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超
佛山市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戏剧演出人员准确了解戏剧动作内涵,而且需要戏剧演出人员从外部、内部情绪、语言等进行全面人物形象的展示。而对戏剧动作的把握是演员在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佛山粤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为例,从剧本、外部动作、情感动作连接等方面,对粤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时戏剧动作把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演员;舞台人物形象;戏剧动作
前言
在整体戏剧演出过程中,戏剧动作对于整体舞台形象占据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也是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及戏剧冲突展示的核心。戏剧演出人员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展示戏剧动作,主要通过戏剧演出人员依靠自身生活体验,根据戏剧中人物性格特色,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而为了有效展现戏剧情节,对戏剧观看人员产生良好的吸引力,对戏剧动作技巧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佛山粤剧舞台人物形象演变
传统粤剧长时间舞台表演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艺术展现方式。相较于其他地方剧种而言,佛山粤剧表演程式、技巧地方性更加浓郁,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在发展初期,佛山粤剧主要表演区域为农村露天广场,由于演出区域及人群审美需求,主要演出剧目为历史武场戏,舞台人物风格也以粗狂、火爆、热烈为主;在城市化进程中,粤剧表演地区也逐渐由农村露天广场转移到了城市剧场,随之导致其演出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文戏开始代替武戏成为演出的重点。这时唱功也成为戏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重点,主要人物风格逐渐向轻松活泼、细腻纤巧、缠绵悱恻倾斜;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多数粤剧演出戏班进行了剧目创新,整体舞台生活化、俚俗化色彩更加浓厚。此时京剧、歌舞、话剧等诸多剧种表演技巧逐步融入粤剧,戏剧舞台人物形象也逐渐多样,且个性化、生活化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2.演员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时对戏剧动作的把握
2.1综合把握戏剧动作
相较于话剧、舞剧、歌剧等舞台表现形式而言,戏剧整体表演形式虚拟性更强,其动作更加直观。即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舞台动作也以流线型的方式展现出来,即兴随机性更重。这主要是由于戏剧在表演过程具有一次性,戏剧演出人员若想呈现给观众舞台良好的舞台形象,就必要对舞台动作展现精神实质有自身独特的了解[1]。在具体戏剧动作技巧训练过程中,首先,戏剧演出人员可以根据整体剧目反映的精神实质,与其他戏剧演出人员合作,将情感与动作细节融合,保证剧本实际内涵的充足展现。
其次,对于粤剧表演而言,戏剧演出人员舞台表演动作具有连贯性,包括外化动作、内心动作两个模块。随着剧目的进展,外化动作与内心动作逐渐连接,可塑造出精、气、神全面具备的人物形象。
最后,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粤剧舞台动作类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使粤剧舞台人物也展现出新的生机,戏剧演出人员就需要依据现代社会生活习惯,与新的时代元素融合,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扫清障碍[2]。
此外,在粤剧中音乐形象与戏剧形象具有共通性,即通过音乐与动作的共同作用,展现了粤剧剧目内涵。因此,针对粤剧艺术中高度典型化、戏剧化的人物形象,在实际演出过程中,戏剧表演人员可以根据戏剧音乐的变化合理变化动作姿态,展现良好的戏剧人物形象。如在《越国孤雁》第一场主要为传统双星恨音乐,采用悠扬悦耳的高胡演奏,有效的展现了人物曲折的经历。因此在这一音乐环境中,戏剧表演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理解,跟随音乐变化适当转换动作,层层推进,由动作变化展现人物情感变化,如西施的迷惑、彷徨、明了;勾践感激、怀疑、猜忌等,展现完整的戏剧任务形象。
2.2加强外部动作训练
外部动作主要是戏剧演出人员身体、四肢、五官等肢体的直观展现,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人物经历浓缩为典型的行为动作,并通过自然流畅的动作展现出来,进一步加强视觉冲击力。一方面,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为了加强戏剧观看人员感官体验,一般外部动作幅度较大,且与生活实际相符。因此,在外部动作塑造过程中,戏剧演出人员应以自身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生活化元素的适当条件。结合表演程式的应用,塑造更加饱满、立体的戏剧舞台形象[3]。以粤剧武打动作为例,其在自身的基础上,吸收了区域咏春拳、洪拳及蔡李佛拳等套路。因此在实际外部动作训练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具体人物特色,合理运用翻腾、马、桥等动作,结合器械对打、高台功夫等应用,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展现区域文化特质。
