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层论文-李飞燕,吴应雄

隔震层论文-李飞燕,吴应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隔震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风支座,组合隔震体系,布置优化,静载抗剪试验

隔震层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燕,吴应雄[1](2019)在《带抗风支座的组合隔震体系隔震层布置优化及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荷载较大地区的隔震结构设计存在隔震效果、抗风设计和隔震层位移受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增设抗风支座协同隔震支座的组合隔震体系,利用抗风支座变刚度工作机理解决设计难题。介绍了新型钢板抗风支座的构造,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将隔震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归纳为比非隔震时降低半度、一度和一度半叁个档次,建立叁种对比隔震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进行隔震层布置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增设新型钢板抗风支座可以同时满足隔震效果、抗风承载力和隔震层位移受控的要求;提出隔震支座的水平承载力宜接近风载下隔震层水平剪力标准值,从而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状态的建议;抗风支座设计应重点验算抗剪强度要求;抗风支座数值模拟和静载抗剪试验结果表明,其在正常使用和小震下提供抗剪承载力,中震下破坏退出工作,保证结构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9期)

卢晟,郭玉荣[2](2019)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刚度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隔震结构由于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和上部结构的抗侧刚度相差较大,地震作用过程中隔震层消耗大量能量,能够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使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将基础隔震结构简化为2质点模型,基于简化模型的质点位移函数推导出临界刚度比。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4个不同刚度比的基础隔震结构,并基于IDA方法进行易损性分析,得到倒塌概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刚度比会影响基础隔震结构发生破坏的形式,且存在最优的刚度比。分析结果可为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文博,孙冰,姚钊,杜琦,何召飞[3](2019)在《大跨复杂结构隔震层施工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采用大量减隔震装置,为保证结构在大震情况下的安全、可靠、及舒适度。本工程有356个滑板支座、170个橡胶隔震支座、32个黏滞阻尼器组成结构隔震层,将下部混凝土结构与上部钢结构分开,主要作用为在大震发生时该结构利用减隔震装置的消能、耗能作用将地震能量逐渐消散,达到维持结构稳定的效果,其中滑板支座和橡胶隔震支座均为通过螺栓直接将上下部结构连接的,黏滞阻尼器采用销轴连接方式通过上下部连接牛腿将上部钢梁和下部混凝土剪力墙连接。(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张曼生,张国军,马伯涛,王明珠,张玲[4](2019)在《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水平性能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和阻尼比是其减震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成都博物馆为工程实例,以试验得到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参数为基础,建立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在多遇地震作用工况下和罕遇地震作用工况下,隔震层水平刚度在0.25~2.0倍实际工程隔震层水平刚度范围内,阻尼比在5%~30%范围内,对比分析结构层加速度、总剪力及总倾覆力矩的减震效率变化趋势,以及减震效率与隔震层水平刚度和阻尼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对比分析结果,对采用迭层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提出了不同隔震目标下隔震层水平刚度和阻尼比的建议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1期)

刘小换,余尚[5](2019)在《基于不同隔震层位置的层间隔震结构失效概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层间隔震结构,建立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和当量正态化法得到结构的失效概率,最后对隔震层位于不同楼层时结构的总体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与隔震层相邻的上部楼层的层间位移会发生突增,隔震层位置越高,隔震层的失效概率越低,其他楼层的失效概率越高,结构的总体失效概率越高。(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程[6](2019)在《医院工程隔震层水暖管道安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目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位于滨海新区汉沽东拓区滨海医疗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地上1层与地下1层之间设隔震层。本项目针对设于隔震层的各系统主管道进行分析,阐述隔震层水暖管道安装步骤及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尚守平,刘超[7](2019)在《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在隔震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础隔震时隔震层水平相对位移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并与钢筋沥青隔震墩组合成一种全新的复合隔震层。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有无摩擦阻尼器2种情况下上部结构加速度峰值和隔震层最大水平相对位移进行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烈度地震波下弹簧合理压缩量不同,在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3g时弹簧合理压缩量为25 mm左右,复合隔震层隔震时上部结构加速度峰值最大可衰减66%,较隔震墩单独隔震时可使隔震层相对位移衰减40%以上。表明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使上部结构加速度衰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隔震层的相对位移,能够较为全面地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尚守平,刘水[8](2019)在《钢筋-沥青隔震层非线性震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材料与几何非线性震动特性,对钢筋-沥青隔震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分析了结构在不同加速度幅值输入时的隔震性能。同时,在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考虑构件竖向力的二次矩效应,提出了钢筋-沥青隔震层骨架曲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双线型恢复力模型的滞回规则,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力模型。利用建立的恢复力模型,编制程序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当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受力钢筋进入弹塑性阶段时,隔震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显着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准确并且适用,可为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工程设计与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尚守平,乔勇[9](2019)在《钢筋沥青隔震层弹塑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沥青隔震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且具有较好的隔震性能,解决了广大村镇地区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缺点。但其工程设计方法尚不完善,如何进行隔震层弹塑性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隔震效果,目前尚不明确。本文介绍了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构造,推导了隔震层竖向钢筋不发生第一类失稳和第二类失稳的条件,探讨了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弹塑性设计思路:二阶段试算法。为便于该设计方法的应用,本文对一栋两层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工程设计,验证该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该方法进行设计,水平减震系数可在0.5以下。(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1期)

尚守平,宋炼[10](2019)在《钢筋沥青隔震层弹性极限状态方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将钢筋沥青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受力钢筋简化为上端有水平力作用下的理想轴心压杆模型,依据钢筋平面内稳定推导出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弹性临界承载力与弹性极限位移公式,从而得到隔震层减震系数公式。通过单质点钢筋隔震层模型、钢筋沥青隔震层模型振动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和试验符合较好。根据减震系数应用弹性临界承载力与弹性极限位移公式,能得到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所有设计参数,可供设计参考和使用。(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隔震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础隔震结构由于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和上部结构的抗侧刚度相差较大,地震作用过程中隔震层消耗大量能量,能够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使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将基础隔震结构简化为2质点模型,基于简化模型的质点位移函数推导出临界刚度比。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4个不同刚度比的基础隔震结构,并基于IDA方法进行易损性分析,得到倒塌概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刚度比会影响基础隔震结构发生破坏的形式,且存在最优的刚度比。分析结果可为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震层论文参考文献

[1].李飞燕,吴应雄.带抗风支座的组合隔震体系隔震层布置优化及试验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2].卢晟,郭玉荣.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刚度参数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3].李文博,孙冰,姚钊,杜琦,何召飞.大跨复杂结构隔震层施工应用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9

[4].张曼生,张国军,马伯涛,王明珠,张玲.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水平性能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2019

[5].刘小换,余尚.基于不同隔震层位置的层间隔震结构失效概率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9

[6].李程.医院工程隔震层水暖管道安装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

[7].尚守平,刘超.钢筋混凝土摩擦阻尼器在隔震层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8].尚守平,刘水.钢筋-沥青隔震层非线性震动特性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9].尚守平,乔勇.钢筋沥青隔震层弹塑性设计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10].尚守平,宋炼.钢筋沥青隔震层弹性极限状态方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标签:;  ;  ;  ;  

隔震层论文-李飞燕,吴应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