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觉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阅读知觉广度,注视点,阅读能力,切入点
知觉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燕[1](2019)在《以阅读知觉广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阅读能力更能促进学生拓宽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得加快阅读速度,除了词汇量的积累,最重要的还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拓宽阅读知觉广度。阅读的知觉广度指的是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当眼睛注视到某一内容时,对于阅读材料进行知觉加工的范围。研究表明,人们的阅读知觉广度不仅有外在的差异,即年龄、熟练度不同(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教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洋,漆昌柱,贺梦阳,韦晓娜,秦杰[2](2019)在《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效果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预测(perceptual anticipation)是利用不完整信息或先行信息预测未来事件的信息加工过程。网球运动是一项高策略开放性运动技能,对运动员的知觉预测能力要求较高。研究发现,运动领域的知觉预测似乎受与运动专业知识相关的视觉因素控制。当客观环境中运动的物体被个体长时间稳定注意,这时个体的视觉始终追随视觉目标运动,便形成视觉运动追踪。视觉运动追踪则影响着个体的预测性追踪、追赶性眼跳、空间位置和接触时间或碰撞时间(TTC)等涉及运动物体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的行为。研究发现,顶尖的精英运动员(elite players)在击球阶段视线会跟踪球更长时间,并且对球以及击球点的注视时间也更长。因此,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可能是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以往的研究中,虽然对运动员知觉预测和视觉运动追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来了运动专家在知觉预测和视觉运动追踪方面的优势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但在如何利用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专项心理干预手段以及训练干预效果的神经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值得广大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研究。为考察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效果与机制。将22名运动等级在二级以上的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男9,女2;平均年龄21.09±2.66岁;平均训练年限8.81±2.04年)和对照组(男9,女2;平均年龄22.00±2.45岁;平均训练年限8.45±1.63年),实验组被试采用课题组前期研发的"视觉运动追踪训练系统v1.0"进行大约20min的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干预(包括平滑运动视觉追踪训练、叁维运动视觉追踪训练和抽象模拟场景视觉追踪训练3种干预模式),而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直接进行知觉预测任务测试。采用时间定格任务,记录2组网球运动员在不同击球时间点(击球后120 ms、240 ms、360 ms)进行知觉预测的行为学指标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显示:2组被试判断击球落点的正确率组间主效应显着,实验组判断正确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击球后360ms时间点,实验组表现的更加优秀;判断反应时时间点主效应显着,各时间点(T1、T2、T3)实验组的判断反应时显着长于对照组;ERP早期成分表明,在击球后360 ms,实验组被试诱发更大的枕区P1;各时间点(T1、T2、T3),枕区P3波幅组别主效应显着,实验组诱发更大的P3。这表明,视觉运动追踪训练能有效提高网球运动员落点判断决策任务的正确率,但不能有效降低判断反应时;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有效增加了网球运动员信息输入早期选择性注意以及认知加工中的心理资源投入,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专注能力,加快视觉信息加工运动专长的获得。(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郑沁怡,丁雪辰[3](2019)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的关系: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自我知觉是儿童自尊的一个方面,指个体对于自身社交状况和社交能力的总体评价,低社交自我知觉的个体会缺乏在社交情境中的自信心及交往技巧。以往研究较少探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之间关联的具体过程。拒绝敏感性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指个体会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的一种对于拒绝信息的焦虑预期、易于知觉和过度反应的倾向。本研究旨在从拒绝敏感性的角度探索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对抑郁感的影响,并探索情绪调节能力是否能在这一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运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以及自我调节量表调查了643名4年级至7年级儿童(男生336名,女生307名),研究结果显示:(1)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感,即对自身社交能力评价较低的儿童会具有更高的抑郁感水平;(2)拒绝敏感性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低水平的社交自我知觉会通过提高个体的拒绝敏感性,从而进一步使得抑郁感水平的上升;(3)情绪调节能力调节了社交自我知觉通过拒绝敏感性影响抑郁感过程的后半路径,构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拒绝敏感性可以显着正向预测抑郁感,而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好的儿童而言,拒绝敏感性对于抑郁感水平的效应变得不再显着,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拒绝敏感性影响抑郁感水平上升的过程中能够起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影响抑郁感背后的形成过程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付天宇,丛婧,张重阳,秦金亮[4](2019)在《视知觉、精细动作和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对学前儿童的一项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动整合是视知觉和精细动作的相互协调和耦合,是感觉反应整合中最早发育的内容,具有适应生存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价值。