另一方面,在戏剧表演过程中,针对部分历史题材,戏剧表演人员并不能进行全部人物形象的重新体验。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戏剧演出人员就需要合理利用想象力,依据外部动作变化,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控制表演分寸,达到促使戏剧观看人员会心、会意的效果。以粤剧《焚香记》女主角敫桂英人物形象塑造为例,粤剧《焚香记》敫桂英代表了我国传统妇女形象,其不仅具有人性的光辉,而且存在历史题材陈旧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展现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塑造一个新型的敫桂英形象,就成为戏剧表演人员的主要工作。首先,戏剧表演具有完整的表演程式,戏剧表演人员需要依据通用的戏剧线索,在固有的程式中融入自身对角色的了解。如戏剧《焚香记》女主角敫桂英由红线女老师演绎展现出了顽强、刚烈的性格特色,而由陈韵红老师演绎,则强化了其爱憎分明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戏剧表演过程中,戏剧表演人员可根据具体戏剧历史背景,进行表演程式的重新构造。戏剧《焚香记》主要创作背景为唐宋时期,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多采用闺门旦的表演程式。即戏剧表演人员需要在行为动作中展现出主人公秀丽典雅的行为特色,同时为后期勇敢顽强埋下伏笔。
此外,戏剧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之上,这就导致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并不能完全照搬到戏剧舞台上。这就要求戏剧演出人员重新解构,进行艺术再创造,促使戏剧艺术美感及真实感同步提升。
2.3寻找粤剧艺术表演技巧与情感体验的连接点
为了切实提高戏剧表演人员表演技艺水平,在粤剧演习过程中,除了邀请高水平辅导教师帮助,还需要进行音乐唱腔设计,并配置完善的道具、装置、服装、灯光、乐队等配套设置。如在粤剧《祭灵杀嫂》演出过程中,由于粤剧《祭灵杀嫂》为粤剧与现代剧种的结合,其从佛山粤剧艺术视觉感官出发,完全遵循粤剧艺术特色进行了剧本编撰,且整体剧本中人物性格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因此,针对粤剧《祭灵杀嫂》剧目特点,在舞台演出过程中,可以粤剧传统牌子为基础戏调,综合考虑粤剧《祭灵杀嫂》内容、人物情绪、气氛等因素。同时对川剧中人物性格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沿着人物思想变化,在传统粤剧板腔、曲牌的基础上,将霸腔芙蓉、首板等小武行当动作与手托、追信等传统动作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火爆头、三批、打引等传统佛山粤剧动作调度,合理设计舞台层次。在这个基础上,将戏剧演出人员心理体验活动与戏剧外在动作进行有机整合。即根据粤剧表演固有程式、技巧,首先将台词、技巧、程式动作、舞台调度等重复练习,并促使舞台动作与语言有机融合。
其次,在机械训练之后,在表演程序中角色出场原因、上场目的、舞台目的达成方法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动作分析。在本次粤剧《祭灵杀嫂》剧本中,武松为主要角色,其上场的主要原因为为兄报仇杀嫂,其上场目的达成方法是先祭灵后杀嫂。在整个过程中,武松需要通过逼问潘金莲与王婆逐步了解兄长死因,然后决然杀嫂。整个舞台动作与人物思想息息相关,根据人物行动可贯穿人物情感变化,并依据斯塔尼斯拉夫斯基体验理论,综合采用心理暗示、种子替代等方法,结合四堵墙理论,引导戏剧表演人员将自身作为戏剧表演的中心。即在戏剧表演的同时,应注意明确主旨,加强与现场戏剧观看人员的情感交流,实现双方情感有效交互。通过戏剧表演人员下意识指挥自身,并引导自身与角色动作有机融合,可从形体机械式配合逐步转移到自然状态默契,进一步提高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效果。
3.总结
综上所述,艺无止境,在粤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戏剧表演人员应根据具体戏剧特点,从综合戏剧动作、外部动作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自己对戏剧艺术的内在认知。同时寻找戏剧情感体验与动作技巧连接节点,不断明确戏剧表演主旨,结合自身情绪与技艺展现层次的深度交融,可以有效展现戏剧舞台动作技巧,塑造更加生动、形象、立体的戏剧舞台形象。
参考文献:
[1]叶莉.演员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时对戏剧动作的把握[J].大众文艺,2014(13):28-29.
[2]王丽娟.舞台人物形象塑造中演员对戏剧动作的把握分析[J].大众文艺,2016(11):112-113.
[3]裴小明.塑造戏曲舞台人物形象的相关探讨[J].戏剧之家,2017(10):29-29.
[4]李嘉宜.论如何创新经典戏曲人物的舞台呈现——以粤剧《焚香记》的敫桂英为例[J].神州民俗,2015(7):35-39.