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生产中金针菇细菌生长程度与生产质量关系的试验

工厂化生产中金针菇细菌生长程度与生产质量关系的试验

一、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发菌程度与产质量关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彤[1](2019)在《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及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利用与转录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珊瑚猴头(Hericium coralloides)为我国着名的珍稀名贵食药用菌,外形美观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近年来珊瑚猴头的生产范围逐渐从东北地区向南推广,随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提出,珊瑚猴头已经成功引种至赞比亚,并集成了热带高原配套产业化技术。但珊瑚猴头的基础研究落后,固体菌种繁育方法效率低、营养利用规律不清晰组学研究空白等问题均影响珊瑚猴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在项目组明确有性生殖系统和形态发育规律,建立珊瑚猴头固体菌种繁育方法的基础上,以省审品种“玉珊瑚”为供试菌株,以固体菌种为对照,开展珊瑚猴头液体菌种的研制、营养生理、多糖研究及不同生育阶段转录组测序分析相结合,明确不同碳氮比液体菌种栽培珊瑚猴头的营养利用规律,同时解析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营养利用、多糖合成等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旨在为珊瑚猴头高效工厂化发展、营养利用调控机理等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促进珊瑚猴头产业科学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珊瑚猴头液体培养基质碳氮源进行单因素处理,通过调整碳源含量配制6个不同碳氮比的培养基配方,调查菌种质量(菌球直径、菌球密度、菌丝生物量),筛选出液体菌种的最佳碳源为玉米、氮源为酵母浸粉,最佳配方为碳氮比为11:1,玉米15g,葡萄糖5g,酵母浸粉5g,马铃薯200g,麦麸2g,硫酸镁1.5g,磷酸氢二钾3g,VB10.01g。对培养条件进行正交处理,比较菌种质量,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为A5B4C3D5E3,即接种量为装液量的3.5%,装液量为150mL(250mL三角瓶),接种菌龄7d,转速180r/min,pH为5.0,其菌丝生物量为1.1467g/250mL,菌球平均直径为2.019mm,菌球密度为140个/25mL。以不同碳氮比的6个配方和最佳培养条件制备液体菌种,并以固体菌种为对照,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调查农艺性状指标,筛选出采用最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生育期较对照组缩短3d,每500g干料鲜重产量提高26.22%,鲜重35.35%。2、以固体菌种为对照,采用不同碳氮比的液体菌种配方对供试菌株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研究栽培过程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胞外酶系的活性变化和营养生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与其对应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通过对比营养生理变化,发现液体菌种培养珊瑚猴头普遍比固体菌种的营养利用率高,配方K2为适宜珊瑚猴头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配方。3、同时对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和液体菌种栽培的子实体采用热水浸提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提取,苯酚硫酸法进行含量的测定,比较菌丝体和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差异。结果发现,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K5(碳氮比为14:1,玉米45g,葡萄糖10g,酵母浸粉5g,马铃薯200g的浸提液,麦麸2g,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VB10.01g)时,菌丝多糖提取率为2.27%,子实体多糖提取率为6.15%。经优化培养条件:接种量为2.5%或3.5%,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种龄7d,转速160r/min,pH值为4.5,菌丝体多糖提取率达到3.74%。4、研究发现在珊瑚猴头营养利用率和多糖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对珊瑚猴头的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不同生育阶段的总RNA提取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功能注释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1)获得clean reads为368,677,078,得94,486个Trinity转录本,44,156个基因;(2)共有15192、9939和15460个基因分别在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中差异表达;(3)差异表达基因经GO功能注释到48个功能组;差异表达基因经KEGG注释到13个KEGG代谢途径;(4)经验证,与营养利用相关的GH家族基因与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与多糖合成相关基因与不同生育阶段多糖变化呈正相关。情况与多糖得率呈正相关。

廖浩锋,周振辉,陈东梅,谢晓丹,陈多扬,何纯旺,张智[2](2019)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菌种扩繁的质量控制浅析》文中指出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穆大伟[3](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周先锋[4](2017)在《食用菌工厂能量流建模与低碳生产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节能减排势在必行。2011年起,我国相继在七个省市开启碳排放交易试点;2015年起,国家陆续发布了部分相关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力度、范围不断扩大。而食用菌行业虽不在已颁布的相关企业行列,但作为迅速发展、前景广阔且耗能量大的工厂化企业,节能减排也应是其对未来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食用菌行业为对象,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流及低碳化管理进行研究,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阶段能耗的定量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在对能量流模型及PN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通过混杂PN实现对离散、连续和混杂系统中能量流的建模,使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生产系统中的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等信息。同时,为利用混杂PN实现对食用菌工厂生产过程能量流分析打下基础;(2)基于混杂PN建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能量流模型,并利用MATLAB Simulink/Stateflow实现对所建模型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直观的反映其生产过程各阶段具体的能耗数据,使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该模型还可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的节能环节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3)基于ZigBee协议和PC系统设计了一套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该系统可对菇房环境进行全天候无线监测,便于更好的生产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系统运行期间菌体经呼吸等生命活动排放的2CO的计量,用于完善食用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4)参考已颁布的部分行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通则,研究制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同时,利用MFC开发设计了一套可实现自动导出具有特定格式、针对食用菌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Word文档的软件,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碳排放交易市场及其健康发展。

