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钎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钛合金消音蜂窝,钎料添加厚度,消音孔堵孔,力学性能
钎焊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邓云华,岳喜山,陶军,景晓东[1](2019)在《TC4钛合金消音蜂窝结构钎焊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i基钎料真空钎焊方法进行了TC4钛合金消音蜂窝钎焊试验,对不同钎料添加厚度钎焊后消音蜂窝堵孔、钎焊界面焊合率、钎焊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TC4钛合金消音蜂窝钎料添加厚度和钎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钎料添加厚度的增加,消音蜂窝带孔面板堵孔率增加,同时钎料元素对钎焊界面原始组织溶解加剧,蜂窝的拉伸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增加钎料添加厚度能够显着提高钎焊界面焊合率,当钎料添加厚度增加至30μm以上时,能够获得焊合率良好的消音蜂窝结构.钎料添加厚度为30μm,钎焊温度920℃,保温时间90 min时,钎焊后的钛合金消音蜂窝力学性能良好,且消音蜂窝声学性能试验测试结果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柏棣星[2](2019)在《Ti-Zr-Cu-Ni基钎料结构设计及其钎焊C_f/SiC与Nb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_f/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比强度高以及化学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其用于火箭燃烧室材料时能减轻发动机的质量以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金属Nb是极具前景的高温结构金属,可以用来制造发动机燃烧室的连接环材料,两者的连接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Ti-Zr-Ni-Cu非晶钎料为基础,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制备Ti-Zr-Ni-Cu基复合钎料连接C_f/SiC与金属Nb。分析了钎料结构及连接工艺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对接头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接头连接模型。采用Ti57-Zr13-Cu21-Ni9非晶钎料钎焊C_f/SiC与金属Nb可获得良好接头,其接头结构为C_f/SiC/(Ti,Zr)C+Ti_3SiC_2+Ti_5Si_3/Ti(s,s)+(Ti,Zr)_2(Cu,Ni)/(Ti,Nb)(s,s)/Nb。其中金属间化合物相(Ti,Zr)_2(Cu,Ni)是由成分配比不同的两相组成。研究发现,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焊缝宽度与致密性下降,界面反应层增厚,焊缝中生成不均匀的TiC颗粒,接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930℃的钎焊温度下保温20min,接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49.5MPa。为缓解接头残余应力,向钎料中添加中间层Nb网作为塑性第二相。以Ti-Zr-Cu-Ni+Nb网复合钎料连接C_f/SiC与Nb时,焊缝由7层6相的复杂结构组成,钎料在Nb网孔隙中钉扎效果良好,Nb网周围生成一层Ti-Nb固溶体保证了焊缝与中间层的紧密结合。研究表明,焊缝致密度随Nb网孔隙孔径的上升而下降。采用孔径100μm的Nb网、930℃钎焊、保温20min的钎焊工艺下接头剪切强度可达60.5MPa,相比未添加Nb网钎料的钎焊接头提升约22.2%。当向钎料体系中添加降低体系热膨胀系数的W网时,接头中W网与焊缝相容性较差,焊缝出现大量未焊合缺陷。通过在钎料中添加Nb颗粒(Nb_p),在焊缝原位生成弥散的塑性固溶体相(Ti,Nb)(s,s)以缓解接头残余应力。当添加纳米级Nb颗粒(Nb_(np))时,Nb_(np)在焊缝中溶解,以Ti-Zr-Cu-Ni+Nb_(np)钎焊C_f/SiC与Nb时,接头主要由3层5相构成。其中焊缝中间层的(Ti,Nb)(s,s)与金属间化合物(Ti,Zr)_2(Cu,Ni)形成均匀的双相组织。研究发现,随着钎料中Nb_(np)体积分数的增加,焊缝宽度与固溶体相含量上升,双相组织尺寸减小,接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C_f/SiC界面反应层厚度以及界面附近塑性固溶体含量上升;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反应层厚度与双相均匀度上升。钎料中添加20vol.%Nb_(np)、1000℃钎焊、保温20min的钎焊工艺下接头剪切强度可达到最佳的116.7MPa。相比未添加Nb_(np)钎料的钎焊接头提升约135.8%。对接头断裂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接头连接强度的升高,断裂位置逐渐由焊缝内部孔洞缺陷向C_f/SiC界面反应层进而向母材内与焊缝复合断裂机制进行转变。