视动整合的构念建立在整体大于部分这一前提之下,视知觉和精细动作是视动整合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内容。视知觉是大脑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解释并赋予意义的过程,精细动作主要是由手部小肌肉和肌群运动而产生的动作。(1)目的:考察早期儿童视知觉、精细动作和视动整合能力发展的特点,探讨了视知觉、精细动作对视动整合预测作用。(2)方法:通过聚合交叉的研究设计利用Beery–Buktenica视动整合发展测验对127名学前儿童进行18个月的追踪。(3)结果:视动整合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其中3-4岁是儿童视动整合能力的快速发展期;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视知觉发展基本处于稳态,而精细动作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视知觉快速发展,而精细动作能力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女孩在视动整合、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视知觉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优于男孩。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视知觉、精细动作及视动整合能力叁者之间的相关性逐步减弱,早期的视知觉能力可以显着预测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4)结论:学前儿童视知觉的发展与精细动作、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并不同步且存在性别差异,视知觉与精细动作的发展速率存在交互代偿效应。(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郑沁怡,丁雪辰,刘影,万旋傲,桑标[5](2019)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的关系: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对抑郁感的影响过程中拒绝敏感性和情绪调节能力扮演的角色。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调查了643名4年级至7年级儿童,运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以及自我调节量表进行施测。结果:①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拒绝敏感性;②拒绝敏感性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情绪调节能力调节了社交自我知觉通过拒绝敏感性影响抑郁感过程的后半路径,即在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中,拒绝敏感性能够显着正向预测抑郁感,而在情绪调节能力较好的儿童中,这一预测作用不再显着。结论:社交自我知觉通过拒绝敏感性影响抑郁感,并且这一过程的后半路径受到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研究结果可为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影响抑郁感背后的形成过程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霍文华,陈佳[6](2019)在《大学外语学习焦虑中自我能力知觉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通过对世界各国外语学习焦虑相关研究的对比、归类,总结了包括日语、英语和阿拉伯语等多种外语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外语学习焦虑的相关因素,重点概括总结了外语学习焦虑中自我能力知觉差异的相关研究,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提高学习者自我知觉外语能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船舶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朱晶晶,黄莺,张美霞,李燕,魏威[7](2019)在《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验自我报告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学前儿童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2所公立幼儿园4~6岁的学前儿童(N=197,Mage=5.08岁,SD=0.46,103个男孩,占52.3%,94名女孩,占47.7%),幼儿完成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并对幼儿进行独处偏好访谈,幼儿教师完成儿童行为量表,幼儿母亲完成儿童社会偏好量表,2个月后,这些儿童的带班教师完成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1.41,P<0.001,RMR=0.05, GFI=0.88,IFI=0.91,CFI=0.90,RMSEA=0.05)。量表各维度与不合群行为呈显着负相关(r=-0.30~-0.21, Ps<0.01),认知能力知觉和同伴接纳知觉与幼儿独处偏好呈显着负相关,与幼儿害羞呈显着负相关(r=-0.18~-0.15,Ps<0.05)。量表各维度与2个月后教师评定的内化问题呈显着负相关(r=-0.28~-0.20, Ps<0.01)。总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7)。结论:本研究验证的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学前儿童社会能力的评估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贾丽丽,章碧玉[8](2019)在《巧用软式器材发展学生感知觉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器材介绍1.彩色接力软环。彩色接力软环是由塑胶材料制成,外圈直径为17cm~19cm,内圈直径为9cm~10cm,器材环身有防滑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易脱落的情况。接力软环采用充气形式方便携带(图1-1)。2.标志桶。该器材由柔软塑胶制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体育》期刊2019年06期)
