是北京市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为研究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中碳组分污染特征,于2018年1月5日—2月5日在廊坊市开发区国控点位同步开展PM_(2.5)及PM_(10)样品采集,使用DRI分析OC(有机碳)与EC(元素碳)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廊坊开发区冬季ρ(PM_(2.5))、ρ(PM_(10))分别为(54.5±46.0)(91.0±58.2)μg/m~3.P M_(2.5)中ρ(OC)、ρ(EC)分别为14.64、3.54μg/m~3,PM_(10)中分别为17.07、4.58μg/m~3;PM_(2.5)、PM_(10)中ρ(OC)与ρ(EC)相关性均较好,R~2均为0.91(P<0.01),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来源;在PM_(2.5)和PM_(10)中OC/EC[ρ(OC)/ρ(EC),下同]分别为4.46和4.16,ρ(SOC)(SOC为二次有机碳)分别为6.15和5.88μg/m~3,分别占ρ(OC)的42.1%和37.7%,表明二次污染较严重.碳组分丰度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与PM_(10)中碳组分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水溶性极性化合物、生物质燃烧及燃煤的混合源,柴油车排放,以及道路扬尘.后向气流轨迹聚类结果表明,颗粒物及碳组分质量浓度受途径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中部、北京市南部气团的影响较大;对于碳组分来源,道路扬尘及汽车尾气受气团传输的影响较大,而生物质燃烧、燃煤等受气团传输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汽车尾气、燃烧源及道路扬尘为廊坊市开发区冬季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田雪,李军娟,高育慧,周文君[4](2019)在《不同组分与配比钝化剂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时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组分及配比钝化剂对Pb、Cd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及时效性,采用膨润土、沸石、石灰和磷肥作为原料制备钝化剂进行土壤试验。研究发现,钝化剂对土壤中Pb、Cd的钝化时效可持续90d以上。且以沸石作为原料制备的钝化剂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最好,以膨润土作为原料制备的钝化剂对土壤中Pb的钝化效果最好。相较于其他配比,磷肥︰石灰︰粘土矿物比例为1︰2︰1配比的钝化剂对土壤中Cd和Pb的钝化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1期)