张职视[5](2016)在《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是工厂化生产的食药用菌之一。以由白玉菇007与凤尾菇(凤杰1号)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的具有漆酶活性的新品种闽真2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斑玉蕈不同培养时间菌包的外观形态变化和硬度,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Bradford法、苯酚-硫酸法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养时间其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总糖等理化指标变化,并用碘试液比色法、福林酚法、ABTS法、愈创木酚法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养时间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物参数变化,再通过分析培养时间与出菇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闽真2号的菌包成熟度,进而研究闽真2号菌包成熟度与生物学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观形态变化研究闽真2号经培养满袋后,分别采用定时观测拍照和手捏判断软硬度,结果表明,闽真2号培养60天满袋,自80天至120天,菌包菌丝颜色逐渐由洁白色变为土黄色,硬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软。说明闽真2号在不同培养时间外观形态有明显变化。2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闽真2号的菌包上、中、下部的pH值、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在菌包后熟前期阶段差别较大,差值分别高达1.5、677.1 μg/mL,53.8μg/mL,但在后熟后期阶段逐渐趋于一致。而菌包重量和总糖含量在整个生长过程分别从1251.6 g、0.42g/(g干料)降低至1115.5、0.31g/(g干料),含水量逐渐由57.9%上升至70.5%。说明菌包内理化环境从上下不一致向趋于一致发展,从而为菌包的生殖生长阶段提供养分和环境积累。3生物参数变化规律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闽真2号的纤维素酶活力在6 U/mL~8 U/mL左右波动;中性蛋白酶活力从8 U/mL逐渐降低至4 U/mL左右;淀粉酶活力在60天-80天活力较高137.3 U/mL,但在后熟后期阶段活力却较低11.4 U/mL;而木聚糖酶酶活力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会从9.5 U/mL逐渐升高至16.9U/mL;而菌包上、中、下部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先上升再下降。闽真2号的菌包上、中、下部的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菌包后熟前期阶段差别较大,但在后熟后期阶段分别趋于13.7 U/mL、173.5 U/L、25.8 U/mL。说明菌包成熟是包内酶学环境趋于统一的过程,从而为菌包出菇提供营养和环境稳态。4成熟度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影响分析测定了 60d~140 d菌包出菇情况,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菌丝恢复泛白时间无影响,但是对原基形成时间和采摘时间有显着的影响。130 d~140 d出菇原基形成时间只需要8 d,采摘时间也只要27 d,而60 d出菇原基形成时间长达12 d,采摘时间需要32 d。不同培养时间出菇产量各不相同,菌丝培养时间60 d~110d之间,子实体产量从313.3 g/袋增加到447.1 g/袋;可见,斑玉蕈后熟过程是必需的,对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显着影响。110d~140d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不明显,但是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生物学效率随培养时间不断增加,120 d达最大峰值92%左右,这是因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对培养料的充分利用,营养积累到达最大值,因此出菇生物学效率最高。5多尺度判定成熟度的应用分析测定了随机抽取的3个批次不同成熟度工厂化闽真2号菌包,通过建立的多尺度判断方法测定含水量、pH值、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淀粉酶活力、漆酶活力、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关键指标,判断菌包成熟与否。结果表明当菌包上中下部pH趋于5.8、还原糖含量趋于1002.5 mg/L、可溶性蛋白趋于209.8 mg/L,淀粉酶活力低于6.8 U/L,底部漆酶活力及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大于167.1 U/L、17.1 U/mL时菌包成熟。出菇结果与推测结果相符,说明所建立的判断方法确实有效,可为设定斑玉蕈标准化生产的栽培参数提供有力的证据。

王泽生,蔡丹凤,谢宝贵,陈君琛,黄志龙,林衍铨,廖剑华,陈美元[6](2016)在《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王小军[7](2013)在《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相关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液体菌种是目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本文对液体菌种培养基组成成分配比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进行了出菇对比试验。之后,对白色金针菇特有的套袋生产工艺和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的C、N源组合为玉米粉3.0%,葡萄糖1.5%,麸皮2.5%,蛋白胨0.5%,4种营养源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依次为玉米粉>麸皮>葡萄糖>蛋白胨。最佳的组合为KH2PO40.10%,MgSO40.05%,VB10.005%,VB20.005%。4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依次为KH2PO4>MgSO4>VB1≈VB2。(2)液体菌种最适的培养条件:温度25℃,pH采用自然值,接种量10%;培养周期8d。(3)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相比,菌丝的萌发时间提前2d左右,菌丝满袋时间提前1周左右,子实体现蕾时间提前8d左右。子实体的平均单产量、商品菇比例和生物学效率方面,液体菌种均优于固体菌种。(4)3次提袋时白色金针菇商品性菇最多,生物学效率较大,效果最好。但综合劳动力投入和整个生产的经济效益,2次提袋为宜。(5)温度对白色金针菇保鲜时间影响比较大,零点温度以上,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时间越长。综合制冷机特性和制冷资金投入,白色金针菇贮藏温度一般保持在5℃左右。(6)包装袋气密性与保鲜效果有密切关系。保鲜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微孔包装袋、密封包装袋、大孔包装袋、无包装对照。其中,微孔包装袋的保鲜时间是无包装袋的2倍多。

陈秀娟[8](2012)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袋式栽培生长周期优化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白色金针菇袋式栽培各生产阶段优化试验,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各生产阶段时间对金针菇整个栽培周期与产量的影响,提出最佳方案:当每公斤售价高于5.6元时,采用培养时间26 d、催蕾时间13 d、再生时间10 d、抑制时间6 d的方式进行生产;当售价低于5.6元时,采用培养时间26 d、催蕾时间9 d、再生时间10 d、抑制时间6 d的方式进行生产。

谭雅娴[9](2012)在《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金针菇F0030、杏鲍菇Pl.ne0046和真姬菇Hy0043为试验材料,首先对食用菌液化菌种进行了初步探究,确定了以细木屑和麸皮粉为原料制作的固体菌种比常规固体菌种生长速度快、满瓶时间短,经过匀浆之后得到的液化菌种在PDA培养基和栽培料上均2-3天萌发,4-5天大面积恢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栽培料相比,金针菇和杏鲍菇液化菌种在栽培料上的满瓶时间缩短5-6天,真姬菇液化菌种在栽培料上的满瓶时间缩短15-16天。可通过接种PDA平板、液体摇瓶对液化前固体菌种和液化菌种进行纯度检测。并从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液化菌种的生产工艺、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以及液化菌种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对液化菌种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食用菌生产格局的液化菌种生产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金针菇F0030菌株细木屑、麸皮粉、棉籽壳粉、玉米粉、黄豆粉以及马铃薯块、红薯块等原料都适合制作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以细木屑和麸皮粉为主料,或者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马铃薯块的培养基配方优势最大。制作金针菇液化菌种时,液化前固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时间是15天,以刚满瓶的菌种最佳。制作金针菇液化菌种时,以30000rmp对液化前固体菌种匀浆,最佳匀浆时间为30s,此时,液化菌种的平均菌丝片段长度为0.22mm。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最佳浓度为lg/25mL,不宜保存。金针菇液化菌种的适宜栽培料含水量范围为57%-63%,适宜栽培料PH范围为6.13-6.55,可通过不添加酸碱物质、添加 1%-3%的石灰调节,适宜接种量范围为15%-20%,三者的最佳组合是栽培料含水量 57%,添加3%石灰,接种量15%。对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进行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快于常规固体菌种,满瓶时间比常规固体菌种缩短5-6天,每瓶的产量比常规固体菌种的高且稳定。对金针菇液化菌种和常规固体菌种的11种酶活性和抗逆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匀浆之前,液化前固体菌种降解基质的能力强于常规固体菌种。匀浆之后,机械损伤严重削弱了金针菇液化菌种萌发初期对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利用能力以及清除自身过氧化氢毒害的能力,却促进了菌种对蛋白质的降解利用能力,增强了菌丝体的呼吸作用;随着液化菌种在栽培料上的逐步恢复,匀浆对菌种造成的消极影响逐渐消失,菌种活力增强,至满瓶期时,液化菌种以比常规固体菌种更旺盛的活力状态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与金针菇常规固体菌种相比,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抗高温、抗低温能力较强,抗抗生素的能力较弱。