对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接头形成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钎料熔化,钎料中活性元素向两侧母材与增强相中扩散;第二阶段为母材界面反应层、界面扩散层的形成与长大;第叁阶段为冷却过程中焊缝金属间化合物与固溶体等相的最终形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朋成,许志森,韩硕[3](2019)在《开口式感应线圈的结构设计与钢-铜管插接接头感应钎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白电压缩机和散热器连接管路的在线感应钎焊,设计了一种开口式异形感应线圈。采用磁-热耦合分析的方法,对钢管-铜管和铜管-铜管插接结构的电磁感应钎焊热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了不同管路插接结构感应钎焊所需的优化工艺参数。利用所建立的叁维瞬态有限元数值模型,获得了开口式感应线圈对钎焊接头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对同质和异质插接结构进行了感应钎焊实验,结果表明升温曲线和温度分布的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旭,韩兴,彭赫力,刘海建[4](2019)在《冷板流道结构优化及其钎焊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天航空领域中集成电子设备出现的热流密度过高所带来的高效散热技术冷板设计问题与结构制造难题,提出了一种流道设计优化与结构钎焊技术。利用Flotherm热仿真分析软件对导流和结构等进行优化,完成了高效率散热结构设计。同时,对设计的窄流道结构带来的焊接质量问题,进行了钎料和焊接压力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S型流道冷板相比,采用片状导流结构和串并联混合结构的冷板热源温度降低了15℃,并将均温性控制在1.2℃以内。采用控制钎料厚度和工装压力的方法,降低了窄筋流道堵塞和焊接变形趋势。(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9年02期)
吴婷婷,何仙来,杨延江[5](2018)在《锡钎焊工艺在移动式撬装结构稀有气体精馏塔塔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型空分设备中移动式撬装结构稀有气体精馏塔塔板组装工艺进行分析,分别从塔板结构、性能和强度要求、组装方式、焊接工艺、材料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锡钎焊在小型精馏塔塔板组装中具有密封性佳、变形小,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对稀有气体设备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指导依据,并提高了产品制造的精密度、清洁度、小型化,进而达到设备的高质量标准。(本文来源于《杭氧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宋锦晖,张传银,王静静[6](2018)在《汽车电池冷却器钎焊夹具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池冷却器主板成型方式和焊接工艺与层迭式蒸发器一致,目前汽车空调行业内层迭式蒸发器NOCOLOK钎焊使用方钢夹具进行装配和辅助焊接,以保证翅片、主板等零部件的焊接质量及芯体表面的平整。现针对Chiller设计开专用的焊接夹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芯体的焊接合格率。(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16)
王志平,杨斯楠,刘岩,丁坤英,张辉[7](2018)在《SiC_p增强复合钎料薄膜活性钎焊SiC陶瓷接头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流延成型技术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10%~40%)SiC_p增强Ag-Cu-Ti(SiC_p/AgCu-Ti)复合钎料薄膜,按照Ag-Cu-Ti合金箔片/(SiC_p/Ag-Cu-Ti复合钎料薄膜)/Ag-Cu-Ti合金箔片的叁明治结构对SiC陶瓷进行钎焊,研究了钎焊接头的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测试了其室温和高温抗弯强度。结果表明:SiC_p均匀分散在钎缝金属中,其周围包裹着厚0.6~0.8μm的反应产物层;SiC陶瓷与钎缝金属结合紧密,二者之间形成了厚0.75~0.90μm的界面反应层,界面反应层主要由TiC和Ti5Si3组成;随着复合钎料薄膜中SiC_p含量的增加,接头的室温抗弯强度先略微下降再增大,当SiC_p体积分数为40%时达到最高,为301 MPa,同时其600℃高温抗弯强度达到193MPa,明显高于无SiC_p增强的普通钎焊接头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8年10期)
