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控储能飞轮论文-程诚,林庆国,张志远

姿控储能飞轮论文-程诚,林庆国,张志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姿控储能飞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小卫星,飞轮储能,姿态控制,超导磁悬浮

姿控储能飞轮论文文献综述

程诚,林庆国,张志远[1](2019)在《超导磁悬浮储能及姿控飞轮的永磁结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微小卫星使用的超导磁悬浮储能及姿控飞轮结构,采用H方法(以磁场强度H作为独立变量)对飞轮的永磁结构转子与超导结构定子进行了耦合磁场分布和悬浮力的仿真分析。通过对比3种尺寸相同但构型不同的永磁结构,确定采用悬浮力最大且敏感元件区域磁场强度最小的Halbach构型作为飞轮转子的永磁结构。通过调整Halbach构型的中心磁体宽度和高度,并保持永磁结构的总体尺寸不变,以悬浮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兼顾敏感元件区域的磁场强度,获得了结构最优的Halbach构型永磁结构,计算悬浮力大小约1 084 N。(本文来源于《火箭推进》期刊2019年01期)

王路生,宋受俊,王琛,葛乐飞[2](2013)在《开关磁阻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及其在姿控应用中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个以开关磁阻电动机(SRM)为驱动电动机的飞轮储能系统。首先,将有限元法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在Matlab中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以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控制核心,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测试;最后,将系统应用于小型航天器姿态调整中,依据角动量守恒定律,通过两个飞轮储能系统的转速差达到姿控的目的。同时建立了航天器的单轴简化仿真模型以及叁维动画模型,对姿控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3年08期)

贾红雨[3](2012)在《卫星储能/姿控飞轮系统储能密度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飞行姿势,并在阴影区利用自身能量提供工作能源,储能/姿控卫星飞轮储能系统可以较好的完成这一使命。本文依据旋转体运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动能转换得到飞轮转子储能密度的一般表达形式,以此作为储能密度优化的基础,建立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选用复合形法编制优化程序,得到储能/姿控卫星飞轮储能密度优化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2年07期)

刘治华,王春丽,杨硕,贾宏光,吴一辉[4](2011)在《集成化储能/姿控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卫星在飞轮电池储放能过程中保持姿态不变或按要求实现姿态机动,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应用于卫星的集成化单轴储能与姿态控制模拟实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集成化单轴储能及姿态控制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储能过程中,针对上、下飞轮电机单元系统模型参数变化较大,通过串联校正的方法进行了补偿,提出了积分离式分段PID复合控制算法;而系统放能与姿态调整过程中,两飞轮模型基本一致,采用了可控恒流源与P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有效抑制了超调,实现了系统在高转速、宽范围内的稳定控制。储能过程中,系统姿态控制精度达到1.0°;放能过程中,系统姿态控制精度达到0.5°,折算到百公斤级卫星的姿态角控制波动量分别为1.2'和0.6'。(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房建成,王志强,刘刚[5](2009)在《磁悬浮姿控储能两用飞轮能量转换系统PI协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磁悬浮姿控储能两用飞轮能量转换系统负载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并联DC-DC 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的PI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电感电流内环采用协同控制器,其电流参考值来源于电压控制器输出均值。输出电压外环采用PI控制器,克服了基本协同控制方法对负载变化适应性和鲁棒性差的不足。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载突变和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系统输出电压稳定、纹波小、鲁棒性好。(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马立,王存斌,白越,吴一辉[6](2009)在《卫星复合材料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的设计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卫星用复合材料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的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采用独特的线型设计和结构设计,利用高强碳纤维缠绕技术成型飞轮转子,选用钛合金经精密加工成轮毂,用胶接技术将两者装配胶接为飞轮。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飞轮进行了模态分析,一阶基频为956Hz。试验测得的飞轮储能密度为79.8Wh/kg,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杨春帆,刘刚,张庆荣[7](2007)在《磁悬浮姿控/储能飞轮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磁悬浮姿控/储能飞轮(ACESFW)的能量释放问题,采用直流降压斩波原理,设计了一种能量转换控制器,提出对降压斩波器输出进行软件功率因数校正的转换控制方法,将高速ACESFW存储的动能,转变为稳定直流电能输出。仿真和地面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能量转换器转换效率高,电压输出稳定,高频纹波小,可以满足星上设备的供电要求。(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07年03期)