(2)对于杏鲍菇Pl.ne0046菌株细木屑、麸皮粉、棉籽壳粉、玉米粉、黄豆粉以及马铃薯块、红薯块等原料都适合制作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以细木屑和麸皮粉为主料,或者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马铃薯块的培养基配方优势最大。制作杏鲍菇液化菌种时,液化前固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5天,以刚满瓶的菌种最佳。制作杏鲍菇液化菌种时,以30000rmp对液化前固体菌种匀浆15s-1min均可,平均菌丝片段长度不宜小于0.2mm。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最佳浓度为1g/25mL,尽管在4℃-25℃下保存3天后仍可使用,但是菌种活力及稳定性下降,最好使用新鲜的液化菌种。杏鲍菇液化菌种的适宜栽培料含水量范围为60%-66%,适宜栽培料PH范围为6.19-6.77,可通过添加1%-5%的石灰调节,适宜接种量范围为10%-15%,三者的最佳组合是栽培料含水量60%,添加1%石灰,接种量10%。对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进行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快于常规固体菌种,满瓶时间比常规固体菌种缩短5-6天,每瓶的产量比常规固体菌种的高且稳定。对杏鲍菇液化菌种和常规固体菌种的11种酶活性和抗逆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匀浆之前,液化前固体菌种降解淀粉和纤维素的能力强于常规固体菌种,降解蛋白质的能力低于常规固体菌种。匀浆对菌丝造成的损伤严重削弱了杏鲍菇清除自身有害物质的能力和呼吸能力,却促进了菌丝降解基质、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随着菌种的不断恢复,匀浆过程中对菌种造成的消极影响逐渐消失,至满瓶期时,菌丝体以比常规固体菌种更健康,更旺盛的活力状态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与杏鲍菇常规固体菌种相比,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抗高温、抗低温、抗抗生素的能力均较弱。(3)对于真姬菇Hy0043菌株细木屑、麸皮粉、棉籽壳粉、玉米粉、黄豆粉以及马铃薯块、红薯块等原料都适合制作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以细木屑和麸皮粉为主料,或者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棉籽壳粉的培养基配方优势最大。制作真姬菇液化菌种时,培养时间长达118天的液化前固体菌种仍可使用,且优势显着。制作真姬菇液化菌种时,以30000rmp对液化前固体菌种匀浆15s-2min均可,平均菌丝片段长度不宜小于0.1mm。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1g/25ml-0.01g/25ml,在4℃-25℃下保存3天后仍可使用,但与新鲜液化菌种相比,优势显着性下降,最好使用新鲜的液化菌种。真姬菇液化菌种的适宜栽培料含水量范围为60%-66%,适宜栽培料PH范围为6.14-6.67,可通过不添加酸碱物质和添加1%-3%的石灰调节,适宜接种量范围为10%-15%,三者的最佳组合是栽培料含水量66%,添加3%石灰,接种量12.5%。对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进行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快于常规固体菌种,满瓶时间比常规固体菌种缩短15-16天,每瓶的产量比常规固体菌种的高且稳定。对真姬菇液化菌种和常规固体菌种的11种酶活性和抗逆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匀浆之前,液化前固体菌种清除体内过氧化氢毒害的能力强于常规固体菌种,降解木质素和蛋白质的能力低于常规固体菌种。匀浆对真姬菇菌丝造成的损伤增强了其降解蛋白质和木质素以及清除自身有害物质的能力,使菌丝体在栽培料上表现出比常规固体菌种更强的活力,至满瓶期,真姬菇液化菌种仍然处于活力旺盛期。与真姬菇常规固体菌种相比,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抗低温能力较强,抗高温和抗抗生素的能力较弱。

李树明[10](2011)在《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体现出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在当前农民收入依然偏低、自然资源日益贫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收益”的新型农业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的食用菌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60多个食用菌品种中,双孢蘑菇是一个尤为重要和特殊的品种,具有栽种面积广、产量大、基料易获得、经济效益高等诸多特点,特别在推动出口贸易方面,更是其他食用菌品种所不能比拟的,另外双孢蘑菇还是欧美食用菌产业发达国家的主栽品种和主要消费品种,在世界食用菌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对食用菌产业进行研究时,要特别注重对双孢蘑菇产业的经济研究。与双孢蘑菇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效率低下、单产较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双孢蘑菇生产为切入点,着眼于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问题,利用宏观和微观资料,综合运用统计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剖析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现状、成本收益情况、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等多方面内容,并对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整个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论文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三阶段DEA方法和SFA方法测算出的技术效率分别为0.4182和0.5752。影响菇农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蘑菇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蘑菇行业组织建设情况和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2)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DEA方法和SFA方法测算出的配置效率分别为0.3943和0.4421。影响菇农生产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户主受教育程度、菇农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情况、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和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3)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济效率差异明显,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着最适度规模。“小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中等规模菇农”和“大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中等规模(5000m2左右)是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最佳规模点,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4)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江苏、广西、河南、四川、浙江、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和吉林12个省区,2001-2009年,12个主产省区的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09%和89.36%。2001年12个主产区的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37454t和252467万元,2009年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027604t和990157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72%和16.39%。(5)双孢蘑菇产业正在经历调整,经济效益日渐显着。2001-2007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均以较快的速度上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之后产量和产值有所下滑,进入2009年,双孢蘑菇产量仍在下降,但产值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1年生产每t鲜菇可以创造3961元的经济价值,2009年每t鲜菇创造的经济价值上升到4883元,2009年栽种面积为3600m2(约占耕地6亩)的菇农,可以实现年利润71292元。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目前国内外关于双孢蘑菇产业经济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更为有限。本文针对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并找出了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一是从整体菇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利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菇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了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二是从不同生产规模的角度出发,将菇农划分为小规模、中等规模和大规模三种类型,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模菇农的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菌种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薄膜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比较了不同规模菇农之间的经济效率差异,分析了影响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得出我国菇农的最佳生产规模。