刘琳[9](2019)在《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与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试图探讨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及《高中生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对黑龙江省两所学校415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对未来消极与未来积极的取向上。在年级、家庭所在地、担任班干、父母鼓励自主决策、成绩、能否考上重点大学上均存在差异。(2)高中生压力知觉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紧张感。在是否担任班干、年级、父母鼓励自主决策、成绩、能否考上重点大学上差异显着。(3)高中生问题解决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对问题解决的态度上。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担任班干、父母最高学历、父母鼓励自主决策、成绩以及能否考上重点大学上均差异显着。(4)未来时间洞察力、问题解决能力分别与压力知觉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呈显着正相关。(5)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均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预测作用。(6)压力知觉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郭蕴玲[10](2019)在《巧用绘本,培养低年段学生听知觉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绘本以讲儿童生活的故事为主要形式,既有图画又配有文字,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或学习知识,或感受情趣,它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绘本的阅读对于低年段学生实现"图画—文字"的过渡式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阅读教学也是培养低年段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有效抓手。那么,如何利用绘本,培养低年段学生的听知觉能力呢?一、提高听觉注意力,幼小衔接最(本文来源于《广东教育(综合版)》期刊2019年05期)
知觉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觉预测(perceptual anticipation)是利用不完整信息或先行信息预测未来事件的信息加工过程。网球运动是一项高策略开放性运动技能,对运动员的知觉预测能力要求较高。研究发现,运动领域的知觉预测似乎受与运动专业知识相关的视觉因素控制。当客观环境中运动的物体被个体长时间稳定注意,这时个体的视觉始终追随视觉目标运动,便形成视觉运动追踪。视觉运动追踪则影响着个体的预测性追踪、追赶性眼跳、空间位置和接触时间或碰撞时间(TTC)等涉及运动物体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的行为。研究发现,顶尖的精英运动员(elite players)在击球阶段视线会跟踪球更长时间,并且对球以及击球点的注视时间也更长。因此,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可能是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以往的研究中,虽然对运动员知觉预测和视觉运动追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来了运动专家在知觉预测和视觉运动追踪方面的优势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但在如何利用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专项心理干预手段以及训练干预效果的神经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值得广大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研究。为考察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效果与机制。将22名运动等级在二级以上的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男9,女2;平均年龄21.09±2.66岁;平均训练年限8.81±2.04年)和对照组(男9,女2;平均年龄22.00±2.45岁;平均训练年限8.45±1.63年),实验组被试采用课题组前期研发的"视觉运动追踪训练系统v1.0"进行大约20min的视觉运动追踪训练干预(包括平滑运动视觉追踪训练、叁维运动视觉追踪训练和抽象模拟场景视觉追踪训练3种干预模式),而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直接进行知觉预测任务测试。采用时间定格任务,记录2组网球运动员在不同击球时间点(击球后120 ms、240 ms、360 ms)进行知觉预测的行为学指标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显示:2组被试判断击球落点的正确率组间主效应显着,实验组判断正确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击球后360ms时间点,实验组表现的更加优秀;判断反应时时间点主效应显着,各时间点(T1、T2、T3)实验组的判断反应时显着长于对照组;ERP早期成分表明,在击球后360 ms,实验组被试诱发更大的枕区P1;各时间点(T1、T2、T3),枕区P3波幅组别主效应显着,实验组诱发更大的P3。这表明,视觉运动追踪训练能有效提高网球运动员落点判断决策任务的正确率,但不能有效降低判断反应时;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有效增加了网球运动员信息输入早期选择性注意以及认知加工中的心理资源投入,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专注能力,加快视觉信息加工运动专长的获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觉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杨燕.以阅读知觉广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
[2].刘洋,漆昌柱,贺梦阳,韦晓娜,秦杰.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效果与机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郑沁怡,丁雪辰.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的关系: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付天宇,丛婧,张重阳,秦金亮.视知觉、精细动作和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对学前儿童的一项追踪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郑沁怡,丁雪辰,刘影,万旋傲,桑标.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感的关系: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6].霍文华,陈佳.大学外语学习焦虑中自我能力知觉差异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9
[7].朱晶晶,黄莺,张美霞,李燕,魏威.幼儿能力和社会接纳自我知觉图片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8].贾丽丽,章碧玉.巧用软式器材发展学生感知觉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9
[9].刘琳.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与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10].郭蕴玲.巧用绘本,培养低年段学生听知觉能力[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