吕翠美,刘苗苗,李会勤,顾长宽,李洋[5](2019)在《郑州市城区及郊县地下水主要污染组分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不同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组分和成因,可为针对性的制定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改善水质提供保障。由于城区和郊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差别较大,水污染程度和污染组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郑州市的金水区和巩义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巩义市地下水主要污染组分以硝酸盐等有机污染物为主,金水区以硫酸盐、氨氮等有机污染物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巩义市工矿企业、农田较多,金水区农田、工矿企业较少而生活污水排放比重较大。根据两个地区不同的地下水污染状况和成因,就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蔚清玲[6](2019)在《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一些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广泛的有机污染、有毒污染及严重的生态破坏。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水环境中新出现一类微量难降解的污染物,这类物质由大量人为或天然的物质组成,包括药物、个人护理产品和工业化学品。他们通常以低浓度存在于水体中,因为没有采取或只采取很少的预防措施和监测措施来确保这些化合物在水环境允许存在的最大浓度,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且这类化合物中每种物质都具有独特的形式和作用机制,在饮用水和废水处理厂中的检测和分析十分复杂化,去除更加困难。近几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为阳极催化剂,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或者污染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由于同时实现了废水处理与发电的优势使得其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MFCs可以同时实现处理废水和产电的两种操作优势,本文以硝基苯(NB)、卡马西平(CBZ)、对氟硝基苯(p-FNB)为模拟污水底物,从电池输出电压和废水处理效果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 MFCs处理废水产电的可能性以及对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这叁种污染组分的去除效果。本研究构建单室活性炭空气阴极MFCs,有机底物为乙酸钠,在中性介质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的培养液,通过记录MFCs放电过程中输出电压和电极电位的变化并通过测试极化曲线,来研究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对MFCs碳毡阳极生物膜和MFCs性能的影响。(1)组装有富集产电微生物的碳毡阳极与活性炭空气阴极的单室MFCs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的同时可以去除较高浓度的硝基苯。当NB的浓度为1.0 mmoI·L-1时,单室MFCs的最大输出电压保持在0.38 V左右,功率密度为16±1.5 W·m-3,更换不含NB的培养基后,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又逐渐恢复至0.4 V左右,说明硝基苯对阳极电活性微生物的抑制是可逆的。组装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电解池探讨研究MFCs降解NB的机理,结果证明MFCs通过阴极活性炭吸附NB、单室MFCs中阳极微生物对NB的厌氧降解及NB的阴极电催化还原途径去除硝基苯。(2)单室MFCs在去除10.0 mg/LCBZ的同时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当CBZ的浓度为10.0 mg/L时,单室MFCs的最大输出电压保持在在0.45 V左右,功率密度为15±1.5 W·m-3,当CBZ的浓度为1.0 mg/L时单室MFC的功率密度为45±1.5 W·m-3。并组装由碳毡阳极和空气活性炭阴极构成的电解池,改变电流强度探究MFCs对CBZ的降解情况与途径,得出MFCs通过阴极活性炭的吸附及单室MFCs中阳极电催化氧化途径去除卡马西平且对10.0 mg/L CBZ去除率超过80%。此外,根据实际废水中CBZ的浓度比较低,验证了单室MFCs在去除1.0 mg/L CBZ的同时电池性能基本不受影响,为MFCs技术处理实际污水中CBZ提供可靠依据。(3)单室MFCs可以在输出较高电压的同时去除0.5 mM p-FNB。电池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0 W·m-3,单室MFCs在保持输出电压为0.45 V的基础上对p-FNB去除率超过85%,此外,p-FNB的还原产物(p-FA、AN)也能够被去除。初步了解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为处理含污染物废水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拓展MFC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晓迪[7](2019)在《聊城市冬季PM_(2.5)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聊城市冬季大气PM_(2.5)的化学组分及污染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1~2月在聊城大学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和5类70种有机化合物,探讨了不同大气污染状况下各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阐明了呼吸暴露途径对儿童和成人造成的健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聊城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一定成效,冬季PM_(2.5)质量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采样期间灰霾天PM_(2.5)污染最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的,其次,在元宵节期间(烟火Ⅱ期),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大气PM_(2.5)浓度显着增加。(2)聊城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为68.6±37.4μg?m~(-3),占总PM_(2.5)质量浓度的48%。其中,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SO_4~(2-)、NO_3~-和NH_4~+)浓度最高,占总水溶性无机离子的76%。聊城市冬季PM_(2.5)呈弱酸性,阴阳离子平衡方程为y=1.12x-0.10,热力学模型ISORROPIA-II的计算结果为pH_(is)=5.9±0.9。在清洁天和灰霾天铵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均为(NH_4)_2SO_4和NH_4NO_3,而在烟火期铵盐主要存在形式为NH_4HSO_4和NH_4NO_3。通过比值判断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可知,聊城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和二次氧化过程等。(3)聊城市冬季PM_(2.5)中总有机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601.2±2261.1ng?m~(-3),占PM_(2.5)质量浓度的2.68%。脂肪酸质量浓度最高,其次为正构烷烃、糖类和芳香酸,而多环芳烃富集量相对较少。正构烷烃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CPI和%Wax C_n均值分别为1.2和12.2%。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和机动车尾气,4环和5环多环芳烃所占比重较大。左旋葡聚糖在糖类化合物中占主导地位,说明生物质燃烧对聊城市冬季大气有重要影响。脂肪酸是质量浓度最高的有机酸,通过正十八烷酸和正十八烯酸的比值可知,冬季气溶胶氧化程度较高。比值判断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_(2.5)中有机物的来源主要包括煤炭燃烧、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4)通过毒性当量因子评估多环芳烃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多环芳烃总的毒性当量浓度TEQ值为6.37ng?m~(-3),儿童和成人患癌症的风险ILCR值分别为2.19×10~(-6)和1.07×10~(-5),聊城市冬季PM_(2.5)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估计在100,000名儿童和成人中,患癌症的风险分别为0.24和1.16。尤其在灰霾天,毒性当量浓度最高且患癌风险增加,居民应注意减少与污染物的接触。以上研究结果较为系统阐明了聊城市PM_(2.5)的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填补了聊城市气溶胶有机物和健康效应研究的空白,以期为聊城市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6-01)