(2)拓展了实证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为了更加精准地测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本文引入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三阶段DEA方法和SFA方法进行分析。在运用DEA方法方面:本文放宽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采用了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在分析技术效率时,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剥离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测度出菇农的纯技术效率,并找出了影响投入松弛的环境因素;在测算菇农配置效率时,对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引入了成本最小化假设下的传统DEA模型用于对配置效率的分析。在运用SFA方法方面:在分析菇农的技术效率时,采用一步SFA回归法,以避免由于两步法技术效率分布假设不一致所导致的参数估计无效和有偏,并选用理论基础更为广泛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在测算菇农的配置效率时,由于超越对数成本边界联立方程组中存在着“格林尼难题”,因此本文选择了具有自对偶性的C-D型随机成本函数进行估计,以便对配置无效率进行解释。(3)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本文在对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后,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性;菇农在双孢蘑菇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要通过成本最小化来实现;菇农在生产中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均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影响菇农技术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蘑菇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当地是否有蘑菇行业组织、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影响菇农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菇农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情况、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济效率差异明显,我国菇农的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着最佳规模。

二、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发菌程度与产质量关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发菌程度与产质量关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及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利用与转录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珊瑚猴头概述
        1.1 珊瑚猴头的分类学地位及地理分布
        1.2 珊瑚猴头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第二章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现状
        2.1 液体菌种的特点
        2.2 不同食用菌的液体菌种研究现状
    第三章 食用菌的营养生理研究现状
    第四章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
    第五章 转录组学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5.1 转录组
        5.2 转录组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及其工厂化栽培效果影响的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液体菌种培养基栽培珊瑚猴头的营养生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多糖含量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珊瑚猴头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转录组解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菌种扩繁的质量控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菌种繁育模式
2 菌种扩繁的质量控制
    2.1 防范食用菌菌种退化的措施
    2.2 菌种的种性确认
    2.3 食用菌母种培养
    2.4 菌种保藏
3 结语

(3)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食用菌工厂能量流建模与低碳生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生产系统能量流的Petri网建模
    2.1 Petri网理论简介
    2.2 离散生产系统的Petri网能量流模型
    2.3 连续生产系统的Petri网能量流模型
    2.4 混杂生产系统的Petri网能量流模型
    2.5 实例建模与分析
        2.5.1 实例
        2.5.2 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用菌工厂能量流的混杂Petri网建模
    3.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3.1.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概述
        3.1.2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情况
    3.2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简介
    3.3 食用菌工厂能量流的混杂Petri网建模及其仿真分析
        3.3.1 混杂Petri网规则说明
        3.3.2 食用菌工厂能量流的混杂Petri网模型
        3.3.3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用菌低碳化生产管理
    4.1 食用菌工厂环境监测系统
        4.1.1 系统硬件设计
        4.1.2 系统软件设计
        4.1.3 实验测试结果
    4.2 食用菌工厂碳排放清单编制
        4.2.1 食用菌工厂碳排放清单研究
        4.2.2 碳排放清单软件开发
    4.3 节能减排相关措施
        4.3.1 厂址选择原则
        4.3.2 杀菌消毒环节的节能管理
        4.3.3 新风换气机能量回收
        4.3.4 菌渣回收再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斑玉蕈概述
        1.1 斑玉蕈简介
        1.2 斑玉覃生物学特性
        1.3 斑玉蕈栽培技术及原材料开发的研究
        1.4 斑玉蕈菌种选育技术开发的研究
        1.5 斑玉蕈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
        1.6 斑玉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7 斑玉蕈包装及保鲜的研究
    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斑玉蕈外观及理化指标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斑玉蕈菌包外观判断指标
        1.2.2 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斑玉蕈菌包外观指标变化
        2.2 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变化
        2.2.1 重量及总糖含量变化
        2.2.2 还原糖含量变化
        2.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2.2.4 含水量变化
        2.2.5 pH值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斑玉蕈酶活性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粗酶液的提取
        1.2.2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1.2.3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1.2.4 淀粉酶活力测定
        1.2.5 中性蛋白酶活力测定
        1.2.6 漆酶活力测定
        1.2.7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变化
        2.2 木聚糖酶活力变化
        2.3 淀粉酶活力变化
        2.4 中性蛋白酶活力变化
        2.5 漆酶活力变化
