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150000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关系到我党执政基础的重大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树立科学明确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问题对策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目标和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应该具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应该以坚持不懈的态度,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让他们从理论和思想上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要让他们认识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要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让他们坚定共产党领导的信念,要让他们具有成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理想与实干精神。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需要
1.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培养接班人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把大学生骨干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要认识到,实施“青马工程”,是国际国内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需要。
2.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团组织的职责高校的团组织必须将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到高校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和共青团中央“青马工程”实施纲要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胡锦涛总书记指示:“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3.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大学生树立榜样高校中的思想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他们成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异,在学科竞赛等领域有显著成绩,并且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榜样。这样的学生榜样生活在大学生中间,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因此,团组织要注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推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1.缺乏对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效衔接的科学规划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但高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效衔接还缺乏具体规划。“实践主要是指以学习、应用和创新知识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要结合实际开展实践活动,例如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这些社会实践不仅是对学习理论课程的验证。同时,也是对理论课程的深化,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
2、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划”保障在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是参与者,高校发挥的是引导和保障作用,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他们共同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机制。然而,当前在这个平台上,高校只是发挥了引导作用,缺乏“制度规划”的保障,正是由于高校没有建立社会实践的完善制度规划,才导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效不明显。多数高校只是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为一门选修课,没有像必修课那样给予重视,使社会实践课只满足于实施,没有落实到如何实现。这样的定位对实践活动来讲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同,本质上的否定。因此,高校“制度规划”的保障作用难以体现,
3.缺乏对实践活动的具体考评机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是对理论的一种检验过程。虽然对社会实践的目标定位是明确的,但是对实践结果却往往难以给出有效地考量,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的实践活动。由于是由高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组织与管理,其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目前的检验手段只是用调查报告、经验材料总结等方式来进行,评定的结果多为表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评选创新创业先进分子等,这些表彰和评奖的组织者多为高校相关的领导部门,而具体参与大学生实践的社会组织这一最主要的实践平台却没有机会参与进来,另外,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原则是统计活动的数量,忽略活动的质量,对实践的评价目标主要是工作能力而不是精神面貌。
四、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策略
1、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变得越发重要,是我们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在培养大学生骨干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要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系统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课时、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授课体系,使理论教育更为生动有效,真正夯实理论基础,使广大学生骨干能够系统地掌握科学理论体系。
2、在培养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各方面需求的满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应该关注大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培养工程的进行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理念,关注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体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培养工程进行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群体特征,更新选人观念,重视和鼓励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总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科学的形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总之,构建网上网下互动的工作体系。信息是21世纪最为宝贵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形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的成功,同样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应该认识到网络化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效率的提高、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实现平台。
参考文献【1】石国亮,黄尹,廖艳琳.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40-45.【2】周洵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9):27-28.【3】杨忠学.探索新时期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