徐炳乾[8](2019)在《生物炭及其溶出组分用于Pb(Ⅱ)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广泛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以及城市污水,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深,其治理已成为技术难题。而生物炭(Biochar,BC)作为生物质热解形成的多孔炭材料,通过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作用对重金属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溶性物质(Dissolved Biochar,DBC),而DBC的成分较为复杂,含有溶解性的有机物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阴阳离子以及纳米颗粒等。但目前对DBC的研究有限,带来的环境影响仍不清晰。因此,本文以BC、水洗生物炭(Washed Biochar,WBC)、DBC为研究对象,对叁者物理化学性质、吸附重金属Pb(Ⅱ)的交互作用与机理以及对重金属Pb(Ⅱ)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开展了深入研究。热解温度和水洗过程可以显着影响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低温热解的BC、WBC中含有大量羟基、羧基、亚甲基、芳香类结构等。提高热解温度后,H/C值(BC:0.07~0.018,WBC:0.061~0.015)的下降以及红外特征峰的减少表明官能团数量迅速减少,芳香性提高。热解温度的提高还增加了生物炭中Al、Ca、Mg、Mn、Na、Si离子的溶出,提高了BC的碱性。BC与WBC差异较大,相同热解温度下BC具有更多的官能团种类和更高的碳层缺陷程度(I_D/I_G值),而WB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芳香性。与BC相比,相同制备温度下WBC的吸附速率、容量及pH值均有降低。BC、WBC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BC造成,进而影响二者对重金属Pb(Ⅱ)的吸附能力与过程。热解温度的提高可增加吸附容量和速率,叁维荧光光谱表明香蒲BC350中DOM主要为类富里酸(含43.36%)和类腐殖酸(含56.64%),且重金属Pb(Ⅱ)与类富里酸物质结合能力更强。加入重金属Pb(Ⅱ)后,BC350溶液DOM浓度下降了51.33%,而BC800溶液中几乎不含DOM,但其pH在7h内由10.49下降至8.04,表明DBC在低热解温度时主要靠DOM的结合作用去除重金属,在高热解温度时主要靠碱性的沉淀作用去除重金属离子。BC去除重金属Pb(Ⅱ)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二级动力学模型。这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吸附,如不溶性碳骨架的孔吸附,DOM与重金属Pb(Ⅱ)的螯合络合,碱性物质的沉淀,表面电荷产生的引力,阳离子-π键,以及BC-DBC-Pb之间的关联交互作用等。BC、WBC在性质以及吸附能力上有较大差异,因此对土壤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高通量技术研究BC、WBC、DBC加入含Pb土壤后细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规律,得出样本共产生1055条OTU,12个门,19个纲,60个目,103个科,194个属,261个种。加入BC的土壤Shannon、Ace、Chao指数均高于其它样品,Simpson指数小于其余样品,说明BC的加入有利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从而使土壤中细菌群落产生了改变。各土壤样本细菌的门水平上有所差异,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细菌的属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其中Macellibacteroides属、芽胞杆菌属(Bacillus)、从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以及理研菌属(Petrimonas)丰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少洛[9](2019)在《济南市降尘污染特征及组分来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济南市大气降尘污染特征,本研究采集了济南市区及县区2018年1月至12月21个点位的降尘样品。对各个点位降尘量进行统计,测定了降尘样品中水溶性离子以及无机元素的含量,研究了济南市大气降尘通量、降尘中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水溶性离子进行了来源解析和酸碱性分析。并且进行了8种重金属元素(Cr、Pb、As、Hg、Ni、Zn、Cu和Mn)的污染评价和风险评价。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济南市大气降尘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2018年1月至12月济南市全市月降尘通量为4.15~11.65 t/(km~2·30d),全市年平均降尘通量7.3±2.9t/(km~2·30d),未超过环保部在2018年颁布的标准9 t/(km~2·30d)。降尘通量在3月份和4月份为全年峰值,分别为10.36±2.4 t/(km~2·30d)和12.12±3.7t/(km~2·30d),在9月份为全年最低值为4.21±1.1 t/(km~2·30d)。济南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全市平均尘通量分别为9.62±3.4t/(km~2·30d)、7.58±2.6t/(km~2·30d)、4.88±1.7t/(km~2·30d)和7.10±1.6t/(km~2·30d)。降尘通量大小顺序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居住区、县区、工业区、文教区和商业区2018年全年平均降尘通量分别为:6.89±2.3t/(km~2·30d)、7.36±3t/(km~2·30d)、8.09±3.9 t/(km~2·30d)、7.84±3.3 t/(km~2·30d)和6.37±2.1 t/(km~2·30d)。不同功能区中年平均降尘通量最大的是工业区,最小的是商业区。2018年全年平均降尘通量总体分布规律为:D_(f工业区)>D_(f县区)>D_(f市区)>D_(f清洁)。市区、县区、工业区和清洁对照年均值分别为:7.37±2.72t/(km~2·30d)、7.92±3.2 t/(km~2·30d)、9.56±4.55t/(km~2·30d)和4.71±2.21t/(km~2·30d)。