        2.6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斑玉蕈培养时间与出菇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斑玉蕈营养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2.2 不同培养时间对斑玉蕈出菇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斑玉蕈出菇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斑玉蕈成熟度多尺度判定方法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粗酶液的提取
        1.2.2 还原糖含量测定
        1.2.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1.2.4 淀粉酶活力测定
        1.2.5 漆酶活力测定
        1.2.6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1.2.7 不同成熟度斑玉蕈菌包出菇及生物学参数测定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批次斑玉蕈菌包外观指标判断
        2.2 不同批次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测定
        2.2.1 不同批次菌包还原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2.2.2 不同批次菌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分析
        2.2.3 不同批次菌包含水量的比较分析
        2.2.4 不同批次菌包pH值的比较分析
        2.3 三种酶活的测定结果
        2.3.1 不同批次菌包淀粉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3.2 不同批次菌包漆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3.3 不同批次菌包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4 不同批次菌包成熟度判断结果与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2.1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
    2.2 近年来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主要成果
3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对比分析
    3.1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
        3.1.1 国际学科发展现状
        3.1.2 国内方面
    3.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的差距
        3.2.1 种质资源
        3.2.2 遗传育种
        3.2.3 栽培技术
        3.2.4 加工技术
4 食用菌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4.1 资源开发
    4.2 菌种选育与改良
    4.3 遗传规律研究
    4.4 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4.5 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4.6 食用菌新机械
    4.7 食用菌功效
5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5.1 国内食用菌行业竞争加剧
    5.2 食用菌研发水平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5.3 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5.4 食用菌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5.5 综合性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6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6.1 政策导向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6.2 产业升级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6.3 高新技术的应用驱动学科发展
    6.4 人才队伍及技术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7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7.1 学科发展思路
        7.1.1 基本思路
        7.1.2 学科研究重点与热点
        7.1.2.1 种质资源领域
        7.1.2.2 食用菌遗传育种领域
        7.1.2.3 食用菌精致栽培技术
        7.1.2.4 新型食用菌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7.1.2.5 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7.1.2.6 食用菌产品有毒有害物残留分析研究
        7.1.2.7 低碳菌业研究,菌渣再利用技术研究
        7.1.2.8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7.1.2.9 食用菌产品开发领域
    7. 2 学科发展目标
8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
    8.1 食用菌基础研究
    8.2 精致菇业支撑技术研究
    8.3 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
9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9.1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9.2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9.3 加大智能设施研发资金扶持力度
    9.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相关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金针菇的研究概况
    1.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1.3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
    1.4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工艺
2 材料与方法
    2.1 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
    2.2 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研究
    2.3 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出菇试验对比
    2.4 白色金针菇的套袋技术研究
    2.5 白色金针菇的保鲜技术研究
3 结果和分析
    3.1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组成研究
    3.2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培养条件研究
    3.3 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出菇试验对比
    3.4 白色金针菇的套袋提袋技术研究
    3.5 白色金针菇的保鲜技术研究
4 讨论
    4.1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组成研究
    4.2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培养条件研究
    4.3 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出菇试验对比
    4.4 白色金针菇的套袋提袋技术研究
    4.5 白色金针菇的保鲜技术研究
5 结论
    5.1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组成
    5.2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培养条件
    5.3 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出菇对比试验
    5.4 白色金针菇的套袋提袋技术
    5.5 白色金针菇的保鲜技术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图
致谢

(8)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袋式栽培生长周期优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试验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培养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2.2 催蕾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2.3 再生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2.4 抑制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2.5 各生产阶段对整个栽培周期的影响
3 讨论

(9)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的概述
        1.1 金针菇概述
        1.1.1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1.1.2 金针菇的栽培现状
        1.2 杏鲍菇概述
        1.2.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1.2.2 杏鲍菇的栽培现状
        1.3 真姬菇概述
        1.3.1 真姬菇的营养价值
        1.3.2 真姬菇的栽培现状
    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概述
        2.1 固体菌种概述
        2.1.1 固体菌种的优势
        2.1.2 固体菌种存在的问题
        2.2 液体菌种概述
