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斯河论文-周晓红

佛洛斯河论文-周晓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洛斯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佛洛斯河磨坊,玛姬·,杜黎弗,精神生态

佛洛斯河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红[1](2013)在《《佛洛斯河磨坊》中玛姬的精神生态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在《佛洛斯河磨坊》中,通过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悲剧,揭示了英国19世纪乡村女性的生存处境。从生态学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可以看出玛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在情感与理智的冲击下她不断放弃自我从而导致精神生态失衡。玛姬的人生困境映射出工业革命大潮冲击下社会转型的痛苦和迷茫,艾略特用洪水结局重塑了新的生态局面,从而表现出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施慧[2](2012)在《回归自然的人性呼唤——从《佛洛斯河磨坊》看乔治·艾略特自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的《佛洛斯河磨坊》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历来批评家们多从宗教、道德、心理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它。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自然、环境以及其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描写多有忽略。该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通过分析《佛洛斯河磨坊》中关于佛洛斯河及红洼地的荒野、铎尔蔻特磨坊、大洪水的描写,来发掘乔治·艾略特的自然观,即: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寻找一条回归自然的出路。(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2年03期)

周晓红[3](2011)在《大河之殇与玛姬的悲剧——《佛洛斯河磨坊》中的河流意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通过河流这一意象表现了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生活起落和个人命运的浮沉,揭示了这一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她既无法在家庭和社会这一大的河流中浮出水面,又最终在现实中真正的河流中沉底,从而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小说中的河流既是伊甸园的象征性标志,也分别象征心灵的施洗者和心灵的旅程,暗示出人类心灵获得拯救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杨晶晶[4](2010)在《叙事学理论视野下《佛洛斯河磨坊》中的人物观与情节模式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以其基于不同视角对于女性的独特关注、作品中细腻的笔法和深奥的哲学思想而着称。在她的早期作品中,于1860年出版的《佛洛斯河磨坊》是唯一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小说围绕英国乡村磨坊主杜黎弗先生一家的生活变故与不幸遭遇及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追寻梦想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展开。玛姬生性善良、纯真,但性格中也不乏倔强、过于注重自我,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对两段爱情的追求和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寻均以失败告终,最后,死亡为她饱受坎坷的人生画上了一个令人慨叹的句号。对于《佛洛斯河磨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对小说主题的探讨,以作者对于道德、伦理、宗教、社会及政治的关注为主要研究对象;二,对小说女性主义色彩的探讨,主要以建构在女性主义之上的精神分析、原型解读、叙事方式为研究重点;叁,从叙事学角度将文本中的议论作为研究对象。作为一部维多利亚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小说,人物与情节的有机结合毫无疑问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文本中人物塑造与情节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出人物与情节对文本建构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本文运用叙事学人物观和着名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文本中人物塑造与情节模式进行分析。论文共分五部分。引言部分重点阐述了乔治·艾略特的生平与成就,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艾略特研究状况、《佛洛斯磨坊》文本的研究状况以及叙事学研究进行梳理及回顾。第叁部分对本文理论框架——功能人物观和“角色模式”理论进行归纳,为文本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传统的功能人物观入手,对文本中典型人物的二元对立特征进行分析,而后应用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情节推进过程中人物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将叁对两两对立的行动元一一进行分析,最后,将人物关系深刻阐释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文本的情节模式。第五部分通过以上分析引出本文结论。人物为情节服务,基于人物塑造基础之上的情节模式对于文本建构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甘细梅[5](2009)在《“我者”与“他者”——对《佛洛斯河磨房》女主人公玛姬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是被男权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他者"。作为失语的"他者",女性寻求真我成长的过程注定是辗转曲折的。而男权社会强大的话语权消解了女性追求自我的努力。女性的成长实际上是主流社会对其收编的过程。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佛洛斯河磨房》中女主人公玛姬在父权社会中寻找身份之旅失败的强大社会根源:在父权社会语境中,玛姬是被"他者化"了的客体,注定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身份,回归自然才是女性自我的真正归属。(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施慧[6](2009)在《回归自然的人性呼唤》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国外关于艾略特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国内的研究大约是从过去的二、叁十年开始的。大多数学者都使用宗教思想、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等方法来解读她的作品,然而,对于其小说中包含的丰富的自然描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却大多忽略了,因此也就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潮流,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其发源地在美国。1974年,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戏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批评应当细致的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生态批评迅速发展到世界范围,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潮流。笔者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通过分析《佛洛斯河磨坊》中丰富的自然环境描写,如:佛洛斯河及红洼地的荒野、铎尔蔻特磨坊和大洪水,来发掘乔治·艾略特的自然观。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整个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都逐渐篆刻上工业化的烙印。为了追逐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不再固守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社会变革时期的焦虑和不安影响了英国社会的每个成员,艾略特对经济转型也有着深刻的忧虑和彷徨。磨坊的所有权转移就是工业革命的后果,它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工业化对普通自耕农生活的作用。在小说中,艾略特正是以这些特殊自然客体的变化来揭示她的生态思想,即:在工业化的大潮中,寻求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对《佛洛斯河磨坊》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关系的探讨,有利于引起人们对21世纪生态失衡现状的反思。怎样在工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中取得平衡,怎样让我们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应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本文将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力图以分析乔治·艾略特的自然观来达到提出可能解答的目的。作为一个以乡村普通人命运为题材的作家,她十分关注在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乡村和人们。一方面,她十分清楚,工业化的潮流无法遏制。另一方面,她又时刻缅怀过去的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活。她给玛姬安排了一叶方舟,幻想能在这个大势之下,保留方寸之地,但并没有成功,只能和流逝了过去、现在时光的佛洛斯河合为一体。艾略特一直都是一个矛盾的小说家。在小说中,她表现出对工业革命的深切关心和忧虑,试图在自然传统和工业化中寻找一条共存的道路,但随着两兄妹的死亡,这个愿望以失败告终。(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15)