济南市大气降尘通量主要受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这两种气象因素对降尘通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8.9%和28.6%,两者的相对贡献率之和占到了77%以上。气温和大气压对降尘通量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分别为5.6%和16.9%。2济南市大气降尘中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的分布特征济南市大气降尘中水溶性离子浓度范围为1893-54530 mg/kg,全市全年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SO_4~(2-)>Ca~(2+)>Cl~->Na~+>NO_3~->K~+>Mg~(2+)>F~->NH_4~+。水溶性离子以SO_4~(2-)和Ca~(2+)浓度最高,百分含量分别占降尘的5.45%和4.89%,远高于其它水溶性离子的浓度。SO_4~(2-)全市平均浓度在秋季最高,在春季最低,百分含量分别占降尘的8.15%和2.71%。Ca~(2+)全市平均浓度在冬季最高,在春季最低,百分含量分别占降尘的4.59%和3.55%。对于不同功能区中不同离子的全年平均值来说,F~-和SO_4~(2-)在工业区浓度最高;Cl~-、NO_3~-、NH_4~+、Na~+和Mg~(2+)均在商业区浓度最高。K~+和Ca~(2+)在不同功能区浓度分布基本一致。建筑大学采样点2018年12月份的降尘和该点位环境空气中PM_(2.5)的水溶性离子含量对比发现:PM_(2.5)中水溶性离子以二次离子(NO_3~-、NH_4~+和SO_4~(2-))为主,占水溶性离子总量的86%,而在降尘中,含量最高的为SO_4~(2-)和Ca~(2+)分别占水溶性离子总量的45%和35%。对比济南市11月份建筑大学采样点位降尘和降雨中水溶性离子含量发现:在降尘和降水中,占主导地位的水溶性离子大致相同。但是比例相差较大的为NH_4~+。济南市降尘所有点位在不同季节的AE/CE的值均小于1,表明降尘呈碱性。对于全市平均值来说,AE/CE值在秋季最大(0.7),在夏季最小(0.23)。颗粒物粒径越大,AE/CE的值越小,碱性越大。济南市降尘中无机元素全市全年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Si>Ca>Na>Fe>Al>Mg>K>Zn>Mn>Ti>Cr>Ba>B>Sr>Cu>Pb>Ni>V>Hg>As。含量最高的无机元素为Si元素,其次为Ca元素,浓度分别为:95626±6344 mg/kg和65135±3889 mg/kg。对于主要重金属的全市全年平均值来说,Cr、Ni、Zn、Mn、As、Pb、Cu和Hg的浓度分别为:48.87±16.21 mg/kg、57.74±21.60 mg/kg、527.07±146.29 mg/kg、444.52±105.19 mg/kg、5.55±2.61 mg/kg、75.72±23.66 mg/kg、74.37±20.79 mg/kg和0.31±0.22 mg/kg,各种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Zn>Mn>Pb>Cu>Ni>Cr>As>Hg。Ni、Zn、Pb、Cu和Hg分别高于土壤背景值1.94、7.16、2、2和7.28倍。其中Cr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筛选值的7.6倍,其它重金属均低于该标准中的筛选值。对比济南市11月份建筑大学采样点位降尘和降雨中无机元素含量发现:在降水中,Ca、K、Mg和Na含量较高。在降尘中,含量较高的是地壳元素Ca、Fe、Mg、Al和Ni。3济南市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评价不同功能区降尘中,Z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Hg、Cu主要以可氧化态形式存在。As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Hg在县区中生物有效性最大,在居住区生物有效性最小。As在工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文教区生物有效性最小。Cu在居住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县区生物有效性最小。Pb在居住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文教区生物有效性最小。Zn在工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文教区生物有效性最小。Cd在商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县区生物有效性最小。Cr在工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县区生物有效性最小。Ni在工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大,在商业区生物有效性最小。4济南市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不同功能区降尘中Cr、Mn和As均不造成污染。Zn造成的污染程度为中度毒污染-重度污染。Hg造成的污染程度为中度毒污染-重度污染。Cu和Pb造成的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济南市降尘中重金属潜在风险指数(E_i)平均水平为Hg>Cu>Pb>Ni>Zn>As>Cr>Ni。其中Hg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达到了强风险程度。重金属Cr、Ni、Zn、Mn、As、Pb和Cu的潜在风险系数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程度。济南市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处于中等风险程度。不同功能区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大小顺序为:郊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居住区。5济南市大气降尘的来源解析降尘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土壤及建筑扬尘、工业及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机动车源、二次源和其它源。在春季对水溶性离子贡献最大的是土壤及建筑扬尘比例为29.5%。在夏季对水溶性离子贡献最大的是土壤及建筑扬尘比例为26.3%。在秋季对水溶性离子贡献最大的是机动车源比例为26.5%。在冬季对水溶性离子贡献最大的是土壤及建筑扬尘比例为28%。