        2.2.1 液体菌种的优势
        2.2.2 液体菌种存在的问题
        2.3 液化菌种概述
        2.3.1 液化菌种的研究现状
        2.3.2 研究液化菌种的意义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液化菌种的初步探究
        3.2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3.3 液化菌种的生产工艺研究
        3.4 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3.5 液化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第二章 液化菌种初探
    第一节 液化菌种优势探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试验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萌发过程的观察
        2.4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PDA培养基和栽培料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生长情况
        3.2 液化菌种的形态观察
        3.3 液化菌种的萌发过程
        3.4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在PDA培养基和栽培料上的生长情况比较
        3.4.1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在PDA培养基和栽培料上的萌发时间比较结果
        3.4.2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在PDA培养基和栽培料上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
        3.4.3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在栽培料上的满瓶时间比较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液化菌种的纯度检测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前固体菌种和液化菌种接种PDA平板
        2.4 液化前固体菌种和液化菌种接种液体摇瓶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化前固体菌种和液化菌种接种PDA平板结果
        3.2 液化前固体菌种和液化菌种接种液体摇瓶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第一节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栽培料试验
        2.4 不同培养时间的液化前固体菌种及相应的液化菌种的制备与接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长情况
        3.1.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长速度
        3.1.2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2.2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3.3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1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3.2 金针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栽培料试验
        2.4 不同培养时间的液化前固体菌种及相应的液化菌种的制备与接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长情况
        3.1.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杏鲍菇液化前体菌种的生长速度
        3.1.2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2.2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及配方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3.3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1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3.2 杏鲍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产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栽培料试验
        2.4 不同培养时间的液化前固体菌种及相应的液化菌种的制备与接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长情况
        3.1.1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生长速度
        3.1.2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2.2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及配方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3.3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1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3.3.2 真姬菇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液化菌种满瓶时间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液化菌种生产工艺研究
    第一节 金针菇液化菌种生产工艺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不同匀浆时间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不同浓度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4 不同条件下保存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5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PDA培养基和栽培料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匀浆时间对金针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1.1 不同匀浆时间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显微形态及萌发时间
        3.1.2 不同匀浆时间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1.3 不同匀浆时间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菌种浓度对金针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2.1 不同稀释倍数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2.2 不同稀释倍数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3 保存处理对金针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3.1 不同保存处理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3.2 不同保存处理的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杏鲍菇液化菌种生产工艺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不同匀浆时间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不同浓度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4 不同条件下保存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5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PDA培养基和栽培料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匀浆时间对杏鲍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1.1 不同匀浆时间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显微形态及萌发时间
        3.1.2 不同匀浆时间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1.3 不同匀浆时间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菌种浓度对杏鲍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2.1 不同稀释倍数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2.2 不同稀释倍数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3 保存处理对杏鲍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3.1 不同保存处理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3.2 不同保存处理的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真姬菇液化菌种生产工艺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不同匀浆时间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不同浓度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4 不同条件下保存的液化菌种的制备