刘浩,陈玉华,陈超[8](2018)在《铝/镁搅拌摩擦焊-钎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钎料Zn的添加对Al/Mg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钎焊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厚度为0.05 mm的纯Zn作为钎料,对3 mm厚的2A12-T4态铝合金和4 mm厚的AZ31变形镁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钎焊的复合焊接,分析锌夹层的添加对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添加Zn中间层时,接头钎焊区缓解了拉伸断裂趋势,在焊接速度为23.5 mm/min,旋转速度为375 r/min时,接头抗拉剪力达到5.5 k N,复合焊接接头的钎焊焊缝由搭接区、固相扩散区、钎焊区组成。结论钎料的添加有效阻止了Al-Mg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苏云玲,曲洪亮,罗远锋,杨继平,王晓伟[9](2018)在《多自由度空间结构在高温钎焊环境下的热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航天动力系统用高压涡轮导向器的制造为例,针对其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短线问题,从零件材料特性、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热态间隙控制方面出发,对多自由度空间结构在高温钎焊环境下的热变形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动力系统的生产制造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工装压紧方式来控制热变形,压力部位越靠近焊接部位,效果越好;在钎焊过程中,在升温阶段完成后,两个零件因为钎料的渗透变成一体,在降温阶段,以同一个中心回缩,此时的钎焊缝间隙大部分已经被钎料填满,故间隙无法再发生变化;冷态间隙满足工艺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高温环境下的热膨胀变形会导致间隙变大;钎料在997℃左右开始熔化;且不能通过热处理制度控制流动速度及间隙变化,小范围的温度变化影响很小。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多自由度空间结构的热变形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武利英[10](2018)在《不锈钢芯板结构钎焊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锈钢芯板以均匀布置的不锈钢管作为芯材,芯材与上下不锈钢面板通过钎焊结合形成整体,完美的结合了不锈钢材料耐酸碱抗腐蚀、芯板结构轻质高强的优势,具有易批量生产、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等显着特点。随着不锈钢产品的日益丰富,当前不锈钢业已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翘楚,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规范不锈钢行业和市场,我国势必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以便规范其使用、引导其发展。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不锈钢芯板构件钎焊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钎焊的相关知识,阐述了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热力学和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开展研究工作进行铺垫。(2)根据现有的焊接热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针对不锈钢芯板构件钎焊残余应力的具体问题,运用软件ANSYS建立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详细介绍了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载荷施加情况,求解选项的设置等。(3)运用多重求解法和直接求解法分别分析了不锈钢芯板构件钎焊残余应力,并从温度分布、变形分布、应力分布、路径结果和时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对比了二者的计算结果,发现了钎焊热过程有限元分析的新方法。(4)探究了几何尺寸对不锈钢芯板构件钎焊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29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获得了面板厚度、芯管厚度、钎料厚度和芯管直径这四种因素对钎焊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为不锈钢芯板结构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建议和指导。(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6-03)