白越,杨作起,黎海文,贾宏光,吴一辉[8](2007)在《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能耗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在高速运转下能量损耗测试原理及方法,建立了飞轮能耗试验系统,进行了能耗试验,分析了飞轮能耗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在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降低飞轮系统能耗的方法。飞轮能耗包括机械损耗、风阻损耗及电损耗,其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为轴承摩擦导致的机械损耗。提高真空度可以有效降低风阻损耗及电损耗,但机械损耗不受影响,机械损耗随转速升高而增大。在10 000 r/min以下飞轮能耗较低,飞轮具有较好的性能,当转速高于10 000 r/min后机械损耗急剧上升,需要采用磁轴承支撑来降低机械损耗。(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07年02期)

赵丽滨,张建宇,高晨光,韩邦成,房建成[9](2006)在《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姿控/储能飞轮转子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姿控/储能两用飞轮在工作过程中依靠飞轮转速的变化来实现姿控和储能两方面的需求,在转速变化过程中,飞轮结构承受的交变载荷作用会导致飞轮发生疲劳破坏。为保证结构安全工作,需要依据结构可靠性的要求对飞轮转子进行结构设计,本文介绍了姿控/储能飞轮结构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分析理论,并针对两用飞轮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姿控/储能两用飞轮转子设计方法。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飞轮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最后给出了设计示例。该研究为飞轮的结构设计和飞轮的破坏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夏永江,张云,牛睿[10](2005)在《卫星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构型及其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卫星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的偏置动量、零动量和单个飞轮的不同构型及其组成,并分析了成对飞轮偏置动量、单个飞轮零动量构型的动量和能量转换。建立了偏置动量和零动量飞轮的控制模型。对电机转矩不对称,以及转子转动惯量和安装不同轴误差对卫星姿态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影响甚微;后者在不同轴误差为0.2°时,转动误差应小于2%。(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05年01期)

姿控储能飞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个以开关磁阻电动机(SRM)为驱动电动机的飞轮储能系统。首先,将有限元法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在Matlab中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以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控制核心,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测试;最后,将系统应用于小型航天器姿态调整中,依据角动量守恒定律,通过两个飞轮储能系统的转速差达到姿控的目的。同时建立了航天器的单轴简化仿真模型以及叁维动画模型,对姿控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姿控储能飞轮论文参考文献

[1].程诚,林庆国,张志远.超导磁悬浮储能及姿控飞轮的永磁结构仿真[J].火箭推进.2019

[2].王路生,宋受俊,王琛,葛乐飞.开关磁阻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及其在姿控应用中的仿真[J].中国科技论文.2013

[3].贾红雨.卫星储能/姿控飞轮系统储能密度的优化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

[4].刘治华,王春丽,杨硕,贾宏光,吴一辉.集成化储能/姿控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1

[5].房建成,王志强,刘刚.磁悬浮姿控储能两用飞轮能量转换系统PI协同控制[J].宇航学报.2009

[6].马立,王存斌,白越,吴一辉.卫星复合材料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的设计制造[J].宇航学报.2009

[7].杨春帆,刘刚,张庆荣.磁悬浮姿控/储能飞轮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J].航天控制.2007

[8].白越,杨作起,黎海文,贾宏光,吴一辉.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能耗试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7

[9].赵丽滨,张建宇,高晨光,韩邦成,房建成.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姿控/储能飞轮转子设计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6

[10].夏永江,张云,牛睿.卫星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构型及其误差分析[J].上海航天.2005

标签:;  ;  ;  ;  

姿控储能飞轮论文-程诚,林庆国,张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