        2.5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转接PDA培养基和栽培料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匀浆时间对真姬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1.1 不同匀浆时间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显微形态及萌发时间
        3.1.2 不同匀浆时间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1.3 不同匀浆时间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2 菌种浓度对真姬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2.1 不同稀释倍数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2.2 不同稀释倍数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3.3 保存处理对真姬菇液化菌种质量的影响
        3.3.1 不同保存处理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生长速度
        3.3.2 不同保存处理的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满瓶时间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第一节 金针菇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含水量的栽培料试验
        2.4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PH的栽培料试验
        2.5 不同接种量的液化菌种接种常规栽培料试验
        2.6 栽培料含水量、PH、液化菌种接种量的正交试验
        2.7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料含水量对金针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 栽培料PH对金针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添加不同量酸碱物质的栽培料灭菌前后的PH
        3.2.2 栽培料PH对金针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 接种量对金针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4 栽培料含水量、PH、接种量的正交试验结果
        3.5 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出菇试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杏鲍菇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含水量的栽培料试验
        2.4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PH的栽培料试验
        2.5 不同接种量的液化菌种接种常规栽培料试验
        2.6 栽培料含水量、PH、液化菌种接种量的正交试验
        2.7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料含水量对杏鲍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 栽培料PH对杏鲍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酸碱物质添加量的栽培料灭菌前后的PH
        3.2.2 栽培料PH对杏鲍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 接种量对杏鲍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4 栽培料含水量、PH、接种量的正交试验结果
        3.5 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出菇试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真姬菇液化菌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前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的制备
        2.3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含水量的栽培料试验
        2.4 液化菌种接种不同PH的栽培料试验
        2.5 不同接种量的液化菌种接种常规栽培料试验
        2.6 栽培料含水量、PH、液化菌种接种量的正交试验
        2.7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栽培瓶出菇对比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料含水量对真姬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 栽培料PH对真姬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酸碱物质添加量的栽培料灭菌前后的PH
        3.2.2 栽培料PH对真姬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3 接种量对真姬菇液化菌种生长的影响
        3.4 栽培料含水量、PH、接种量的正交试验结果
        3.5 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出菇试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液化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第一节 不同生长时期的液化菌种酶活性的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1.4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生长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不同生长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酶活性测定
        2.2.1 淀粉酶活性测定
        2.2.2 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性的测定
        2.2.3 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2.2.4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2.2.5 漆酶活性的测定
        2.2.6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7 TTC-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2.2.8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2.2.9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2.2.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2.2.11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淀粉酶活性
        3.1.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淀粉酶活性
        3.1.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淀粉酶活性
        3.1.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淀粉酶活性
        3.2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CMC酶活性
        3.2.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CMC酶活性
        3.2.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CMC酶活性
        3.2.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CMC酶活性
        3.3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木聚糖酶活性
        3.3.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木聚糖酶活性
        3.3.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木聚糖酶活性
        3.3.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木聚糖酶活性
        3.4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蛋白酶活性
        3.4.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蛋白酶活性
        3.4.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蛋白酶活性
        3.4.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蛋白酶活性
        3.5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漆酶活性
        3.5.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漆酶活性
        3.5.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漆酶活性
        3.5.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漆酶活性
        3.6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3.6.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3.6.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3.6.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3.7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TTC-脱氢酶活性