钎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C_f/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比强度高以及化学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其用于火箭燃烧室材料时能减轻发动机的质量以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金属Nb是极具前景的高温结构金属,可以用来制造发动机燃烧室的连接环材料,两者的连接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Ti-Zr-Ni-Cu非晶钎料为基础,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制备Ti-Zr-Ni-Cu基复合钎料连接C_f/SiC与金属Nb。分析了钎料结构及连接工艺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对接头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接头连接模型。采用Ti57-Zr13-Cu21-Ni9非晶钎料钎焊C_f/SiC与金属Nb可获得良好接头,其接头结构为C_f/SiC/(Ti,Zr)C+Ti_3SiC_2+Ti_5Si_3/Ti(s,s)+(Ti,Zr)_2(Cu,Ni)/(Ti,Nb)(s,s)/Nb。其中金属间化合物相(Ti,Zr)_2(Cu,Ni)是由成分配比不同的两相组成。研究发现,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焊缝宽度与致密性下降,界面反应层增厚,焊缝中生成不均匀的TiC颗粒,接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930℃的钎焊温度下保温20min,接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49.5MPa。为缓解接头残余应力,向钎料中添加中间层Nb网作为塑性第二相。以Ti-Zr-Cu-Ni+Nb网复合钎料连接C_f/SiC与Nb时,焊缝由7层6相的复杂结构组成,钎料在Nb网孔隙中钉扎效果良好,Nb网周围生成一层Ti-Nb固溶体保证了焊缝与中间层的紧密结合。研究表明,焊缝致密度随Nb网孔隙孔径的上升而下降。采用孔径100μm的Nb网、930℃钎焊、保温20min的钎焊工艺下接头剪切强度可达60.5MPa,相比未添加Nb网钎料的钎焊接头提升约22.2%。当向钎料体系中添加降低体系热膨胀系数的W网时,接头中W网与焊缝相容性较差,焊缝出现大量未焊合缺陷。通过在钎料中添加Nb颗粒(Nb_p),在焊缝原位生成弥散的塑性固溶体相(Ti,Nb)(s,s)以缓解接头残余应力。当添加纳米级Nb颗粒(Nb_(np))时,Nb_(np)在焊缝中溶解,以Ti-Zr-Cu-Ni+Nb_(np)钎焊C_f/SiC与Nb时,接头主要由3层5相构成。其中焊缝中间层的(Ti,Nb)(s,s)与金属间化合物(Ti,Zr)_2(Cu,Ni)形成均匀的双相组织。研究发现,随着钎料中Nb_(np)体积分数的增加,焊缝宽度与固溶体相含量上升,双相组织尺寸减小,接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C_f/SiC界面反应层厚度以及界面附近塑性固溶体含量上升;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反应层厚度与双相均匀度上升。钎料中添加20vol.%Nb_(np)、1000℃钎焊、保温20min的钎焊工艺下接头剪切强度可达到最佳的116.7MPa。相比未添加Nb_(np)钎料的钎焊接头提升约135.8%。对接头断裂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接头连接强度的升高,断裂位置逐渐由焊缝内部孔洞缺陷向C_f/SiC界面反应层进而向母材内与焊缝复合断裂机制进行转变。对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接头形成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钎料熔化,钎料中活性元素向两侧母材与增强相中扩散;第二阶段为母材界面反应层、界面扩散层的形成与长大;第叁阶段为冷却过程中焊缝金属间化合物与固溶体等相的最终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钎焊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邓云华,岳喜山,陶军,景晓东.TC4钛合金消音蜂窝结构钎焊工艺[J].焊接学报.2019
[2].柏棣星.Ti-Zr-Cu-Ni基钎料结构设计及其钎焊C_f/SiC与Nb的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赵朋成,许志森,韩硕.开口式感应线圈的结构设计与钢-铜管插接接头感应钎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陈旭,韩兴,彭赫力,刘海建.冷板流道结构优化及其钎焊技术[J].上海航天.2019
[5].吴婷婷,何仙来,杨延江.锡钎焊工艺在移动式撬装结构稀有气体精馏塔塔板中的应用[J].杭氧科技.2018
[6].宋锦晖,张传银,王静静.汽车电池冷却器钎焊夹具结构设计[C].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7].王志平,杨斯楠,刘岩,丁坤英,张辉.SiC_p增强复合钎料薄膜活性钎焊SiC陶瓷接头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8
[8].刘浩,陈玉华,陈超.铝/镁搅拌摩擦焊-钎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结构[J].精密成形工程.2018
[9].苏云玲,曲洪亮,罗远锋,杨继平,王晓伟.多自由度空间结构在高温钎焊环境下的热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8
[10].武利英.不锈钢芯板结构钎焊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