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离骚英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骚》,翻译,文化负载词,异化
离骚英译论文文献综述
曹霞,任晓霏[1](2019)在《论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以《离骚》的叁种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典籍的语言系统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典籍所蕴含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本文以霍克斯、杨宪益、许渊冲英译版本的《离骚》中不同的君王称谓为例,以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者对《离骚》中文化负载词的不同翻译策略,探究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规范。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霍克斯的翻译策略更能有效地传播《离骚》中的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静雯[2](2019)在《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把博大的中华典籍文化融入到多元的世界主流文化中去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典籍翻译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担当起跨越异质文化的重要桥梁,以《楚辞》为代表的大批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作品的外译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楚辞》英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英译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经典作品,故加强《离骚》英译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以重译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离骚》的霍克斯英译本和卓振英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霍译本和卓译本在语音、形式和语义上的准确性有何区别;(2)两个译本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来实现上述准确性;(3)卓译本的翻译质量是否优于霍译本,如果是的话,形成翻译质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本研究对《楚辞》重译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本研究拟通过运用有关重译理论探究《离骚》译本质量问题,寻找提高汉典外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丰富典籍翻译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概述国内外《楚辞》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以及《离骚》英译及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然后进行简评。第叁章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国内外重译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详介重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译类型、重译假设、重译动因、重译周期、重译功能等,最后根据重译理论中的重译假设形成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与路径。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拟以《离骚》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个案,分析其质量差异并从文化的、时代的、个人的角度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本个案研究中,首先拟对两个译本进行宏观介绍,然后采用抽样法选取译本中的片段即翻译实例,包括词、词组、句(诗行)、段(诗节)等,从形式与意义再现的准确度、译策译法、语言风格等层面对两个译本的质量进行比较描述及定量分析。最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寻两个译本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对《楚辞》重译的启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给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建议。本研究表明,源语译者的源语语言文化能力不一定强于译语文化的译者。在中华文化走出的翻译实践中,可采用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模式,需要来自译出语的译者和译入语的译者对各自的语言文化有高深渊博的修养。(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小娟[3](2019)在《林文庆英译《离骚》副文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骚》是中国文学奇珍,它的英译从1879年第一个全译本以来,已经持续了近一百四十年。近代着名的教育家、社会改革家林文庆(Lim Boon Keng,1869-1957)于1929年出版了国内首部《离骚》英译本(The Li Sao:an Elegy on Encountering Sorrows),该译本得到当时中外学界名流的高度赞誉。这部译作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类型多样的副文本,它们在体现原诗思想价值、传播中华文化理念等方面作用突出,能为典籍外译提供些许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1930-)的副文本理论出发,以林文庆《离骚》英译本中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采取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林译《离骚》副文本的分类、内容及功能作详细探究,并探讨这些副文本如何在整体上实现了调节原作、译作、译者、读者间关系的功能。林译《离骚》副文本类型多样,其中,序言和注释是该译本副文本的主体,各自又含有很多独立部分,且内容丰富,考证严谨,思想深邃,与其他副文本共同实现了四重宏观功能:塑造屈原形象,凸显原诗价值;反映译者思想,体现译作风格;促进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宣扬儒家思想,传播中华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吴迪[4](2019)在《翻译美学视角下杨宪益《离骚》的英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楚辞》代表篇章的《离骚》,是中国第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诗中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广《离骚》,许多文人将其进行翻译,而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研究的价值。本文以杨宪益的英译本《离骚》为对象,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译本运用的翻译策略,旨在为译者在翻译诗歌时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2期)
刘小娟,马士奎[5](2018)在《副文本视角下林文庆英译《离骚》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文本理论更多关注的是正文本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有效地将作者、译者、出版商与读者串联起来,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林文庆英译《离骚》包含种类丰富的副文本,它们在体现原诗思想文化价值、传播中华文化理念等方面作用突出。本文对林译《离骚》副文本的分类、内容及功能作了详细探究,以期对典籍外译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些许借鉴。(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红辉[6](2016)在《互文性视阈下《离骚》的英译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不但是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翻译研究也有着深远影响。从互文性理论对比分析诗歌《离骚》的几种英译本可以发现互文性对诗歌翻译的借鉴意义。翻译本身是一种互文活动,要使译文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同时又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译者需兼具读者、阐释者和作者叁重身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及主体性地位。(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6年05期)