黄虹,欧阳美和[7](2009)在《试论《佛洛斯河磨坊》中的荒野及野性美》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创作时期虽然处于英国工业革命之际,但她的小说侧重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在文学语境中,审视《佛洛斯河磨坊》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围绕该作品中的自然荒野及女主人公玛姬的野性之美,阐释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剖析其中所体现的作者之生态思想。(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04期)

王磊[8](2008)在《《佛洛斯河磨坊》的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着名的小说家。她的小说以深奥的哲学思想、对伦理道德、宗教、政治的热切关注、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而着称。小说《佛洛斯河磨坊》是她的早期作品,而且是她唯一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文学批评领域对于乔治·艾略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手法、原型批评、心理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宗教观和道德观等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乔治·艾略特小说的系统性的评论研究。本篇论文旨在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乔治·艾略特在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的叙事艺术。首先,本文对乔治·艾略特精巧的议论进行了探讨。乔治·艾略特在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的议论可分为隐蔽的议论和公开的议论,隐蔽的议论与作者在叙述中的嘲讽口吻紧密相关,公开的议论则可分为解释性议论、评判性议论和概述性议论。接着本文探讨了乔治·艾略特复杂的心理描写手段,即对于自由间接引语的大量运用。这一技巧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思想,真实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挣扎,另一方面,对于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第叁章分析了乔治·艾略特精巧的双重空间展示技巧。在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乔治·艾略特运用非视角性空间展示和视角性空间展示来表现叙述空间。本章深入探讨了这两种空间展示方式在小说中的作用。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丰富了对乔治·艾略特的研究和理解,拓宽了对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的批评范畴。(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30)

付洁[9](2008)在《变形的洪水神话——《佛洛斯河上的磨房》的原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洛斯河上的磨房》是乔治.艾略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问世以来,不少批评家都指出该小说的结尾过于仓促,无艺术特色可言;有的批评家指出作者旨在借小说结尾为自己不合习俗的婚姻向其兄道歉。现借助诺斯洛普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阐述对该小说结尾的不同理解,以说明小说结尾的合理性,并澄清小说作者的真正意图。(本文来源于《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丁玫[10](2006)在《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玛姬的困境与水的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通过水的意象表现了小说的女主人公玛姬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性处于男权文化统治社会中的困境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新余高专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佛洛斯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乔治·艾略特的《佛洛斯河磨坊》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历来批评家们多从宗教、道德、心理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它。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自然、环境以及其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描写多有忽略。该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通过分析《佛洛斯河磨坊》中关于佛洛斯河及红洼地的荒野、铎尔蔻特磨坊、大洪水的描写,来发掘乔治·艾略特的自然观,即: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寻找一条回归自然的出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洛斯河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红.《佛洛斯河磨坊》中玛姬的精神生态解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施慧.回归自然的人性呼唤——从《佛洛斯河磨坊》看乔治·艾略特自然观[J].海外英语.2012

[3].周晓红.大河之殇与玛姬的悲剧——《佛洛斯河磨坊》中的河流意象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4].杨晶晶.叙事学理论视野下《佛洛斯河磨坊》中的人物观与情节模式阐释[D].西北师范大学.2010

[5].甘细梅.“我者”与“他者”——对《佛洛斯河磨房》女主人公玛姬的解读[J].韶关学院学报.2009

[6].施慧.回归自然的人性呼唤[D].西南大学.2009

[7].黄虹,欧阳美和.试论《佛洛斯河磨坊》中的荒野及野性美[J].作家.2009

[8].王磊.《佛洛斯河磨坊》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8

[9].付洁.变形的洪水神话——《佛洛斯河上的磨房》的原型解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丁玫.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玛姬的困境与水的意象[J].新余高专学报.2006

标签:;  ;  ;  ;  

佛洛斯河论文-周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