对降尘中无机元素进行来源解析,确定了降尘中对无机元素贡献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工业混合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和其它源,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土壤尘贡献率为39.2%。(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夏志勇,付华轩,吕晨,张文娟,李敏[10](2019)在《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_(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_(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于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7日在市监测站和跑马岭进行连续PM_(2.5)样品采集,并对两个点位的PM_(2.5)及其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天气期间市监测站PM_(2.5)质量浓度(260±77)μg·m~(-3)是跑马岭(85±17)μg·m~(-3)的3倍,表明该重污染天气过程对济南市城区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清洁对照点跑马岭。市监测站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SO_4~(2-)>NO_3~->NH_4~+>Cl~->K~+>Na~+>Ca~(2+)>F~-,跑马岭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NO_3~->SO_4~(2-)>NH_4~+>Cl~->K~+>Na~+>Ca~(2+)>F~-。市监测站和跑马岭二次无机离子(SNA)质量浓度分别为(134.7±49.5)μg·m~(-3)和(46.2±19.0)μg·m~(-3),在PM_(2.5)中占比分别是51.8%和54.4%,两个点位PM_(2.5)浓度差别很大,但SNA在PM_(2.5)中占比相差不大。通过NH_4~+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分析可知,市监测站和跑马岭PM_(2.5)中NH_4~+均主要以(NH_4)_2SO_4和NH_4NO_3形式存在。市监测站SOR和NOR分别为0.44和0.32,跑马岭SOR和NOR分别为0.32和0.44,SOR和NOR的值均大于0.1,表明大气中SO_2和NO_2的二次氧化程度较高。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得到市监测站和跑马岭SOC分别为8.3μg·m~(-3)和1.8μg·m~(-3),分别占OC的38.2%和20.9%,这表明市监测站OC二次反应程度明显高于跑马岭。市监测站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相关性(R~2=0.57)明显弱于跑马岭(R~2=0.92),表明市监测站OC和EC来源比较复杂,更有利于SOC的生成。(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污染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采集盘锦市3个点位的PM_(2.5)样品,研究盘锦市夏冬季节PM_(2.5)中碳组分的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盘锦市夏季PM_(2.5)、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日均浓度分别为(46.14±12.70),(8.58±2.82)和(2.89±1.54)μg/m~3;冬季分别为(91.01±43.51),(24.50±15.51)和(7.31±5.00)μg/m~3.夏季开发区和第二中学2个采样点的OC与EC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性;冬季3个采样点OC、EC高度相关.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估算SOC浓度,得到夏季SOC的浓度为4.65μg/m~3,占OC总量的54.19%;冬季SOC浓度为8.42μg/m~3,占OC总量的34.36%.通过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盘锦市夏季PM_(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汽油车尾气和燃煤排放;冬季PM_(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污染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肖童觉,彭庆庆,潘海婷,张琴,李蔚.大气污染特征与组分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

[2].国纪良,姬亚芹,马妍,王士宝,张蕾.盘锦市夏冬季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9

[3].张敬巧,罗达通,王涵,张萌,凌德印.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9

[4].田雪,李军娟,高育慧,周文君.不同组分与配比钝化剂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时效性研究[J].现代园艺.2019

[5].吕翠美,刘苗苗,李会勤,顾长宽,李洋.郑州市城区及郊县地下水主要污染组分及成因[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9

[6].蔚清玲.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及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7].刘晓迪.聊城市冬季PM_(2.5)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聊城大学.2019

[8].徐炳乾.生物炭及其溶出组分用于Pb(Ⅱ)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李少洛.济南市降尘污染特征及组分来源解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9

[10].夏志勇,付华轩,吕晨,张文娟,李敏.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_(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标签:;  ;  ;  ;  

污染组分论文-肖童觉,彭庆庆,潘海婷,张琴,李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