陈笑芳[7](2016)在《英国汉学家理雅各与《离骚》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汉学家理雅各是牛津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1815-1897)。他执教期间撰写的《〈离骚〉及其作者》一文是《离骚》英译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后继译介者影响很大。通过历史考察与文本分析,发现他对《离骚》本身评价不高,出于教学需要才对其加以译介。他主要采用了评介、翻译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译介策略。译文虽有少许误译之处,但在研究的深度与迻译的准确性方面,都已经达到当时西方汉学界的最高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郭建勋,冯俊[8](2015)在《《离骚》英译史视阈下的宇文所安译文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以来,《离骚》英译本不断出现,其中以霍克斯、伯顿、宇文所安的译文影响较大。通过将宇文所安译文置于《离骚》英译史的大背景下,与霍克斯、伯顿译文的对比,来探讨其特色和成就。宇文所安的译文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对于独具汉民族特色的骚体,宇文所安创造性地运用"半诗体"、破折号、标点空缺以及精心选择的语词,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文体特点,同时勾联并存了东方的哀怨美与西方的悲剧美;在陌生化内涵的翻译上,宇文所安译文体现了译者对源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和悲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男女两性政治隐喻手法的准确把握。宇文所安的译文是其"世界诗歌"理念的实践,考虑到了多元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意义的开放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对中国的典籍翻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杨成虎[9](2014)在《霍克思《楚辞·离骚》英译注释的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克思《楚辞》英译本(企鹅丛书,1985年版)是多家《楚辞》英译本中最重视注释的译本,各篇均带尾注,作品前有题解,与中文版《楚辞》注释本体例相仿,反映了该译本的学术价值和楚辞学性质。本文研究其《离骚》英译注释的有关问题。霍译《离骚》注释共40条,18个页码(大32开本)(而《离骚》英译本身只占11个页码),注释内容分为神话、古史、天文、历法、人物、民俗、地理、音乐等,包含了楚辞注释的各方面要素。虽然霍译《离骚》的注释比王逸、洪兴祖、朱熹等诸家注释简单,但仍反映了传统楚辞学的特色,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注意的是,霍译注释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寻求其共同点,从中发现楚辞文化的普世价值。霍译《离骚》将注释作为译本的有机部分,并有意将中西传统文化联为一体,这一做法显示了楚辞传播学的学术价值。同时,霍译对注释的重注对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典籍翻译工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楚辞学(第二十四辑)--2014年楚辞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4-12-14)
栗梦卉[10](2014)在《象似性理论指导下许渊冲《离骚》英译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象似性近年来受到学界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种可论证的理据性规律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在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中尤其突出。以象似性视角为切入口,在语音象似、数量象似和顺序象似等象似性原则的指导下对许渊冲的英译《离骚》和其他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可得,象似性原则有助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征的再现,使得译文最大程度再现原着文本的意义,达到意到、音到、形到的理想译本。(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离骚英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把博大的中华典籍文化融入到多元的世界主流文化中去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典籍翻译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担当起跨越异质文化的重要桥梁,以《楚辞》为代表的大批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作品的外译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楚辞》英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英译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经典作品,故加强《离骚》英译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以重译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离骚》的霍克斯英译本和卓振英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霍译本和卓译本在语音、形式和语义上的准确性有何区别;(2)两个译本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来实现上述准确性;(3)卓译本的翻译质量是否优于霍译本,如果是的话,形成翻译质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本研究对《楚辞》重译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本研究拟通过运用有关重译理论探究《离骚》译本质量问题,寻找提高汉典外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丰富典籍翻译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概述国内外《楚辞》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以及《离骚》英译及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然后进行简评。第叁章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国内外重译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详介重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译类型、重译假设、重译动因、重译周期、重译功能等,最后根据重译理论中的重译假设形成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与路径。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拟以《离骚》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个案,分析其质量差异并从文化的、时代的、个人的角度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本个案研究中,首先拟对两个译本进行宏观介绍,然后采用抽样法选取译本中的片段即翻译实例,包括词、词组、句(诗行)、段(诗节)等,从形式与意义再现的准确度、译策译法、语言风格等层面对两个译本的质量进行比较描述及定量分析。最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寻两个译本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对《楚辞》重译的启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给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建议。本研究表明,源语译者的源语语言文化能力不一定强于译语文化的译者。在中华文化走出的翻译实践中,可采用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模式,需要来自译出语的译者和译入语的译者对各自的语言文化有高深渊博的修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骚英译论文参考文献
[1].曹霞,任晓霏.论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以《离骚》的叁种英译为例[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9
[2].胡静雯.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D].长江大学.2019
[3].刘小娟.林文庆英译《离骚》副文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4].吴迪.翻译美学视角下杨宪益《离骚》的英译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2019
[5].刘小娟,马士奎.副文本视角下林文庆英译《离骚》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赵红辉.互文性视阈下《离骚》的英译对比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6
[7].陈笑芳.英国汉学家理雅各与《离骚》英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郭建勋,冯俊.《离骚》英译史视阈下的宇文所安译文初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杨成虎.霍克思《楚辞·离骚》英译注释的学术价值[C].中国楚辞学(第二十四辑)--2014年楚辞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4
[10].栗梦卉.象似性理论指导下许渊冲《离骚》英译对比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