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载导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飞机,保障设备,挂装设备,挂装车
机载导弹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辉,许剑,朱鹏举,朱涛[1](2019)在《机载导弹地面挂装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导弹挂装设备是飞机的四随保障设备,用于向飞机挂装导弹和各类外挂物所,本文根据机载导弹挂装方式的不同,对挂装设备进行了分类,详细的介绍了现有各种不同类型挂装设备的组成、功能及适用范围。并阐述了机载导弹地面挂装设备的发展趋势,为提高挂装速度、实现保障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需求,全自动智能化无人导弹挂装车成为当前保障装备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6期)
王明志[2](2019)在《机载导弹挂架方式多样》一文中研究指出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武器系统通常由导弹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发射控制系统和综合保障系统等4个分系统组成。导弹挂架就是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论是空空导弹还是空地导弹,在战斗机上都需要通过导弹挂架进行挂载和发射。机载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由导弹发射装(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9-07-06)
赵融,肖军,梁子豪,余友军[3](2019)在《浅谈激光熔覆技术在机载导弹吊挂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磨损和腐蚀问题是机载导弹吊挂亟待解决的难题,讨论了一种针对导弹吊挂表面处理的激光熔覆技术,建立了设计、工艺、制造以及试验验证的一整套流程。研究表明:经过激光熔覆技术处理的吊挂,能够在高温、高湿和强振动冲击的环境条件中正常工作,覆层的理化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樊会涛,闫俊[4](2019)在《自主化——机载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不断提高自主能力的发展需求,回顾了机载导弹70年来始终以满足空中优势作战为目标,从尾后攻击到全向攻击、从近距格斗到中远距拦射、从定轴发射到离轴发射、从适应简单环境到复杂环境的发展主线,提出了机载导弹由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两次技术革命的观点,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是引发机载导弹第叁次技术革命的可能方向,系统论证了自主化和智能化的关系,论述了智能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自主化,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机载武器领域的发展应用前景以及可能面临的"终结者难题"困境,最后提出了机载导弹自主化层级的定义,并对提高机载导弹自主能力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9年01期)
苏炳志,穆荣军,裴文龙,涂海峰,崔乃刚[5](2018)在《机载导弹大安装偏差下的快速二次传递对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导弹大安装偏差下非线性传递对准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模型的快速二次传递对准方法。基于分级修正思想,在兼顾对准精度与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分两次完成对准:一次对准采用9维线性模型完成对安装偏差角的粗估计,以其结果为依据将主惯导本体系旋转至虚拟过渡坐标系,从根源上消除大失准角,保证了二次对准线性模型的准确性;二次对准利用一次对准存储的数据和惯导实时输出数据,采用12维线性模型完成对安装偏差角的修正和陀螺仪零偏的估计,从而获得更高的对准精度。地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非线性传递对准方法相比,在不影响对准精度的前提下计算复杂度降低了70%,有效解决了机载导弹大安装偏差下传递对准的工程实现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浩,周军,张士卫[6](2018)在《机载导弹大机动弹射发射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进战机在大机动条件下需要实现导弹的内埋式弹射发射,战机大机动发射时导弹弹射分离参数偏离理想设计值,威胁导弹与载机的分离安全。采用理论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战机大机动下的导弹发射动力学进行研究。基于有限元法和柔性多体系统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并考虑发射系统刚-柔-气-液耦合特性,建立了载机大机动条件性下的导弹弹射发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载机大机动时的离心力和科氏力对导弹弹射分离参数的影响。最后,通过发射试验进行了实际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离心力有利于发射安全性,科氏力对发射安全性具有负面的影响,大机动发射时须考虑科氏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肖军,程功,赵融,魏仲委[7](2018)在《一种机载导弹舱体内隔热层快速成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机载导弹舱体内精密元器件/组件和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免受高速飞行气动加热的影响,需要采取热防护措施。文章讨论了一种舱体内隔热粘贴成型技术,该技术既适合机载导弹小批量、多批次、快速成型的科研试制,也适合批产工程制造。(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8年03期)
王海涛,马晓明[8](2018)在《机载导弹导轨式高过载发射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载机机动性能的提高,机载导弹在载机高过载机动条件下的导轨式发射技术将日益重要。针对导轨式高过载发射,提出导轨前端悬臂梁段采用柔性体,其余部分采用刚性体的建模方法,该方法既有较好的计算效率,又能很好地模拟发射过程。采用有限元离散法结合拉格朗日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导弹导轨式高过载发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导弹的离轨过程,结果表明:在高过载机动条件下,导弹分离速度和分离姿态会偏离理想设计值;导弹滑块与导轨之间的作用力会增加;发射时弹体与导轨可能发生干涉碰撞,影响发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8年03期)
汤恒仁[9](2018)在《美国机载导弹导引头专用试验机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美国典型机载导弹导引头专用试验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功能、性能和主要组成。对其在美军机载导弹导引头基础理论提升和系列机载导弹型号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剖析。针对机载导弹导引头技术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提出了加强机载导弹导引头专用试验机建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8年05期)
宋文斌,李响,王晓鹏,左英桃[10](2018)在《基于参数化气动模型的机载导弹分离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机载导弹分离过程中导弹气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将导弹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力视为导弹在无载机干扰的自由流场中的气动力与载机对导弹干扰气动力的迭加,建立了变系数多项式模型来描述干扰气动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多元正交函数最小二乘法和混合优化算法求解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通过与CFD计算数据和CTS风洞试验数据的对比,本文方法得到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吻合,验证了参数化建模及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在上述参数化气动模型基础上,为保证分离过程的安全性并且使分离终端时刻姿态稳定,构建了纵向平面内的分离轨迹优化问题,采用高斯伪谱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分离轨迹可以保证分离过程的安全平稳。(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机载导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武器系统通常由导弹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发射控制系统和综合保障系统等4个分系统组成。导弹挂架就是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论是空空导弹还是空地导弹,在战斗机上都需要通过导弹挂架进行挂载和发射。机载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由导弹发射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载导弹论文参考文献
[1].黄永辉,许剑,朱鹏举,朱涛.机载导弹地面挂装设备[J].价值工程.2019
[2].王明志.机载导弹挂架方式多样[N].中国航天报.2019
[3].赵融,肖军,梁子豪,余友军.浅谈激光熔覆技术在机载导弹吊挂上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9
[4].樊会涛,闫俊.自主化——机载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J].航空兵器.2019
[5].苏炳志,穆荣军,裴文龙,涂海峰,崔乃刚.机载导弹大安装偏差下的快速二次传递对准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6].刘浩,周军,张士卫.机载导弹大机动弹射发射动力学特性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
[7].肖军,程功,赵融,魏仲委.一种机载导弹舱体内隔热层快速成型技术[J].航空兵器.2018
[8].王海涛,马晓明.机载导弹导轨式高过载发射动力学特性分析[J].航空兵器.2018
[9].汤恒仁.美国机载导弹导引头专用试验机发展综述[J].飞航导弹.2018
[10].宋文斌,李响,王晓鹏,左英桃.基于参数化气动模型的机载导弹分离轨迹优化[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