        3.7.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TTC-脱氢酶活性
        3.7.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TTC-脱氢酶活性
        3.7.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TTC-脱氢酶活性
        3.8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3.9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3.9.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3.9.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3.9.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3.10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SOD活性
        3.10.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3.10.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3.10.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3.11 不同时期的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丙二醛(MDA)含量
        3.11.1 不同时期的金针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丙二醛(MDA)含量
        3.11.2 不同时期的杏鲍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丙二醛(MDA)含量
        3.11.3 不同时期的真姬菇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丙二醛(MDA)含量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液化菌种抗逆性的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仪器
        1.3 培养基
        1.4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的制备
        2.2 液化菌种抗高温能力的研究
        2.3 液化菌种抗低温能力的研究
        2.4 液化菌种抗抗生素能力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化菌种抗高温能力的检测结果
        3.2 液化菌种抗低温能力的检测结果
        3.3 液化菌种抗抗生素能力的检测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培养不同时间的液化前固体菌种图片
附录2: 不同保存处理的液化菌种图片
附录3: 金针菇F0030栽培瓶出菇图片
附录4: 杏鲍菇Pl.ne0046栽培瓶出菇图片
附录5: 真姬菇Hy0043栽培瓶出菇图片
附录6: 测定不同时期酶活性的材料图片
致谢

(10)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关于食用菌产业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食用菌产业的研究
        1.3.3 关于经济效率理论的研究
        1.3.4 关于经济效率实证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经济效率理论
    2.2 产业布局理论
    2.3 规模经济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1 双孢蘑菇的基本特点
        3.1.1 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3.1.2 双孢蘑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3.1.3 双孢蘑菇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3.2 国外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2.1 国外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沿革与技术演进
        3.2.2 国外双孢蘑菇主产国的生产情况
    3.3 国内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3.1 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沿革与技术演进
        3.3.2 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的变动轨迹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4.1 实地调查设计
        4.1.1 样本点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内容
    4.2 菇农生产目标的经济学解释
    4.3 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4.4 实地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分析方法的选定
    5.2 投入产出指标的设定
    5.3 环境变量的设定
    5.4 第一阶段DEA分析
    5.5 第二阶段DEA分析
    5.6 第三阶段DEA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我国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经济效率的类型
        6.1.2 成本边界的分解
        6.1.3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 基于DEA方法的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3 基于SFA方法的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4 DEA和SFA的估计结果比较
    6.5 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因素比较
    6.6 小结
第7章 不同规模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经济效率分析
    7.1 菇农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7.1.1 规模的内涵及划分依据
        7.1.2 菇农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7.2 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营现状
        7.2.1 不同规模菇农的分布情况
        7.2.2 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营情况
    7.3 不同规模菇农的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7.4 不同规模菇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7.4.1 模型选择与数据特征
        7.4.2 模型结果
    7.5 不同规模菇农生产的配置效率分析
        7.5.1 不同规模菇农的随机前沿成本函数估计结果
        7.5.2 不同规模菇农的配置效率比较
        7.5.3 不同规模菇农的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6 不同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7.7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发菌程度与产质量关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及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利用与转录组的研究[D]. 张伟彤.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2]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菌种扩繁的质量控制浅析[J]. 廖浩锋,周振辉,陈东梅,谢晓丹,陈多扬,何纯旺,张智. 中国食用菌, 2019(01)
  • [3]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4]食用菌工厂能量流建模与低碳生产管理研究[D]. 周先锋. 江苏大学, 2017(01)
  • [5]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D]. 张职视.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6]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王泽生,蔡丹凤,谢宝贵,陈君琛,黄志龙,林衍铨,廖剑华,陈美元. 海峡科学, 2016(01)
  • [7]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相关工艺的研究[D]. 王小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8]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袋式栽培生长周期优化试验[J]. 陈秀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Z1)
  • [9]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液化菌种的研究与应用[D]. 谭雅娴.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5)
  • [10]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 李树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工厂化生产中金针菇细菌生长程度与生产质量关系的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